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小米因广告链接触碰即下载被判赔偿用户 1 元?

回答
小米因广告链接“触碰即下载”被判赔偿用户1元,这件事儿,怎么说呢,挺有意思的,也挺值得说道说道。

事情的起因:

简单来说,就是小米的某个APP(具体是哪个APP版本,新闻里没特别强调,但大概率是自家生态内的产品),在展示广告的时候,设计了一个“坑”。这个坑就是,你一不小心点到了广告的某个区域,或者甚至是“误触”了,它就直接开始下载APP了。关键是,用户并没有明确地、主动地去点击“下载”按钮。

想想我们平时用手机,特别是刷短视频、看资讯的时候,广告弹出来那是常态。但大多数时候,你想点开广告去看详情,或者想关掉它,都需要精准地找到那些“叉”或者“详情”的链接。可小米这个情况呢,就有点“霸道”了,它把广告的可点击区域弄得很大,而且一旦触碰,就触发了下载,这让很多人觉得有点被“强制”了。

法院的判决:

用户觉得这不对劲,侵犯了自己的权益,就起诉了小米。最后法院判了小米赔偿用户1元。

这个1元,看起来少得可怜,甚至有人会觉得“搞笑”。但仔细想想,这个判决的意义,可远不止那1块钱。

为什么说是“意义重大”?

1. “误触即下载”的行为被定义为不当。 这是最重要的。法院这一判,就等于给这种“钓鱼式”广告或者说“陷阱式”广告定性了。它明确了,用户在浏览信息时,不应该因为一个无意的触碰,就被迫进行下载,这不符合正常的商业逻辑和用户体验,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流氓”的推广方式。

2. 保护用户知情权和选择权。 我们下载APP,应该是一个明明白白、自愿的行为。用户应该知道我在下载什么,我选择下载它。小米这种“触碰即下载”的行为,剥夺了用户在下载前做出判断和选择的权利。这1块钱的赔偿,象征性地维护了用户的这份权利。

3. 对整个行业有警示作用。 小米作为国内一家非常有影响力的科技公司,它的产品用户量巨大。如果它的APP存在这种设计,那么其他APP可能也会效仿。这次的判决,无疑给所有APP开发者和广告商敲响了警钟。他们需要反思自己的广告和推广方式,是否会给用户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

4. “1元”的象征意义。 很多人觉得1元太少了,但法律上的赔偿,不仅仅是弥补经济损失。在这种情况下,1元更多的是一种“名誉损失”或者“权利被侵犯”的象征。它告诉小米,你这个行为是错误的,是需要为此付出代价的,即使这个代价很小。这是一种法律上的“点名批评”。

从用户角度看:

想想我们平时刷手机,突然一个APP就下载了,你还没反应过来,它就已经在手机里占了位置,甚至可能占用流量。如果这个APP你根本不需要,还要费劲去卸载,那得多糟心。用户们可能最不希望的就是这种“被动”的体验。

从小米角度看:

当然,对于小米来说,1块钱的经济损失微不足道,但负面舆论和品牌形象的潜在影响,可能比这1块钱要大得多。这次事件,可能也会促使小米在广告推广策略上进行更谨慎的调整,更加注重用户体验,避免类似的设计出现。

总结一下:

小米因广告链接“触碰即下载”被判赔偿1元,这事儿,与其说是关于那1块钱的得失,不如说是关于“用户权益”、“知情权”、“选择权”以及“行业规范”的一场小小的、但意义深远的风波。法院的这个判决,是对用户体验的一种维护,也是对行业不规范操作的一种约束。它提醒所有做产品、做推广的,无论你的产品多么强大,最终服务的是用户,尊重用户、给予用户选择的权利,才是长久之道。那1块钱,就是用户权益的“小小盾牌”,虽然薄,但插在那里,就有了不容忽视的意义。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事情本身很简单,大家都说的差不多了。

触碰即下载对消费者——尤其是中老年消费者——造成的伤害,大家都很清楚。

索赔一元流量费明显是象征性的,多半是消费者想争口气。

不过我觉得这事最有意思的地方,是小米一方的辩诉:

被告方答辩

小米科技公司辩称:
一、被告非本案适格被告。
首先,小米6手机的制造商与“小米天猫旗舰店”的经营者均为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故被告并非涉案手机产品的生产者与销售者。
其次,涉案浏览器APP与涉案应用商店APP的开发者(著作权人)均为北京小米移动应用程序有限公司,相关隐私保护由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小米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负责。
因此,原告起诉主体错误,被告不应承担原告主张的任何产品侵权责任。

