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亚美尼亚语和波斯语还是希腊语更类似?

回答
要回答亚美尼亚语、波斯语和希腊语哪个更类似,这需要深入了解它们各自的语言谱系、词汇、语法结构和历史渊源。简单来说,它们之间都有一定程度的联系,但联系的紧密程度各有不同。

从语言谱系上看,它们的分野非常明显:

希腊语: 希腊语属于印欧语系下的希腊语族,是这个语族中唯一现存的语言。它拥有悠久的历史,从古希腊语一直发展到现代希腊语,中间经历了希腊化时期、拜占庭时期等,留下了丰富的文学和历史文献。
波斯语: 波斯语属于印欧语系下的伊朗语族,是这个语族中最重要的语言之一。它同样历史悠久,从古波斯语(阿契美尼德王朝时期)发展到中古波斯语(帕提亚语、萨珊波斯语),再到现代波斯语。受阿拉伯语影响较大,但也保留了许多伊朗语族的核心特征。
亚美尼亚语: 亚美尼亚语是一个独立的分支,不属于任何一个较大的语族。它属于印欧语系,但其具体位置一直存在争议。有些人认为它是印欧语系中的一个独立语族,有些人则将其与希腊语族或其他伊利里亚语族(现已灭绝)等联系起来。但无论如何,它与其他印欧语族相比,其独立性非常突出。

具体比较的方面:

1. 词汇:
亚美尼亚语与希腊语: 由于历史上的接触,亚美尼亚语中可以找到一些与希腊语共享的词汇,这可能源于古代的贸易、宗教或文化交流。例如,一些与宗教、政治、技术相关的词汇可能会有相似之处。但是,这些相似性大多是借词,而不是核心词汇的共享。
亚美尼亚语与波斯语: 亚美尼亚语在历史上深受波斯(特别是萨珊王朝时期)的影响,因此在词汇上有大量的波斯语借词。这些借词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政治、行政到日常用品、动植物名称等等。这使得亚美尼亚语在词汇上与波斯语有更明显的联系,但依然是借词关系。
希腊语与波斯语: 在古代,希腊世界与波斯帝国是地缘和政治上的重要邻居,两者之间也存在词汇上的交流。不过,相较于亚美尼亚语对波斯语的借词数量,这种交流可能显得相对有限。

2. 语法结构:
印欧语系共同特征: 作为印欧语系成员,三者在最基础的语法概念上,如名词的格(虽然使用情况不同)、动词的体、语态等,可能都表现出印欧语系的一些共性。例如,它们可能都使用格来标记名词在句子中的作用。
亚美尼亚语的独特性: 亚美尼亚语的语法结构在印欧语系中也显得相当独特。例如,它拥有一个比较复杂的格系统,动词的变位也与其他印欧语族有显著差异。一些学者认为它保留了一些非常古老的印欧语系特征,但其演变路径与其他语言不同。
希腊语的特点: 希腊语拥有一个七个格的系统(主格、属格、与格、宾格、呼格、工具格、方位格),并且动词的语态(主动、中间、被动)非常发达。这些特征虽然也是印欧语系常见元素,但在希腊语中得到了精细的发展。
波斯语的特点: 现代波斯语的语法结构相对简化,例如它主要依靠介词和词序来表达格的关系,名词的性也已消失。它不像古典语言那样有复杂的屈折变化。

3. 发音和语音系统:
这三者在语音系统上差异较大。例如,亚美尼亚语有许多喉音和卷舌音,这与其他两种语言有显著不同。波斯语的语音也与希腊语存在较大差异。语音上的差异通常是语言区分度最直观的体现。

结论:

如果以核心词汇和语法结构的相似性作为衡量标准,那么可以说:

亚美尼亚语和波斯语在词汇上有较强的联系(大量借词),但语法结构上独立性强。
亚美尼亚语和希腊语在核心词汇和语法结构上的直接相似性相对较弱,但作为印欧语系的成员,存在一些共同的祖先痕迹。
波斯语和希腊语之间的直接相似性也存在,但不如亚美尼亚语对波斯语的词汇影响那么显著。

更形象地说:

想象三棵大树。希腊语是一棵独立生长、枝繁叶茂的大树,它的根基非常深厚,与其他树木的直接连接较少。波斯语是另一棵同样古老的大树,它属于一个大家族(伊朗语族),与家族中的其他树木共享一些基因。亚美尼亚语则更像是一株长得非常独特的树,它可能与希腊语这棵树在很远很远的古代是同一个品种,但经过漫长的时间,它独立生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形态,尽管它也从波斯这棵生机勃勃的大树那里“借”来了一些“枝叶”(词汇)。

