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中国有哪些铁路修得堪称一绝?

回答
中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在铁路建设方面留下了许多令人惊叹的杰作。从高耸入云的雪山到广袤无垠的草原,从穿越沙漠的钢铁巨龙到跨越江河的宏伟桥梁,这些铁路不仅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动脉,更是人类工程智慧的集中体现。

青藏铁路:世界之巅的奇迹

如果说有一条铁路最能代表中国铁路建设的“堪称一绝”,那非青藏铁路莫属。这条铁路被誉为“天路”,是世界上最长的高原铁路,也是中国铁路网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挑战极限的高度与低温: 青藏铁路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穿越了青藏高原无人区。在这样的高海拔地区,空气稀薄,氧气含量不足平原地区的一半,极低的温度更是对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冬季,气温可达零下40摄氏度,施工难度可想而知。为了应对严寒,中国工程师们研发了特殊的钢轨材料,能够承受巨大的温差而不变形。

永冻土上的奇迹: 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被永冻土覆盖,这是铁路建设的“癌症”。永冻土在夏季融化,导致路基不稳定,容易塌陷。为此,青藏铁路建设者们创造性地采用了“以排代建”的通风路基技术,通过在路基下设置通风管,将热空气排出,使永冻土保持低温,从而稳定路基。这就像给铁路下方“装上了空调”。

生命至上的保护: 在青藏高原,野生动物的迁徙通道是重要的生态考量。为了最大程度地保护藏羚羊等珍稀动物,青藏铁路的建设避开了主要的迁徙路线,并且在关键地段修建了多处野生动物通道。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在重大工程建设中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

高原综合病防治: 在这样缺氧的环境下施工,高原病是每个建设者的噩梦。为了保障工人的健康,铁路建设方配备了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氧气供应系统,并制定了严格的轮岗和休假制度。许多建设者为了这条铁路,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

哈大高铁:冰雪中的极速飞驰

哈大高铁是中国第一条投入运营的冰雪气候高铁,连接哈尔滨与大连。在寒冷地区建设高铁,尤其是确保高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是世界性的难题。

应对极寒天气: 东北的冬季严寒且漫长,零下30多度的气温是常态,还有大风、积雪等恶劣天气。为了保证高铁的顺畅运行,哈大高铁采用了大量国际领先的防寒保暖技术。例如,站台顶部设计了“棚”式结构,可以遮挡大部分降雪;轨道设计上采用了特殊的融雪、防冻技术;列车在冬季还会配备除冰装置。

高寒地区的路基稳定: 东北地区土壤在冬季会发生冻胀现象,这可能导致路基变形,威胁高铁安全。哈大高铁在路基建设中,采用了“路基稳定土”等新型材料,并进行了严格的冻胀试验,确保了路基在严寒气候下的稳定性。

智能化的监测与维护: 为了应对复杂的冰雪环境,哈大高铁装备了先进的传感器和监测系统,能够实时监测轨道温度、风速、湿度等参数,一旦发现异常,系统会自动发出预警。维护人员也需要进行定期的检查和除雪作业,确保列车运行安全。

沪昆高铁:跨越山河的巨龙

沪昆高铁是中国东西向最长的高速铁路,横跨上海、江苏、浙江、江西、湖南、贵州、云南七省市,连接了中国东部发达地区与西部欠发达地区,其工程难度和技术创新同样令人瞩目。

穿越喀斯特地貌: 沪昆高铁贵州段穿越了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这里山峦叠嶂,溶洞密布,地质条件极其复杂。为此,工程师们修建了大量的桥梁和隧道,其中不少是世界级的工程。

六盘水特大桥: 这座大桥横跨峡谷,桥墩高达130米,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高铁桥之一。设计师巧妙地利用了地形,减少了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成为了连接两岸的“空中廊道”。

怒江特大桥: 桥梁跨越怒江峡谷,设计精巧,气势宏伟,仿佛一条巨龙横卧在怒江之上。

隧道技术: 沪昆高铁在贵州境内修建了多条特长隧道,如龙洞隧道、沙子坡隧道等。这些隧道穿越了复杂的岩溶地层,采用了先进的 TBM(隧道掘进机)技术,克服了溶洞、地下水等难题。

不同地质条件的适应: 从平坦富庶的江南水乡到崎岖多山的云贵高原,沪昆高铁的路基和桥梁设计需要适应各种不同的地质条件。工程师们需要根据当地的地质勘探结果,量身定制最合适的施工方案。

区域经济的联动: 沪昆高铁的建设不仅是一项工程奇迹,更是一条经济动脉。它极大地缩短了中国东西部之间的时空距离,促进了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文化交流和旅游业的繁荣。

