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美国商务部发表声明:9月20日起将执行 WeChat 和 TikTok 的禁令?有什么影响?

回答
美国商务部宣布,从9月20日起对微信(WeChat)和TikTok(抖音国际版)执行禁令,这无疑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件事的影响,从技术层面到地缘政治,再到我们普通人的日常生活,都牵涉甚广,绝非一句“禁了就完了”那么简单。

为什么会突然宣布禁令?美国的理由又是什么?

美国商务部给出的官方理由主要围绕着“国家安全”和“数据保护”。他们声称,微信和TikTok收集的用户数据可能会被中国政府获取,从而威胁到美国国家安全。具体来说,他们担心这些平台可能被用来:

追踪美国公民: 收集个人位置信息、浏览历史、通信记录等。
进行政治宣传和虚假信息传播: 影响美国的公共舆论和选举。
窃取商业机密: 通过用户数据分析,了解美国企业的运营模式和技术。

当然,这些理由本身也伴随着很多争议。许多人质疑这些说法是否有确凿的证据支持,或者这是否只是一个政治工具,用来施压中国,以及推动“科技脱钩”战略。

禁令具体会带来哪些影响?我们一一来看。

1. 对于用户而言:一场“无声的告别”还是“技术上的阻碍”?

国内用户无法访问: 理论上讲,这项禁令一旦生效,在美国境内的苹果App Store和Google Play商店将无法下载新的微信和TikTok应用程序。同时,已经安装了这些应用程序的用户,其应用的功能可能会受到限制,例如无法接收或发送消息、观看视频等。 这对于依赖微信进行日常沟通(尤其是华人社区)以及使用TikTok获取信息、娱乐和进行社交的用户来说,无疑是一场不小的冲击。 很多在美国生活的华人,微信是他们与国内亲友联系的唯一或主要途径。禁令一旦执行,这种联系将变得异常困难,甚至中断。
其他应用功能也可能受影响: 微信的支付功能(微信支付)、小程序等都可能受到影响,尤其是在涉及与美国金融系统交互的情况下。TikTok的广告业务、直播打赏等也可能因为支付渠道受阻而无法正常运作。
替代方案的出现与挑战: 用户可能会寻找替代性的社交和短视频平台,但能否找到能够完全替代微信和TikTok功能的平台,并且用户习惯能否快速转移,这是个未知数。

2. 对于企业而言:业务受挫,战略调整的阵痛。

微信: 对于在美国运营业务、依赖微信进行客户沟通和市场推广的中国企业以及一些美国企业来说,禁令将直接阻断与中国客户的联系渠道。 特别是那些针对中国市场进行营销和销售的企业,微信是不可或缺的平台。
TikTok: 这是最受影响的美国企业之一。TikTok在美国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和蓬勃发展的创作者经济。
广告商: 大量美国广告商通过TikTok投放广告,禁令将导致他们失去一个重要的营销渠道。
内容创作者: 许多美国的内容创作者通过TikTok获得收入,禁令将直接影响他们的生计。 TikTok的算法推荐机制也吸引了大量用户,很多新兴的社交媒体趋势都发源于此,禁令会影响这些趋势的传播。
母公司字节跳动: 对字节跳动而言,美国市场是其全球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禁令不仅会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更会对其全球品牌形象和未来发展战略带来巨大影响。 字节跳动一直试图通过数据隔离和增加美国管理层来回应美国的担忧,但从目前来看,似乎未能完全打消美国的疑虑。

3. 在技术和供应链层面:加速“脱钩”,重塑数字生态。

“科技战”的延伸: 这次禁令可以说是中美科技竞争加剧的又一个缩影。它不仅仅是针对两个应用,更是美国试图在数字领域与中国划清界限,减少对中国科技企业的依赖。
对全球科技格局的影响:
加速其他国家对数据安全的审视: 美国此举可能会鼓励其他国家更严格地审查和限制中国科技产品和服务,进一步加剧全球数字生态的碎片化。
推动替代技术的发展: 可能会激励更多美国本土或盟友国家的科技公司开发类似微信和TikTok的替代产品,从而重塑全球社交媒体和通信应用的格局。
对芯片、软件等产业链的影响: 虽然直接影响的是应用层面,但长远来看,这会促使企业重新评估其在全球范围内的技术供应链,可能导致一些企业更加谨慎地选择与中国科技公司合作,或者将生产和研发基地转移到更“安全”的地区。

