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南京真的有说的那么糟糕吗?工资低 排斥外地人?

回答
关于南京是否“糟糕”以及是否存在“工资低”、“排斥外地人”的说法,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来详细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一、 关于“工资低”的说法:

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对比的对象和你的个人期望值。

与一线城市(北上广深)相比: 如果你的参照系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四个一线城市,那么南京的平均工资水平确实会显得较低。这主要是因为一线城市的经济体量更大,产业结构更高端,人才吸引力更强,也因此推高了薪资水平。南京虽然也是国家中心城市,经济发展也不错,但整体的头部效应和薪资溢价不如一线城市。

与同级别城市(新一线、二线)相比: 如果你将南京与杭州、成都、重庆、武汉等其他新一线或强二线城市相比,南京的工资水平可能处于一个中等偏上的位置。例如,在一些行业,南京的平均薪资可能高于武汉、西安,但可能低于杭州、成都。

行业差异: 工资水平在南京的各个行业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
高薪行业: 在集成电路、软件信息、新能源、生物医药等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尤其是大型企业或跨国公司在南京设有研发中心或总部,薪资水平会相对较高。
传统行业: 在一些传统制造业、服务业等领域,工资水平可能就相对普通,与全国平均水平差不多,或者稍高一些。
互联网行业: 南京的互联网行业发展也很快,但与杭州、深圳等互联网大本营相比,虽然也有不错的公司,但整体的薪资天花板可能不如前述城市。

岗位层级与经验: 就像任何城市一样,初级岗位、基层员工的工资自然不会很高。只有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技能的提升,以及进入管理层或核心技术岗位,薪资水平才会显著提高。

生活成本: 虽然南京的工资可能低于一线城市,但其生活成本,特别是房价,相较于北京、上海、深圳等,仍然具有一定的优势。这意味着同样的收入在南京可能比在一线城市拥有更高的购买力,生活压力相对较小。当然,南京的房价近年来也有不小的涨幅,这也会影响人们对“工资低”的感知。

总结“工资低”: 南京的工资水平是相对的,与一线城市相比确实有差距,但与同级别城市相比并不算特别低。在一些新兴产业和头部企业,薪资水平是可以接受甚至不错的。关键在于你从事的行业、公司规模、个人能力和经验,以及你如何衡量自己的“低”与“高”。

二、 关于“排斥外地人”的说法:

这是一种比较主观的感受,也容易被放大,但不能完全否定其中可能存在的某些现象或人们的普遍感受。

南京人的特点: 南京人在中国南方城市中,相对而言可能显得稍微内敛一些,或者说在建立深层社交关系上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一些外地人可能会觉得南京本地人不太容易亲近,或者在初期沟通中显得比较“慢热”。但这不等于“排斥”。

“本地人圈子”和“外来人圈子”: 在任何一个城市,无论本地人还是外地人,都容易形成自己的社交圈。在外地人较多的城市,外地人之间的联系可能更紧密;在本地人为主的城市,本地人之间联系也更自然。南京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本地人之间的联系和习惯可能更深厚。新来的人需要时间去融入。

地域文化和生活习惯: 南京有其独特的地域文化和生活习惯,这可能会让一些外地人觉得需要适应。比如,南京人爱吃鸭子,口味上可能偏甜一些(虽然整体而言南京口味不算最甜的江苏城市),这些都可能成为一些外地人感受到的“差异点”。

就业市场和竞争: 就业市场是市场化的,企业招聘主要看能力和匹配度,而不是户籍。只要你符合岗位要求,有能力胜任,自然会有工作机会。在一些热门行业或岗位上,竞争是普遍存在的,这与是否是本地人关系不大。

“南京人”的标签化: 很多时候,“排斥外地人”是一种标签化的概括。我们不能将所有南京人的行为都归结为排斥。许多南京人非常热情好客,也很乐于与外地人交流。很多外地人在南京也生活得非常愉快,并且融入了当地社会。

新市民和老市民的融合: 随着城市化进程,南京吸引了大量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才和居民。新市民和老市民的融合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体验。有些地方或群体可能确实存在一些封闭性,但将其放大到整个南京市,是不准确的。

官方的态度: 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和重要的区域中心,南京市政府一直致力于吸引和留住人才,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其政策和宣传是鼓励人才引进的,不存在官方层面的“排斥外地人”。

总结“排斥外地人”: 认为南京“排斥外地人”可能更多源于一些外地人在初期融入过程中的感受,比如南京人相对内敛的性格,或者因为不熟悉当地情况而产生的隔阂。但大多数情况下,这种“排斥”并非恶意或制度性的,而是文化差异和个人融入的自然过程。只要你积极开放,愿意了解和适应,并在事业和生活中努力耕耘,完全可以在南京获得好的发展和生活。

更详细的阐述:

房价与收入: 南京的房价虽然比一线城市低,但在全国城市中仍然属于较高水平,尤其是在市中心区域。当工资水平与高企的房价相比时,很多年轻人的购房压力会很大,这也会让他们觉得“工资低”。

