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美国疾控中心宣布接受中国KN95口罩,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宣布拒绝中国KN95口罩,谁说了算?

回答
这个问题涉及到的是美国在疫情期间针对防护用品进口和使用的一系列政策调整,以及不同政府机构在其中的角色和职权。简单来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说了算,因为FDA是负责审批和监管医疗器械和防护用品的官方机构。美国疾控中心(CDC)虽然是权威的公共卫生研究机构,但在进口和监管层面并没有FDA的权力。

让我来详细解释一下这个情况:

背景:疫情下的全球防护用品短缺

在新冠疫情初期,全球范围内对口罩、防护服等个人防护装备(PPE)的需求激增,导致供应极度紧张。美国也面临着严重的PPE短缺,特别是医护人员急需高质量的防护口罩。

中国KN95口罩的出现与国际标准

中国生产的KN95口罩是按照中国的国家标准GB26262006生产的,其过滤效率要求与美国NIOSH N95标准和欧洲FFP2标准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似的,都能有效过滤空气中的颗粒物。然而,它们是基于不同的国家标准制定的。

美国FDA的角色:入境审批的“把关人”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是美国联邦政府的一个机构,其核心职责是保护公众健康,确保食品安全、药品、疫苗、医疗器械、生物制品、电子产品辐射安全等产品的安全和有效。

在疫情期间,FDA被赋予了在紧急情况下加速医疗器械审批和授权使用的权力,但这个权力仍然需要遵循一定的科学和监管流程。进口到美国的医疗器械,包括口罩,都需要符合FDA的规定才能被允许上市销售或使用。

美国CDC的角色:公共卫生指导的“建议者”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是美国的国家公共卫生机构,主要负责指导和协调全国范围内的疾病预防和控制工作,提供公共卫生方面的科学建议和指导。CDC在疫情期间发布了大量关于如何防护、隔离、佩戴口罩的指导意见,是重要的信息来源。

然而,CDC本身并不直接负责审批进口医疗器械的合法性。它更多的是根据其专业知识和研究,对防护用品的有效性、适用性等提出科学建议,从而影响FDA的决策或公众的使用行为。

事件经过与“谁说了算”的演变

1. FDA的最初立场与“紧急使用授权”(EUA)
在疫情初期,为了缓解PPE短缺,FDA曾发布了一项“紧急使用授权”(Emergency Use Authorization, EUA),允许符合特定条件的外国制造的口罩在美国临时使用。
在这个EUA的早期版本中,FDA 确实曾经在一定时期内授权了符合中国KN95标准的口罩,这可能是引发“美国疾控中心宣布接受中国KN95口罩”说法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个授权是基于当时紧迫的供应需求,并且对KN95标准进行了一定的评估和认可,允许它们在特定条件下作为替代N95口罩使用。

2. FDA的政策调整与更严格的要求
随着疫情的发展和对防护用品质量的进一步了解,FDA发现并非所有标榜为“KN95”的口罩都达到了预期的过滤和防护标准。一些产品可能存在质量问题,达不到在美国使用所需的保护水平,特别是对于在医疗机构中使用的防护级别。
因此,FDA 对进口口罩的标准进行了更严格的审查,并最终撤销或修改了之前相对宽松的EUA政策。FDA的政策转变方向是:只有符合美国NIOSH(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通常与CDC关联,但审批权在FDA下属的机构)批准的N95口罩,或者经过FDA单独审查并获得EUA的符合特定国际标准的口罩,才能在美国作为医用防护口罩使用。
FDA的这一系列政策调整,最终导致了许多先前获准使用的中国KN95口罩不能再作为医用防护口罩在美国使用。

3. CDC的“接受”和FDA的“拒绝”解读
“美国疾控中心宣布接受中国KN95口罩”的说法,很可能是在EUA早期,CDC基于其对公共卫生需求的判断,在政策讨论或内部评估中倾向于认为KN95口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作为补充防护手段。或者是在某些非医疗机构、公共场所等非高风险环境中,CDC会推荐使用口罩,而对于“KN95”这类标注,它们在一些非正式沟通中可能被提及为一种选项。
然而,当谈及“在美国作为医疗机构使用的、符合标准的高级别防护口罩”这一关键范畴时,最终的审批和法规执行权在FDA。FDA的政策调整是基于对产品实际防护能力和监管责任的考量。因此,FDA明确拒绝了不符合其标准(即NIOSH N95标准或其自身EUA标准)的KN95口罩用于医疗场景,这是其监管职能的体现。

