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何进为甚召董卓进京,他真的是傻吗?

回答
关于何进为何召董卓进京,以及他是否愚蠢,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挖的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把时间拉回到汉灵帝去世、少帝即位,以及何进作为大将军掌握朝政的那个敏感时期。

首先,咱们得明白何进当时面临的局面。汉灵帝一死,少帝刘辩继位,年幼。何进作为国丈,也就是少帝的舅舅,一下子就成了权倾朝野的人物,独揽朝政。这在他眼里,绝对是天赐良机,是他为家族争光、巩固权势的大好时机。

然而,朝廷内部并非铁板一块。何进最大的对手,也就是他一直想要铲除的,就是那些在灵帝时期就根深蒂固的宦官集团。这些宦官,比如十常侍,他们势力庞大,经营多年,虽然灵帝已死,但他们的党羽和影响力依然还在,并且对何进的崛起构成了直接威胁。何进想拔掉他们,但直接动手,又怕宦官们狗急跳墙,或者牵扯出更多麻烦,毕竟宦官背后也有一定的势力支持。

所以,何进就想到了一个“借刀杀人”的办法。他需要一股强大的外援,一个能够压制住宦官势力,甚至能直接将他们连根拔起的力量。而董卓,当时的西凉军阀,拥兵自重,名声在外,被何进看中了。董卓作为一方诸侯,手握重兵,而且地理位置上也离京城不算太远,最关键的是,他似乎并不是朝廷里哪一派的亲信,何进觉得可以利用他来对付宦官。

那么,为什么说何进“傻”呢?这就要从他的局限性和考虑不周的地方来看了。

第一,何进对权力的认识不足,过于天真。 他可能觉得董卓只是一个来执行他命令的工具,等事情办完了,就可以像送走客卿一样把他送走。他低估了董卓这类军阀的野心和实力。董卓可不是那种甘心被人摆布的角色,他一旦进京,有了机会,谁知道他会不会反客为主?

第二,他过于依赖外部力量,忽视了自身力量的巩固。 何进虽然是国丈,是权臣,但他的根基主要还在于外戚集团。他的军队虽然也很多,但真正能让他信任、忠诚于他的部队有多少?他是否想过,一旦引入了董卓这样一股强大的外部军事力量,万一董卓不听指挥,或者反过来威胁到自己怎么办?他似乎没有一个周全的应对计划。

第三,他对人性的判断过于乐观,或者说太理想化了。 他可能觉得董卓会讲江湖道义,会顾忌“君臣之礼”。但董卓是什么人?是在边疆摸爬滚打多年的武夫,他更看重的是实际利益和权力。对这样的人,用“忠诚”来约束,未免过于简单。

第四,他的计划本身就存在很大的风险。 招一个手握重兵的军阀进京来处理内部矛盾,这本身就是一种极高风险的赌博。一旦出了差错,后果不堪设想。历史上多少例子证明,引狼入室的结果往往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何进似乎忽略了这一点,或者说,他当时已经被铲除宦官的执念冲昏了头脑,觉得这是唯一的办法。

更细致地说,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当时何进的心理活动:

他可能坐在府邸里,想着那些在他面前颐指气使的宦官,心里窝着一肚子火。他觉得这些人把持朝政,祸乱朝纲,必须除掉。可是,直接动手,宦官们会联合起来反扑,甚至可能挟持少帝。他需要一股力量来打破这种僵局。

他可能派人打听了一圈,听说了董卓在西凉的威名,也知道他手下有多少兵马。他心想:“董卓这人,虽然是地方军阀,但他不是朝廷里的人,对宦官集团没有多少情感。而且他有野心,也需要一个机会来展现自己的实力。正好,我给他这个机会,他来帮我清理门户,事成之后,我自然有办法再把他送回去。”

他可能也想到了风险,但觉得宦官的威胁更大,必须先解决。他或许认为,只要自己掌握着兵权,又挟持着少帝,董卓也不敢怎么样。他把自己的地位看得太稳固了,把董卓的野心看得太轻了。

最终,这场召董卓进京的决策,成为了他人生最大的败笔。 董卓不仅没有成为他铲除宦官的工具,反而成为了葬送他和他所代表的家族势力的罪魁祸首。董卓进京后,迅速控制了局面,废黜了少帝,立了献帝,完全掌控了朝政,而何进自己,以及他的家人,都成了董卓的牺牲品。

所以,与其说何进是“傻”,不如说他是在一个极其复杂的政治斗争中,做出了一个判断失误、考虑不周、赌博性极强的决定。他的目标是铲除宦官,但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他选择了最危险的手段,并且严重低估了潜在的对手。这是一种战略上的失误,更是一种对政治形势和人性弱点的洞察不足。他的失败,是那个时代政治混乱和权力斗争残酷性的一个缩影。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答案: 何进是傻,他和他的对下那群士族根本就不是一个利益集团。


何太后自己的都说了,宦官都换掉,难道让我天天对着士人吗?

