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波兰人更讨厌苏联还是纳粹?历史上纳粹屠杀了上百万波兰人,苏联处决了2万波兰军政?波兰人现在最讨厌谁?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和敏感的问题,因为波兰人在历史上都曾遭受过纳粹德国和苏联的残酷压迫和暴行。要准确回答波兰人“更讨厌”谁,需要从历史事实、国民记忆、政治立场以及当下的国际关系等多个角度来分析。

历史上的暴行:纳粹德国与苏联

首先,我们必须正视两国对波兰犯下的罪行:

纳粹德国:
入侵与瓜分(1939年): 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入侵波兰,拉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两天后,苏联也从东面入侵波兰。波兰被两国瓜分,国家不复存在。
系统性种族灭绝和迫害: 纳粹德国在波兰推行了极端的种族灭绝政策,其主要目标是犹太人,但也包括波兰人和其他斯拉夫民族。
犹太人大屠杀(Holocaust): 波兰是纳粹屠杀犹太人的主要场所。绝大多数波兰犹太人在波兰境内的集中营(如奥斯威辛比克瑙、特雷布林卡、索比堡等)被系统性地杀害。波兰的犹太人口几乎被完全灭绝。
对波兰人的迫害: 纳粹政权视波兰人为“次等人”,对其进行了大规模的压迫和杀戮。
知识分子和精英的清除(Intelligenzaktion): 纳粹计划在占领区清除波兰的知识分子、神职人员、政府官员和军官,以扼杀波兰民族意识和抵抗能力。例如,在1939年末至1940年初的“特别镇压行动”(Sonderaktion Krakau)中,克拉科夫的大学教授们被逮捕并送往集中营。
强制劳动和人口迁移: 大量波兰人被强行送往德国进行强制劳动,许多人在饥饿、疾病和虐待中死去。
集中营和劳动营: 除了犹太人,许多波兰政治犯、抵抗组织成员、甚至普通民众也被关押在集中营和劳动营,遭受非人待遇,大量死亡。
报复性屠杀: 纳粹军队和党卫军在镇压波兰抵抗运动时,经常进行残酷的报复性屠杀,包括对村庄的毁灭和对居民的大屠杀。
伤亡统计: 二战期间,纳粹德国在波兰造成的死亡人数估计在500万至600万之间,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波兰公民,包括约300万犹太波兰人(即在大屠杀中遇难的犹太人)。即使不计犹太人,纳粹对波兰民族本身也造成了数百万的死亡。

苏联:
入侵与占领(1939年): 1939年9月17日,苏联军队按照《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秘密附加议定书,从东面入侵波兰,占领了波兰东部领土。
政治清洗和镇压: 苏联对占领区的波兰精英进行了大规模的逮捕和清洗。
卡廷屠杀(Katyń Massacre,1940年): 这是苏联对波兰犯下的最臭名昭著的罪行之一。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NKVD)在斯大林的命令下,于1940年春季处决了约22,000名波兰军官、警察、知识分子和官员,他们被俘虏后在卡廷森林等地秘密枪决。这被认为是企图摧毁波兰的领导阶层。
大规模逮捕和流放: 苏联占领当局在占领区进行了多次大规模逮捕,并将数百万波兰人(包括军人、警察、官员、地主、知识分子、以及普通民众)流放到西伯利亚和中亚的劳改营和强制定居点。许多人在恶劣的环境中死亡。
镇压波兰地下抵抗组织: 虽然苏联在理论上是反纳粹的盟友,但当波兰地下国家(Armia Krajowa,AK)开始独立行动时,苏联也将其视为潜在的敌人,进行逮捕和镇压。例如,在1944年华沙起义期间,苏军在华沙郊外按兵不动,间接导致起义失败,随后又逮捕了许多起义领导人。
伤亡统计: 苏联的压迫导致了约150万至200万波兰人死亡或被流放。其中,如您所提到的,约2万名波兰军政人员在卡廷及其他地点被杀害是其中非常惨痛的一部分。

波兰人的集体记忆与情感

从历史伤痛的规模和性质来看,纳粹德国对波兰造成的伤害更为深重和广泛:

