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中国铁路2020年10月调图有哪些亮点?

回答
2020年10月,中国铁路进行了一次重要的调整,这次调图充分体现了中国铁路在提质增效、服务民生、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努力。以下是这次调图的一些主要亮点,我们将尽量详细地阐述:

1. 优化运输组织,提升客货运能力和效率:

高铁网络进一步加密,尤其是中西部地区: 这次调图最显著的亮点之一是高铁网络的进一步延伸和加密。尤其是在中西部地区,多条新线或改扩建线路的开通,使得高铁动车组的开行范围更广,频率更高。例如,一些连接省会城市与地级市、甚至县级市的高铁线路加入运行,极大地缩短了旅途时间,方便了沿线居民的出行。
普速铁路提质升级,提升运输能力: 除了高铁,普速铁路的提质升级也备受关注。通过优化车次安排、增加列车开行对数、升级改造部分线路和设备等措施,普速铁路的运输能力得到了提升,货运效率也相应提高。
货运组织优化,保障供应链稳定: 在2020年这个特殊的时期,全球供应链面临挑战。中国铁路通过这次调图,进一步优化了货运组织,特别是煤炭、矿石、粮食等重点物资的运输。增加或加密了开往港口、重点工业区的货运专列,提升了集装箱运输能力,为保障国家能源和物资供应、稳定经济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复兴号”动车组开行范围扩大: “复兴号”作为中国高铁的代表,其开行范围在这次调图中进一步扩大。更多线路开通了“复兴号”动车组,不仅提升了运行速度和舒适度,也标志着中国高铁技术和服务的全面升级。

2. 服务民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

增加旅游专列和周末动车组: 针对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和周末出行高峰,这次调图增加了多趟旅游专列和周末动车组。这些列车通常会连接主要的旅游城市和热门景点,为人们的休闲旅游提供了更多便利。
优化学生票和务工人员票的预售期和购票便利性: 在重要的学生返校和务工人员返乡时期,铁路部门会根据调图情况,进一步优化相关车次的预售期和购票服务,确保学生和务工人员能够顺利出行。
方便城际出行,融入都市圈发展: 在一些经济发达的都市圈,调图更加注重城际铁路的优化。增加城际动车组的开行频率,缩短发车间隔,使得城市间通勤更加便捷,有力地支持了都市圈经济一体化发展。
关注老少边穷地区出行便利化: 调图也兼顾了对老少边穷地区的交通支持。在一些欠发达地区,虽然高铁尚未完全覆盖,但通过优化普速列车的开行,增加了停靠站,延长了运营时间,努力改善当地居民的出行条件。

3.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打通经济“动脉”:

连接更多省会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 新线路的开通和现有线路的提速,使得更多省会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之间的高铁联系更加紧密。这有助于打破行政区划的壁垒,促进人员、技术、信息、资本等要素的流动,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打通关键瓶颈线路,畅通经济大动脉: 一些长期以来运力不足或线路条件受限的关键线路,通过这次调图得到了优化和升级。例如,一些重要的南北向或东西向的交通干线,通过能力提升和车次调整,成为连接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大动脉”。
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实施: 2020年恰逢国家多项重大战略推进的关键时期,例如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京津冀协同发展等。此次铁路调图,也积极响应这些国家战略,通过优化运输网络,为区域发展提供更有力的交通支撑。
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在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铁路在保障国内物流畅通、连接国内生产和消费市场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调图进一步提升了货运能力和效率,为国内经济循环的顺畅提供了保障。

4. 技术与服务升级:

引入智能化调度系统: 为了实现更精细化的运输组织,中国铁路在这次调图中也引入或升级了智能化调度系统。这些系统能够更有效地分析客货运需求,优化列车运行图,提高运行准点率。
推广“静音车厢”等服务体验提升举措: 在部分复兴号动车组上,开始推广“静音车厢”等服务体验提升举措,旨在为旅客提供更舒适的乘车环境,满足旅客日益多元化的需求。
便捷的购票和出行信息服务: 通过12306网站和App的不断优化,旅客可以更便捷地查询列车信息、预订车票、办理改签退票等业务。调图后,信息的及时更新和发布的准确性也是提升旅客出行体验的重要一环。