"我奈何楚楚与士人对共事乎?”

潜台词是宦官都被你们搞团灭了,那我们外戚和谁一起搞士人?

何进和他手下的士族根本没有共同利益好吗,何完全被忽悠了。

招董卓是谁提议的,那人又在整个事件中起什么作用?

“董卓进京”在当时不成立,原文是“董卓屯关中上林苑”,后来是何进何苗宦官团灭董卓才入京;

前因后果:


蹇硕和外戚的矛盾是在皇位继承人上

“ 六年,帝疾笃,属协于

蹇硕

。硕既受遣诏,且素轻忌于进兄弟,及帝崩,硕时在内,欲先诛进而立协。”

史书上没明说遣诏上写的立谁,但通过“受遣诏”“立协”很清楚的证明灵帝立的是刘协。

“硕谋不行,皇子辩乃即位”,

蹇硕图谋何进不成,只能立刘辩。

“进素知中官天下所疾,兼忿

蹇硕

图己,及秉朝政,阴规诛之。”

前一段是废话,外戚也不是啥好东西。其他宦官根本不和蹇硕一条心,说白了蹇硕、何进就是私人恩怨。蹇硕与其他官宦合谋搞何进然后被出卖。

何进与宦官集团已经没有了主要矛盾。


除了蹇硕,宦官集团根本就是亲近何进的一派好吗。

”硕司马潘隐与进早旧。迎而目之。“

”中常侍郭胜,进同郡人也。太后及进之贵幸,胜有力焉。故胜亲信何氏,遂共赵忠等议,不从硕计,而以其书示进。“

" 苗谓进曰:“始共从南阳来,俱以贫贱,依省内以致贵富。国家之事,亦何容易!覆水不可收。"

”四年,生皇子协,后遂鸩杀美人。帝大怒,欲废后,诸宦官固请得止。“

“张让子妇,太后之妹也。”

“诸常侍小黄门皆诣进谢罪,唯所措置。”这句恰恰证明了宦官不信何进要团灭他们,不然来几个甲士都能收了这群太监。

“又张让等使人潜听,具闻其语,乃率常侍段珪、毕岚等数十人,持兵窃自侧闼入,伏省中,及进出,因诈以太后诏召进。”这句证明直到最后宦官才相信何进真是要赶尽杀绝,于是反戈一击。

宦官&何进 猜疑链:


猜疑链1、袁绍亦素有谋,因进亲客张津劝之曰:“黄门常侍权重日久,又与长乐太后专通奸利,将军宜更清选贤良,整齐天下,为国家除患。”进然其言。

提出全灭宦官。参考猜疑链5

猜疑链2、袁绍复说进曰:“前窦武欲诛内宠而反为所害者,以其言语漏泄,而

五营

百官服畏中人故也。、、将军宜一为天下除患,名垂后世。

问题是窦武和何进能比吗,宦官都集体投诚了,这是挑拨离间啊。

猜疑链3、遂西召前将军董卓屯关中上林苑,又使府掾太山王匡东发其郡强弩,并召东郡太守桥瑁屯城皋,使武猛都尉丁原烧孟津,火照城中,皆以诛宦官为言。太后犹不从。

袁绍用此举“以胁太后”,问题是宦官们看到会怎么想?

猜疑链4、绍又为书告诸州郡,诈宣进意,使捕案中官亲属

袁绍绕过何进,直接告诸州郡抓了官宦亲属,这又是要搞毛。

猜疑链5、进谋积日,颇泄,中官惧而思变。

谁”泄”的,你猜?

袁绍代表的士族欲灭宦官的动机:

1、二次党锢之祸,士族和宦官为死敌

袁绍欲灭宦官的动机:

2、在朝的太傅袁隗、中军校尉&司隶校尉袁绍、虎贲中朗将袁术,你说宦官外戚都死了谁可能得利最大?