4. 在地缘政治和国际关系层面:加剧紧张,影响深远。

中美关系的新摩擦点: 这次禁令无疑会进一步加剧中美之间的紧张关系。 中国方面肯定会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和反对,并可能采取反制措施。 这种“你来我往”的政策对两国关系而言绝非好事。
对全球化理念的挑战: 禁令的背后是逆全球化和保护主义思潮的抬头。 在一个日益互联互通的世界里,以国家安全为由限制技术和信息流通,不仅会损害经济利益,也会削弱国际合作的基础。
对其他国家的信号: 美国此举也可能向盟友国传递一个信号,即在与中国科技公司打交道时需要保持警惕。 这可能会促使一些国家重新审视与中国在科技领域的合作。

事情还有转机吗? 悬念依然存在。

尽管禁令即将执行,但事情的走向并非完全确定。

法律诉讼: TikTok和微信的母公司都已经在美国提起了法律诉讼,试图阻止禁令的生效。 如果法院判决有利于这些公司,那么禁令可能会被推迟或取消。
“剥离”的可能性: 此前关于TikTok可能被美国公司收购的传闻甚嚣尘上。 如果字节跳动能够找到一个被美国政府接受的解决方案,比如将TikTok在美国的业务剥离给一家美国公司,那么禁令或许能够避免。 但这个过程极其复杂,涉及股权谈判、技术转让、以及各方利益的平衡,能否成功仍是未知数。
政治环境的变化: 美国的政策走向很大程度上受到政治环境的影响。 未来的政府或国内政治格局的变化,也可能影响到这项禁令的执行和后续发展。

总而言之, 美国商务部对微信和TikTok的禁令,绝非仅仅是两个应用程序的生死问题,它是一系列复杂因素交织下的产物,涵盖了国家安全、经济利益、科技竞争、乃至国际政治等多个维度。 这将对全球的数字生态、企业运营和国际关系产生深远的影响,其具体后果还需要时间来检验。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这意味着我们所使用的互联网服务可能会变得更加“区域化”,信息流通的渠道也可能面临更多限制。 这也提醒我们,在享受数字便利的同时,也需要关注背后复杂的全球政治和经济博弈。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川普就是一个博弈技术一般,但威胁度很高的总统。

一旦达不到目的,即便实施方案对自身也很不利,依然倾向于把威胁付诸实施。

从贸易战一开始就是这个风格。

user avatar

看来没有禁止使用嘛,只是不让在应用商店下载。官网就不能下载了?

多大点事。

受影响的反而成了 微信支付。以前有些华人超市、华人团购、小买卖之类的都用的微信支付。支付功能可能要受影响了。

不过,华人嘛,整个VPN总是会的,用陆版呗。


大懂王还是那个懂王。

user avatar

推上直接炸锅了,各路豪侠纷纷下场呼吁四十五天后把川普选下去,

怎么说呢,独夫民贼不过如此了。

user avatar

这是对中国政府最理想的结果,对TT公司是可以接受的结果,对川普是不得不做的结果,对资本势力是不可接受的结果。

蛮好,基本大家都得到了各自想得到的。

顺便一句,川普政府现在在调查美国游戏公司与腾讯的关系这一点,是我少有的要为美国政府叫好的决定。

user avatar

之前看观视频的时候听山高县说过一句话“印度是终极版的美国”,当时我确实理解无能,现在真是恍然大明白!

其实,美国财政部拿没拿到钱并不重要,美国政府向全世界以及美国人不断显示他们在打压中国并且屡屡得手才是重要的。真把特朗普当成一个能用钱摆平的地产商就太蠢了。中美之间的冲突,钱的问题是个事,但不是大事。以为可以用经济让步稳住美国,和以为可以用经济捆绑拴住美国一样都是不切实际的。——叶海林

现在皮球又被踢回到咱们半场了,看国家队怎么接招拆招吧!

