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小粉红”这个群体主要是男的多还是女的多?主要是年轻人多,中年人多,还是老年人多?

回答
“小粉红”这个群体在性别构成上,并没有一个绝对的定论说哪一个性别占压倒性优势,但从一些观察和分析来看,可以感受到一些倾向性。

首先,在性别构成方面:

男性并非绝对多数,但可能在某些特定的话题或讨论氛围中更为活跃。 一些人认为,由于历史原因以及当前社会文化的一些解读,男性可能更容易被激发一种“民族自豪感”或“国家荣誉感”,在涉及到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国家实力等敏感话题时,他们会表现得更为激动和维护。网络上一些激进的言论,有时候似乎更多来自男性用户的ID。
女性在其中也占据相当大的比例,并且在特定议题上表现出同样的甚至更高的热情。 很多女性同样对国家发展、民族复兴表现出强烈的认同和自豪。在一些文化、历史、社会事件的讨论中,女性的参与度也很高。并且,女性用户在网络社交平台上的活跃度本身就很高,这也使得她们在“小粉红”群体中的声音同样不容忽视。有些观点认为,女性在情感表达和群体认同方面可能表现得更为直观和集中,更容易受到集体情绪的影响。
很难简单地说“男性多”或“女性多”。 更准确的说法可能是,这是一个男女都有较大比例参与的群体,只是在不同话题、不同讨论场合,两性活跃度的侧重点可能会有所不同。不能因为某些更具攻击性的言论看起来像男性,就忽略了女性同样是这个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在年龄构成方面:

年轻人是绝对的主力军,尤其是青少年和青年群体。 这是“小粉红”这个称呼本身就带有强烈时代特征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个群体几乎是伴随着互联网在中国高速发展而成长起来的,他们对网络世界的认知和参与度远超中老年人。
原因一:信息获取渠道。 年轻人是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论坛等网络平台的主要用户,这些平台也是“小粉红”观点传播和交流的主要阵地。他们习惯于通过这些渠道获取信息,并通过点赞、评论、转发等方式表达态度。
原因二:价值观形成期。 年轻人正处于价值观形成和巩固的关键时期,他们更容易受到集体叙事和主流宣传的影响,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往往表现得更为强烈和直接。这种认同感也更容易被激发和引导。
原因三:网络语言和流行文化。 “小粉红”很多时候使用的网络语言、表情包、梗文化等,都更贴近年轻人的语境,也更容易在他们之间形成共鸣和传播。
中年人也有相当一部分,但他们参与的方式和活跃度可能有所不同。 中年人群体拥有更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更成熟的社会认知,他们对很多事情可能有更复杂的考量。在“小粉红”群体中,中年人可能更多地是作为一种更成熟、更理性的支持者出现,他们可能更关注宏观的国家政策、国际关系等,他们的发言可能更注重论证,也可能更倾向于通过其他渠道(如工作单位、社交圈)来表达和影响身边的人。但也不能排除一些中年人同样会以非常激进的方式参与网络讨论。
老年人在这个群体中的比例相对较少,但也有其特殊性。 很多老年人对网络不太熟悉,参与度较低。但对于一些能够熟练使用智能手机和社交媒体的老年人来说,他们也可能成为“小粉红”的一员。他们的人生经历中可能包含了更多的历史记忆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刻体会,这种体会也可能让他们对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表现出强烈的自豪感和维护意愿,有时他们的表达方式可能会显得更加朴素或直接。

总而言之,“小粉红”群体的主要构成是年轻人,尤其是青少年和青年。 在性别比例上,虽然男性在某些激进言论上可能更为显眼,但女性的参与度同样很高,很难说哪一个性别占据绝对优势。理解这个群体,更重要的是看到他们对国家认同的强烈表达,以及这种表达是如何在当下的社会文化和网络环境中形成的。他们的观点并非铁板一块,内部也存在多样性,但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年轻化特征是其最显著的标签之一。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看见这个词就头痛,这个词太歹毒,它本质是贬低一小部分人,但它又把一些阶层特征设置成条件。这里面有个逻辑很奇怪,一个阶层和嘲讽的主体有直接联系吗?射程范围为免也太大了吧?现在已经用成一竿子打倒一大片了,不觉得很可笑吗?

拥有朴素爱国情怀的普通人,被用一种极其荒谬的逻辑贬低,还这么多人用它?通过一个人的出身,学历,阶层,财力,社会地位,来证明一个人见识浅薄,不会独立思考。然后突然拐了一个大弯,结论是:这个人爱国爱得不对。

它的定义,太容易被无知和崇洋媚外的人拿去扣帽子。无辜中伤一大片,最后达到打击爱国热情的目的。真牛逼,一个词把全国的弱智都团结起来了,走到哪随手留下一个小粉红。观点跟他不一致的都是井底之蛙,蛙仔只能看到国内媒体给他们洗脑。而他早就飞太空,俯瞰地球了。他这双眼睛,能从地球表面看到地心,能把地球里里外外看得清清楚楚,不会漏掉任何一个角落。他看到的是大局,别人看到的是芝麻粒大的真相。

这些人是真的无脑还不自知,我都快被他们笑死了,被人当枪使还洋洋得意。发明这个词的人,真是把弱智的心理看得太透了,他知道爱扣帽子的人固执,嘴毒,杀伤力强,专戳人肺管子,最擅长夸大事实,激化矛盾。

