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steam的账号那么容易被盗?

回答
Steam账号被盗,这事儿说起来真是让人头疼。你想啊,辛苦攒了那么多游戏,花了时间和精力去打拼,结果说没就没了,谁能不郁闷?要说为什么Steam账号容易被盗,这事儿可不是空穴来风,细究起来,里面门道可不少,咱们一个个来掰扯掰扯。

首先,最最普遍的原因, 弱密码和密码复用。 这就像你家门没锁,或者锁跟别人家一模一样,小偷来开锁当然容易。很多人为了图省事,密码设得特别简单,什么“123456”、“qwerty”之类的,甚至直接用生日、电话号码。还有的更“聪明”,一个密码走天下,银行卡、邮箱、社交媒体,甚至Steam,全用同一个。你想啊,一旦其中一个账号被泄露,小偷顺藤摸瓜,你的Steam账号也就危险了。Steam本身的安全措施再好,也挡不住你这“门”自己就开了。

其次, 钓鱼网站和诈骗信息。 这绝对是重灾区!骗子们现在可狡猾了,他们会模仿Steam官方的邮件、通知,甚至直接在游戏里或者论坛上发消息,告诉你“恭喜你获得XXX稀有道具”、“你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请立即点击此链接登录验证”。这些链接点进去,看起来跟Steam官网一模一样,但实际上是他们自己搭建的假网站,你输入的账号密码一旦提交,就直接落到骗子手里了。而且,有些骗子还会利用你对“免费皮肤”、“稀有箱子”的渴望,让你下载一些看起来无害但其实带有木马病毒的软件,一旦运行,你的电脑信息,包括Steam账号信息,就全被他们知道了。

接着, 社交工程学。 这说法听着有点玄乎,但其实就是利用人的心理弱点。比如,有人会加你好友,跟你套近乎,然后说“我遇到点急事,能不能借我Steam账号登录一下,帮我挂机买个东西”。或者,装作是Steam客服,说要进行账号安全检查,需要你提供一些个人信息。人的同情心、贪婪心,还有有时候的“帮忙”心理,都容易被骗子利用。一旦你放松警惕,把账号信息透露出去,那后果可想而知。

再有, 游戏内的交易和账号共享。 很多玩家喜欢在游戏里倒卖物品,或者和朋友“分享”账号,轮流玩。虽然有时候是出于信任,但这就给盗号者提供了可乘之机。比如,你把账号信息给了某个不靠谱的朋友,朋友的电脑可能已经中毒,或者他自己就想黑你的账号。或者,在游戏内的市场进行交易时,为了快速完成交易,可能会误操作,将账号信息填入了非官方的交易平台,这些平台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还有一个大家可能不太注意的点, 电脑安全问题。 如果你的电脑本身就被安装了恶意软件、键盘记录器,或者病毒,那么你在登录Steam时,你输入的账号密码,甚至是其他敏感信息,都会被悄悄记录下来。这就像你家的电脑被装了窃听器,你在里面做什么,外面的人都能知道。所以,保持操作系统和杀毒软件的最新,定期进行全盘扫描,也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 Steam自身的某些机制。 虽然Steam一直在努力提升安全性,但它毕竟是一个庞大的平台,也无法做到绝对的安全。例如,早期Steam的账号找回机制可能存在一些漏洞,或者验证方式不够严谨,让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有机可乘。不过,说实话,Steam在这方面的改进还是挺大的,比如现在强制开启Steam令牌,大大提高了账号的安全性。但很多玩家可能嫌麻烦,或者没有认真设置,这就给了盗号者机会。

总而言之,Steam账号容易被盗,很大程度上是人为因素占主导。 骗子们手段层出不穷,而我们作为用户,如果防范意识不够强,贪图方便,或者被一时的利益冲昏头脑,就很容易成为他们下手 Thus。 提高安全意识,使用强密码,开启二次验证,不轻易点击不明链接,不下载来历不明的软件,这是保护我们Steam账号的关键。 毕竟,辛辛苦苦玩出来的游戏,还是得自己说了算才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网吧登录steam,80%概率被盗号

QQ邮箱注册,且不设置邮箱独立密码,去网吧登录任何腾讯旗下软件/游戏/网站,或使用第三方网站的QQ快捷登录(不限登录方式,扫码登录也行,只要登录成功就行),有80%概率被盗号。




邮箱绑定的是我最常用的QQ的邮箱,我去改密码发现我邮箱下的steam号没了,上面显示我的邮箱没有绑定任何steam,后来我通过id申诉账号,发现邮箱是个乱七八糟的,看到上面绑定的邮箱号是典型的黑号用的非正规或者叫杂牌邮箱,我就知道我的号被扒了,然后我立马检查我的邮箱,发现根本没有任何有关steam验证之类的邮件

