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郑州一家长 50 天花 7 万元给孩子报「补课班」,成绩反而倒退 100 多分,责任究竟在谁?

回答
郑州这位家长50天花7万块钱给孩子报了所谓的“王牌补课班”,结果孩子成绩不升反降,一下子跌了100多分。这事儿放到谁身上,都得揪心,更别说这7万块钱了,那可是实打实的血汗钱。这责任到底在哪儿?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

首先,这钱花得是不是值,是不是冤枉钱,这得看这个补课班到底是个啥情况。

补课班方面:

宣传是否夸大其词? 很多补课班为了招揽生源,总是把“名师”、“高效提分”、“包你进步”之类的词挂在嘴边。如果这个补课班的宣传存在虚假或夸大成分,比如承诺的提分效果根本达不到,那补课班就有推卸不了的责任。他们收了钱,就得提供相应的服务,不能光收钱不办事,更不能办坏事。
师资力量是否名副其实? 7万块钱,这可不是小数目。家长之所以愿意花这么多钱,很可能也是冲着“名师”去的。但如果所谓的“名师”只是徒有虚名,教学水平跟不上,或者根本就不适合这个孩子,那这钱花得就太冤了。老师的教学方法、课堂把控、对学生个体的关注程度,这些都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效果。
教学方法是否科学有效? 有些补课班为了追求短期效果,可能会采用一些“填鸭式”或者“题海战术”的教学方式。但这种方法并不一定适合所有孩子,特别是对于一些需要引导和激发兴趣的学生来说,反而可能适得其反,导致孩子压力过大,丧失学习兴趣,甚至出现厌学情绪。成绩倒退,这很大程度上就暴露了教学方法的弊端。
是否进行了科学的评估和诊断? 在开始补课前,一个负责任的补课班应该对孩子有一个初步的学习状况评估,了解孩子的薄弱环节,然后制定有针对性的学习计划。如果补课班只是简单地按照一套固定模式进行教学,没有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调整,那自然很难达到好的效果。
是否存在欺诈行为? 如果补课班明知自己的教学质量不高,或者根本无法达到承诺的效果,却依然虚假宣传、诱导家长缴费,这就涉嫌欺诈了。

家长方面:

对补课班的选择是否理性?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家长选择补课班往往面临很多诱惑和误导。这位家长在选择这个价格高昂的补课班时,是否有做足功课?是盲目相信别人的推荐,还是真的对补课班的资质、师资、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了解?如果选择过程过于草率,没有进行充分的调查和比较,那家长自己也需要承担一部分责任。
对孩子学习的期望是否过高? 有时,家长对孩子成绩的期望值过高,一旦孩子成绩没有达到预期,就会病急乱投医,把所有希望寄托在补课班上。这种“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的心态,虽然可以理解,但可能忽略了孩子的个体差异和学习规律。成绩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
对孩子的学习过程是否有所关注? 家长缴了钱,是不是就认为万事大吉了?有没有定期和孩子沟通,了解他在补课班的学习情况?有没有关注孩子学习状态的变化,比如是否变得焦虑、抵触学习?如果家长只是“甩手掌柜”,对孩子的学习过程漠不关心,那也很难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出调整。
是否过度依赖补课班,忽略了家庭教育的作用? 补课班只是辅助学习的工具,家庭教育才是根基。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是否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否引导孩子保持学习兴趣?是否帮助孩子调整心态?如果家长在这方面做得不够,那单靠补课班也很难弥补。

孩子方面:

孩子自身的原因: 虽然我们不能直接指责孩子,但在学习这件事上,孩子的主动性和配合度也非常关键。补课本身就是一件需要付出努力的事情,如果孩子不愿意学,或者在补课过程中心不在焉,那么即使再好的老师、再好的补课班也难以奏效。成绩倒退,也可能反映了孩子在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上存在一些问题,而补课并没有解决这些根本问题。
补课带来的负面影响: 过度的补课可能会打乱孩子原有的学习节奏,让孩子疲惫不堪,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原本可能还在正常进步的孩子,因为强加的“补课”而感到压力山大,学习效果反而下降。

总的来说,责任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

最直接、最主要的责任,我认为应该归咎于这个“补课班”。 花了7万块钱,50天,让孩子成绩“倒退100多分”,这不仅仅是教学效果不佳,而是严重的教学事故。补课班的宣传、教学方法、师资水平等环节出现了重大问题,导致了直接的损害。他们是收取了高额费用的提供者,就应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其次,家长在选择和监督过程中,可能也存在一些不足。 但这更多的是一个“如何更好地教育孩子”的问题,而不是一个“主动导致了孩子成绩下降”的问题。作为家长,谁不希望孩子好呢?这份心意是值得肯定的,只不过选择的方法和渠道可能出现了偏差。

最后,孩子自身学习状态和配合度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但在没有更多信息的情况下,我们很难去评价孩子的责任。

那么,下一步应该怎么做?