因此,从整体上看,亚美尼亚语在语言的“亲缘关系”上,很难说比波斯语或希腊语更类似其中任何一种。它更像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印欧语系分支。 如果非要找一个联系最“密切”的方面,可能是亚美尼亚语历史上受到波斯文化和语言的深度影响,使得它在词汇层面与波斯语有更多的交集。但这种交集很大程度上是历史接触造成的,而不是源自共同的语言核心结构。

总而言之,如果将“类似”理解为基因上的亲缘关系,那么它们都属于印欧语系大家族,但亚美尼亚语在这个家族里的位置更加特殊,它不属于任何一个明确的语族,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成员。如果将“类似”理解为历史文化交流带来的影响,那么亚美尼亚语在词汇上受波斯语影响最深。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亚美尼亚信奉东正教,经书都是用古希腊语写的,影响想必很大。而且早期传教很多是跟随移民过去的,并不容易让本地异族皈依,黑海里海之间的商路上,早年希腊诸邦殖民的可能性很大。

那一带是文化破碎交杂区,互相影响肯定很深刻,不仅语言,甚至血缘。

所以很有意思的是海外亚美尼亚社区时常与伊朗社区毗邻,都做生意,做得都不错,诚信都有问题,亚美尼亚人问题更大。大屁股卡戴珊就是亚美尼亚人。

user avatar

巧了,恰好看到这个题目,而且这三种语言我还真的都懂,所以忍不住来作一个回答。首先给一个结论,从印欧语言学以及词源学角度来说,亚美尼亚语更接近希腊语而非波斯语,且现代亚美尼亚语的构词法中,含有大量希腊语式的构拟成分(calque);至于亚美尼亚语和波斯语的关系,在印欧语内部并没有那么接近,但是由于亚美尼亚语中含有大量波斯语借词(尤其是中古波斯语),因此亚美尼亚语“看上去”和波斯语很接近


首先说一下印欧语言学的一些基本概念

1)和印度-伊朗语最接近的是斯拉夫-波罗的语,反之亦然,除印度-伊朗语之外,斯拉夫-波罗的语更接近日耳曼语,简而言之,捷克语和梵语的亲缘程度高于捷克语和德语

2)和希腊语最接近的是亚美尼亚语,反之亦然,两者都是印欧语系下的独立语族,但是在印欧语言学和词源学上的关系非常密切

3)罗曼语和凯尔特语之间可能有更深层次的亲缘关系,但根据我一位研究凯尔特语的朋友(北外张放老师)的说法,这种亲缘关系是否足以构成一个意大利-凯尔特语族,则是存疑的


我先列举一些希腊语和亚美尼亚语之间高度相关的词汇

第一组:希腊语ἄγω,亚美尼亚语ածել(atsel)

这个词在希腊语中表示“引领,做”,在亚美尼亚语里表示“做”,其同源词包括拉丁语的ago, agere, egi, actum, 梵语的ajati,以及阿维斯陀语的azaiti


第二组:希腊语ἄρκτος,亚美尼亚语արջ(arj)

这个是印欧语的经典同源词“熊”,在其他语言里,拉丁语为ursus,梵语为ṛkṣa,阿维斯陀语为arśa,中古爱尔兰语为art,赫梯语为hartagge


第三组:希腊语μέγας,亚美尼亚语մեծ(mets)

这也是经典的印欧语同源词“大”,底层词汇上其实更容易体现出希腊语和亚美尼亚语的相似性,而在印度-伊朗语中,有一个独特的音变现象,即*PIE a,o,e > iir. a,因此在梵语和阿维斯陀语中,能够看到大量在希腊语,拉丁语,亚美尼亚语等诸语言中的a,o,e等元音,在梵语和诸伊朗语均演化为a,比如梵语的“大”就是mahat


第四组:希腊语αἶξ, αἰγός(ὁ),亚美尼亚语այծ(ayts)

这个词表示“山羊”,希腊语和亚美尼亚语的对音几乎完美,另外由上面几个词可以注意到,希腊语的γ,对应亚美尼亚语的ծ(同样也对应拉丁语的g,梵语的j以及阿维斯陀语的z)


第五组:希腊语φέρω,亚美尼亚语բերել(berel)

