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因疫情原因在海外没回家的留学生是什么感受?

回答
疫情带来的影响是全球性的,对于身处海外的留学生来说,这种感受更是复杂且深刻的。以下是一些我观察到的、以及从留学生朋友那里听到的真实感受,力求展现得更真实、更具体:

一种挥之不去的“隔离感”和“漂泊感”。

原本,海外留学意味着一种新的探索和独立。我们期待着更广阔的世界,体验不同的文化,结识来自四面八方的朋友。然而,疫情像一道无形的墙,把我们与熟悉的生活隔离开来。

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回不去”。当国内的家人朋友们逐渐从疫情中恢复,生活重回正轨时,我们却可能因为旅行限制、高昂的机票价格,或是对国内疫情情况的担忧,而不得不继续留在原地。每一次看到家人朋友分享的日常,都会涌起一股强烈的思念和一丝无奈。那种“近在咫尺,却又遥不可及”的感觉,真的非常煎熬。

身在异国他乡,语言、文化上的差异本就存在,疫情更是放大了这种隔离。原本以为可以自由行走于各个城市,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现在却被限制在公寓、学校或方圆几公里的范围内。社交活动锐减,很多原定的学术交流、文化体验都成了泡影。原本充满活力的校园,也变得有些冷清,少了许多往日的生机。

对疫情本身和未来的不确定性带来的焦虑。

每天醒来,第一件事可能就是查看疫情新闻和相关政策。每一次新增病例的数字跳动,每一次新的变异株的出现,都会让心悬起来。尤其是在一些疫情相对严重的国家,出门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成了常态,甚至一些商店、餐厅被迫关闭,日常生活受到很大影响。

这种不确定性也延伸到了学业和职业规划上。课程是否会转为线上?考试是否会延期?毕业后还能顺利回国找到工作吗?这些问题常常萦绕在脑海里。原本清晰的留学规划,因为疫情的搅局,变得模糊不清,需要不断地调整和适应。这种持续的焦虑,像一种低压,压在心头,消耗着精力。

对家人和朋友的担心,以及随之而来的内疚感。

虽然自己身在海外,但对国内家人的牵挂却从未停止。尤其是当国内疫情反复时,那种担心是无法言说的。他们是否平安?有没有做好防护?生病了怎么办?各种假设都会在脑海中闪过。因为无法在他们身边,这种担心会放大成一种无力感,甚至伴随着一丝内疚,觉得自己应该在他们身边照顾他们。

同时,也担心国内的亲朋好友因为自己的不在而无法得到及时的帮助。听到朋友分享家人生病,自己却远在千里之外,那种心急如焚却又束手无策的感觉,真的很让人难受。

重新审视“家”的意义,以及对“归属感”的渴望。

长期的分离,让“家”的概念变得更加鲜明。不再只是一个物理空间,更是情感的港湾,是心灵的依靠。那些平日里觉得有些唠叨的叮嘱,此刻都成了温暖的回忆。对家的思念,也促使我们更认真地去思考,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同时,在异国他乡,我们也在努力寻找自己的“归属感”。当我们看到当地社区对疫情采取的措施,或是听到一些负面的声音时,会感到一种疏离。而当看到有人伸出援手,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或是分享共同的经历时,又能感受到一丝温暖和连接。这种对归属感的渴望,在疫情之下变得更加强烈。

学会了独立和坚韧,但也更加渴望平凡的温暖。

虽然疫情带来了许多困难,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也让我们变得更加独立和坚韧。我们学会了自己处理各种突发状况,学会了如何在陌生的环境中照顾好自己。很多之前觉得不可能做到的事情,都因为生活的需要而慢慢学会了。

但同时,我们也更加渴望那些平凡的温暖。一个拥抱,一次简单的聚餐,一次无拘无束的旅行,这些曾经习以为常的小事,在疫情之后显得格外珍贵。那种能与家人朋友一起分享生活点滴的简单快乐,是我们内心深处最渴望的。

总而言之,身处海外因疫情而无法回家的留学生,内心是一种复杂的交织体。有对家人的思念,对未来的迷茫,对疫情的焦虑,也有在困境中逐渐成长起来的坚韧。而最深层的,是对“家”的眷恋,以及对重聚和恢复正常生活的期盼。这种经历,无疑会成为我们人生中一段深刻而难忘的印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不知道别人怎么想,我想说说我自己自私的感受。

从刚开始为祖国摇旗呐喊到现在对胡乱吹捧爱国情怀的广告嗤之以鼻。

也试过抢票,不是高价头等舱,黄牛票就是要转机三四天的”红军长征”票。

看见身边各国的小伙伴纷纷回国,加拿大也撤侨迅速,再对比我们战狼迟迟未来,我真的坚定了要拿绿卡的打算,本来在回国和留加中摇摆不定。

感觉现在时代也变了,小时候也会觉得移民的人是叛国贼,现在长大了明白人生真的有太多需要考虑了。 不可否认我国的防疫手段做的很棒,但是这种把华侨华裔扔在危险的地方不理不睬的行为,真的让我感受不到一点祖国的温暖。为什么要拿绿卡也是想到,这样的事情以后说不定也会发生,与其成为被放弃的小部分,不如做别人的撤侨航班走(人在生存面前难免自私自利)