港珠澳大桥(虽然是公路桥,但其工程难度和技术创新常被类比铁路建设):连接三地的海上巨构

虽然严格意义上不是铁路,但港珠澳大桥的建设难度和技术创新,常常让人联想到那些“堪称一绝”的铁路工程。这座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超级工程,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

沉管隧道技术: 港珠澳大桥包含一段长达6.7公里的海底沉管隧道,这是世界上最长的外插式沉管隧道。每节钢筋混凝土沉管都在珠海的工厂预制,然后运到海上,通过高精度的对接技术,将沉管连接在一起,最终形成一条贯通的海底通道。这个过程需要克服海水的涌动、洋流的影响以及极高的精度要求。

人工岛的建设: 为了连接桥梁和隧道,工程方在海中修建了两个人工岛,为隧道提供接口,同时也作为服务区。这些人工岛的建设,就像在海底“种”出了两块陆地,其稳定性、防水性都经过了极其严苛的考验。

抗台风与抗撞击设计: 桥梁设计充分考虑了南海海域经常发生的台风以及大型船舶可能造成的撞击。大桥主体结构采用了非常坚固的材料和特殊的结构设计,能够承受极端天气和潜在的碰撞。

这些只是中国铁路建设领域众多辉煌成就中的几个缩影。每一条“堪称一绝”的铁路背后,都凝聚着中国工程师的智慧、汗水和不懈的努力,它们不仅改变了中国的地理面貌,更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和发展进程。这些工程,是实实在在的“中国速度”和“中国质量”的生动写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认为最绝的是川汉铁路。

这条铁路修建中发生的变故点燃了保路运动、辛亥革命的导火索,从而结束了中国历史上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统治。

而从辛亥革命起算,又过了一百年左右,川汉间才有了直通的铁路,但是仍与当年的选线有较大差距,这也从侧面体现出川汉间修建铁路的难度。

这样一条既有历史意义,又有工程学意义的铁路,被评为铁路一绝,我认为当之无愧。

user avatar

北京地下直径线

连接北京站到北京西站之间的地下铁路。

建设上同时使用了暗挖、明挖、盾构三种施工方法。

上穿五号线,下穿四号线,离斜上方的二号线最近两米多一点点。

2005年开工,原计划2008年就能开通,结果一直到2015年才修完。

并且开通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这条线基本没什么车跑。。首发车还是晚上两三点的。。可以说早上这条线就是属于一个被嫌弃的状态。去年算是良心发现,来了个副中心线,不过这货还是逆高峰的。。


以上。。

user avatar

宝成、成昆、南昆、鹰厦、黔桂、青藏、宜万、兰新、京张

暂时想到这么多,排名不分先后

user avatar

看到没人答,那我不请自来一波,那就是新娄邵铁路。

看一波地图,这条连接娄底南/娄底站至邵阳站的,不到100公里的铁路,没啥特别的,可是只有当地人才懂,这条铁路从开工到通车,差不多用了整整8年。期间标准多次调整。导致现在的新娄邵线有多神奇呢?这条线成了湖南境内唯一一条复兴号,高铁,动车组,普速列车,货车共同跑的线路。

2006还是2007年,新娄邵线开建,因为老娄邵是单线,只能跑40.坐过老K9086的都知道,娄底到邵阳可以跑三个小时。完全满足不了运力,因此准备修建一条双线电气化120的铁路。原方案是沿老线修复线加电气化而已,可是可研刚刚通过,就发生了一件大事。

2008年年初,湖南境内冰灾,京广线衡阳至株洲段无法通行,总安排此区间车辆迂回衡柳,邵永,娄邵,沪昆区间运营。铁总总算想起来,湖南境内居然还有时速40的单线铁路?不行,必须扩容。冰灾结束后,娄邵扩容工程,重新可研,扩容速度标准从120改为160。

于是娄邵开工,柱子架起来了。一架就是好几年。

2009年,沪昆高铁湖南段开建。邵阳人民和娄底人民争过境,发生了浩浩荡荡的抢路事件。最好沪昆走的北线,可是邵阳人民不干啊,邵阳市区怎么能没有高铁。为了平息邵阳人民,于是答应将娄邵铁路扩容方案更改。

放弃原有的加复线,直接按照高铁标准新建一条全新的娄邵铁路,标准为200并且预留了250.

