问题

如何评价小米十尊享版厚度9.45mm重量221.8g?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小米十尊享版,这款手机的厚度和重量分别是9.45mm和221.8g。

拿到手里,你就能感觉到它不是那种轻飘飘的小巧机型,而是有分量的。这个重量和厚度,对于追求极致轻薄的用户来说,可能不是首选。但你要知道,这背后承载的是小米十尊享版相当强大的配置。

首先,9.45mm的厚度,在这个普遍追求纤薄的时代,确实不算薄。但咱得想想,为了塞下各种高性能组件,比如大容量电池、更强的散热系统,甚至是一些我们看不到的内部堆叠,厚度增加是难以避免的。小米十尊享版在这个厚度下,还能保持一个相对温和的握持感,说明它在设计上还是花了不少心思的,比如边框的弧度处理,多少能缓解一些厚重感。不过,如果你是习惯了单手操作、尤其是手指比较纤细的用户,长时间持握可能会感觉略有压力,或者在从裤兜里拿出来的时候,需要稍稍适应一下。

再说到221.8g的重量,这比很多轻便手机要沉不少。拿在手上,你会有种实在的感觉,这是一种“硬实力”的体现,也意味着它可能配置了更大的电池或者更高级的散热模组。对于喜欢玩大型游戏、长时间看视频的用户来说,这种分量带来的稳定感可能反而是一种加分项,让你觉得手机内部的“料”很足。当然,如果你对重量非常敏感,比如经常需要长时间单手打电话或者滑动屏幕,可能会觉得有些负担。尤其是在某些需要精细操作的场合,比如长时间的阅读或者编辑文字,这个重量可能会让你感到一丝疲惫。

综合来看,这两个参数并不是小米十尊享版的短板,而是它性能和功能堆叠的必然结果。

从性能角度说:这个重量和厚度,很可能是在为强大的性能保驾护航。小米十尊享版通常会搭载当时的顶级处理器,大内存,可能还有优秀的屏幕和拍照系统。这些组件都需要空间和良好的散热。一个厚一点的机身,也能容纳更大的电池,让你用得更持久。所以,如果你是追求极致性能和长续航的用户,这两个参数反而能让你觉得物有所值,甚至觉得它“沉甸甸的”是一种可靠的象征。

从使用体验的角度说:握持感是一个很主观的东西。有些人喜欢有分量的手机,觉得更显档次,也更容易掌握;有些人则追求轻盈,恨不得像羽毛一样轻。9.45mm的厚度和221.8g的重量,意味着这款手机不太适合那些追求“隐形”般的轻薄手感的用户。你可能需要调整一下自己的使用习惯,或者接受它带来的“实在感”。

从设计和工业美学角度说:在同级别的旗舰机中,这个厚度和重量处于一个中间偏上的位置。它不像一些极致轻薄的机型那样“纤细”,但也不像一些“巨无霸”那样笨重。小米的设计团队,在有限的空间内,也要平衡美观和功能,所以这个数据也代表了他们在工业设计上的权衡和取舍。

总结一下:小米十尊享版的9.45mm厚度和221.8g重量,代表着它并非一款追求轻薄的手机。如果你是特别在意手机的轻巧便携,希望单手操作无压力,那它可能需要你仔细考虑一下。但如果你更看重手机的性能、续航能力以及内在的扎实配置,并且不介意手机略微的重量和厚度带来的“实在感”,那么这两个数据就不是问题,反而可以理解为是它强大内涵的一种体现。这就像买一件品质好的衣服,你可能要接受它有一定分量,因为里面有好的面料和做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让你们骂大塑料。

现在手机重,第一个罪魁祸首就是玻璃和陶瓷机身。

塑料到金属加重了一次,5G不好安排天线,结果金属也不能用了。

用玻璃,重量就上去了。

第二个问题是多摄。

这个重量是白白增加的。单摄大了也比以前重,况且是多摄。

第三个问题是散热和电池。功耗越来越大,散热死重越来越大,电池越来越大。

user avatar

到了旗舰级别就不能在意重量了,必须有所取舍,而且我告诉大家一个惊天大秘密:不经常关注手机圈的普通人群,对重量的要求真的没有这么高。

关注手机圈的人,经常会为了某款新发布手机的轻薄而欢欣雀跃,觉得手感好,甚至觉得是“黑科技”,可大家换位思考过没有,更普遍的广大人民群众,他们真的会在乎一点一滴的轻薄吗?

不。

他们不怎么懂配置,如果一款手机只是一两千块钱,他们可能会觉得轻薄比较好,但如果是大几千的旗舰手机,厚重感和坠手感不仅不让他们讨厌,甚至还会让他们觉得物有所值,觉得本该如此:好手机就是要重。

这是最朴素的想法,事实上这也是正确的想法,因为轻薄根本不可能和配置兼得。到了旗舰级别,一丝一毫的重量都被精准控制,可依然还是做的这么厚这么重,只有一个原因:这配置真的很牛叉。

横向对比一下,iPhone 11 Pro Max的重量为226克,华为p40Pro+的重量也是226克。

所以小米10至尊版221.8克真没啥好惊讶的,这不是正常操作吗?连一向对重量把控极为严格、受众大多是手不能提肩不能抗的小姐姐的iPhone手机都到了226克,你还要小米怎样?

事实上,每家厂商的旗舰都不会太轻,旗舰的使命就是顶级配置,要想拥有顶级配置就不可避免的牺牲重量,这是没办法的事情,总不能为了重量牺牲配置吧,那还算什么旗舰?

手机发展到现在,无非就是那些零部件,要想做的轻薄?简单啊!

手机后壳和中框做成塑料的,横向线性马达换成转子马达,双扬声器换成单扬声器,砍去无线充,这些都做到可以至少减重30到40克。

可那又有什么意义?砍了这么多,还配称之为旗舰吗?

vivo x50Pro+就是沿着这个思路做的,它的配置确实看起来很顶,但仔细一瞧,竟然是转子马达、单扬声器?说实话也不能说没有受众,受众就是喜欢轻薄的人群,但确实是牺牲了一些用户体验,产品力不如其他旗舰。

五六千甚至七八千的手机,普通消费者一摸上去,哇好轻啊。

这个时候他们想的不是手感好,而是:有没有偷工减料?

不要觉得不可思议,这就是大众最真实的想法。他们不懂啥配置,也不懂哪家是世界五百强,现在国产也就华为让大众有信服力,我爸现在都还觉得小米是个杂牌子,小米的品牌建设还有待提高先不谈,如果小米在顶级旗舰上做的非常轻薄,对普通人来说并不是一个加分点。

更有甚者一对比,就会叫嚣:你看,都是顶级旗舰,为啥华为这么重小米这么轻?肯定小米偷工减料了啊。

而且只要一款手机价格足够高,那买它的人就会自动忽略它的缺点,或者会自己心理安慰。买iPhone 11ProMax的小姐姐不会在意它的226克重量,她只会觉得这是一万块钱的手机,就该这么重,自己拿着费劲是自己的问题,手机没有问题,自己的眼光更不可能有问题。

反过来,价格越便宜的手机,就会有相当比例的人抱怨这抱怨那,觉得这手机这也不好那也不好,哪哪都看不上。这里面有一个潜意识,就是我虽然只能买得起这么便宜的手机,但这手机配不上我。

所以百元机几乎没人做了,只有小米还在做。

我说了这么多,有些人肯定觉得是天方夜谭,觉得不可思议,我只能说这是真是存在的,普通消费者的想法很朴素。

我们一般只会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却忽略了有时候我们并不是主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