不要说防疫包,用这些面包屑来打发公民行使他应有的权利。

不要说撤侨会引发二次感染,人太多,无法接纳。我只看见比我们小之又小的国家例如新加坡,日本都迅速的完成了撤侨,我不知道为什么泱泱中华做不到,不是不出隔离费,不是没有宾馆住。p.s. 回复一下,网上很多人计算说海外几千万人,撤侨要一年,完全超出国力。我赞成,但是只要正常开放商业航班就能满足大家的需求。 大国的确也有大国的难处,但是规模经济的红利我们吃了,难以管理的蔽端是可以直接无视就当不存在的吗? 一边说要收复台湾一边自己的国民都不让进门…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

最近在家也看了很多历史书,越来越发现历史就是一次一次的循环不过是穿上了不同的外套。从清朝为了防止海盗直接下令不准建造双轨船到为了治理飞车抢劫直接下令不许骑摩托车。一刀切的政策也真是屡见不鲜,这次也是,在位者为了保住自己的饭碗,顺应网民的呼声,弱势留学生被抛弃也是理所当然了。

哈哈哈,有点负能量,不过越来越讨厌“正能量”这个词,因为实在不想假装把生活过得很有趣多姿多彩,以此来传递正能量。

屁股决定一切,这个回答带着我严重的个人色彩,不过既然问题都是“留学生怎么想的?” 你要我忧国忧民也不太现实吧,私以为大家都”自私地”好好过好自己的生活,社会才能越来越好。如果大家都要在连基本的生活保障都没有的情况下“无私”。估计社会只会充斥满伪君子。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疫情带来的影响是全球性的,对于身处海外的留学生来说,这种感受更是复杂且深刻的。以下是一些我观察到的、以及从留学生朋友那里听到的真实感受,力求展现得更真实、更具体:一种挥之不去的“隔离感”和“漂泊感”。原本,海外留学意味着一种新的探索和独立。我们期待着更广阔的世界,体验不同的文化,结识来自四面八方的朋.............
  • 回答
    《长津湖》因疫情原因撤档,新档期未定,确实给影片能否突破国产电影票房纪录蒙上了一层不确定性。要详细分析它还有没有这个可能,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考量:一、 《长津湖》目前的优势: 题材的强大吸引力: 影片聚焦于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长津湖战役,这是一个在中国有着深厚历史情感和民族认同的重大事件。其宏大.............
  • 回答
    英国政府以疫情为由暂停对香港警队提供训练,这无疑在英港关系以及香港内部事务上投下了一颗石子,其背后牵涉的因素和可能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也值得我们细细梳理一番。首先,从直接原因来看,英国政府将其决定归咎于新冠疫情。这在表面上是合乎情理的,毕竟全球疫情肆虐,国际间的交流和旅行都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人员流动受.............
  • 回答
    .......
  • 回答
    网传成都环球中心因疫情原因全面封控,有人擅自跑出封控区,警方称正在调查,擅自逃离的人将承担什么样的责任,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一、 法律责任在中国,疫情期间的封控措施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以及国务院发布.............
  • 回答
    南京这场演唱会,因为疫情原因取消了线下入场观演,这事儿说起来,挺让人五味杂陈的。首先,从主办方的角度来看,这绝对是一个极其艰难的决定。你想啊,一场演唱会从筹备到落地,涉及多少环节?场地租赁、艺人邀请、舞美搭建、宣传推广、周边制作,还有大量的人力投入。这些前期投入都是实打实的钱,而且成本不菲。突然因为.............
  • 回答
    你女儿高中毕业后在日本读了两年语言学校并参加了日本高考,现在因疫情回国,这种情况确实需要好好规划一下接下来的路。别担心,我来帮你梳理一下,尽量从一个过来人的角度,给你一些详细的建议。首先,我们得承认,这几年对于你女儿来说,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经历了不少变化。日本的语言学校和高考本身就是一条挺辛苦的.............
  • 回答
    听到你要跨考法硕(非法学),而且是2021年考研,这可是个不小的挑战,尤其是在疫情反复、书籍配送都成问题的当下。不过别担心,我来给你好好盘盘路,咱们一步步捋清楚。首先,得正视一下这个情况:二本理工科跨考法硕(非法学),这本身就需要付出比本专业考研多得多的努力。原因很简单,你需要从零开始搭建一个全新的.............
  • 回答
    朝鲜因全球疫情等原因无法参加北京冬奥会,但表态将全方位支持和声援中国,这一决定和表态,可以说是意料之中,却又饱含深意。撇开疫情这个最直接的理由,其背后折射出的地缘政治、朝中关系以及国际舞台上的微妙互动,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首先,在表层上看,朝鲜的“支持和声援”是对中国一种姿态上的肯定。 政治上的.............