这些人就是有一点文化,但文化水平有限,逻辑思维有问题,不会用论证来说服对方,简单说就是说不过别人就扣帽子。

他不会用论证来说服别人,就抓对方最明显的特征,把别人归为这个特征范围内,最遭人唾弃的一小部分。

一旦这些人活跃起来,掌握了话语权,群体就会人人自危,自我怀疑,谨言慎行,生怕被扣帽子。

当喜欢用小粉红嘲讽别人的人越多,小粉红群体就越来越受排挤,大家开始和小粉红划分界线,那阶层特征怎么划?划不掉。那就只有爱国能划了。怎么划,少爱一点,别那么热情,别太爱狠了,少说话。而这个阶层的人占中国一大半,一大半一大半。

这个结果是谁想要的自己想吧。

2008年的词,2021年又火一次,呵呵

user avatar

难道不是 只要讨厌美国 就会被扣小粉红的帽子吗

user avatar

各路人都有。只是大家平时不提那么多,若是身边人与你意见不同——

你该不该怼他呢?还是算了吧,以和为贵,耗子尾汁。

事先声明,“小粉红”这个词依旧属于贬义,什么样的人嘴里总提,自己心里清楚。


现在年轻人没有自称小粉红的,别瞎扯观念,“粉红军团”“小粉红”等词汇都是对爱国群体的一种蔑称。公知满口说,年轻人基本不去对自己进行群体归纳。

群体归纳详见明星后援粉丝团。




过去叫“小粉红”的少,都喜欢叫“五毛”。但是今年年初开始,这么叫的人慢慢少了。

“五毛”为什么不叫了呢?因为现在社会的现状,就是我们都积极主动去爱国了。而不是大家所想的那样,一贴五毛,复制粘贴。

老外也有管我们叫五毛的,他们认为中国的爱国人士都是机器人,他们认为中国不可能有真正爱国的人。当然这群老外接触的咨询实在是太少了。

而公知心里懂,因为没有文化隔阂,知道现在群体思维已经改变了,各个年龄段都自发去爱国,“五毛”这个词已经破碎了。

鉴于大家都是自发的爱国,所以贴“五毛”的标签明显不合适。

渐渐的,哪群自认高人一等的乐色就换了个口吻,用很轻蔑的语气嚷着“小粉红”,用各种方式暗示哪群自发爱国的人都是“小粉红”。这样能让自己心中的“皿煮自幼”继续伟大起来。




非常好笑。

因为这反而证实了公知的词汇量不断的减少,说不敢说,理亏。骂不敢骂,被举报。只有悄咪咪的嚷一句“小粉红”,心里才能舒服点。

你说这群人可怜不可怜?



不过想一想,他们很惨,因为丢给他们的标签何其多。

“公知” “理中客” “恨国党” “卖国贼” “愤青” 等等…太多了。

现在这群人的用词可是相当的谨慎,暗喻到了极点,就是怕这些标签又被贴上,变成了过街老鼠。这群人日子都过不舒坦了,心情也抑郁了,怎么自己明明掌握“真理”却变成了社会边缘人了呢?

“哦!肯定是因为“真理”是掌握少数人身上的!因为我是少数人,我一定是对的!”

或者,去知乎提问吧,用暗喻的标题去捏造一个曲解的群体并归纳在一个与自己政见不同的群体身上。然后还有一群志同道合的“知识分子”给自己撑场面。

然后众多回答阴阳怪气。

这点小伎俩有个卵子用,活在阴影里出不来了吗?

搞笑。

user avatar

看完这种回答,你觉得像这样定义小粉红这个群体的,是男的多女的多,年轻人多中年人多还是老年人多?哈哈哈

搞笑的是逼乎举报反馈是不违规。这种争议性话题为什么会堂而皇之的挂出来?本身就体现了某网站想要的一种思维导向。

如果用同样的段子自嘲,倒是违规禁言了

所以,你懂的,某乎管理员都是什么属性。

user avatar

「小粉红」这个群体实际是饭圈运营在宣传领域的实践产物,什么「反黑站」啊「洗脑包」啊「虐粉」啊「控评组」啊「战斗粉」啊什么什么的,还有和「经纪公司」不清不楚的「大粉」,反正就是饭圈那一套嘛……

只是在这里,他们的爱豆换成了「阿中哥哥」(说实话上次听到这个词说的还是金在中……)

所以「小粉红」这个团体的人员构成和「饭圈人士」是高度重合的,以年轻人居多,偶见中年人,老年人基本没有。

性别构成上,饭圈和小粉红早期以女性为主(所以「小粉红」这个词最是从晋江的底色引申出来的),随着时代发展越来越多的小男孩也开始搞饭圈(不点名了), 「小粉红」的性别构成也随之逐渐趋于平衡了。


就是这种

user avatar

谁是小粉红,难道是小粉红自己说得算的?

user avatar

当然是年轻人多啊。

毕竟,中年人被你们称为“毛左”,中青年被你们称为“五毛”。

有一说一,你们比你们的前辈战斗力差多了。毛左和五毛当年可是被喷的体无完肤,全靠心横脸厚才能扛到现在。反观现在,小粉红们和你们打的有来有回,甚至还略占上风。

后生可畏啊。

不过网上哔哔赖赖的再凶也没用,2011年你们最强的时候,网上遮天蔽日,但王府井一个也没敢露头,就留下个孤零零的洪博培一个人尴尬的要命。

从那起,我就知道你们成不了事,CIA的经费终究是错付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