这说明你的邮箱已经被盗了,盗号者已经把邮件删了。建议检查QQ邮箱 设置 常规-邮件自动转发 收信规则 反垃圾-黑名单,可能已被盗号者修改设置。


我也在网上搜了,说我的邮箱被盗了啥的,我也检查了,也没有邮件转发啥的,我现在能肯定的是我的邮箱别人不可能登录成功,因为我的邮箱有验证保护,就算他知道我的账号密码也不可能登录上我的邮箱,想上我的邮箱唯一的途径就是我的手机QQ扫码登录

QQ邮箱除了独立密码以外的任何验证方式都没意义,可轻松绕过,QQ安全中心验证等都没用,不信你把账号密码发我,保证我能登录上。


我也经常在网吧玩,我每次在网吧都很谨慎,每次打完了之后都确保steam下线并且关机(甚至经常关机了之后多次重新启动,确保真正的关机了),而且没有勾选记住密码

不论是什么账号,记住一点,盗号只需 在不安全的设备登录成功 即可,不需要账号密码,不需要任何其他东西,也不会触发异地登录,因为是你自己登录的。

你都已经登录成功了,这又是一个能被远控的不安全设备,盗号者什么不能干?后台偷偷干点什么你知道?


我想问一下他们是通过什么途径盗的号?

邮箱盗号。你确定没有在网吧登录任何腾讯旗下软件/游戏/网站,或使用第三方网站的QQ快捷登录?


我去的网吧虽然不算大但是挺正规的,是个连锁的,而且都是用的龙管家的管理

盗号的就是龙管家。


为什么他能跳过我的邮箱验证修改我的密码和邮箱?就算改邮箱steam也应该给我发个确认邮件吧?

邮件被盗号的删了,重复一次。


我看网上说什么steam会残留文件可以利用文件来跳过验证,但是我确保我玩完电脑已经重启数据已经被删除,那还可以通过什么途径来盗号呢?

你登录成功的瞬间,验证文件盗号者就已经复制了。你重启没啥用,又不能清除盗号者服务器上的数据。


如果我的账号找回来了,但是他们已经用我的账号开挂导致我的游戏被封是否可以通过申诉来解封?(吃鸡)