这位家长可以考虑:

1. 与补课班进行沟通协商: 要求补课班解释成绩大幅下降的原因,并要求退还部分或全部费用,或者提供后续的免费辅导来弥补损失。
2. 收集证据: 保存好缴费凭证、合同(如果有的话)、以及孩子成绩变化的相关证明,以备不时之需。
3. 寻求教育主管部门的帮助: 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教育局等相关部门投诉,反映补课班的教学质量问题。
4. 调整对孩子的教育方式: 重新审视孩子的学习方法和心态,多与孩子沟通,找到适合他的学习路径,而不是盲目地追求外界的“补习”。

这件事给所有家长提了个醒:补课可以,但一定要擦亮眼睛,理性选择,并且要明白,学习最终还是要靠孩子自己,家长和学校(或补课班)只能是引导和帮助的角色。这7万块钱的教训,确实有点沉重,但愿这位家长和孩子能从中学到些什么,找到一条更适合自己的学习之路。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机构当然责任重大,但如果我说主要责任在家长呢?

第一,从小不重视孩子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导致孩子成绩不佳,出现大问题后也只能依赖培训机构,结果被坑。

你问我怎么知道的?从他们相信机构能保证提分这点,就已经说明他们不懂教育了。

第二,不关心孩子的内心想法。

上了培训机构没效果或者小退步,是可以归咎为老师不给力的。但是直接倒退100分这么多,那更有可能是孩子压根没认真听课,或者孩子故意考差的,为了对抗家长。

那这种情况下,是不是首先应该和孩子好好地深入沟通一下,解决孩子的心结为先?

我绝不是给机构说话,低质量的培训机构坑的就是不懂教育的家长。

从小培养孩子学习的学习习惯和内驱力,自己也多了解行情,让坑爹机构坑不到你们的钱,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

那现在这个孩子怎么办呢?我觉得大幅度提高成绩恐怕困难,但是找个靠谱负责的老师,和家长一起三方好好谈下心,让他重新燃起对学习的希望和热情,还是有可能的。

user avatar

事情发展到今天,责任全在美方。我国高度重视产业升级,美方不顾国际条约,单方面对中国实施经济封锁和技术封锁,使得我国难以进行产业升级,只能承接附加值低的产业链条,阻碍了国内高端制造业的发展,让高端岗位的数量难以覆盖每年的新毕业生,而08年的次贷危机,美国让中国接盘,更是导致了高房价的出现,严重打击了我国的实体行业,迫使我国人民进入高度内卷的状态中。


一旦进入内卷,教育也进入了恶性竞争中,为了获得高薪工作,进入大企业,实现移居大城市的梦想,中国的学生必须成为内卷中的王者,才能获得进入名牌大学的入场券。学生的父母也是了解这点,才拼命让孩子参加培训班,只为赢在起跑线,让孩子牺牲自己的童年,去获得一个不那么卑微的成年。


这次事件是两国博弈的大背景下,个人为前途挣扎所做的一次失败尝试。这种环境下,没有人能够逃离内卷,所有人都在魔怔,滋生了庞大的割韭菜集团,甚至进入了教育行业。50天7万元,这可怕的数字,足以说明国人对教育的执着魔怔到了什么地步。培训完后成绩还下降了,这位家长斥巨资用实力证明了自己的小孩不是读书的料,阶层滑落已成定局。


对于这个事情,我想跟大家说,一定不能被焦虑冲昏了头脑,否则就会钱没了,还买了个失败的体验,还有,啊,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花7万元成绩倒退100真是个人才哈哈哈哈哈哈哈笑死我了哈哈哈哈!!!我编不下去了……

user avatar

午饭时间,看到这则新闻,令人哭笑不得。

这哪是做教育,分明就是做生意。家长愿意出钱,培训机构许诺能提高孩子的成绩。既然是做生意,那就好办多了。

如果培训机构能信守承诺,有金刚钻,把那瓷器活做得炉火纯青,自然是双赢。家长不仅乐开了花,还会帮着做宣传。但关于学习成绩这个事,牵扯因素太广,还真没个准。

所以,培训机构在宣传的时候切莫信口开河,带着欺骗性忽悠家长和孩子。而家长也要放平心态,擦亮眼睛,在选择时要做甄别。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如果真有盖世神功速成法,还用十年寒窗苦读做甚。前几年随便玩,考前最后一个月接受前辈的所有功力不就好了吗。还费那么多功夫做甚。

这件事本质就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培训机构的过度虚假宣传要好好整治,家长的急功近利和盲目选择也应该好好反思一下。

视频中有一段,孩子提到与机构一起摆拍。既然自己知道是在摆拍,是在摸鱼,还不跟家长反映情况,提早结束培训,还摸鱼摸得心安理得、理直气壮。

机构给你一个空头支票,你不会天真地真把自己的前程交给机构了吧,并心想着:反正机构说我能提高50-100分。

图片来自腾讯视频

从生意的角度来说,你们之间的合作只有口头许诺,并没有签订书面合同,缺乏法律效应。所以,大概率只能通过协商解决。

但处理的结果无论是道歉还是退钱,对于考生而言,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最后说一句不该说的,几年的时间没见学习成绩有明显进步,想临时抱佛脚,试图用一两个月发生质的飞跃,基本上属于痴人说梦。还是实际一点,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走。

醒醒吧,这又不是大学期末考试,抱佛脚就能高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