需要注意的几个背景因素,有助于更深入理解调图亮点:

新冠疫情的影响: 2020年是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和交通出行产生巨大影响的一年。中国铁路在保障旅客出行安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也积极通过调图优化运输组织,努力恢复和提升客货运能力,支持经济社会发展。
新线路的陆续开通: 2020年是中国铁路建设成果丰硕的一年,多条新线路在年内陆续开通运营,例如川藏铁路的拉林段、京雄城际铁路等。此次调图,很大程度上是根据这些新线路的开通情况进行的,将新线路的运力有效纳入全国铁路网。

总结来说,2020年10月的铁路调图是一次系统性的、多维度的优化升级,其亮点体现在:

网络拓展与提质: 高铁网络覆盖更广,普速铁路能力提升。
需求导向与服务提升: 更多满足旅游、通勤等多元化出行需求,关注特殊群体。
区域协同与经济驱动: 打通区域瓶颈,促进经济要素流动和区域协调发展。
效率优化与保障能力: 提升货运效率,保障经济运行和国家战略实施。

这次调图不仅是简单的车次和时刻的调整,更是中国铁路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满足人民美好出行需求、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最大的亮点不是沈哈两局大减车ma?怎么不见人提?

哈局二阶段:

此次调图过渡期为4月7日至4月13日。调图后,哈尔滨局集团公司运行的旅客列车297.5对,其中动车组列车104对,普速列车193.5对,直通列车开行对数不变。到达北京方向旅客列车28.5对,其中动车组列车13对。

三阶段:

调图后,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运行的旅客列车287对,其中动车组列车100.5对,普速列车186.5对;直通列车113对,管内列车174对。省内三条高铁线路哈齐高铁32对,哈牡高铁29.5对,哈佳铁路29对。……

最新的四阶段:

调图后,部分区域运输能力明显改善,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将更加精准,哈尔滨局集团公司开行的旅客列车将达到237.5对,其中动车组列车99对,普速列车138.5对;直通列车113对,管内列车124.5对

二阶段图到四阶段图不足半年,哈局狂砍55对普速,列车开行量减少了近四分之一,沈阳局减车似乎少一点,也有近20对车左右。

而且,仍然留在运行图上的车次,也有只在图上不开的可能(如图们哈尔滨K2038,白山市北京2258)。或者是两局为了节支进一步玩出的新花样——一天0.5对列车,即隔日开行,如下图:

目前本人统计到11对隔日开行的小票(欢迎大家补充或纠错):

车次 发站 终到站
4167/8/9/70 海拉尔 莫尔道嘎
4255/6 叶柏寿 锦州
4317/8/9/20 丹东 通化
4325/6 沈阳 长甸
4327/8/30 叶柏寿 通辽/赤峰南
4343/4 吉林 图们北
4347/8 通化 集安
4349/50 通化 临江
K7030/7179 伊图里河 加格达奇
K7167/8/9/70 海拉尔 根河
K7521/22 四平 通化

这些支线基本上长期就已经只有1对客车运行,沈哈两局隔日开行的做法,对于支线服务范围的旅客无疑是雪上加霜,甚至可以说是完全放弃了支线输送。

当然,这种“减亏”活动并不是沈哈两局的特色,实际上是国铁财政危机激化的表现,只不过它在管内有大量低等级支线的东北率先爆发了而已。即使是土豪般的上海局,在四阶段调图计划中也一度要废除皖赣线的全部客车,最后经过地方政府交涉才保留了1对特快(想必地方政府也是交了补贴的)。

参考阅读:如何看待自2020年4月10日起花桥、宝华山、阜宁、黄口、阜南、夏邑县站停运?