不能。不管啥网游都这样。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Steam账号被盗,这事儿说起来真是让人头疼。你想啊,辛苦攒了那么多游戏,花了时间和精力去打拼,结果说没就没了,谁能不郁闷?要说为什么Steam账号容易被盗,这事儿可不是空穴来风,细究起来,里面门道可不少,咱们一个个来掰扯掰扯。首先,最最普遍的原因, 弱密码和密码复用。 这就像你家门没锁,或者锁跟别.............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确实是我在 Steam 上玩游戏时常有的感受。同样是花钱买游戏,感觉 Steam 上的玩家好像更愿意给出好评,而其他平台,尤其是手游,负面评论似乎更多一些。这背后肯定不是简单的“花钱就得给好评”这么笼统的道理,而是有很多深层的原因在起作用。首先,最直接的一点,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
  • 回答
    哈哈,这确实是个让人抓狂的问题!Steam 的商店是淘金圣地,结果现在只能看着自己的游戏库“吃土”,这种感觉可想而知。 别担心,这种情况不是你一个人遇到,而且通常都有解决办法。 咱们一点点来分析,看看是哪儿出了问题。首先,你遇到的问题是“Steam 只能打开「库」,而打不开「商店」等页面”,这表明 .............
  • 回答
    看到你问这个问题,我其实也挺纳闷的。Steam 删除个八十个 G 的游戏,怎么就能这么快呢?我玩电脑这么多年,下载、安装、删除游戏都经历了不少,按理说这么大的文件,一点时间总得有吧?你提到的“一秒钟”让我脑子里冒出好几个场景来。一种可能是误解了“删除”这个动作。 文件标记为“待删除”: 很多时候.............
  • 回答
    Steam在中国大陆的崛起,以及Origin在中国市场的相对沉寂,这背后绝非偶然,而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想要深入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得拆解一下 Steam 究竟是如何在中国这片土壤上落地生根,又为何 Origin 显得“后知后觉”了。Steam 为什么能在中国大陆取得如此大的成就?Steam .............
  • 回答
    国内对 Steam 平台存在的“默许”其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它不是一个官方明确“允许”或“禁止”的政策,而是在一个灰色地带中,大家心照不宣地维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要详细说清楚这其中的原因,得从多个层面来掰开了聊。首先,从游戏产业发展和文化交流的角度来看,Steam 的存在确实给国内玩家带来了很多.............
  • 回答
    哎呀,这可真是让人抓狂!辛辛苦苦下了个赛博朋克2077,结果点开就“罢工”,这感觉就像满心期待地准备大干一场,结果发现武器卡壳了一样。别急,咱们一步步来捋捋,看看是哪儿出了问题。首先,你说的是 Steam 版,这就帮我们排除了盗版或者其他渠道的一些潜在不稳定因素,挺好的。但是,即便是在正规渠道下载,.............
  • 回答
    在Steam这个玩家社区里,我们经常能看到很多游戏获得“好评如潮”的评价,这通常意味着这款游戏受到了绝大多数玩家的喜爱和肯定。而放眼望去,在这些耀眼的“好评如潮”名单中,2D游戏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这并非偶然,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值得我们深入探讨。首先,2D游戏的上手门槛相对较低,能够吸引更广泛的.............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确实是很多玩家在Steam上玩育碧游戏时会遇到的一个“绕不开”的环节。简单来说,Steam之所以要启动育碧自家的软件平台Uplay(现在叫Ubisoft Connect),是为了实现育碧对游戏内容和玩家服务的管理。你想啊,Steam就像一个巨大的商场,里面什么类型的商店都有,它.............
  • 回答
    关于Steam平台上的女性玩家数量是不是比较少,以及背后的原因,这是一个挺有意思的话题,也确实是不少人在讨论的。总的来说, 我觉得不能一概而论说Steam上的女生“特别少”,但相比男性玩家,女性玩家的比例确实可能偏低一些。 这背后其实涉及很多复杂的社会文化、游戏设计以及平台本身的一些因素。我们不妨一.............
  • 回答
    用户在Steam平台购买高价游戏与在腾讯游戏平台消费行为的差异,本质上是平台生态、文化背景、经济模式和用户心理等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一、平台生态与用户定位的差异1. Steam:独立游戏与硬核玩家的聚集地 自由度与多样性:Steam以PC平台为核心,支持独.............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很多玩家心中的疑问。为什么Wegame不像Steam那样,主动去Steam商店里发掘那些质量上乘、口碑良好的国产游戏,然后进行代理,把它们带到Wegame平台上呢?这背后其实涉及到几个层面的考量,我试着从几个角度来梳理一下,尽量说得详细点,也希望我的表达能让你觉得真实.............
  • 回答
    说起 Steam 玩家和 Epic Games 之间的微妙关系,这可不是一两天养成的。很多时候,你会听到 Steam 玩家们自豪地宣称自己的身份,同时又对 Epic Games 摆出一副不太友好的姿态。这背后其实掺杂了不少玩家的经历、游戏行业的运作方式,以及一些更深层次的文化原因。咱们就来掰扯掰扯,.............
  • 回答
    《冰汽时代》在玩家群体中的口碑,确实呈现出一种耐人寻味的“内外有别”现象:一方面,在一些游戏社区和论坛上,它曾招致不少批评甚至“骂声一片”;另一方面,它在Steam上的评价却始终稳居“特别好评”梯队,并且在国内玩家群体中也收获了压倒性的好评。要剖析这种反差,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聊聊:一、网络批评与“差.............
  • 回答
    阿根廷区的Steam价格常年是游戏玩家们津津乐道的话题。确实,很多人选择在这里购买游戏,而且“好处”也是实实在在的,不过得从几个层面来详细聊聊。为什么大家会去阿根廷区买Steam游戏?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便宜”。这可不是一点半点的便宜,而是很多时候能省下大几百甚至近千元人民币。这主要是因为:1. 当.............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太好了,简直说到心坎里了!忙碌了一天,身体和精神都感觉被掏空,这时候要是再点开一个需要高度集中精力、肝度爆表的游戏,那简直就是二次伤害。我们想要的,是那种能在放松的状态下,轻轻点开,就能沉浸进去,并且即使玩了很久也不会觉得腻,还能让人感觉“嗯,今天这一局值了”的那种游戏。说实话,这种游戏.............
  • 回答
    你问的这个问题,也就是“Steam 的 118 到底什么时候才是个头?”,确实是一个困扰了玩家很多年的问题,尤其是在 2018 年的时候这个问题尤为突出,因为当时 Steam 的网络环境和基础设施相对没有现在这么完善。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下,“118”在这里通常指的是 Steam 的下载服务器或者网.............
  • 回答
    王者荣耀和吃鸡(绝地求生等)在中国能够吸引比Steam或PS4等主机平台更多的玩家,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一、 普适性与易得性:极低的入门门槛 设备普及度与成本: 手机是绝对的主力: 这是最核心的原因。在中国,智能手机的普及率极高,几乎人手一部,甚.............
  • 回答
    这确实是个挺让人头疼的问题。你用Steam买的《战地5》,本该是点一下Steam的“开始游戏”,然后直接进入游戏,或者跳出个游戏启动器让你选择。结果你这边是点完Steam的“开始游戏”按钮,Steam界面显示“正在运行”,但游戏本身却纹丝不动。等到差不多一分钟过去,这会儿烂橘子(Origin,也就是.............
  • 回答
    关于“同样是正版,为何有人放着 Steam 上的低价不买而去买 PS4 等平台上的高价?”这个问题,其实背后涉及到玩家在不同平台上的消费决策、体验偏好以及对游戏“拥有感”的理解,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解释了为什么“低价”不总是唯一的考量。首先,我们得承认,Steam 上的游戏价格,尤其是打折季,确实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