袁本初同志正表示对所有肉体清洗事件负责,这时候才发现董卓比他准备的更充分。

何苗死于乱军,在场的还有董旻。

当天刘辩逃走,三天后遇到了董卓。

丁原死于吕布刀下。

董卓收何进何苗丁原的兵。

当初鲍信劝本初同志趁着董卓没做大赶快灭了他,袁本初同志怂了,

后来袁本初同志可耻的匿了。

再当初,灵帝前后两道圣旨一道让董卓交兵权来当少府,一道让董卓交兵权去当并州刺史。

董卓表示呵呵。皇甫嵩的儿子让皇甫嵩干抗旨的董卓,皇甫嵩表示不敢。

这狼子野心暴露的。

董卓进京咋对何家的,两死一鞭尸,请去问刘辩和何太后何苗的感受。

何进被人当枪使。

何进竟然招董卓。

何进优柔寡断不在宦官请罪的时候团灭他们。

他不傻,谁信。

user avatar

汉朝是有皇帝的,虽然皇帝还小,不能决策,但是皇帝有妈。家天下,何太后不同意,就是皇室不同意。

解决方式有三:

其一,跳过皇室授权进宫杀人,当其时,于何进集团显然是不可能的。这与政变无异。(宦官杀何进就是政变在先,就有了进宫平乱的口实,当然这是后话)

其二,接受太后(皇室)意见,和宦官和解。何进最初在这一点有所犹豫,但是宦官和士人尤其是亲身经历过党祸的,矛盾不可调和。以袁绍为首,说服了何进。

其三,说服太后。这实际是唯一的方案。

说服又有两种方式,和平沟通,何进失败了;武力胁迫,这就是召外兵的目的。

至于有个别幕僚反对招董卓的,确实;然而召丁原就没有人反对么?恐怕也是有的,只不过没有形成历史后果不需要记载罢了。那几个外将哪个是善茬?召这个甲乙反对,召那个丙丁反对,自然之理。事事都要全体幕僚一致通过何进什么也别做了。大略而言,既然定策与宦官决裂,召外兵不为失。