这个词是经典印欧语同源词,对应拉丁语的fero, ferre, tuli, latus, 梵语的bharati, 阿维斯陀语的baraiti,在波斯语中的形式是bordan(bar),可以注意到希腊语,亚美尼亚语,和拉丁语一样,较好地保留了原始印欧语中的元音,在起首的辅音上,*PIE bʰ > gr. φ; arm. b; lat. f; skr. bh; av.b


第六组:希腊语ἔαρ,亚美尼亚语գարուն(garun)

表示“春天”的印欧语经典同源词,事实上希腊语“春天”一词的更加原始形式是Fεσαρ(F为希腊语的digamma/waw),而在希腊语和亚美尼亚语中,都出现了咝音脱落这个现象,同时,PIE *w >arm. g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而在希腊语中PIE *w则最终脱落

从这个词在各语族中的同源词就可见一斑

lat. ver

lit. vasara(立陶宛语这个词表示夏天而非春天)

askl. vesna,ru. весна

在现代波斯语中,这个词的形式是bahār,来自于古波斯语的vahara(原始印欧语的咝音,在伊朗语中会转化成h或者kʰ)

==================================================

上面的例子是从词源学角度简单叙述下希腊语和亚美尼亚语的亲缘关系,接下来看看构词法的角度。亚美尼亚语有很多现代性的概念,并没有直接从法语借词,而是用自己的词根,以希腊语-拉丁语的构词法进行构拟(calque),因此亚美尼亚语有大量表述现代概念的词汇,和其他诸多语言都不尽相同,试举几例


例1,就以我们讨论的东西为例,ստուգաբանություն(stugabanut'yun),词源学

其对应的词汇为étymologie,这个词本身来自于希腊语,为ἔτυμος和λόγος所组合而成的复合词,其中前者表示“精确的”,而后者表示“语言,言语,理性”。其亚美尼亚语的对应词,也是由ստույգ(stujg,精确的)和բան(ban,语言,理性,以及表示学科的后缀)所组成的,也即,亚美尼亚语通过在本语言中,与希腊语含义相同的词根,构拟出了同样的“词源学”一词

顺便一说,բան和希腊语的φήμι,拉丁语的for,梵语的bhan都是同源词


例2,մայրաքաղաք(mayrak'aʁak'),首都,大都市(这里的字母ղ读音为/ʁ/,即类似于法语的小舌浊擦音)

其对应的希腊语词汇是μητρόπολις,即法语的métropole,这个词汇在希腊语中由两部分构成,μήτηρ(母亲)以及πόλις(城市,城邦,波利斯),在希腊语中该词的原始含义是“母邦”,后来则延伸为“大都市”;在亚美尼亚语中,մայրաքաղաք一词由մայր(mayr,母亲)和քաղաք(k'aʁak',城市)构成,很明显有参考希腊语的构拟成分在


例3,հեռախոս(herraxos),电话机(这里字母խ标记为x,读音是德语Buch的ch)

现代语言中电话一词téléphone来自于希腊语的两个词根,τέλος(结束,远处)以及φώνη(声音),因此“电话”一词的含义即为“远程声音”

亚美尼亚语则使用了հեռ-这个词根,这个词根同样表示“远处的”(与英语far, 德语fern-,以及梵语的paras同源),而խոս则表示“言语,说话”,亚美尼亚语的动词“讲,说”就是խոսել

======================================================

但是,我在开头也说了,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亚美尼亚人与伊朗语民族在历史上有着长期的接触,因此在亚美尼亚语中,有大量来自波斯语(尤其是中古波斯语,即婆罗钵语)的借词,这里试着举一些例子


例1,նամակ(namak),信笺。这个形式事实上是很好对应了中古波斯语nāmak这个形式的,在现代波斯语中这个词是nāmeh,即菲尔多西《列王记》的shāhnāmeh一词后半部分


例2,սպիտակ(spitak),白色。亚美尼亚语中有两个表示“白色”的词,其中սպիտակ一词即来源于中古波斯语spetak,在现代波斯语中这个词经历了一些音变于是变成了sefid,这个词的同源词包括了

skr. śveta,av. spaeta,ru. свет,eng. white, de. weiß


例3, դժվար(djhvar),困难的,来自中古波斯语。在婆罗钵语中这个词为duśxvar,在现代波斯语中dośvār同样表示“困难的”,而dośvāri则可以表示“艰难困苦”的名词


例4,վարդ(vard),玫瑰,来自中古波斯语。在现代波斯语中这个词仍旧为vard


例5,վարժ(varjh),练习,操练,移动,运动,同样来自中古波斯语,其形式为varz,中古波斯语的z在借入亚美尼亚语之后普遍为转化为ժ(即法语的j),这个词在现代波斯语中有varzidan(运动的动词),varześ(运动的名词),varześgāh(体育场)这样的词汇

