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是,弹炮合一主要为了满足特定的需求而诞生的同时在现代战争中由于面对的情况多样,弹炮合一还是有较大的优势的。一般来说弹炮结合在陆军中一般有两种作用。
1.野战伴随防空
这其中以苏/俄的弹炮合一系统最具代表比如2S6“通古斯卡”,该型号是苏/俄最具代表性的武器之一。该型号的诞生主要是为了满足苏联陆军取代ZSU-23-4的需要。ZSU-23-4虽然火力密度强,但在交战距离上存在缺陷,而且弹药的威力小。随着北约的空中力量的加强苏联不得不开发新的野战伴随型防空系统。最后的结果就是2S6“通古斯卡”。
为了提高防空系统的性能苏军从三个方面着手
1.在保证火力密度的同时提高弹药威力
2.配备先进的雷达系统
3.利用导弹与高射炮相结合的手段提高性能
对于第一点苏联决定采用30毫米机炮2A38,机炮保证了火力密度,且采用30毫米以提升弹药威力。同时苏联也为2S6配备了完善的雷达系统确保其能够独立作战。最后系统配有8枚9M311防空导弹采用半主动雷达指令制导,用于攻击高炮交战距离以外的目标。
总得来说2S6是应对北约空中威胁的产物,2S6主要针对中低空目标,其设计思路很清晰远距离目标交给导弹,中近距离目标交给高炮处理。2S6较好的完成了任务,当然这种防空系统也有缺点--太贵了。因此苏联/俄罗斯陆军中还有相当数量的较老式的自行防空系统比如等。苏联/俄罗斯之所以较大力气的研制这种野战伴随防空系统主要是与其面对的威胁有关在冷战时期不失为一种正确的选择。现在俄罗斯依然在对“通古斯卡”系统进行改进以适应新的战场环境。
说完苏/俄在来看看美国,美军也存在类似的系统。虽然不能说是严格意义上的“弹炮合一”比如M6防空车,这玩意实际上是将M2步兵战车原本安装的“陶”式反坦克导弹发射器换成了毒刺防空导弹,但保留了原有的25毫米速射炮,M6的设计思路和苏联人的思路部分相似但又有较大不同。M6存在导弹和高炮的分工不过同时的是高炮和导弹的交战距离也有较大重合,两者也起到相互补充的作用。同时M6保留了原本底盘搭载步兵的能力。
为了应对新威胁,比如越来越频繁出现的小型无人机美军开始着手对M6防空车进行了改进。比如,英国BAE公司为满足美军要求的推出的M2“机动近程防空”(M-SHORAD)系统,可以看作是M6的改进型,不同的是增加了多用途作战能力,必要时也可搭载“地狱火”反坦克导弹。该型号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增加了反无人机系统以应对无人机威胁,从某种意义上体现了其多用途性。
美军的防空系统主要针对低空,不过似乎该系统也可以将“毒刺”防空导弹换为“响尾蛇”空空导弹以提升火力范围不过目该配置只出现于演示动画中。这里有必要谈一下美军上一款自行高射炮M163,其除了装备美国陆军以外也被装备给了美国的盟友以色列。以色列面临的防空压力比美国更大因此对M163进行了较大改进。为其增加了“毒刺”导弹发射系统,同时改进了原有的雷达和火控系统。
可见弹炮合一系统在野战防空中因为其配备的不同种类的武器较多应对不同目标能力较强并不是一种落后的表现相反的是反应较为灵活的思维。
2.作为中远程防空系统的补充
这种类型的代表便是大名鼎鼎的“铠甲S1”防空系统。很多人都认为“铠甲S1”是“通古斯卡”的后续型号但实际上两者的部分定位是不同的。“铠甲”系统在任务上包括了对于高价值目标的保护,比如用作海军基地和远程防空导弹阵地的补盲,从俄军大规模装备轮式底盘的“铠甲”系统可以看出这一点,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该系统不能不能进行野战伴随防空“铠甲”是一款通用底盘,通过更换越野性能好的履带式底盘同样可以完成这一点。“铠甲S1”配备了性能更好的雷达系统同时其配用的56E6E防空导弹性能较“通古斯卡”系统配备的导弹性能更佳。
总体而言,“铠甲S1”防空系统反应了弹炮合一防空系统较好的战场适应性和实用性是现代防空系统的代表之一。
未来趋势
在未来“弹炮合一”这一防空武器概率将会长期存在。以无人机蜂群为代表的新一代无人机战术对防空系统构成了挑战这就要求防空系统拥有多样化防空手段。弹炮合一防空系统不失为一种良好的选择。
同时激光武器的出现也将促使激光武器与防空系统结合。未来的弹炮合一防空系统将会呈现配置武器多样化,实体弹武器与激光武器相结合,软杀伤与硬杀伤相结合的特点,在未来的防空作战中发挥作用。当然要想实现大功率激光武器实用化,供电问题的解决是必须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