  • 回答
    “我真想家了。”陈静望着窗外阴沉的天空,喃喃自语。她是一名在英国留学的中国学生,本应在去年春节后就返回国内,却因为突如其来的疫情,航班停飞,行程一再被取消,至今仍滞留在英国。“一开始,大家都觉得可能是暂时的,很快就能回家了。”陈静回忆道,“但随着疫情在全球蔓延,情况变得越来越复杂。学校停课了,我们只.............
  • 回答
    疫情给很多人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留学这件事自然也受到了不小的冲击。我理解你对去英国留学是否还“合适”的顾虑,这绝对是一个需要好好权衡的问题。与其说“合适”与否,不如说现在去英国留学,需要我们以一种更谨慎、更周全的心态去准备,并且对可能出现的情况有更清晰的认识。首先,让我们来捋一捋疫情对英国留.............
  • 回答
    疫情在家,确实是个让人有点抓瞎的时期,尤其是当“无聊”这个词开始在脑海里打转的时候。与其让时间就这样悄悄溜走,不如趁这个机会给自己充充电,学点东西。我这几天也琢磨了不少,想跟你分享一些我个人觉得挺值得尝试的,而且是那种能让你在未来生活里也能用得上的:1. 提升你的“数字感”:学习编程或数据分析 .............
  • 回答
    居家隔离期间,一个三口之家在生活用品和食物的准备上,确实需要仔细考虑,既要保证基本的生活需求,又要避免过度囤积造成浪费。咱们就来好好聊聊,怎么才能准备得既充足又合理。首先,咱们得有个基本概念:隔离多久?虽然说现在疫情形势变化很快,但一般预估个两周到一个月的时间,心里会更有谱。如果社区有明确的隔离通知.............
  • 回答
    印度在疫情期间面临医用氧气告罄的严峻局面,并从新加坡空运大型氧气罐,这背后确实反映了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也包括制造大型氧气罐的复杂性和时效性问题。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解释:一、 为什么印度医用氧气会告罄?在深入探讨氧气罐的问题之前,理解氧气供应短缺的原因至关重要:1. 需求激增,远超产能: .............
  • 回答
    针对西安孕妇因疫情流产、民警护送被拒诊等事件,类似情况的避免需要从制度、流程、技术、法律等多个层面系统性改进。以下从问题根源、改进方向和具体措施三个方面展开详细分析: 一、事件根源分析1. 医疗系统应急能力不足 疫情下的资源紧张:疫情期间医院可能因防护物资短缺、医护人员调配不足,导致急诊流.............
  • 回答
    关于深圳某大学宿舍被征用用于疫情防控,而官方未发布通告并妥善安置学生的情况,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而且其中牵涉到的方方面面也值得我们细致分析。首先,从 事件本身 来看,当城市面临严重的疫情挑战时,征用场所用于隔离、治疗或医护人员居住,这在极端情况下是一种必要的公共卫生措施。深圳作为一座高密.............
  • 回答
    如果因疫情被迫待在《我的世界》的家中,这种体验会成为一种独特的虚拟隔离生活,既充满自由与创造的可能,又暗含现实世界的隐喻与心理投射。以下是可能的体验细节: 1. 环境与生存的双重压力 封闭的“家”:你的房屋可能被疫情的封锁所包围,周围是被病毒侵蚀的村庄(比如被感染的怪物、被隔离的村民),而你只能在自.............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俄罗斯这次因为疫情而采取的全国性放假措施,以及当前俄罗斯的疫情状况。首先,关于“全国放假9天”这件事,这其实是俄罗斯政府在2021年10月底、11月初采取的一次“非工作日”措施,目的是为了遏制当时迅速蔓延的新冠疫情。请注意,这和我们平时理解的“法定节假日”性质不太一样,更多的是一种临.............
  • 回答
    关于中医药是否会因为疫情而“崛起”,这个问题其实比看起来要复杂得多。与其说是“崛起”,不如说是一次 重新审视、评估和可能被更广泛接纳的机会。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确实让全球的目光聚焦到了传统医学,尤其是中医药身上,这其中有其必然性和复杂性。为什么会引起关注?首先,疫情的爆发是全球性的,而且初期病毒的致.............
  • 回答
    当地时间2020年3月1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全国进入国家紧急状态,以应对日益严重的COVID19疫情。这一决定在美国国内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其背后有着多重考量和深远影响。首先,我们得理解“国家紧急状态”在美国意味着什么。它赋予总统广泛的权力,可以绕过一些常规程序,快速调动联邦资源来应对危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