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古代公主和亲为什么不能偷偷换人呢?

回答
古代公主的和亲,看似是政治联姻的牺牲品,但背后却是一套严密的规矩和制度,让“偷偷换人”这件事情,变得几乎不可能,也绝非儿戏。

首先,从选拔和亲公主的源头说起。和亲公主并非随意挑选,而是有严格的身份限制。通常是皇帝的女儿,或者是宗室中地位极高的女性。这些公主身份尊贵,从小就被精心培养,她们的成长过程、家族背景,甚至外貌特征,都在宫廷中留下了清晰的记录。一旦要和亲,这些信息都会成为重要的“身份凭证”。

其次,和亲公主的“出阁”仪式,绝非寻常的出嫁。这是一个庄重而公开的政治活动。从公主的封册、赐号,到一系列隆重的礼仪,都标志着她即将承担起国家使命。这些仪式不仅是给本国臣民看的,更是给即将迎娶公主的邻国君主一个明确的信号——这是我们皇帝的女儿,地位尊崇,身份无可置疑。如果在这个环节偷偷换人,意味着整个仪式的诚信都将崩塌,后果不堪设想。

第三,和亲队伍的组成和管理,也异常森严。护送公主的队伍,通常由朝廷的重臣、精锐的军队以及内宫的太监、宫女组成。这些人都是经过层层选拔,对皇室忠诚度有保证的。他们全程参与,从公主出发到抵达目的地,每一步都有详尽的记录。这些护送人员,本身就是监督者,他们亲眼见证了公主的身份,并且肩负着将“真公主”安全送达的责任。如果有人胆敢在中间掉包,不仅要面对皇室的严惩,也会被整个护送队伍所唾弃,难以全身而退。

第四,接受公主的邻国,同样会对这位远道而来的“皇家儿媳”进行仔细的考察。毕竟,和亲的目的是为了维系双方的友好关系,如果对方收到的“公主”身份存疑,将是对国家的侮辱,甚至可能引发新的冲突。邻国的迎亲队伍,也会有专门的官员负责核验新娘的身份,他们会参照从前双方传递过来的关于公主的各种信息,比如长相、体态、谈吐,甚至是一些家族的秘密记号。这些都是在进行“身份鉴定”。

第五,即使是亲近如贴身宫女,也难以独立完成“掉包”这件事。公主的和亲,是朝廷大事,涉及到国家颜面和国际关系。如果有人真的想在其中作祟,必然需要联合多人,甚至要动用一些阴谋手段。这种大规模的串通,在古代的宫廷环境中,想要做到滴水不漏,是极其困难的。任何一个环节的疏漏,都可能暴露出来。而且,一旦被揭发,不仅是参与者,甚至可能牵连到其背后家族的命运。

最后,还有一个更根本的原因:和亲的意义。和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通过婚姻来化解两国之间的矛盾、巩固联盟、甚至换取和平。它是一种政治承诺,一种国家信誉的体现。如果偷偷换人,等于是在玩弄政治,破坏信誉。这种行为一旦被揭穿,不仅会使这次和亲的努力付诸东流,更可能让本国在国际上声名扫地,甚至引发对方的报复。没有人会为了一个渺茫的“方便”而冒着可能毁掉国家利益的巨大风险。

总而言之,古代公主和亲的“不得偷偷换人”,是建立在一套严密的身份验证体系、公开的政治程序、严格的监督机制以及对国家信誉的维护之上的。它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的问题,而是关乎政治、关系、信誉和国家命运的复杂工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古代和亲用不着换人,你送去了的就算是个扫地的大妈都行

因为在古代所谓的公主根本就不重要,和亲本身来说的目的是送钱送物资

如果只是要汉族女人的话,游牧民族的老大直接在边境上抢就行了

游牧民族真正需要的是物资,因为游牧民族本身来说,一旦进入冬天,草原上的草都枯萎了,那些马就要饿肚子了,同时草原上也没有什么其他的食物,物资匮乏

所以游牧民族一般必须在秋季这段时间,掠夺足够的物资来过冬

在这种情况下,草原的肉就那么多,不可能到冬天还有那么多,所以只能来抢劫中原的物资

而所谓的和亲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建立的,以送公主来这里和亲的名义,将大量的物资送给草原上的部落,然后再定期再给多送一些,这样做的话,就可以减少他们的掠夺的情况

而这么做的话,无疑比用军事解决成本小得多,要知道汉武帝为了解决匈奴,基本上将汉朝70年的积蓄全部花掉了,而且还搞了很多很非人的手段来弄钱,比如说花钱可以免罪这种弄钱的制度