这个词和eng. work,de.Werk是同源词,和希腊语的ἔργον也是同源词,和亚美尼亚语本身的գործ(gorts)亦同源


例6,պանիր(panir),奶酪。这个词显然是波斯语借词,现代波斯语中的形式仍旧是panīr


例7,գոհար(gohar),珍珠,来自于波斯语gohar,现代波斯语中含义仍旧是珍珠

=====================================================

简而言之,从印欧语言学和词源学角度来说,亚美尼亚语和希腊语更具备共性是无疑的,但是由于亚美尼亚语本身含有的波斯语借词较多,因此在通晓波斯语的前提下学习亚美尼亚语,的确可以找到两种语言里有大量的相似词汇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回答亚美尼亚语、波斯语和希腊语哪个更类似,这需要深入了解它们各自的语言谱系、词汇、语法结构和历史渊源。简单来说,它们之间都有一定程度的联系,但联系的紧密程度各有不同。从语言谱系上看,它们的分野非常明显: 希腊语: 希腊语属于印欧语系下的希腊语族,是这个语族中唯一现存的语言。它拥有悠久的历史,从.............
  • 回答
    要理解为什么希腊语和亚美尼亚语对土耳其语的词汇影响相对较小,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几个关键的历史、文化和语言因素。与我们通常认知中地理邻近和文化交流带来的语言融合不同,土耳其语的词汇构成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其突厥语根源和后来统治者的文化取向的影响。首先,我们要认识到土耳其语并非来自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希腊”或“.............
  • 回答
    纳卡地区的战火,这团阴影,已经笼罩了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这片土地太久太久。自1990年代初以来,围绕着纳戈尔诺卡拉巴赫(简称纳卡)这片被国际社会普遍承认属于阿塞拜疆,但主要由亚美尼亚族人控制的地区,两国就如同被诅咒般,一次次地陷入血腥的冲突。最近一次的大规模冲突,无疑是2020年的那场,其惨烈程度和地.............
  • 回答
    亚美尼亚和希腊,这两个古老文明的国度,虽然地理上隔着一小段距离,但它们之间的联系却如同涓涓细流,源远流长,交织出一段既深沉又充满活力的历史。要说清这两者的关系,得从几个维度来细细道来:一、血脉相连的文化根基与早期交集首先,亚美尼亚和希腊都属于印欧语系,这是最基础也是最深层的联系。这意味着我们的语言、.............
  • 回答
    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这对相邻的邻邦,共享着古老悠久的文明根基和一段复杂交织的历史。它们的关系,如同两国境内蜿蜒的山脉和河流一样,既有绵延的亲近,也有时而出现的波折。历史的渊源:血脉相连的邻居这两个国家都属于高加索地区,在漫长的岁月中,它们的人民在文化、宗教以及政治舞台上留下了彼此的印记。自古以来,亚.............
  • 回答
    关于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互换领土的可能性,这是一个极其复杂且高度敏感的问题,历史上和现实中都充满了挑战。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包括历史根源、地缘政治现实、民族主义情感以及实际操作的障碍。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导致当前领土争端的历史背景。高加索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其.............
  • 回答
    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之间的冲突,其根源错综复杂,盘根错节,绝非一朝一夕能够说清。如果要刨根问底,那得从历史的洪流里一点点往前溯。最核心的症结,其实围绕着一个叫做“纳戈尔诺卡拉巴赫”(NagornoKarabakh),或者按当地亚美尼亚语叫“阿尔察赫”(Artsakh)的地区展开。历史的恩怨:是谁的土地.............
  • 回答
    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之间的冲突是该地区长期存在的复杂问题,涉及到历史、民族和领土纠纷。近期双方的交火,包括阿塞拜疆少将的阵亡和外交部长的调动,都反映了局势的紧张以及背后错综复杂的政治和军事考量。要理解这次事件的背景,需要回顾一下纳戈尔诺卡拉巴赫(NagornoKarabakh)地区的争议。这个地区在苏.............
  • 回答
    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在纳卡地区(纳戈尔诺卡拉巴赫)的冲突,尤其是2020年的那场“第二次纳卡战争”,无疑是近几十年来地区局势中最具爆炸性的事件之一。至于这次冲突是否是阿塞拜疆单方面挑起,以及土耳其在其中扮演的角色,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审视。冲突的根源与历史纠葛要理解为什么纳卡地区的冲突.............
  • 回答