什么叫新自由主义市场经济啊?战术后仰!

user avatar

看这么多回答,我还以为美国已经动手了呢,闹半天是口嗨啊。


简而言之,我并不认为这一说法会付诸实践,通过行政命令要求某不存在的应用商店下架tiktok于法无据,川普真这么干必然会引起国内的巨大反扑,搞不好还会让美国人也用apk文件安装应用。


至于通过技术手段阻断美国人对tiktok服务器的网络连接,则同样是赤裸裸的侵犯通信自由,甚至涉嫌违宪,这也是现代社会难以想象的无耻行为。


川普如果真的为了表达对中国的敌视而不让美国人玩奶头乐,想必更是在不久后大选中自取灭亡。美国人自由惯了,什么时候受过这样的委屈,到时候即使平时不关心政治的哪部分美国人也会站出来,用选票来避免自己活在一个审查国家中的威胁。


「我可以不刷,你不能不让」,如果川普倒行逆施强推这一政策,侵犯公民权益,迎接他的将是全美公民的愤怒,这种愤怒将直接导致他在大选中一败涂地。

user avatar

美国商务部已经发了声明,9月20日开始,美国公司禁止与微信和TIKTOK商业交易,禁止美国公司通过微信“以美国境内转移资金或者处理付款为目的服务”。

这基本上就意味着TIKTOK早先和甲骨文之间的交易不能进行。

这就牵扯到一个问题,自由互联网和互联网主权的问题,美国过去一项主张自由互联网的,这个事情基本上就象征着互联网主权的概念从提出到全世界,包括美国在内的国家,基本上就抛弃了“自由互联网”的概念。

从某种方面来说,自特朗普上台以后,美国人抛弃的概念不少,从“国际组织的合作”到到处退群,从自由互联网到互联网主权,从国际自由贸易到“MAGA”,属于180度的转弯。这不得不让人怀疑早期美国提倡的自由贸易以及自由互联网的用心。

因为很清楚的是,互联网本身就是美国军方项目,是军转民的一种表现,早先互联网发展的重心在美国那是很自然的事情,考验一个国家是不是拥抱他们的价值观,不是说在顺境的时候说,顺境的时候谁都会说,我现在也可以和印度人大谈特谈自由贸易,问题是在形势改变的时候,美国人是否还能否坚定的保持这种观点?

答案是NO,所谓的互联网自由已经破产。

中国既然已经出台了禁止出口技术目录,包含了禁止出口人工智能一系列技术,字节跳动作为中国公司当然遵守中国法律,这一点毫无疑问。如果美国担心真的是美国人的数据外泄,我也能理解,但是既然甲骨文已经采取的云上贵州的模式,基本上已经满足了美国人数据的严格要求,如果说这种模式都走不通的话,那世界互联网的结局只有一个:互联网的碎片化。

不要觉得这是中国的损失,在世界范围来看,中国互联网公司在世界上占的份额并不大,且大多数都是应用层面,而非底层,在世界互联网范围来说,谁是真正霸权国家?当然是美国,GAFA公司的业务遍布全世界而不仅仅是中国,如果全世界的互联网完全碎片化,自然是谁的人口多谁占优势,没有一个国家会自愿放弃自己的互联网产业,到时候肯定会对美国的互联网产业进程挤压效应。

尤其是以facebook,亚马逊,苹果,谷歌为首的几家公司,欧盟只是第一个启动的,未来类似于欧盟的政策不可避免的会在全世界推开,这是互联网历史上的一次大变革,不但是某个应用的碎片化,未来还会出现技术的分化,即基础架构的分化,政策的分化,即限制某些特定互联网软件的使用,商业分化,指防止特定的互联网公司的商业行为。