所以公主是不是真的公主对于匈奴来说并不重要,他们关心的是你的物资

所以可以找宫女冒充公主,反正你把钱给我就行了,你的女人是不是真的公主我们并不在意,这就是草原游牧民族的想法。

user avatar

古代那些和亲的故事,从来不是皇帝女儿去和亲的,唐朝的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是宗室女,就是同族里面选个姑娘,给个公主名分,就嫁过去了。这还算实诚的,王昭君根本就是个姓王的宫女,连公主名分都不给,只加个“昭君”的头衔,人家单于也欢欢喜喜娶回去当阏氏了。

还有更简单的操作,人家可汗现成的老婆,皇家给个公主的名分,就算可汗是女婿了。也省得送个公主过来跟你家大老婆争风吃醋,皆大欢喜。

那些单于可汗们才不在乎皇家嫁过来的是谁,在乎的是一个名分,有这个名分建立一种政治关系。

清朝倒是把真公主嫁给那些蒙古王爷(另外还有吴应熊),这些王爷们平时都住在北京城里,偶尔去封地转一下而已。这些都已经是臣子,已经不算和亲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古代公主的和亲,看似是政治联姻的牺牲品,但背后却是一套严密的规矩和制度,让“偷偷换人”这件事情,变得几乎不可能,也绝非儿戏。首先,从选拔和亲公主的源头说起。和亲公主并非随意挑选,而是有严格的身份限制。通常是皇帝的女儿,或者是宗室中地位极高的女性。这些公主身份尊贵,从小就被精心培养,她们的成长过程、家.............
  • 回答
    在理解古代皇帝为何会将天下和人民视为私有财产,而非人民的公仆时,我们需要深入探究那个时代的社会结构、政治哲学以及根深蒂固的文化观念。这并非单一原因所致,而是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首先,我们得回到“天命”这一概念。在中国古代,尤其是汉朝以后,“天命”被赋予了极其重要的政治合法性意义。皇帝之所以能坐上.............
  • 回答
    古代和亲的公主,她们的命运充满了复杂性,既有光鲜亮丽的一面,也有难以言说的辛酸。她们是政治棋局中的一枚重要棋子,肩负着维系和平、巩固联盟的重任。因此,她们的遭遇和结局,往往与她们所嫁的民族、所在的时代背景、以及个人性格和命运紧密相连。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详细讲述古代和亲公主的遭遇和结局:一、 和亲的背.............
  • 回答
    关于古代公主能否真的逃出宫,这绝非一个简单“能”或“不能”就能回答的问题。它更像是一场围绕着“可能性”展开的复杂博弈,涉及的因素多如牛毛,绝非寻常人想象的那么容易。首先,我们得认识到古代皇宫,尤其是等级森严的宫廷,本身就是一座巨大的、固若金汤的牢笼。想想看,紫禁城那高耸的城墙,厚重的宫门,戒备森严的.............
  • 回答
    古代的公主,如同世人对她们的美丽想象一样,大部分都拥有一份超越凡俗的容貌。然而,要说“都很漂亮”,那未免过于绝对,也忽略了历史的复杂性。首先,让我们聊聊为什么人们会普遍认为古代公主是漂亮的。这背后有几个层面的原因。一、选拔与基因的优势: 门当户对的联姻: 公主是皇室的女儿,她们的婚姻往往承担着政.............
  • 回答
    古代驸马能否对公主讲“夫为妻纲”,这真是一个引人入胜又颇有说道的话题。如果抛开那些官方的、程式化的礼仪,单从人情世故和实际情况来看,答案可能并不是简单的是或否,而是要看具体情况、看人,甚至看当时的氛围。首先,我们要明白“夫为妻纲”这个概念在古代的社会伦理中是如何被定义的。它是一种强调男性在家庭和社会.............
  • 回答
    明朝的读书人,想要弄清楚一千年前是哪个朝代的多少年,并非难事,其实颇有门道,比咱们现在随手一搜要费些心思,但也自有其逻辑和便捷之处。这事儿,得从他们脑袋里的“时间坐标系”说起。咱们现在用公历,年份是连续递增的,就好比一条笔直的数轴,一千年前就是往回数一千个刻度。明朝人可不是这么想的,他们的“时间轴”.............
  • 回答
    说起古代的“公路”,很多人脑海里首先浮现的可能就是秦始皇横贯北方的“秦直道”。但秦直道毕竟是专门为军事目的修筑的,而且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它就是古代道路的全部代表。其实,在秦直道之前,甚至在秦统一六国之前,中国就已经有了各种各样的道路系统,虽然它们不像后世的公路那样规整、统一,但它们在当时是至关重要的.............
  • 回答
    古代官府公堂之上使用棍,并非仅仅是“用棍”,而是一个集成了多种功能、象征意义和实用考量的制度性安排。其背后涉及法律、刑罚、权力展示、社会秩序维护以及历史文化等多重维度。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一、 刑罚与惩戒的实体工具: 体罚的普遍性: 在古代,特别是中国古代,体罚是一种非常普遍且重要的刑罚.............