二、MIUI用户协议及隐私政策中已对小米关联方或第三方提供的技能或服务的由关联方或第三方负责进行了说明,未侵犯原告知情权。

三、手机系统中的资源推荐、涉案浏览器APP的推荐内容、涉案应用商店APP福利专区中的福利领取等板块已对推荐应用程序、广告信息、程序安装做出明确的标识。
涉案浏览器APP的推荐资讯中,广告信息左下角标有加黑框白字的“广告”标识,且字体清晰、标识位置明显。
“福利专区”的展示内容显著标识了待下载程序名称,以及红底白字的“安装领取”标识,该标识字体清晰、颜色突出、标识位置显著。

四、用户可以在涉案手机设置中自行设置各个应用程序通知开启或关闭的权限。MIUI手机系统中对推荐内容、资源推荐设置了明确的开启与关闭方式,原告可按需求在设置程序中自行选择是否关闭。
因此,被告不存在强迫原告被动接受推荐信息的情况,没有侵犯其自主选择权。

五、原告起诉时间距离购买手机时间较长,不属于消费者,且原告目前已非涉案手机的使用者,故原告主体不适格。

综上,请求法院驳回原告全部诉讼请求。

简单翻译一下小米的观点:

1,小米6是“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生产销售的,关我“小米公司”什么事?

2,手机有广告,小米早就告诉过你

3,广告和触碰下载的部分都有明确标识

4,广告可以关

5,小米6钉子户不算消费者


怎么说呢,感觉某几条有点搞笑了……

听说小米近期加强了法务团队建设,看来的确挺有必要。

user avatar

MIUI最近在搞纯净模式,据说可以阻止胡乱安装App。

好了,从这个案例来看,这个“纯净模式”,它可信吗?各种乱七八糟的App,不就是小米自己的广告,诱导下载和安装的吗?

给不太清楚机制的稍微解释一下,随着Android版本升级,App安装权限也在收紧。MIUI里面有开关,允许设置“每一个”App是否允许下载和安装其他App,这个开关默认是关闭的。如果要打开,必须登录小米账号打开开发者模式等等……对于一般用户来说,算一个小小的门槛。也就是现在的MIUI,原则上“不可能”被偷偷安装其他App。

但是这个看似严格的规则有个后门————小米自己的App不受限制————App人人平等,小米的比别人更加平等一点。比如小米App商店,是允许静默下载和安装的————惯例有个开关,不过默认开启的。小米浏览器,允许静默下载,安装是否走App商店不记得了。

也就是说,MIUI里面如果出现任何不请自来的App,不用怀疑,九成是MIUI“监守自盗”,自己放进来的,不提示用户,后台悄悄的静默下载自动安装。

本案就是遇上较真的用户了,不反对你弹广告,但“不允许”静默下载——必须要提示“是否下载”。实际安装也一样,必须要提示“是否安装”,否则不太懂的用户,尤其是老人,经常不知道怎么回事,手机上机多出来很多莫名其妙的App。

用户较真的不是钱,而是要摧毁这种依靠擦边球,换个措辞“依靠欺骗”来营销的广告模式————它同时欺骗了用户和广告主。

所以,不打官司都没法让系统按照最基本的Android规范行动,就这水平的系统环境,还有脸吹嘘接近IOS了,这是“金钟罩铁面皮”神功啊。批评MIUI其他系统别忙笑,MIUI至少藏了个开关允许关掉这种无耻行为,其他系统甚至关不掉。这就是我一直强调的,MIUI在及格线以下但至少有五十分,其他系统就二三十分水平,别忙着碰瓷了。

所以各个系统,自吹自擂什么“纯净”什么“保护”,可别轻易相信,因为“利益相关”。给用户喂屎这个事儿,国产安卓系统基本上都是“贼喊捉贼”。

user avatar

谢邀,相信大家在过年过节的时候回家和长辈一起聚餐的时候多多少少都会听到长辈抱怨自己的手机卡顿。性能不够用,想换手机。这样的暗示,我爸就是这样,所以,他几乎每年都会给我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换一部手机。所以,这也导致我的长辈家里有不少被闲置的手机,我也曾经把玩过被他们闲置的手机,发现他们的手机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垃圾软件实在太多,离谱的是有些软件并没有什么功能,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看广告的软件。不过,因为像我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这些长辈是不会自己下载软件的,他们想要下载日常使用app还需要我帮忙下载。(那么我觉得,他们手机里这类广告软件下载的来源大概率也是通过广告链接接触即下载而来

