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TikTok 在禁令生效前再诉美政府,如何看待大选后特朗普似乎忘了 TikTok 禁令这回事儿?

回答
TikTok 再次向美国政府提起诉讼,试图阻止其在美国的禁令生效。这起诉讼发生在距离美国大选越来越近的关键时刻,而前总统特朗普在其中扮演了一个颇为耐人寻味的“缺席”角色。

首先,我们得梳理一下 TikTok 诉讼的最新进展。这次诉讼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延续了之前一系列的法律斗争。TikTok 及其母公司字节跳动一直坚称,美国政府强迫其出售美国业务的命令违反了宪法,尤其是在正当程序和商业自由方面。他们认为,剥夺数百万美国用户的社交平台,并且不成比例地针对一家特定公司,是对自由言论和经济活动的不公平干预。此次诉讼的目标同样是阻止一项针对 TikTok 的禁令,并且希望能够扭转此前法院的一些不利裁决。

那么,为什么说特朗普在大选后“似乎忘了” TikTok 禁令这回事儿呢?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在特朗普总统任期内,TikTok 禁令曾是他外交政策和国内政治议程中的一个显著议题。他曾公开表示,TikTok 存在国家安全风险,因为它可能将美国用户数据泄露给中国政府。他频繁在公开场合提及此事,并采取了一系列行政命令来推动禁令的实施,甚至一度引发了全球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然而,自从他卸任总统之后,尤其是当他开始为下一次大选积极布局以来,TikTok 禁令似乎就从他的公开言论中逐渐淡出了。更奇怪的是,尽管他个人在 TikTok 上拥有庞大的粉丝群体,并且这个平台本身的活跃度和影响力不容忽视,他本人对这个曾经是他“眼中钉”的问题,却显得异常“平静”。

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分析这种“遗忘”的可能原因。

首先,政治优先级的转变。特朗普的核心关注点显然已经转向了重返白宫。他需要集中精力处理竞选策略、争取选民支持、攻击政治对手等等。TikTok 禁令虽然曾经是一个热点,但在他当前的政治生态系统中,可能不再是优先级最高的议题。他可能认为,在这个阶段,与其纠缠于一个已经进入法律程序且执行起来充满复杂性的问题,不如将精力投入到更能直接影响他选情的议题上。

其次,目标受众的考量。特朗普的政治基础主要由一些特定的选民群体构成,他们可能对 TikTok 禁令的关注度并不如他对经济、移民或边境安全等问题来得高。反而,如果他过分强调 TikTok,反而可能会疏远一部分对他来说至关重要的年轻选民,而这部分选民正是 TikTok 的主要用户群体。事实上,不少特朗普的支持者本身就是 TikTok 的活跃用户。在需要扩大选民基础的情况下,公开反对一个他们喜爱的平台,显然不是明智之举。

再者,对执行层面的认知。特朗普虽然曾经强势推动禁令,但要真正实施起来,面临着来自法院、法律程序、以及科技巨头公司的多重阻力。即使他卸任后,禁令的执行也变得更加复杂,并且需要拜登政府来继续推动。特朗普可能意识到,他个人对这个问题的直接干预能力已经大大减弱,而拜登政府在执行方面似乎也并未表现出与他同样强烈的紧迫感。与其继续“喊话”,不如观察事态发展。

更深层一点,利用TikTok的潜在价值。耐人寻味的是,即便他不再公开提及禁令,特朗普本人却积极利用 TikTok 平台来发声,甚至创建了自己的账户,以期接触更广泛的年轻受众。这本身就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一方面,他在任时极力要“封杀”这个平台;另一方面,他卸任后又开始“拥抱”它,并试图从中获益。这种转变,或许可以解读为他正在以一种更具实用主义的方式来对待 TikTok,即如果不能摧毁它,那就尝试利用它。

最后,战略性的模糊和机会主义。在政治博弈中,适时的沉默也是一种策略。特朗普可能是在等待一个对他更有利的政治时机。如果拜登政府在 TikTok 问题上出现任何失误或引发争议,他或许会抓住机会重新介入,将其作为攻击现任政府的筹码。同时,通过对禁令的“遗忘”,他也能避免在这一问题上过早地暴露自己的立场,从而保持一定的战略模糊。

总而言之,特朗普在大选前夕对 TikTok 禁令的态度转变,与其说是“忘了”,不如说是一种政治策略的调整和机会主义的体现。他需要权衡竞选目标、选民构成、执行可行性以及平台本身的潜在价值。在复杂的政治棋局中,他选择将这个曾经的“高压锅”暂时搁置,转而关注那些更能直接影响他选情的议题,同时也在不经意间,以一种新的方式与这个平台产生了联系。而 TikTok 持续的法律诉讼,则是在这场由前总统开启,现任政府接力,而当事人则在旁观甚至利用的复杂博弈中,继续书写着其在美国的命运。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字节跳动再次起诉美国政府,要求重新评估 11 月 12 日的「TikTok 禁令」。

这本来不算啥,明天就要生效的禁令,今天不反抗一下还等什么?

但新闻就像王瑞恩发的想法,连着来看就比较搞笑了:据知情人士透露,在过去几周内,字节并没有和美国外资投资委员会(CFIUS)进行任何「有意义的对话」,只能自己「揣测是否应该继续出售公司股权」。(相关报道:TikTok hasn't heard from the Trump administration in weeks, prompting latest CFIUS petition

在这一背景下,今天发起的诉讼,更像是在问:「马上放学了,你到底还打不打我啊?」

大概率不打了,12 号生效的禁令,在目前的形势下,看上去不具备任何的现实可行性。

禁令要求字节跳动剥离任何 CFIUS 定义的,用于支持 Tiktok 运作的有形和无形资产,放弃任何通过 TikTok 和 Musical.ly 应用获取的数据,并且在完成这些要求后向 CFIUS 提交书面报告确保其永久得到落实。

然而,如果知情人士说得没错的话,现在 CFIUS 都没功夫来批改作业了,到底还写不写?