    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之间的冲突,尤其是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地区的问题,确实是一个长期存在且极其复杂的地缘政治难题。你说联合国为什么不出面调停,这个问题其实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而不是简单地说联合国“不出面”。联合国一直在试图调停,但效果如何,以及为何难以取得突破,背后涉及多重因素。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联合国.............
  • 回答
    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与中国的关系,以及哪一个“对华友好”这个问题,并没有一个简单的答案,因为它涉及到历史、地缘政治、经济利益以及双方国家战略等诸多复杂因素。要深入了解,我们需要分别审视两国与中国互动的主要方面。阿塞拜疆与中国:能源、基建与“一带一路”的交汇点阿塞拜疆,作为一个油气资源丰富的里海国家,与.............
  • 回答
    在深入探讨土耳其与亚美尼亚的地缘政治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如何可能影响阿塞拜疆之前,我们需要先梳理清楚双方地图上的位置和历史的复杂纠葛。只有理解了这些基础,我们才能更清晰地判断土耳其是否存在领土野心,以及潜在的地缘政治动向。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地图上的位置。土耳其位于安纳托利亚高原,扼守亚欧大陆的交汇点,.............
  • 回答
    在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最近的冲突中,无人机(特别是攻击型无人机)对坦克造成了令人震惊的打击,这确实引发了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在现代战争中,坦克是否还有用武之地?无人机对坦克的致命打击:直观的震撼让我们先回顾一下那些让我们印象深刻的画面。我们看到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战争场景:原本被认为是陆战之王的坦克,那.............
  • 回答
    俄罗斯与亚美尼亚的关系,可以称得上是历经风雨、错综复杂,但又始终有着深厚根基的一对。要理解这种关系的现状和未来走向,必须深入到历史、地缘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多个层面去剖析。历史的羁绊与战略的依赖两国关系的基石深植于历史。早在沙皇俄国时期,俄罗斯就扮演着保护东正教徒的角色,而亚美尼亚正是这样一个东正教.............
  • 回答
    土耳其与亚美尼亚之间的关系正常化尝试,是近年来高加索地区地缘政治博弈中的一个重要议题。这一进程涉及复杂的历史恩怨、地缘战略利益以及国际势力的介入,其发展对地区稳定、经济合作和国际关系格局具有深远影响。以下从历史背景、当前动因、潜在挑战及国际影响等方面展开分析: 一、历史背景:从敌对到缓和的曲折历程1.............
  • 回答
    2020 年 9 月底,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之间爆发了第二次纳戈尔诺卡拉巴赫战争。这场冲突是两国之间长达数十年的领土争端的一部分,主要围绕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地区及其周边地区的归属权。冲突的背景和起因: 历史遗留问题: 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地区在苏联时期被划归为阿塞拜疆的自治州,但该地区绝大多数人口是亚美.............
  • 回答
    关于现代土耳其人的主体是否是突厥化的希腊人和亚美尼亚人,这是一个复杂且备受争议的历史和社会问题。简单地说,答案并非非此即彼,而是一个融合了多重因素的动态过程。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这个观点,力求去除生硬的AI痕迹,用更具人文色彩的语言来探讨这个问题。历史的洪流:突厥人的到来与帝国的兴衰要理解这个问题.............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充满误解的问题,它涉及阿塞拜疆的历史、民族认同、地缘政治以及与邻国(伊朗和亚美尼亚)的复杂关系。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分几个层面来探讨。首先,我们必须澄清一个关键的认知误区:“阿塞拜疆的故土都被伊朗占了”这个说法并不准确,或者说,它是一种带有强烈民族主义色彩的视角,但从国际法和现.............
  • 回答
    这篇文章涉及了几个复杂且敏感的历史议题,旨在探讨人们对不同历史事件的认知和关注度的差异。要详细分析这些差异,需要深入理解历史背景、叙事方式以及公众记忆的形成过程。美国屠杀印第安人:一场持续的、系统性的压迫与遗忘首先,关于美国对印第安人的“屠杀”,这并非一个单一事件,而是一系列长达几个世纪的政策、冲突.............
  • 回答
    欧亚交界语言的独特轨迹:为何亚美尼亚语与格鲁吉亚语未被拉丁化或西里尔化?在广袤的欧亚大陆上,语言的版图如同气候一样复杂多变。当我们审视亚美尼亚语和格鲁吉亚语这些古老而充满活力的语言时,一个显著的特征便是它们各自独立发展的文字系统,未曾被广泛使用的拉丁字母或西里尔字母所取代。这种现象并非偶然,而是历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