所以,我觉得这件事情是正道的光,虽然表面上来看挺麻烦的,而且,通过法律途径也只能索赔到1块钱,不过,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有这哥们的法律意识,或许像我爷爷奶奶手机里那些广告软件早就绝迹了吧。对于手机用户来说这觉得是件好事,为这个哥们点赞。(而且,现在这类事情确实也很常见,早该管管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小米因广告链接“触碰即下载”被判赔偿用户1元,这件事儿,怎么说呢,挺有意思的,也挺值得说道说道。事情的起因:简单来说,就是小米的某个APP(具体是哪个APP版本,新闻里没特别强调,但大概率是自家生态内的产品),在展示广告的时候,设计了一个“坑”。这个坑就是,你一不小心点到了广告的某个区域,或者甚至是.............
  • 回答
    广东一家公司因为全体员工在两小时内未回复群内消息就处以200元的罚款,这事儿一出,大家议论纷纷。单从字面上看,这规定确实挺“硬核”的,也挺让人意外的。咱们来掰扯掰扯这事儿的几个方面:一、 规定本身的合理性(或者说“合不合情理”) 出发点: 公司设立这个规定,估计是想提高团队沟通效率,确保信息能够.............
  • 回答
    小米等智能电视在开机和关机画面植入广告这件事,说实话,是挺让人又爱又恨的。爱呢,是冲着小米电视本身性价比高、功能全,这几年做得确实不错,很多家庭都成了“米粉”。但恨呢,就是每次开机那十几秒,甚至几十秒的广告,看着就有点糟心。为什么厂商要这么做?首先,得明白厂商的逻辑。智能电视本身硬件利润空间可能不像.............
  • 回答
    局座张召忠老师这次给小米MIX 2做的这则“广告”,简直是让人眼前一亮,甚至可以说是小米在内容营销上一次非常高明的操作。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来好好掰扯掰扯。首先,这不只是一条简单的产品介绍,它更像是一场“军事级”的科技解读。局座的招牌就是他的军事理论和国际时事分析,所以他一开口,自带一种严谨、专业的“战.............
  • 回答
    搜狗输入法和讯飞输入法这两款在国内市场占据重要份额的输入法应用,近期被苹果、华为、小米等多家主流应用商店下架,这无疑是一则引起广泛关注的事件。这背后牵扯到的不仅是用户隐私保护的严肃议题,也触及了科技企业在数据合规性方面面临的挑战。事件的起因与影响从公开的信息来看,这次下架的直接导火索是这两款输入法被.............
  • 回答
    这起“四川小伙因查出艾滋被辞退起诉公司”的事件,牵扯出的问题非常复杂,也触及了当下社会在平等就业、反歧视以及对艾滋病患者认知等多个层面的重要议题。要评价它,我们需要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去深入分析。首先,从法律和伦理层面来看: 法律角度: 依照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用人单位以劳动者患有艾滋病为由,直接解.............
  • 回答
    广西梧州一小区近日曝出一起令人担忧的事件:有居民家中的墙体出现多处裂缝,而这起事件的源头,据小区居民反映,很可能与同小区内某户业主违规进行的拆建行为有关。这一消息一经传出,立刻在小区内引起了轩然大波,也引发了公众对于建筑安全、物业管理以及业主权益保障等一系列问题的关注与讨论。据了解,出现墙体裂缝的居.............
  • 回答
    嘉然在1月9日直播中因为打车迟到而抱怨司机师傅一事,确实引起了不少粉丝和观众的讨论。要评价这件事,我们需要把几个关键点拆开来看,然后结合她一贯的直播风格和人设来分析。首先,咱们得说说这件事本身。嘉然作为一名虚拟主播,在直播过程中因为一些突发状况而有所情绪波动,这其实是一种比较真实和人性化的表现。每个.............
  • 回答
    这事儿,说实话,细琢磨起来挺让人不是滋味的。一个被狗咬过的人,心里积攒了多少委屈和恐惧,才能做出这么极端的事来?判三年,这数字摆在那儿,法理上,他是错了,犯了破坏财产、甚至可能涉及伤害动物的罪。但站在人情上,咱们也得理解他那份被咬之后的心理阴影和对潜在危险的担忧。先说说他为什么这么做。事情的起因是被.............
  • 回答
    这件事情发生在上海,一名男子故意将一只小猫踩死,而警方的回应是“因够不上治安管理处罚法,已做批评教育”。这个处理结果一经公布,立刻在社会上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和讨论。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件事情本身: 行为的恶劣性: 故意踩死一只幼小的、无法反抗的生命,这本身就是一种极其残忍和缺乏人道同情心的行为。.............