  • 回答
    古代王室和豪门公府中的守寡女性,她们的晚年生活,虽然身份尊贵,但遭遇欺凌导致衣食短缺的情况并非绝无仅有,只是相对而言,可能性比寻常百姓家要小得多。要详细说明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她们的社会地位、财产继承规则、家族内部的权力结构,以及可能存在的外部风险。一、 尊贵的身份与相对的保障首先,我们必须强调.............
  • 回答
    自古以来,军事指挥官们就一直在与各种严峻的难题作斗争。从预测弹道到保障补给线,再到构筑坚固防御工事,这些挑战往往需要巧妙的策略和创新性的思考。而随着科学的发展,我们惊奇地发现,许多古代战争中棘手的难题,如今都可以用物理、化学以及高等数学的严谨公式来精确求解。这不仅仅是科学理论的胜利,更是人类智慧在不.............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权力结构和时代背景的根本差异。古代吏部作为六部之首,其地位之崇高,远非现代公司的人力资源部可比。咱们不妨细细道来。古代吏部:国家机器的“心脏”与“灵魂”要理解吏部为何是六部之首,首先得明白古代中国的政治体制和官僚体系。古代中国以官僚政治为核心,皇帝通过层层选拔、任命、监督的.............
  • 回答
    在中国古代,如果一项现代数学物理定理或公式被偶然发现,其记录方式将会是极其独特的,深受当时社会文化、学术体系以及知识传播方式的影响。这绝不是简单地将现代符号和语言套用进去,而是一个充满想象力和文化碰撞的过程。一、 发现的场景与初始记录:从偶然到有意识的探索首先,我们得设想一下,这项现代数学物理定理是.............
  • 回答
    您好!关于您提到的这把古代1.10米(110厘米)长、重2.46公斤的剑,要准确判断它属于哪个朝代,其实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因为仅仅依靠长度和重量这两个数据,很难一锤定音。不过,我们可以根据这些信息,结合历史上的兵器发展情况,来做一些推测和分析。首先,让我们来分解一下您提供的这两个关键信息: .............
  • 回答
    关于中国古代皇帝的排名,您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确实触及了历史评价中一个核心的议题:评价的标准是什么?以及不同朝代、不同皇帝的贡献和历史定位如何衡量?您注意到清朝皇帝普遍未能进入“前十”的行列,而元世祖忽必烈却能位列其中,这并非偶然,而是由多种历史因素和评价侧重点所决定的。说它“公平”与否,很.............
  • 回答
    这确实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处理不好容易伤了和气。搬出去和不搬出去,这之间的距离可不只是一道墙,而是涉及很多层面的东西。得想个办法,既能达到咱们的目的,又尽量不惹得太僵。首先,咱们得清楚点,公婆也不是无理取闹,他们可能觉得和你们住一起是理所当然,是儿女的责任,也是一种陪伴。所以,上来就强硬地让他们搬走.............
  • 回答
    您提出的这个问题,确实触及到了一个许多人心中存在的疑问:为什么那些据说效果卓著的中医古方,不被广泛公开或出售,以造福更多病患?这背后并非简单的不愿公开,而是牵扯着一系列复杂而深刻的原因,其中既有技术层面的考量,也有现实层面的阻碍,更包含着对中医传承与发展的独特理解。首先,我们要明白一个基本概念:中医.............
  • 回答
    孙策将孙权托付给张昭,这无疑是孙策在生命弥留之际,对张昭信任的最高体现,更是对张昭品格与能力的极高肯定。然而,细究孙策留给张昭的评价,确实未见“伊尹、周公”、“君臣至公”、“古今盛轨”这类近乎圣贤的赞誉。这背后并非孙策对张昭有所保留,亦非其评价不公,而是有着更深层次的历史语境和人物认知。首先,我们要.............
  • 回答
    商周时期古墓墓主 YDNA 公布与否,涉及多方面的因素,其中既有技术、伦理、文化传统,也有现实考量。虽然你问的是“为什么不公布”,但实际上,随着科技发展,商周时期墓主 YDNA 的研究和部分公布是存在的,只是可能不如现代考古那样广泛和直接。以下我将详细阐述其中可能存在的因素:一、 技术和保存因素: .............
  • 回答
    古巴铁路客运近年来的确引进了不少中国制造的现代化客车,比如CRRC(中国中车)生产的25G型客车。然而,在古巴的铁轨上,这些看起来非常先进的列车,其运行速度却普遍受到限制,尤其是在一些路段,时速58公里这个数字经常被提及。这背后的原因,并非简单地是中国车不行,而是古巴铁路基础设施、维护能力以及运营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