我倒是想看看,在世界互联网碎片的大环境下,到底是谁更倒霉,是中国还是美国。

要么美国退步,要么美国自由互联网价值观破产,只有一个选项。

user avatar

喝下午茶的时候来答一波,其实这事儿很简单

1.甲骨文是共和党金主,Tiktok找到甲骨文本来也是周旋的手段,如果找微软没法做白宫的关系。甲骨文近年不顺快要沦为专利流氓,正好需要拳头产品,于是双方一拍即合

2.案子拿到白宫,要老川这时候同意交易,不是等同让他示弱么,自然表示不听游说再硬一波

3.那如何不得罪共和党金主,自然是留了后门再提高要价了,所谓11月12号最后期限都是谈判的调调,白宫此时拿不出统一方案来


魔鬼都在细节里,tiktok的案子拿到白宫是老川,库什纳,天蓬和姆努钦在审,老川满脑子都是摇摆州,库什纳和姆努钦想着自己华尔街的利益(结合张一鸣想上市的新闻),天蓬是个神经病。这几位能达成一致意见就有鬼了

user avatar

怎么有种莫名的感觉是懂王在给甲骨文极限施压呢…大概嫌弃分成太少。

坐等中欧某一天撇开美国推出某种形式的互联网交流协议。

这一天也许不会太近,但是懂王的连任将大大缩短这一天到来的时间。

user avatar

懂爹这就叫,老太太钻被窝——整活整不明白,话还挺多。

我觉得我现在了解懂爹,就像我爸了解我一样。我昨天中午刚说过懂爹要整活,晚上懂爹起床了,果然开始按照我的思路在整活。我老果然是你球亿里挑一的人才,懂王务必马上聘我当国师,请。同时作为土木工程行业人才,我还可以帮懂爹盖墨西哥墙,一份工资可以干两份活。

我之前说过,懂爹一切操作的本质相当于是把美国积累了两百年的,无法用金钱衡量的合法性财富变成现金,类似于八旗子弟把皇上赐的黄马褂卖了换钱,买猪油涂在嘴唇子上在茶馆充阔。针对头条这件事,本来就明摆着是在讹钱。那头条又造不出氢弹来,他能对你国家安全有什么威胁?拿祖上留下来的冠冕堂皇话术骗别人,骗到最后连自己都给骗了。

拿黄马褂换猪油已经够丢人了,更丢人的是拿黄马褂还换不来足够的猪油。天天想着整一些低级活,反复无常去多讹诈点钱,一次两次大家以为你是不按套路出牌的世外高手,可是三次四次呢?次数多了大家就识破了,你不是不按套路出牌,你是根本不会打牌,就是指望着一堆乱招去装高深。这不就是Donkey of Kweichow嘛,中学我们就学过了。

我也不得不感慨,美国真是寿数要尽了,就像红巨星最后氦聚变的那短暂时光。当年跟苏联冷战,玩星球大战的时候,那合法性高得突破天际。后来打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甭管实际上是不是正义,那至少也是占着道德的制高点,打着为民除害,维护地区安全的旗号。现在可太搞笑了,一早到晚就是谁多占了你几美元的顺差,头条没给你交够回扣了,我得给头条整点活,让他知道知道这条酒吧街谁嗦了蒜。我滴妈,曾经叱咤风云的大忽悠,啊不,人类灯塔,咋就沦落到这步田地了?

懂爹打包出售合法性,这事儿是我们做梦也盼不来的。虽然说现在这个世界没有二十年前那么稳定,但毕竟还不是彻底的强盗优先的乱纪元,合法性仍然是重要的东西。他要卖,你就让他卖。敌方攻击力降低20,就相当于我们防御力升高20。他要败他的合法性,那就败,他越败,我们的合法性越高,我们后面的工作就会越顺畅。

搞不好若干年之后,头条被载入史册,是作为一个王朝覆灭的导火索。

user avatar

我还是太乐观了,本来我认为懂王关注的会是返点问题,想不到他还是以票为纲,说白了我还是犯了机会主义错误,应该检讨,说白了我整天喊着抛弃幻想,到头来我自己幻想抛弃的不够彻底。