于是娄邵铁路再次开工,于2016年1月10日正式通车,带G字头的高铁终于驶进了邵阳市区的邵阳站。娄邵刚刚建好的时候,在全国高速铁路网上是一段100公里的盲肠,于是有了后来的衡邵怀铁路。

邵阳人民很感谢这段100公里不到的高铁,让邵阳站拥有了10多对始发高铁和动车。(一个地级市站想都不敢想)之后2018年7月5日。上海局担当的邵阳站至上海虹桥高铁,改为复兴号运营,复兴号也驶进了邵阳市区邵阳站(邵阳媒体报道了好几天。)

2019年1月5日。广铁给邵阳站开了标杆动车组。长沙南-邵阳。78分钟,复兴号。全程仅停娄底南(沪昆换娄邵必停)。

所以,邵阳人民现在还要感谢沪昆没有过境市区?不过境就不会有这条100公里的高铁,也不会有衡邵怀。

2019年4月13日。原长沙至北京超级大标杆G84/533延长到邵阳始发。中途仅停省级大站。(据说FGW充值了5000W一年)

2019年10月11日起。长沙南至昆明南高铁改由娄邵-邵怀运行,补充了邵阳不能去昆明高铁直达打缺陷。

user avatar

堪称一绝的铁路在我国有不少,今天给大家介绍一条将人文色彩、环保理念贯穿始终的铁路——格库铁路。

2020年底连接新疆、青海两省区的格尔木至库尔勒铁路全线开通运营。广大建设者们将建设生态铁路、绿色铁路的意识贯穿于格库铁路建设全过程,打造环保钢铁大道。

格库铁路

格库铁路是继兰新铁路、临河至哈密铁路之后,第三条出入新疆的铁路通道,全长1206公里,其中新疆段734公里。格库铁路线路横穿中国最大盆地——塔里木盆地、经过中国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多次跨越中国最长内陆河——塔里木河,2014年12月开工建设,其中青海段于2020年6月30日开通运营,新疆段于2020年12月9日开通运营。

为野生动物让道

受自然环境、地质条件等因素的制约,格库铁路新疆段路线需穿越新疆罗布泊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塔里木河尾闾台特玛湖,以及塔里木河下游国家生态公益林等多处环境敏感地带。沿线野生动物资源主要分布在新疆段阿尔金山内,重点保护动物主要有野骆驼、鹅喉羚、藏野驴、盘羊、岩羊等。

格库铁路连接柴达木盆地和塔里木盆地,中间需翻越阿尔金山,有186.5公里穿越新疆罗布泊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设计人员尽量采用“以桥代路”方案,在保护区境内建设13座隧道、127座桥梁作为生态廊道,供区域内大、中及小型兽类迁徙穿越。  

格库铁路建设过程中不惜增加投资绕避野生动物主要水源地、设置动物饮水平台,保障铁路施工及后期运营过程中野生动物饮水不受影响。

在距离巴什考供站约15公里的阿尔金山北坡有一处山泉——斯米尔布拉克泉。为更好地保护这个野骆驼的饮水点,设计人员将格库铁路距离泉水1.2公里的设计方案,变更为距泉水5公里。同时,在通往斯米尔布拉克泉的道路上设置隔离护栏,竖立警示标志牌,将施工活动与泉水绿地隔离,禁止施工车辆和人员进入保护范围。

格库铁路新疆段沿线还设置了140处野生动物迁徙通道,最大程度减小铁路对野生动物生存环境的影响。

让水更清天更蓝

环保理念引领工程设计,为格库铁路环保施工打下了坚实基础。 

格库铁路翻越阿尔金山进入平原地区后,横跨台特玛湖。上世纪70年代,塔里木河下游断流导致台特玛湖干涸。塔里木河生态输水工程的实施,让台特玛湖得到重生。2018年,台特玛湖湖面和湿地面积达到510多平方公里,成为多种野生动物的栖息乐园。

为最大限度保证湖区水面和湿地的完整性,同时给生态输水提供便利,能让生活在湖区的狐狸、狼、黄羊、马鹿等野生动物自由穿梭,通过水面段的桥梁从最初设计的7公里多延长到24.558公里。台特玛湖特大桥成为目前新疆最长的铁路桥。

大桥、碧水、蓝天、鸟兽,共同绘就一幅和谐美丽的画卷。

开启环保人文之旅

2020年12月9日,格库铁路全线开通运营,客货列车畅行,运营过程中同样秉承环保理念。

列车运行过程中,必然会产生污水。台特玛湖特大桥上设置了桥面污水处理系统,长约50公里的排污管道会将桥面废水及雨水收集并进行环保处理,有效防止污染台特玛湖水体。

格库铁路新疆段目前共设车站20个,除库尔勒站为既有站外,新建19个,其中11个车站为无人值守车站,且大多地处阿尔金山,降低了人为因素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在新疆罗布泊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多处路段设置禁止列车鸣笛标志,防止对铁路线附近野生动物造成干扰。