其实,早在上周,答案就已经很明显:司法系统并不站在特朗普政府一边。

三名用户起诉美国政府,认为 12 号的禁令阻碍了自己通过 TikTok 获取商业收益,申请暂缓禁令;法院批准了这一诉求,并指出两点:

1、政府可以出于国家安全目的,采取行政手段限制商业交易,但在这一过程中不能限制传递信息;

2、封杀 TikTok 会导致三名原告丧失商业收益,相当于未经审判剥夺公民财产。

用这个思路继续下去,通过后续诉讼,有望彻底废除(而非暂时搁置)禁令。主要打的点,经过一系列法律拉锯战,也很清晰了:违背正当程序,用缺乏事实依据的调查报告剥夺合法财产、限制言论自由。

在新的诉讼中,字节跳动也指出了自己为了确保数据合规所做的努力,并指责 CFIUS 并没有对这些工作提供「实质反馈」,也没能提供下一步的行动指引。这一点跟之前的起诉也构成了呼应:你让我遵守要求,至少得告诉我要求是啥吧?又不说想让我怎样,到时候又封禁了,程序正当性还要不要了。

这起诉讼只是一个缩影,传达出了短期内的利好信息:无论是对华为还是 TikTok,通过行政命令简单粗暴一禁了之的情况会减少。对正当程序的强调、对私人财产的保护会重新占据价值高地。

但隐忧依然存在。上图显示了 CFIUS 介入的跨国并购案件数量,可以看到,早在特朗普上任前的 2014、15 年,中国企业就位列接受 CFIUS 调查企业的前列。

扯远一点,利用《反海外腐败法》追究国外企业高管的刑事责任,迫使企业将业务出售给美国竞争者,也频繁发生在民主党执政期间(比如知名的阿尔斯通案)。

豪夺固然一时见不到,但巧取仍需提防。

user avatar

TikTok 再诉美国政府,无非是对特朗普总统的政策挑战,但现在美国政府处于权利过渡期,总统下达命令基本上是减分作用。然后拜登是支持美国年轻人Tik Tok的,所以,Tik Tok无需畏惧特朗普。

并且,现在特朗普是四面楚歌,在国内精英人士、主流媒体、巨富、科技圈全都和特朗普对着干的。特朗普想自保都难,更何况要再闹事情呢?

现在特朗普不承认2020年拜登大选结果,无非是想和民主党达成不追究协议,以达成下台后保全全家人。毕竟,7100万选票也不是吃素的呀,怎么样也待闹一闹呀。要是民主党不妥协,那搞个拜登下台游行示威也把拜登给搞得够呛的。

回归原题,Tik Tok无需怕,利用这次时机,再次诉讼美国政府,好处很多。

其一和美国主流媒体、精英人士站队,非常有利于立足美国根基。

其二和美国年轻人站队,得到更多更实在的美国年轻人的认可和信任感。美国人都喜欢强悍文化,Tik Tok再次诉讼美国政府,无疑对Tik Tok的实力加分。

其三和国际主流站在一起,扩大进军全球战略。

user avatar

我记得之前其实就暂停了,因为有TikTok用户起诉政府,可能是想加一重保险吧。整体上看头条采取的战略还是成功的,就是拖,不停拖,给多长时间拖多长时间,拖到大选,又运气非常好特朗普真的没成功连任,这个事情就有机会不了了之了,事实也的确是按照这个剧本发展的。不得不说头条决策层的水平还是要比网友们高多了。

user avatar

前脚被人称为二鬼子的企业

后脚就会被人称为“爱国”核心


虽然之前在tiktok落难之时,我有公开说过这事是被人安排好的,被美国媒体故意操纵的

实际tiktok未必是那样

(结果那时候我因为没跟别的主流自媒体一样攻击tiktok,还被各种攻击……说我向着tiktok说话,卖国xxx之类的……

到现在都还有因为这事怼我而做的视频发在b站,真是惨。。。这信息差下被带上节奏的人,是真难沟通)

现在虽然事情似乎翻转了

但我还是要说那话,谨防媒体,尤其境外媒体!无论他是帮tiktok还是不帮,他们的话都要斟酌一下,了解下根源,再做判断

我希望各位还是要认清一点

tiktok,字节跳动他终究只是个公司,它的处事根源是为了经济利益,与爱不爱国毫无关系。

而媒体,包括境外媒体,他们都是有自己的屁股的!
因为你永远不知道美国新闻中的“知情人士”是谁

媒体发表的言论是有他最终目的性的


我们国内因为信息差的缘故,很容易被这种境外媒体带了节奏。对此我们的经验实在是太不足了

这次拜登的上台,这种媒体的节奏只会越来越厉害,越来越难防


请一定要学会独立思考,寻找线索,找寻逻辑。不要成为境外媒体操控的对象


user avatar

这波啊,字节跳动摆明了,我就一屁,放不放在您一句话,不过呢咱得提一句,您要崩一裤子屎,也别说我没提醒。

就是算准了川普现在夹不紧腿,能奈我何?

现在来看张一鸣张总的方针似乎是对的。大选年,注定做不成事,最多杀鸡儆猴。所以就先认怂,躲过第一刀,然后拖着等川普滚蛋,新君登基大赦天下就回到原点。

再想深一层,川普要杀的是这只鸡吗?不是,他想下手的是华为腾讯这个级别的猴子啊,所以为啥要一只鸡出头抗争?拖到猴子搬来救兵不好吗?

他在第五层,你在第几层?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