然鹅,这种“减亏”真的有效么?我们不如来做个算数,拿一个小票车举例,海拉尔~塔尔气348公里,试算其运行成本:

已知公式:机车牵引费=单价(元/万吨公里)×列车重量(吨/列)×单程走行公里
小票车吨数较小,吨数取300吨。
小票跑一次成本为:单价(305元/万吨公里)*0.03(吨数)*348(公里数)=3184元,假设全年运行,则全年成本为232万元。

换言之,假设哈局可以不顾居民舆论,直接停运客车扒掉铁路,一年也只能省下两三百万。而哈局2018年亏损就已经有125亿之巨。显然,只要国铁继续大量建设那些“永远都无法收回成本的高速铁路”(世行语),这种减亏表演就会不断的发生……

user avatar

本季度调图因所处时间并非大量新线开行的一季度与三季度,仅有衢宁铁路为新开通线路,又处于暑运过后的10-12月客流下滑期,总体没有太大的调整,没有太大亮点,比较大的调整无非三个方面:

(1)管内的调整

四季度运行图调整,如无新线开通情况,普遍以管内为主,以上海局为例,则是对宁启、杭深的遗留问题进行处理,如宁启线的扬州因充值不到位,在三季度调图执行过程中被扣掉大量车次,这次充值了,便物归原主了,同时为提高车底运用效益和运营效率,将先前宁启线“南京~南通”两对160km/h动车组替换为200km/h动车组(宁启为C2线路,使用装有C2车载设备的200km/h动车组效率更高,准点率更高。)同时考虑到启海客流,使用换下的车底另增开两对“南京~启东”160km/h动车组。

再者,杭深线因受到宁波枢纽瓶颈限制,车次状况长期不理想,同时客流又受疫情影响打了六折,此次以杭深、金温、沪昆高速线为径路为杭深增开扫盲车,并将原大量平阳始发终到车延长苍南,以尽可能提高收集客流,提高效益。

对于北京局而言,京通线电气化后,市郊S5线的运输任务将改由160km/h的CRH6F电力动车组执行,原160km/h内燃集中式动车组(大白猪)将替换下市郊S6线的机辆客车。

(2)跨局的调整

三季度的跨局调整,如不开通新线,则十分有限,此次衢宁铁路开通,故与闽赣相关的客运列车有部分调整,其他有少量调整,如郑州~杭州大站快车等。不过本季度于兰新客专的运营方面,有些许变革,为了提高直通效益,此次调图西局首次开行了“西安北~乌鲁木齐”的D字头动车组列车,以西安实现于兰新沿线之直通,而无需换乘。

(3)微调整

微调整是根据实际客流情况做出的调整,新线开通之始,铁路局对沿线客流并无足够了解,在列车停站方面,只能根据概略经济人口资料与地方充值情况大致安排,经过两个月的运营,方掌握部分实际运营数据,这时铁路局变会根据各站的实际客流调整停站,提高客流优良车站的停站率,削减客流差的车站的停站率。

如沪通铁路经两月之运行,上海局集团掌握了管内安亭西、太仓南、太仓、常熟、张家港、南通西等站的客流数据,及与沪通相连之宁启线上南通、如皋、海安、泰州、扬州等站之客流数据,其表现为:(1)沪通沿线以张家港站客流最为强势,常熟站以微弱差距居于其次,太仓站明显劣势;(2)江北方面,沪苏通线之南通西站、宁启线之南通站客流最为强势,总和近乎扬泰两市之和,扬州站和泰州站居其次,海安和如皋因级别原因,客流稍劣于扬州和泰州,但作为县级市已属十分强劲。

因此,此次停站调整表现出一个明显倾向,即在沪苏通上强化常熟、弱化太仓,在宁启线上强化扬州、弱化泰州,其他各线路停站情况悉如此番操作。


当然,运行图之调整还受到地方充值否、线路/枢纽能力运行否等多种因素,不可一概而论。接下来预报明年一季度调整之重点:

明年一季度调整,路网格局之变以华东之江苏为最大,继宁启改造完成,徐盐客专、沪通线开通之后,连镇、盐通两客专亦将竣工,是两者为华东铁路网与沿海通道之点睛之笔,是时江苏路网态势将根本改变,省内各地基本可以实现北通齐鲁、南抵浙沪、西进鄂皖,并对既有路网的运营产生明显的影响,而里程不足200km,设计时速仅200km/h的沪通铁路的重要性在年底将进一步凸显,有望升格为与既有沪宁、沪杭比肩的重点进沪通道,还请诸位拭目以待。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