总结一下谁说了算:

FDA是决定哪些防护用品可以合法进口并用于特定用途(尤其是医疗用途)的最终决定者。 它的决策是基于法规和安全标准。
CDC提供的是科学建议和公共卫生指导。 它的意见会影响政策制定,但它没有直接的审批或禁止进口的权力。

所以,当出现“接受”和“拒绝”的说法时,如果指的是是否允许作为医疗防护级别口罩在美国销售和使用,那么FDA的决定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它说了算。CDC的“接受”更多是一种建议或初期评估,但最终的“门槛”是由FDA设定的。

这是一个典型的政府机构间职能分工和政策执行的例子,尤其是在危机时期,不同机构的表态和行动需要结合其各自的职责来理解。FDA的最终决定,是基于保障美国国内医疗系统和民众健康的严格监管需求。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先按CDC的来,先接受了先。 等事情过去,慢慢统计,然后再由FDA出面宣布KN95不符合US标准,来自太平洋对岸的法院传票,制裁。 可能卖过给US的都跑不掉。只要能查到源头的。即使中间商跑了也可以直接对源头厂家罚款的。 这一集,在北新建材我看过。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涉及到的是美国在疫情期间针对防护用品进口和使用的一系列政策调整,以及不同政府机构在其中的角色和职权。简单来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说了算,因为FDA是负责审批和监管医疗器械和防护用品的官方机构。美国疾控中心(CDC)虽然是权威的公共卫生研究机构,但在进口和监管层面并没有FDA的权.............
  • 回答
    美国疾控中心(CDC)停止公布新冠肺炎检测“正在调查中”(under investigation)人数这一决定,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评价,涉及信息透明度、数据解读、公共卫生策略以及政治影响等层面。首先,我们来理解“正在调查中”(under investigation)的含义及其重要性。在疫情初期,当新.............
  • 回答
    美国疾控中心(CDC)在疫情期间删除部分数据又迅速恢复的做法,无疑引发了巨大的争议,也让人们对这个本应超然独立的公共卫生机构产生了深刻的质疑。这件事的背后,涉及到数据透明度、科学的独立性以及政治干预等多个敏感议题,需要我们仔细梳理和分析。事件的经过与起因:事情大概发生在2020年夏天,当时美国新冠疫.............
  • 回答
    美国疾控中心的一项研究表明,新冠病毒可能在去年 12 月中旬就已在美国出现。这一发现可能意味着什么?近期,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的一项研究揭示了一个可能颠覆我们对新冠疫情早期认知的重要事实:新冠病毒早在 2019 年 12 月中旬,也就是官方通报的首例病例出现之前,就已经在美国传播。这项研.............
  • 回答
    美国疾控中心(CDC)近期更新了新冠疫情指导方针,其中一项重要的调整是,对于无症状的密切接触者,不再强制要求进行新冠病毒检测。这一变化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也让许多人感到困惑。要理解这项调整的意义,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审视。首先,我们得明白CDC作为一个公共卫生机构,它的指南更新往往是基于科学证据.............
  • 回答
    美疾控中心(CDC)报告美国死亡人数较往年多出约30万,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公共卫生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这30万的额外死亡人数并非单一原因造成,而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其中新冠疫情无疑是最大的驱动力。如何看待这一数据?首先,这组数据表明了以下几点: 严峻的公共卫生挑战: 每年死亡人数.............
  • 回答
    美疾控中心(CDC)主任罗伯特·雷德菲尔德(Robert Redfield)在2020年3月对国会议员发表证词时,首次明确承认,美国的新冠疫情主要起源于欧洲,并且早期对病毒的判断存在失误。这一表态在当时引起了广泛关注,并引发了多方面的讨论和解读。要详细看待这一事件,需要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分析:一、 .............
  • 回答
    关于美国女议员成功促使疾控中心(CDC)主任承诺为所有美国人提供免费检测一事,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解读,它既体现了政治博弈的力量,也预示着公共卫生政策的重大转变,并且其影响是深远且多层次的。政治层面的解读:民意与民意代表的胜利首先,这无疑是这位女议员及其所代表选民群体的一场政治胜利。在疫情持续、经.............
  • 回答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的最新数据显示,至少有4893名囚犯感染了新冠肺炎。这个数字,虽然只是已知感染人数,但已经足够引起人们对美国监狱系统疫情形势的严重关切。这起事件绝非孤立,它背后牵涉到多层面的影响,对美国整体的疫情控制、公共卫生体系乃至社会公平都可能产生不容忽视的冲击。首先,我们必须认.............