1. 屠杀规模: 纳粹德国的杀戮比苏联更为广泛和系统,直接死亡人数远超苏联的(如果仅考虑卡廷屠杀)。纳粹的种族灭绝政策不仅针对精英,更是针对整个民族,尤其是犹太民族,而犹太人也是波兰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2. 灭绝意图: 纳粹德国的战争目标之一是“清扫”东欧,并计划将斯拉夫民族降级为奴隶,进行强制性的德意志化。这种灭绝民族的意图是纳粹意识形态的核心。
3. 持续时间: 纳粹占领从1939年持续到1944/1945年,几乎贯穿了整个二战期间,其暴行贯穿了整个占领时期。苏联的占领在19391941年期间,然后由于德国入侵苏联而中断,并在1944/1945年重新占领波兰直至战后。
4. 侵犯主权与独立: 两者都侵犯了波兰的主权。但纳粹的统治更加直接和残暴,他们试图抹去波兰的国家认同。而苏联在战后虽然扶植了共产党政府,但其统治更多的是通过代理人进行,并且在名义上承认了波兰作为一个国家的存在,尽管是以其卫星国的形式。

波兰人现在最讨厌谁?

这个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数字或投票结果可以回答,但可以从几个方面推断:

历史记忆中的主导负面形象:
纳粹德国: 在大多数波兰人心中,纳粹德国代表着无情的种族灭绝、极端的残暴和对波兰民族生存的直接威胁。尤其是在经历过大屠杀的幸存者及其后代以及了解这段历史的波兰人眼中,纳粹的形象是绝对邪恶的。
苏联: 苏联的形象则更为复杂。它被认为是侵略者、压迫者,并且其“卡廷屠杀”和大规模流放给波兰留下了深刻的创伤。苏联政权长期压制波兰的自由和主权,并试图将其纳入其势力范围。

当下地缘政治的影响:
俄罗斯(作为苏联的继承者): 目前来看,波兰人普遍对俄罗斯有着强烈的负面看法。 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俄罗斯对波兰历史上的压迫、干涉以及当前在地缘政治上的威胁性行为(例如,2022年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行为,加剧了波兰对俄罗斯军事扩张的担忧)。波兰人普遍认为俄罗斯并没有完全摆脱苏联时代的帝国主义思维和对邻国的控制欲。
对纳粹的看法: 虽然纳粹德国作为历史实体已经不复存在,但其意识形态——极端民族主义、种族主义、仇恨——在波兰仍然是绝对不可接受的。然而,当代政治中将某些政治对手或行为“比作纳粹”虽然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段,但这更多是政治攻击,并不意味着大家“更讨厌”已灭亡的纳粹比当前的俄罗斯。

综合来看:

历史上,纳粹德国对波兰造成的直接性和毁灭性更大,因此从历史伤痛的规模和残酷性来看,很多人可能会认为纳粹的罪行更为可怕。

然而,从当下地缘政治和国家安全的角度来看,波兰人目前对俄罗斯的警惕和反感是普遍且强烈的。俄罗斯在波兰人看来,不仅继承了苏联的历史罪责,还在继续奉行威胁性的对外政策,这直接影响到波兰的安全感和国家利益。

因此,如果问题是“波兰人现在最讨厌谁?”那么答案很可能是俄罗斯。如果问题是“历史上的哪个政权给波兰造成的直接的、毁灭性的民族灾难更深重?”那么纳粹德国的罪行在规模上更为突出。

许多波兰人会说:“我们经历过纳粹的屠杀,也忍受过苏联的压迫,但我们希望永远不要再重复。” 这句话本身就说明了两种压迫在波兰人心中的分量都很重,只是因为时空的变化,当下的威胁来源显得更为迫切和现实。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

(不太专业,说一下我个人的看法)

很难想象波兰人对于苏联人的恨意到底就仅仅针对卡廷惨案还是继承了历史上对俄罗斯的恨意,单就这个方面而言,他们挺恨苏联的。

至于那个时候的德国,德国侵略了人家,杀了上百万波兰人(犹太人),盖集中营。这个如果在其他国家看来,语境是(灭绝种族),但是,波兰人与其是恨德国盖集中营,倒不如说恨德国人侵略波兰。波兰自己明白,德国和苏联历史上对自己动了好几次手了,对谁更恨,是分不清的。