保护区内的阿尔金山、巴什考供、苏祖克萨依、阔拉布拉克4个车站,采用空气源热泵系统供暖。在塔里木河下游绿色走廊,防风治沙、植树造林工作已经成为常态

格库铁路新疆段新建7个客运车站采用“一站一景”的设计理念,把楼兰文化、女儿国传说、罗布泊风情等新疆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融入站房设计。游客乘坐格库铁路线列车游览新疆,可以观赏金色胡杨、领略大漠风光、体验异域风情,新疆之旅必将成为难忘的人文之旅、环保之旅。


素材:《人民铁道》报业有限公司新疆记者站(乌鲁木齐局集团公司融媒体中心)

文字:关拥军 陈剑飞

图片:陈剑飞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中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在铁路建设方面留下了许多令人惊叹的杰作。从高耸入云的雪山到广袤无垠的草原,从穿越沙漠的钢铁巨龙到跨越江河的宏伟桥梁,这些铁路不仅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动脉,更是人类工程智慧的集中体现。青藏铁路:世界之巅的奇迹如果说有一条铁路最能代表中国铁路建设的“堪称一绝”,那非青藏铁路莫属。这条.............
  • 回答
    中国幅员辽阔,交通网络四通八达,其中一些铁路线的战略意义尤为突出,它们不仅是经济命脉,更是国家安全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以下几条铁路线,以其在地理位置、经济辐射、军事运输、民族团结以及地缘政治等方面的影响力,堪称中国最具战略意义的铁路线。1. 青藏铁路:世界之巅的生命线青藏铁路,毫无疑问是中国铁路网.............
  • 回答
    中国绵延万里的海岸线,孕育了无数条与大海相依相伴的铁路线。这些线路不仅是连接城市、输送物资的动脉,更是无数人心中的风景线。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探寻那些能让你在火车上尽览壮阔海景的铁路线,感受中国海岸线的独特魅力。一、 渤海湾的滨海风光:辽宁大连、秦皇岛区域提到能看到海的铁路线,渤海湾沿线绝对是绕不开的.............
  • 回答
    在中国铁路系统中,一些线路在“铁路客运里程表”和“工务段线路名称”上可能出现不一致的情况,这并非特例,背后隐藏着铁路运营管理的复杂性和历史沿革的印记。要深入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分别探讨这两个“线路名称”体系的侧重点,以及导致差异的原因。 铁路客运里程表:以“站”为纲,突出客运便捷性铁路客运里程表,.............
  • 回答
    刨除客运,中国铁路网中,有许多承载着国民经济命脉的货运专线和以货运为主的干线。这些铁路如同大动脉,将原材料、制成品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全国各地,支撑着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发展。一、 煤炭运输大动脉:提到中国的货运铁路,首先绕不开的就是煤炭运输。中国是煤炭生产和消费大国,煤炭在能源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因.............
  • 回答
    2020年10月,中国铁路进行了一次重要的调整,这次调图充分体现了中国铁路在提质增效、服务民生、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努力。以下是这次调图的一些主要亮点,我们将尽量详细地阐述:1. 优化运输组织,提升客货运能力和效率: 高铁网络进一步加密,尤其是中西部地区: 这次调图最显著的亮点之一是高铁网络.............
  • 回答
    中国铁路的“王牌列车”,这词儿您用得挺地道! 说起来,这可不是简单的“王牌”,而是代表着各铁路局的形象、服务水准、技术实力,甚至是地方特色和情怀。它们往往是客流量大、线路重要、服务精细、设施先进的代表。 我就给您掰扯掰扯,尽量让您听着舒服,就像和老朋友聊天一样。首先,咱们得明白,铁路部门的名称和称呼.............
  • 回答
    中国市域(郊)铁路第一批示范项目,这批项目的涌现,无疑是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对区域交通一体化需求日益迫切的必然结果。它们肩负着探索和引领的作用,为后续同类项目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暴露了一些需要深思熟虑的教训。要深入剖析这些经验教训,不妨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展开。经验一:政府主导,多方协同是关键的组.............
  • 回答