现在看来这个预测才是最接近现实的。

本来我认为懂王的本色还是商人秉性,但是现在看来,四年的华府酱缸生涯彻底抹掉了他此前几十年的人格特质,他最后的一丝商人逻辑早就已经消失了,他已经彻底沦为了选票动物,我怀疑只要是为了选票,哪怕你让他从地下把魔鬼请出来他都不会有半秒钟犹豫。

华府就像个蛊窟,那里除了选票机器已经没有其它生灵了,都说资本能异化人,看来在选票面前资本都得甘拜下风。

交易的艺术也好,返点也罢,极限施压也行,这些都是商人行为,我不讨厌商人,精明的商人甚至令我尊敬,但懂王摆脱商人逻辑的速度之快超乎想象,他以纯粹的,无垢的选票逻辑运转,他早已不再是什么政治素人,他和华府的其他人比起来仅仅只是看上去不同,内核已经完全一致。我之前设想的美国通过接纳云上贵州-苹果模式,懂王拿一些返点,用增资扩股笼络甲骨文,顺便把欧洲人给安排了,这种一举多得,利人利己的策略不再会出现了,他只要选票,而反华是选票之源。

“对华温和政策的合法性已不复存在”这句经看来得反复念,我就是心怀幻想结果被打脸的典范,大家应该以我为鉴,把幻想往死里打。

今后,但凡是为了选票,他能做出任何事都不足以令我感到惊讶了,必须警惕他基于选票逻辑所做出的一切决策,这其中包含的疯狂,再结合美国庞大的国力,其中蕴含的威胁将是不可想象的。

童话故事结束了,欢迎来到现实世界。

user avatar

才禁了两个APP,说难听点,够干啥啊…

user avatar

这次美国同时禁微信和国际版抖音,其实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对比。


微信虽然从来没有在美国做广告,但也通过海内外华人,拓展到很多和华人有生意关系的美国人。在美国也有很多用户。

但是微信不在美国上市,不在美国设服务器,也不在美国招聘程序员。你在美国要用微信可以,信息都要传到中国服务器。代码、数据都中国。你们美国人爱用不用。

特朗普禁令出来,马化腾本人鸟都不鸟他。外交部直接发声威胁要强制苹果下架微信,吓得苹果招来一群美国科技公司去游说特朗普。然后自己不出面,找一群美国微信用户起诉美国政府关闭社交工具,属于侵犯他们的言论自由权。而且已经初步胜诉,美国政府无法让现有微信用户停止使用微信。

所以现在,美国政府无论是从法律上,还是技术上,都无法封禁微信。最多命令苹果商店下架微信——当然啦,大家都知道苹果现在比腾讯害怕一百倍。


至于张一鸣嘛,两年前就开始“去中国化”布局。首先是收购了一家根正苗红的美国公司做抖音国际版 TikTok。而且一开始就把 TikTok 和抖音完全分隔开。公司注册在美国,在美国建了一个超过一万开发人员的总部。还把所有用户数据放在美国境内,没有备份。张一鸣生怕别人不知道他的一片美国心。就差去全身漂白表忠心了。

结果呢,川大统领的法西斯大束棒下来,才不管你是黄心还是白心。只要你是小眼睛黄皮肤的小黄人,都要封禁。

稍微有智慧的人,都知道特朗普禁令中的“信息安全”只是狼吃小羊的借口。结果呢,张一鸣一跪再跪,想着把贱卖 TikTok 求荣。就算中国政府给他装上了“出口禁令”这个人工外骨骼,他竟然还能搞出给甲骨文这种反华公司持股、在纽约证交所上市的骚操作出来。

现在结果出来了。我在美国还是想怎么用微信就怎么用微信。研发、运营、服务器都在中国,你特朗普有种建墙啊?而张一鸣的抖音国际版就不同了,研发、运营、服务器都在美国,你为鱼肉,人为刀俎。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

我在上个星期写的千赞回答,劝张一鸣学学马化腾,不要跪了。但是那篇回答之中,也不幸准确地预测出张一鸣会继续跪下去。而张一鸣也得到了符合他德行的结局。


马化腾通过此役,成为万人敬仰的中华民族的脊梁。而至于张一鸣,拿千千万万中国人给他训练算法模型,然后转手贱卖给美帝国,一跪再跪,让全世界人都觉得华人软弱可欺。这种人,说他是秦桧,也不过分吧。

弱宋之时,苏洵写下了雄文《六国论》,怒斥贿秦之害,一千年过去了,为何还有人不明白这个道理呢?

