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本身很简单,大家都说的差不多了。
触碰即下载对消费者——尤其是中老年消费者——造成的伤害,大家都很清楚。
索赔一元流量费明显是象征性的,多半是消费者想争口气。
不过我觉得这事最有意思的地方,是小米一方的辩诉:
被告方答辩
小米科技公司辩称:
一、被告非本案适格被告。
首先,小米6手机的制造商与“小米天猫旗舰店”的经营者均为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故被告并非涉案手机产品的生产者与销售者。
其次,涉案浏览器APP与涉案应用商店APP的开发者(著作权人)均为北京小米移动应用程序有限公司,相关隐私保护由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小米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负责。
因此,原告起诉主体错误,被告不应承担原告主张的任何产品侵权责任。
二、MIUI用户协议及隐私政策中已对小米关联方或第三方提供的技能或服务的由关联方或第三方负责进行了说明,未侵犯原告知情权。
三、手机系统中的资源推荐、涉案浏览器APP的推荐内容、涉案应用商店APP福利专区中的福利领取等板块已对推荐应用程序、广告信息、程序安装做出明确的标识。
涉案浏览器APP的推荐资讯中,广告信息左下角标有加黑框白字的“广告”标识,且字体清晰、标识位置明显。
“福利专区”的展示内容显著标识了待下载程序名称,以及红底白字的“安装领取”标识,该标识字体清晰、颜色突出、标识位置显著。
四、用户可以在涉案手机设置中自行设置各个应用程序通知开启或关闭的权限。MIUI手机系统中对推荐内容、资源推荐设置了明确的开启与关闭方式,原告可按需求在设置程序中自行选择是否关闭。
因此,被告不存在强迫原告被动接受推荐信息的情况,没有侵犯其自主选择权。
五、原告起诉时间距离购买手机时间较长,不属于消费者,且原告目前已非涉案手机的使用者,故原告主体不适格。
综上,请求法院驳回原告全部诉讼请求。
简单翻译一下小米的观点:
1,小米6是“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生产销售的,关我“小米公司”什么事?
2,手机有广告,小米早就告诉过你
3,广告和触碰下载的部分都有明确标识
4,广告可以关
5,小米6钉子户不算消费者
怎么说呢,感觉某几条有点搞笑了……
听说小米近期加强了法务团队建设,看来的确挺有必要。
MIUI最近在搞纯净模式,据说可以阻止胡乱安装App。
好了,从这个案例来看,这个“纯净模式”,它可信吗?各种乱七八糟的App,不就是小米自己的广告,诱导下载和安装的吗?
给不太清楚机制的稍微解释一下,随着Android版本升级,App安装权限也在收紧。MIUI里面有开关,允许设置“每一个”App是否允许下载和安装其他App,这个开关默认是关闭的。如果要打开,必须登录小米账号打开开发者模式等等……对于一般用户来说,算一个小小的门槛。也就是现在的MIUI,原则上“不可能”被偷偷安装其他App。
但是这个看似严格的规则有个后门————小米自己的App不受限制————App人人平等,小米的比别人更加平等一点。比如小米App商店,是允许静默下载和安装的————惯例有个开关,不过默认开启的。小米浏览器,允许静默下载,安装是否走App商店不记得了。
也就是说,MIUI里面如果出现任何不请自来的App,不用怀疑,九成是MIUI“监守自盗”,自己放进来的,不提示用户,后台悄悄的静默下载自动安装。
本案就是遇上较真的用户了,不反对你弹广告,但“不允许”静默下载——必须要提示“是否下载”。实际安装也一样,必须要提示“是否安装”,否则不太懂的用户,尤其是老人,经常不知道怎么回事,手机上机多出来很多莫名其妙的App。
用户较真的不是钱,而是要摧毁这种依靠擦边球,换个措辞“依靠欺骗”来营销的广告模式————它同时欺骗了用户和广告主。
所以,不打官司都没法让系统按照最基本的Android规范行动,就这水平的系统环境,还有脸吹嘘接近IOS了,这是“金钟罩铁面皮”神功啊。批评MIUI其他系统别忙笑,MIUI至少藏了个开关允许关掉这种无耻行为,其他系统甚至关不掉。这就是我一直强调的,MIUI在及格线以下但至少有五十分,其他系统就二三十分水平,别忙着碰瓷了。
所以各个系统,自吹自擂什么“纯净”什么“保护”,可别轻易相信,因为“利益相关”。给用户喂屎这个事儿,国产安卓系统基本上都是“贼喊捉贼”。
谢邀,相信大家在过年过节的时候回家和长辈一起聚餐的时候多多少少都会听到长辈抱怨自己的手机卡顿。性能不够用,想换手机。这样的暗示,我爸就是这样,所以,他几乎每年都会给我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换一部手机。所以,这也导致我的长辈家里有不少被闲置的手机,我也曾经把玩过被他们闲置的手机,发现他们的手机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垃圾软件实在太多,离谱的是有些软件并没有什么功能,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看广告的软件。不过,因为像我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这些长辈是不会自己下载软件的,他们想要下载日常使用app还需要我帮忙下载。(那么我觉得,他们手机里这类广告软件下载的来源大概率也是通过广告链接接触即下载而来
所以,我觉得这件事情是正道的光,虽然表面上来看挺麻烦的,而且,通过法律途径也只能索赔到1块钱,不过,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有这哥们的法律意识,或许像我爷爷奶奶手机里那些广告软件早就绝迹了吧。对于手机用户来说这觉得是件好事,为这个哥们点赞。(而且,现在这类事情确实也很常见,早该管管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