当然,现在是更恨俄罗斯了,这是站在西方国家的视角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和敏感的问题,因为波兰人在历史上都曾遭受过纳粹德国和苏联的残酷压迫和暴行。要准确回答波兰人“更讨厌”谁,需要从历史事实、国民记忆、政治立场以及当下的国际关系等多个角度来分析。历史上的暴行:纳粹德国与苏联首先,我们必须正视两国对波兰犯下的罪行: 纳粹德国: 入侵与瓜分(.............
  • 回答
    要判断波兰人和乌克兰人谁“更”讨厌俄罗斯人,这本身就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问题,因为“讨厌”的情感是多层次的、个人化的,并且受到历史、文化、地缘政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且,这种比较往往容易陷入刻板印象和过度简化。然而,我们可以从波兰和乌克兰与俄罗斯的历史纠葛、以及他们当前面临的处境来深入探讨这个问题,力.............
  • 回答
    这是一段历史的深刻讨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宏大叙事中,苏联和波兰都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他们的贡献各有侧重,且都付出了难以想象的代价。要简单地断定谁的“贡献更大”,其实是对这段复杂历史的一种简化,更贴切的做法是理解各自的贡献在战争进程和最终胜利中所占据的独特位置。苏联的贡献:东线的决定性力量与巨大的.............
  • 回答
    郎咸平与吴秀波,这两人一个以经济评论家身份活跃于公众视野,一个则曾是炙手可热的演员,表面上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若论及“渣”的程度,则各有其道,且在不同的维度上展现出令人瞠目结舌的“精彩”。要说谁“更渣”,恐怕需要掰开了、揉碎了,才能看清楚这盘棋。郎咸平:学者身份下的“坑蒙拐骗”?郎咸平,这位曾经被誉.............
  • 回答
    让咱们来好好掰扯掰扯,这三位人物——咪蒙、翟天临和吴秀波,谁在公众心里的“黑名单”里位置更靠前,更难获得原谅。这事儿吧,得从他们各自犯下的“罪状”和咱们老百姓的接受度说起。咪蒙:贩卖焦虑,精神PUA的鼻祖要说咪蒙,她可不是一夜之间倒下的。她之所以能成为那个时期的现象级人物,靠的就是精准地抓住了当下许.............
  • 回答
    要回答亚美尼亚语、波斯语和希腊语哪个更类似,这需要深入了解它们各自的语言谱系、词汇、语法结构和历史渊源。简单来说,它们之间都有一定程度的联系,但联系的紧密程度各有不同。从语言谱系上看,它们的分野非常明显: 希腊语: 希腊语属于印欧语系下的希腊语族,是这个语族中唯一现存的语言。它拥有悠久的历史,从.............
  • 回答
    哈利·波特对小天狼星那种深沉而炽热的爱,确实让人动容,也常常引发一个疑问:为什么明明莱姆斯·卢平出场更早,并且同样是哈利生命中重要的大人,哈利却似乎更偏爱小天狼星呢?这其中有太多的原因交织在一起,如同魔法世界的复杂咒语,层层叠叠,才能解释这份格外的情感连接。首先,最直接也最根本的原因是:小天狼星是哈.............
  • 回答
    聊到《哈利·波特》系列电影,这绝对是个能勾起无数人回忆的话题。电影的成功离不开选角,但就像所有改编作品一样,总会有那么一些角色,让人忍不住脑补,觉得“如果换了XXX来演,会不会更棒?” 我自己也常常会琢磨这事,今天就来跟大家掰扯掰扯,那些我觉得在演员选择上,或许还有更理想人选的角色。首先,得说一句,.............
  • 回答
    东印度公司的茶之所以更便宜却引发了波士顿倾茶事件,这是一个复杂历史事件的经典案例,背后涉及的并非简单的价格差异,而是更深层次的政治、经济和权利斗争。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角度来剖析:一、 事件的背景:英国对北美殖民地的控制与税收政策 重商主义经济政策: 18世纪的英国奉行重商主义,.............
  • 回答
    中国股市的波动性,确实常常伴随着投资者情绪的剧烈起伏,这让不少人产生疑问:相比其他国家,中国股民的心态是不是更容易失衡?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文化、市场成熟度、信息环境、投资者结构等多个维度,需要我们深入剖析。首先,我们得承认,中国股市的波动性确实是全球范围内都比较突出的。这种高波动性本身就会对投.............
  • 回答