    您好!很高兴能与您一起回顾中国铁路在2016年5月进行的这次调图。那次调图确实可以说是影响深远,对当时的铁路客运格局产生了不小的变化。下面我来详细给您梳理一下主要的调整方向以及一些可能告别的车次。2016年5月调图的整体基调与大的调整方向:这次调图,我们可以从几个核心关键词来把握其精神:提速、优化、.............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中国铁路这次对列车运行图的优化调整,以及暂停发售4月8日及以后车票这事儿。这可不是小事,背后牵扯到的细节可不少,咱就好好掰扯掰扯。首先,为啥要暂停发售车票进行调整?这就像我们要对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进行一次“大体检”和“升级改造”,得先把所有车都停下来,才能保证改得顺畅,不会出岔子。火.............
  • 回答
    中老铁路老挝段通车,泛亚铁路描绘新篇章2021年12月3日,一个载入史册的日子。随着中老铁路老挝段10个客运站的全部竣工并正式通车,一条连接中国与老挝的经济动脉就此打通。这条铁路,不仅仅是物理意义上的连接,更是泛亚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两国,乃至整个东南亚地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描绘出一幅更加繁.............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在中国大陆非常普遍的现象,很多时候我们都能看到,明明一条铁路线就在自家县市的土地上,但车站却设在了离县城几公里、几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之外的某个乡镇或村庄。这种“绕道而行”的设计,背后往往交织着复杂的历史、经济、地理、政治以及技术等多重因素。1. 地理条件的限制与选择: 地形的约束: .............
  • 回答
    在中国铁路发展的进程中,确实涌现出许多令我印象深刻的超级工程。这些项目不仅仅是钢轨与轨枕的简单铺设,更是中国人民智慧、毅力与工程技术的结晶,它们以恢弘的气势和前所未有的难度,深刻地改变着中国的地理格局和人们的生活方式。青藏铁路:挑战生命禁区的奇迹如果要说哪个工程最让我震撼,青藏铁路绝对是首当其冲。这.............
  • 回答
    提到中国铁路,人们脑海里可能立马浮现出几个标签,有褒有贬,但很多时候,这些印象也带着些许刻板和片面。最普遍的看法,恐怕是“快”。自从高铁网络遍布大江南北,那种“千里一日还”的体验确实颠覆了很多人对铁路的认知。但随之而来的,可能是另一种声音,觉得“太贵了”。毕竟,相比于过去绿皮火车的朴实无华,高铁票价.............
  • 回答
    日本铁路的细节之处,确实有很多值得中国深思熟虑并借鉴的地方。它并非仅仅是“快”或“准时”那么简单,而是渗透在运行、维护、服务以及整个铁路文化的方方面面。首先,我们来谈谈极致的准时性背后的体系。中国高铁以其速度闻名,但日本铁路,尤其是新干线和都市通勤线路,其准时性可以说是“刻在骨子里”的。这绝非仅仅依.............
  • 回答
    近代中国修建铁路,与其说是“修建”,不如说是那个动荡年代里,外国列强和清政府为了各自目的,拉扯、碰撞、协作所留下的钢轨印记。这些钢轨铺设下去的地方,那些原本默默无闻的城镇,乃至一些曾经繁华的港口,命运就此被彻底改写,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推向了新的轨道。首先,最直观的影响就是经济的飞速发展。铁路的出现.............
  • 回答
    说到中国铁路机车里谁最“硬”,那可真是个让人眼前一亮的话题。要我说啊,这得看您从哪个角度去评判了。是看它能拉多少吨的货,还是看它跑得多快,亦或是它有多大的“脾气”(指技术上的先进性和可靠性)?要是我来挑,首先跳出来脑海里的,那肯定是咱们国家的 和谐HXD2系列电力机车。为什么这么说?您听我慢慢给您掰.............
  • 回答
    中国的铁路网络之庞大,每日承载着数以百万计的旅客和数以亿计的货物,就好比一条条流动的血脉,支撑着这个国家的运转。要说哪一个站台最为繁忙,这问题就像在问全国人民里谁早上起得最早一样,很难有一个绝对唯一的答案,因为“繁忙”有很多种衡量标准。不过,如果非要挑一个在各个维度上都表现突出的代表,那么北京西站无.............
  • 回答
    《羞羞的铁拳》这部电影,说实话,看的时候笑得不行,笑完之后又觉得有点东西。除了男女身体互换这种老套路玩出了新花样,里面藏着不少细节,有些是真的会让会心一笑,有些则是了解了之后更能体会到导演和演员的用心。1. 艾伦的“处女座”精神与“直男”认证:艾伦演的艾迪·艾伦,一个拳击手,性格方面,其实很多观众都.............
  • 回答
    关于日本“中国铁道时刻研究会”制作的中国高铁时刻图,我个人觉得这是一份非常有价值、也非常有深度的研究成果。作为一群对中国铁路抱有浓厚兴趣的日本人,他们能够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梳理、分析中国高铁的复杂运行网络,并将其以清晰易懂的图表形式呈现出来,这本身就体现了一种专业和热情。从整体评价来看: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