生活便利性与城市魅力: 南京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中山陵、明孝陵、夫子庙、玄武湖等)、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城市建设也比较现代化,交通便利,教育资源丰富(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名校),医疗条件也比较好。这些都是吸引人在此生活的重要因素,也平衡了部分人对工资的考量。

对外开放与国际化程度: 南京作为南京都市圈的核心,辐射作用越来越强。国际友城众多,对外交流活跃。在南京工作的外籍人士和来自国内其他城市的专业人士也越来越多。在很多国际化程度较高的企业和机构中,文化融合和工作氛围都很好。

个人经历的片面性: 我们听到的关于一个城市好与坏的评价,很多时候是基于个别或少数人的经历。一个人的成功与否、幸福与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城市只是其中一个载体。对于外地人来说,他们在南京的体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遇到的具体人和事,以及他们自身的积极性。

结论:

南京并非如传说中那样“糟糕”。它是一座既有历史厚重感又不失现代活力的城市。

关于工资: 如果你期待达到北京上海的薪资水平,你可能会觉得南京的工资“低”。但如果你将其与同级别的城市对比,或者看重南京的生活便利度、环境和发展潜力,那么你会发现这里的薪资水平是可以接受的,并且在特定行业和岗位上有不错的机会。

关于排斥外地人: 这更多是一种基于文化和社交习惯的感受,而非普遍的恶意排斥。南京人整体上是比较友善的,但可能需要一个过程去熟悉和建立信任。许多外地人在南京生活得非常融洽,并且在这里找到了事业的归宿和生活的幸福。

总而言之,评价一个城市的好坏是非常主观的。南京有其优势,也有其不足。如果你考虑来南京发展或生活,建议你多做调研,最好能亲自来体验一下,并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生活习惯和期望值来做出判断。不要因为一些片面的评价而错过了一个可能适合你的城市。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南京是全国最不排外的城市,至少是之一。