  • 回答
    关于美疾控中心(CDC)曾提出新冠病毒可能早在2019年12月中旬就已在美国出现的说法,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且引发了许多讨论的议题。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梳理:1. 时间线的梳理与证据基础:首先,需要明确的是,CDC的说法并非一个“定论”,而更多是基于一些流行病学调查和初步证据提出.............
  • 回答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近期发布的关于新冠密接者无需检测的指导建议,确实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从传播学和流行病学的角度来看,这一调整背后有着复杂的考量,但也伴随着潜在的风险,对美国当前的疫情防控形势可能会产生多方面的影响。首先,理解CDC这一建议的背景很重要。过去几年,美国经历了多次疫情高.............
  • 回答
    美国疾控中心(CDC)最近发布的消息,指出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的BA.2分支,目前已经占到新增病例的34.9%。这个数字本身透露出几个重要的信息点,值得我们细细解读。首先,这个比例说明BA.2分支正在以一种相当显著的速度传播和取代早期的奥密克戎亚型。在疫情初期,BA.1以及一些其他亚型曾占据主导地.............
  • 回答
    美国疾控中心(CDC)关于德尔塔毒株传染性超过流感、堪比水痘的报告,无疑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也迫使我们重新审视当前疫情的严峻性。这不仅仅是一个科学数据的发布,更是对我们应对策略的一次重要提示,甚至可以说是对我们以往认知的一次颠覆。传染性“指数级”的飞跃:为什么德尔塔如此“厉害”?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传.............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挺有意思也挺值得细琢磨的事儿。美疾控中心(CDC)主任承认,在流感季死亡的某些案例,可能实际上是新冠肺炎(COVID19),这背后涉及了好几个层面的问题。咱们就来一样一样聊聊。首先,从技术和医学诊断的角度看,这并不算是什么石破天惊的“承认”,更多的是对过去两年多“混乱”时期诊断复杂性的一.............
  • 回答
    美国向乌克兰提供100架“弹簧刀”(Spring Attack)爆炸性无人机的军援行动,释放了多重战略信号,涉及地缘政治、军事平衡、国际关系及乌克兰战争的长期走向。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事件的潜在含义: 1. 美国对乌克兰的持续支持:战略定力与军事援助的升级 强化对乌克兰的“不撤离”承诺:美国通.............
  • 回答
    美国是否能够再次“伟大”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问题,需要结合历史背景、当前现实和未来趋势进行深入分析。以下从多个角度展开讨论: 一、历史上的“美国伟大”:多维定义与阶段性特征1. 经济与工业崛起(19世纪20世纪初) 工业革命:美国通过技术革新(如铁路、钢铁)和资本积累成为全球工业霸主,19.............
  • 回答
    根据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俄罗斯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是基于历史和政治共识,而非可以通过单一国家或组织的决定来剥夺的。以下从法律、政治和国际关系角度分析这一问题的复杂性: 一、联合国宪章的法律基础1. 宪章第23条 《联合国宪章》第23条明确规定,安理会由五个常任理事国(中国、法国、.............
  • 回答
    美国宣布重新豁免352项中国进口商品关税的政策调整,是中美贸易摩擦中的一次重要动态,涉及多方面背景和深远影响。以下从背景、政策逻辑、对中美贸易的影响以及潜在趋势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政策背景与逻辑1. 关税调整的周期性 美国对华加征关税的政策并非一次性事件,而是分阶段、分领域推进的。20.............
  • 回答
    如果美国未来借故冻结中国持有的美债,这将是一个具有深远影响的金融和政治事件。中国需要从经济、外交、法律、政治和战略等多个层面综合应对,以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国际地位。以下是可能的应对策略和思路: 一、立即采取的应对措施1. 评估和应对冻结风险 分析冻结的合法性:根据国际法(如《联合国宪章》《.............
  • 回答
    关于美国在2022年是否通过“收割国家”来度过经济问题的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首先,需要明确“收割国家”这一表述的含义,可能涉及经济政策、国际关系或资源获取等方面。以下从经济政策、国际关系、历史背景和现实可能性四个层面进行详细解析: 一、美国2022年经济背景1. 通胀高企与经济放缓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