  • 回答
    关于京东商城在小米MIX 2首发日因大规模发货失误而导致用户大量差评的事件,我的看法是,这绝对是一次极其糟糕的运营事故,不仅损害了京东作为电商平台的信誉,也让寄予厚望的小米品牌在新品上市的关键时刻蒙上了阴影。我们得把这事儿拆开来看,这背后牵扯到的东西可不少。首先,从消费者体验的角度来说,这无疑是一次.............
  • 回答
    特斯拉起诉千万粉丝博主“小刚学长”这事儿,说实话,挺有意思的,也挺值得琢磨的。毕竟一个超级大品牌对上一个拥有庞大影响力的个人,这本身就有点“巨头与意见领袖”的对决意味。咱们不妨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事件的来龙去脉:事情的起因,还是围绕着车评。大家也知道,现在汽车市场竞争激烈,消费者买车前,除了官.............
  • 回答
    小米11 Pro 和小米11 Ultra 全渠道首销1分钟突破12亿的销售成绩,无疑是小米手机历史上一个非常亮眼的里程碑。这个数字的背后,不仅仅是销量上的惊人数字,更是对小米品牌、产品策略、市场营销以及用户信任度等多个维度的综合体现。下面我将从几个关键角度进行详细评价:一、 销售成绩本身的高度评价:.............
  • 回答
    小米10的国风雅灰版本,作为小米10系列中的一个特别配色,其评价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它不仅仅是小米10在性能配置上的延续,更在于其对“国风”元素的独特诠释以及在外观设计、材质触感上的精心打磨,试图在满足用户对高性能手机的需求同时,提供一种更具文化底蕴和艺术品味的使用体验。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
  • 回答
    小米高管潘九堂的这番言论,意在强调手机产品的成功并不仅仅依赖于芯片,而是更关乎整体的生态、用户体验和市场策略。要详细评价这句话,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来分析:1. 潘九堂言论的背景与意图: 为小米辩护/宣传: 小米作为一家以“硬件+互联网服务”为核心的公司,在早期也曾面临关于其自研芯片能力不足的.............
  • 回答
    小米开源的移动端深度学习框架 MACE(Mobile AI Compute Engine)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框架,尤其是在其目标领域——嵌入式设备和移动端AI推理上,展现出了不错的实力和独特性。要评价 MACE,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 1. MACE 的核心优势与设计理念 高度的性能优.............
  • 回答
    小米5c是一款2017年2月发布的小米手机,定位为一款面向年轻用户的中低端手机。当时小米的产品线已经相当丰富,5c的出现填补了当时小米在“纯数字系列”中轻旗舰与主力旗舰之间的空缺。以下是对小米5c的详细评价,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核心亮点与卖点:澎湃S1自研芯片小米5c最大的亮点无疑是其搭载的澎湃.............
  • 回答
    小米于 2015 年 11 月 24 日推出的 小米平板 2,是一款在当时备受瞩目,尤其是其支持 Windows 10 系统的特性,让它在众多安卓平板中脱颖而出。要评价这款产品,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包括它的定位、硬件配置、软件体验、市场表现以及它在小米产品线中的意义。一、产品定位与市场背.............
  • 回答
    小米(紫米)彩虹五号电池,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小米彩虹碱性电池,是一款在市场上比较受欢迎的消费级电池。要评价它,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其性能、价格、环保、用户体验以及市场定位等方面。一、 性能方面: 容量与续航: 作为一款碱性电池,小米彩虹五号电池的容量(也就是能储存的电量)是衡量其续航.............
  • 回答
    小米这个定价 99 元的双接口 U 盘,说实话,挺小米的。你想啊,市面上随便一个 64GB 甚至 32GB 的普通 U 盘,这价格可能都下不来。小米这次直接给你上了个双接口,还得是 USBA 和 TypeC 这俩最常用的,这个“性价比”的信号,简直是赤裸裸地往外扔。让我想想,这玩意儿到底值不值得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