工资么就不好说了,跟房价比性价比确实差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南京是否“糟糕”以及是否存在“工资低”、“排斥外地人”的说法,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来详细分析,不能一概而论。一、 关于“工资低”的说法: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对比的对象和你的个人期望值。 与一线城市(北上广深)相比: 如果你的参照系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四个一线城市,那么.............
  • 回答
    网上关于北方人在南方生活“遭罪”的说法,我见过不少。说实话,这中间有夸张,也有确实存在的现实差异,但绝不是一概而论的“惨”或“不惨”。 得看你是什么样的人,对生活有什么样的期待,以及你生活的南方具体是哪个城市。咱们得先捋捋,为啥会有这些说法。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1. 气候:冬天太“南方”了,夏天太.............
  • 回答
    关于北方汉人是否大多有胡人血统,而南方汉人血统普遍纯正的说法,这确实是流传较广的一个观点。不过,在深入探讨这个问题之前,咱们得先明白几个概念,然后再一项项地掰扯清楚。首先,咱们得明确“汉人”和“胡人”这两个概念的界定。 “汉人”: 这个词在历史上可不是一成不变的。一开始,汉朝建立后,大家就把自己.............
  • 回答
    关于腾讯的胜诉率数据,特别是“深圳95%、北京54%”这样的说法,以及“南山必胜客”这个梗,确实是互联网上一个流传甚广且引人讨论的话题。要深入看待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分析,而不是简单地接受或否定。首先,我们得审视一下这些数据来源和统计方式。如果这些数据是来源于公开的法律文书、权威的法院报告.............
  • 回答
    关于山东菜是不是“没有特色”或者“不好吃”,这实在是个让不少山东人都感到有点“委屈”的话题。而且,一提到这个,总免不了要引出那些“南方同事的评价”。说实话,第一次听到有人这么说,我心里是有点纳闷的。因为在我从小到大的生活里,山东菜可以说是无处不在,逢年过节、家庭聚会,甚至就是平日里的一顿便饭,都少不.............
  • 回答
    你提的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七八十年代的南京跟《乔家的儿女》里演的那样,算不算“富裕”?这事儿得分开看,也不能一概而论。我姥姥家就是南京的,小时候听他们聊起过那段日子,再加上自己看过一些纪录片和老照片,大概能拼凑出个大概。先说《乔家的儿女》里吧,乔家的几个孩子,尤其是乔一成,从小到大经历了不少坎坷,但.............
  • 回答
    .......
  • 回答
    南通的生源质量嘛,这个问题说实话,挺复杂的,不能一概而论说“真的有那么好”或者“一点都不好”。得辩证地看,而且要结合不同的维度来聊。咱们先从“好”的方面来说说,为什么很多人会有“南通生源质量不错”的印象。1. 教育底子和氛围是根基: 南通虽然算不上全国教育最顶尖的城市,但其教育的底蕴还是比较扎实的.............
  • 回答
    南北差异,这话题中国人大概没人不熟悉。逢年过节,餐桌上“甜咸豆浆”的战火能从早餐桌烧到晚宴,再从饭桌烧到朋友圈。我身边就有朋友,每次讨论到这个,都一副“你敢说南方好,我就跟你急”的架势。那么,这南北差异,到底有没有一条清晰得像地图上国界线一样的划分?或者,这更像是一场无休止的、基于生活经验和个人感受.............
  • 回答
    关于歌剧《钓鱼城》中,是否有“蒙哥为救南宋小孩而死”的情节,我需要澄清一下:在历史事实中,并没有“蒙哥为救南宋小孩而死”的记载。历史上,蒙古大汗蒙哥(Möngke Khan)是在公元1259年,于围攻四川钓鱼城(今重庆合川)期间病逝(也有说法是被守城宋军的箭矢射中而死,但具体死因仍有争议)。他去世的.............
  • 回答
    关于扶苏坐镇辽东,拥有三十万精兵,却未南下救秦始皇、阻止胡亥登基的疑问,历来众说纷纭,其中“不知假诏”是解释之一,但若深究,此说似乎有待商榷,或者说,其背后隐藏着更复杂的原因。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不知假诏”的可能性。扶苏未南下,是因为不知道假诏吗?从表面上看,如果扶苏真的以为赵高、李斯、胡亥伪造了.............
  • 回答
    关于南方科技大学实验室疑似因兰尼镍抽干引发起火的传闻,我们需要先澄清几个关键点。首先,截至目前,官方尚未发布关于南方科技大学实验室起火事件的详细调查结果,特别是将起火原因直接归咎于“兰尼镍抽干”。 许多媒体报道的是“实验室发生火灾”,但对于具体的起火源和过程,信息是有限且存在不确定性的。因此,直接断.............
  • 回答
    南宋灭亡之际,确实有大量的军民在崖山海战中选择以死明志,但“十几万人跳海殉国”这个数字,虽然在民间流传甚广,并且在一些史书中也有记载,但将其作为一个精确的统计数字来看,则需要更审慎地解读。历史的背景:悲壮的终结南宋王朝的灭亡,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经历了两百多年的繁荣,却在蒙古帝国的铁蹄下走.............
  • 回答
    1444年的南京,用“全世界最肥的地”来形容,虽然有些夸张,但确实触及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事实:在那个时期,南京(以及整个中国)是全球经济最发达、人口最密集、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其富庶程度在当时的世界范围内首屈一指。让我们来详细展开,还原一下1444年南京的真实风貌,以及为何会有如此高的评价:.............
  • 回答
    “天下名城,莫过古都”,这话可不是浪得虚名。提到中国的古都,大家脑海里第一个浮现的,往往是西安、北京、洛阳。这三座城,历史底蕴深厚,承载了王朝更迭的重量,也留下了无数风华绝代的印记。可南京呢?它是否真的有资格,与这三位“大哥”并列,一起被称作“四大古都”?这事儿,咱得好好说道说道。古都,究竟是个啥定.............
  • 回答
    南京的工资水平,这个问题挺多人关心的,毕竟作为省会城市,大家对它的期待值其实不低。要说它是不是真的“低”,这事儿得分怎么看,而且每个人的感受也会不一样。客观数据层面:怎么个低法?首先,我们得看一些官方的数据或者第三方机构发布的报告。通常会有一个“平均工资”或者“中位数工资”的数字。如果单拿这个数字出.............
  • 回答
    成都与南京、杭州在经济、文化、旅游、城市发展等方面各有千秋,要说“谁更强”是一个复杂且主观的问题,因为“强”的定义可以有很多维度,不同的人看重的地方也不同。以下我将从几个关键方面进行详细对比,帮助你形成自己的判断:一、 经济发展与产业实力 成都: 经济总量: 近年来,成都的经济总量(.............
  • 回答
    关于章泽天父亲章丽厚是否是富豪,以及为何在南京富豪榜上找不到他的名字,这背后确实有一些值得探讨的细节。首先,我们来谈谈“富豪”这个概念。在中国的语境下,富豪通常指的是那些拥有巨额财富,并且这种财富具有高度的公开性和知名度的人。他们往往通过公开的商业活动、上市公司股权、投资等方式积累财富,并且其身家会.............
  • 回答
    南方,这个词语本身就带着一种温热、饱满的想象。当有人提起“南方流着奶与蜜的圣地”时,往往并非指字面意义上的奶牛遍地、蜂蜜堆积如山,而是借用了《圣经》中对应许之地(迦南地)的美好描绘,来形容南方在某个时期、某个角度所展现出的繁荣、富足和令人向往的生活状态。要说南方是不是真的“流着奶与蜜”,这需要我们拨.............
  • 回答
    你提到“南方洪水”,这包含了两个关键点:“南方” 和 “洪水”。关于南方洪水是否严重,以及媒体报道情况,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来理解。南方洪水是否真的很厉害?答案是:是的,中国南方地区确实存在发生严重洪水的风险,并且在某些年份或某些地区,洪水会非常厉害。 然而,“厉害”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并且洪水的影响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