何进的愚蠢另有其事,是已经决定了要干死宦官后,还进宫送人头。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何进为何召董卓进京,以及他是否愚蠢,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挖的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把时间拉回到汉灵帝去世、少帝即位,以及何进作为大将军掌握朝政的那个敏感时期。首先,咱们得明白何进当时面临的局面。汉灵帝一死,少帝刘辩继位,年幼。何进作为国丈,也就是少帝的舅舅,一下子就成了权倾朝野的人物,独揽朝.............
  • 回答
    何进之所以召董卓进京,是一个复杂决策,背后牵扯到当时东汉末年政治格局的错综复杂,以及何进个人的野心、困境和错误判断。要详细讲述,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点入手:1. 背景:宦官专权与何进的权力争夺 时代背景: 东汉末年,朝政被宦官集团把持,十常侍等宦官权势熏天,架空了皇帝的权力。这是导致政治黑暗、民怨沸腾.............
  • 回答
    要明白何进为何需要引兵才能诛杀宦官,就得回到东汉末年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背景。这绝不是一个简单的“谁怕谁”的问题,而是涉及到权力斗争的复杂性、宦官集团的根深蒂固以及何进自身的局限性。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宦官在东汉末年已经是一个盘根错节、势力极其庞大的利益集团。他们并非仅仅是皇帝身边的服务人员,而是通.............
  • 回答
    何进这人,说起来,算是个不得志的官宦子弟。他本身是个屠户出身,能做到大将军,很大程度上是靠他妹妹——那位深受汉灵帝宠爱的何皇后。灵帝一死,他妹妹成了皇太后,何进自然就水涨船高,权倾朝野。这时候,宫里有个叫“十常侍”的宦官集团,势力那是相当庞大。他们把持朝政,收刮民脂民膏,搅得朝廷乌烟瘴气的。何进身为.............
  • 回答
    要说汉末何进一死为何会引发天下大乱,咱得把时间往回倒一倒,看看当时是个什么局势。这事儿啊,说起来一环扣一环,何进的死只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但之前的很多矛盾就已经憋着一股劲儿了。1. 核心矛盾:皇权旁落与外戚专权汉灵帝那个时候,宦官集团的势力已经非常嚣张,到了何进当大将军的时候,他本人虽是皇亲国.............
  • 回答
    作为一名对东汉末年历史颇感兴趣的人,我来好好聊聊这位大将军何进。提起何进,很多人脑海里浮现的可能就是他那导致东汉王朝加速衰亡的一系列昏招,但我觉得,要评价一个人,尤其是身处那个风云变幻时代的权臣,不能只看结果,也得看看他所处的环境,以及他自身的局限性。何进这个人,出身背景可以说是相当“硬核”。 他的.............
  • 回答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士族作为当时社会的中坚力量,其选择依附的对象,对历史走向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当何进掌权,以及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之时,士族为何会更倾向于何进,而对董卓敬而远之,甚至选择与之合作呢?这背后牵扯到士族的核心利益、政治诉求、对权力的认知,以及对曹操等新兴势力的观望。一、何进:一.............
  • 回答
    老天爷,这是什么鬼地方?我这是在哪儿?我,何进,何国舅,怎么会出现在这熟悉又陌生的宫殿里?刚才还在府里等着母后召见,怎么一眨眼就到了这里?环顾四周,金碧辉煌的宫殿,太监宫女们穿着华丽,但那种肃穆紧张的气氛,我太熟悉了。这不就是皇宫吗?可这场景……等等,我手里这诏书!“令汝即诣阙,与众官议,以万全之策.............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6岁女童的遭遇,真让人心疼。她本来是带着生命的希望走进骨髓库,却面临着骨髓悔捐的打击,这其中的滋味,恐怕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骨髓悔捐,究竟是怎么回事?简单来说,骨髓捐献是一个非常慎重和严肃的过程。中华骨髓库(或者说任何国家的骨髓库)都会有一套非常严谨的流程,从配型成功,到进行体检、签署捐献同意书,再.............
  • 回答
    何鸿燊先生捐赠“马首”,它重返圆明园,这无疑是一件非常具有意义的事情。首先,我们要知道,“马首”铜像其实是圆明园海晏堂十二生肖兽首中的一部分。圆明园大家都不陌生,那是清朝时期一座宏伟壮丽的皇家园林,在历史的进程中,它遭受了战火的摧残,十二生肖兽首也从此流失海外,成为了中国近代屈辱历史的见证。这些珍贵.............
  • 回答
    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在朋友圈发声回应马斯克对激光雷达的“不屑”言论,这事儿说起来挺有意思的,也触及了当前自动驾驶领域一个核心的技术分歧点。咱们就来好好聊聊,看看激光雷达到底是怎么回事,以及咱们国内的自动驾驶现在是个啥水平。马斯克的“Diss”和何小鹏的回击:一场关于“眼睛”的辩论事情的起因是马斯克在.............
  • 回答
    何新提出的“疑西论”对世界历史学的影响是深刻且多维度的,它不仅挑战了既有的学术范式,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反思。要详细讲述其意义,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方面来剖析。一、 何新“疑西论”的核心观点梳理在深入探讨其意义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何新“疑西论”的主要论点。简而言之,何新的核心观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 回答
    关于何炅“抬高踩低”的说法,这确实是一个在网络上流传比较久,也引起不少讨论的话题。要深入分析这个问题,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来看,不能简单地给出一个“是”或“否”的答案,因为现实情况往往更复杂,而且掺杂着很多人的观察和感受。首先,咱们得理解“抬高踩低”这个词意味着什么。 在人际交往中,这个词通常指一个人对.............
  • 回答
    关于何新能够做出“许多预言”的说法,需要进行更详细的解释和审视,因为这涉及对“预言”的定义、何新观点形成的过程以及其言论的影响力等多个层面。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何新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神谕者”或具有超自然能力的预言家。 他所做的“预言”,更多地是指他对历史、政治、经济、社会趋势的深入分析,并基于这些分.............
  • 回答
    关于何雯娜和梁超的结合,以及她与郭晶晶在夫家待遇上的对比,这确实是很多人关注和讨论的焦点。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并且尽量避免生硬的AI痕迹,用更贴近生活和情感的方式来讲述。何雯娜为何选择梁超?首先,我们得明白,感情这回事,很多时候是很难用“为什么”来简单定义的。何雯娜选择梁超.............
  • 回答
    评价相声演员的水平高低,尤其是将不同时期、不同师承的演员进行比较,本身就充满了主观性,也很难一概而论。这就像比较不同年代的艺术家一样,各有千秋,也各有时代的烙印。我们不妨从几个维度来剖析一下这个问题:一、 从相声技艺的传承与创新来看: 何云伟、李菁、曹云金(“出走派”): 传统功底:.............
  • 回答
    何新关于古希腊史是伪造的说法,在历史学界并非主流观点,也缺乏广泛接受的史学证据支持。他的论断主要基于其个人对现有史料的解读和一些非传统的历史推演。要详细了解他为何会有此种看法,我们需要剖析他常用的论证方式和观点来源。何新论点的核心出发点:何新对古希腊史的质疑,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他对一些历史研究方.............
  • 回答
    关于何炅这次风波是否会让他“凉凉”,这个问题确实牵动了不少人的心。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把他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一些事儿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首先,我们得明确是哪个“风波”。近段时间,围绕何炅的争议确实不止一桩。最集中的,可能是围绕他母亲的“退休金”事件,以及之前和一些明星粉丝之间的“收礼”风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