就算张一鸣看不起中华文化,也不应该不明白这个道理啊?他不是崇拜特朗普吗?没读过《交易的艺术》?他不是科技业大佬吗?没学过基本的博弈论?也许南开三本不开这门课吧。

user avatar

如果说之前这事儿还在谈,还在角力,现在看来美国商务部的这个宣布已经彻底把路断了。

周三的时候美国商务部还把一份经过修订的交易条款发给字节,让字节和甲骨文接洽。

到周五的时候商务部宣布:从9月20日开始,美国公司将被禁止与微信和TikTok进行商业交易。

稍微回顾一下事情发现就可以知道,这是美国在利益面前,用所谓的国家安全为由,想要对中国出海的互联网企业进行围剿的结果。

最开始额时候特朗普希望是封杀TikTok,这是极限施压。

然后要求字节将TikTok的美国业务出售给美国公司,这是图穷匕见。

在中国政府出手的干预下,让美国试图霸占中国科技企业核心技术的门路落空,让TikTok和甲骨文合作,将TikTok美国用户数据在美国存储和管理,以解决美国政府的“国家安全”担忧,但是核心算法依然拿在中国公司手中,这是见招拆招。

现在特朗普彻底撕破脸面,对这样合理的解决方案依然表示不满,一方面说美国财务部无法获得报酬,一方面说字节依然掌控TikTok的多数股权,这是最后的撕掉底裤。

之前灯塔国喊的什么国家安全、互联网自由、数据泄露,现在就连这些接口都不用了,就是单纯的对中国企业的霸凌和强取豪夺。

这件事情的本质,已经是美国政府的胁迫交易了,不光是强买强卖,而是去吃相极其难看的强买强卖。

特朗普商人出身,最爱玩的就是政策擦边球,现在当了总统,发现自己不需要打擦边球,直接修改政策就可以了。

美国多年一直标榜所谓的市场经济原则和公平竞争原则,特朗普直接全盘否定。

和TikTok事件同时在发酵的,还有另外一个事情,就是facebook实锤将欧洲用户数据偷偷传给美国,现在面临欧盟191亿人民币的罚款。

而正是这家facebook,之前在美国对字节的调查里面上蹿下跳,试图把字节挤走然后发展自己的替代品。

特朗普政府的所作所为就是当年炮舰外交的延续,继续利用美国的霸权地位给自己国内的利益集团开路,用「数字炮舰政策」对外国企业进行明显「双标」的绞杀。

这事儿到最后其实只有一个结果。

中国的《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限制核心技术的出售,这是底线。字节也表明了所有谈判的前提都是建立在不转让核心算法上的。

TikTok和甲骨文的合作模式,一个提供技术,一个提供云服务,这是让美国用户的数据放在美国,这是最好的解决方案,也是最合理的解决方案,更是美国自己在欧盟遇到数据问题的解决方案。

而特朗普选择了强制的封锁,选择了过去几十年美国高呼的自由贸易和互联网自由彻底破产。

这让全世界都看到,美国亲手把全球的互联网打碎成了大国局域网。

我自己就在金融科技领域,和互联网非常紧密,甲骨文这些公司每天打交道,我可以很负责任的说,美国选择了「闭关锁国」,也选择了把今后的互联网大势交给了有更多用户基础,更多程序员,更快迭代发展的中国企业。

没想到美国给自己修起了新时代的柏林墙,没想到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可以从退群变成自断于世界,更是没想到特朗普这么懂打劫抢钱。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