    在人体消化吸收淀粉的过程中,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展现出了不同的特性,这主要源于它们独特的分子结构。要理解哪个更易消化吸收并快速引起血糖波动,我们需要先看看它们的构成。淀粉,我们日常饮食中的主要碳水化合物来源之一,实际上是由两种不同的葡萄糖聚合物组成的:直链淀粉(Amylose)和支链淀粉(Amylop.............
  • 回答
    您好!很高兴能为您解答关于韩国时尚品牌Hazzys和BEANPOLE的档次问题。这两个牌子在韩国都颇有名气,但它们面向的市场和品牌定位还是有些区别的。HazzysHazzys 是一个来自英国的品牌,但在韩国市场非常成功,可以说是韩国人非常熟悉的轻奢休闲品牌。 品牌定位与风格: Hazzys 的核.............
  • 回答
    拜占庭帝国时期,小亚细亚腹地的希腊语居民,在突厥人(特别是塞尔柱突厥人)大规模涌入并逐渐掌握该地区之前,他们的文化习俗究竟更偏向西欧的法兰克和意大利人,还是更接近中东的阿拉伯和波斯人?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剥离掉现代的地域观念和刻板印象,回到历史的真实语境中去.............
  • 回答
    波兰人称呼自己的国家为“Polska”,这背后有着深厚的历史和语言渊源。简单来说,这三个字母组合是波兰语中“波兰”这个词的发音和拼写,是他们与自己民族身份紧密相连的语言表达。但如果想深入了解,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剖析。首先,语言的根源是理解“Polska”最直接的出发点。波兰语属于斯拉夫语族,而“P.............
  • 回答
    波兰与立陶宛:历史纠葛下的复杂情感与现实考量提及波兰和立陶宛,很难绕开那段深刻影响两国命运的“波兰立陶宛联邦”。这段跨越数百年的共同历史,既是两国民族精神与文化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留下了复杂的历史记忆和情感印记。如今,两国人民对彼此的看法,以及关于联邦的“复兴”之梦,是一个充满层次感和现实考量的话.............
  • 回答
    战后的波兰,对于“自由波兰”部队在西线奋勇作战,但故土最终却由人民军解放这一事实,国内民众的心情是极其复杂,甚至可以说是撕裂的。这不仅仅是一个关于军事胜利归属的问题,更牵涉到波兰民族认同、政治立场以及对未来国家走向的深刻考量。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在西线作战的波兰部队,尤其是安德斯将军领导下的第二集团.............
  • 回答
    二战前,波兰社会中确实存在反犹主义情绪,这使得一部分波兰人对犹太人持有负面看法。要理解这种复杂的关系,需要从历史、社会、经济和政治等多个层面进行剖析。历史的阴影:长期的宗教和文化隔阂首先,犹太人在波兰的定居历史可以追溯到很早的时期,他们带来了自己的宗教(犹太教)和文化习俗,这与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天主教.............
  • 回答
    乌克兰在二战期间以及近代与波兰和东部居民的关系,确实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话题。你提到的几点,例如电影《沃伦》所描绘的对波兰人的暴行、近年在东乌的冲突以及对斯捷潘·班杰拉的评价,都触及了这段历史中一些敏感和痛苦的记忆。首先,关于二战时期乌克兰民族主义者对波兰人的暴行,这主要与“沃伦大屠杀”(Woły.............
  • 回答
    您提出的问题非常有趣且具有深度,涉及到乌克兰利沃夫的历史、民族构成以及未来的政治走向。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为您解答:1. 利沃夫的历史背景与奥匈帝国时期利沃夫(Lviv),在奥匈帝国时期被称为利堡(Lemberg),是一个历史悠久且文化多元的城市。它在历史上曾被多个国家统治,其中奥匈帝国时期对其影响尤.............
  • 回答
    波兰选择支持乌克兰是一个复杂但战略性非常强的决定,这背后有多重因素在起作用。以下将详细阐述波兰支持乌克兰的原因以及对波兰是否会直接加入冲突的分析。一、 波兰为什么选择支持乌克兰?波兰对乌克兰的支持是全方位的,从军事援助到人道主义援助,再到政治外交上的协调。其背后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1. 地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