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科室友走了十年,读博时候跳楼的。
他是个乐天派,总是笑呵呵,经常在寝室开玩笑,逗大伙开心。他说家在贵州农村,六个孩子。有时候寒暑假回家,父母都想不起来有这么个孩子。
大学四年GPA排名靠前,每年一等奖学金,靠奖学、助学金读完大学,家里没给一分钱。
家里穷只是一方面,从遗传基因角度,还让他又矮又丑。印象中他没谈过朋友,不知道恋爱啥滋味。
毕业多年没联系,再听到他的消息,已经是过世了。据说读博期间论文压力过大,导师一直不给毕业。快30的时候,没有前途,没有爱情、没有事业。
我后来想,他一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从偏远农村考进大学。依靠自己的努力支付学费、生活费,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取研究所博士生。
贫穷的家境、偏丑的相貌、多年寒窗苦读,没有娱乐、没有情感经历。没人注意到他来到人世,也没人注意他的离开,仿佛从来没有出生过。
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这句古人的箴言如同黑暗中的星光,照亮那些渴望从苦难走出来的人。
奈何现实却不像文章一样美好。
或许,上天根本没有降什么大任。
或许,苦难的终点未必是光明。
愿天堂没有论文压力。
本文试做对室友的祭奠。
补一个证据:
忽然发现10年前的互联网信息很难找回,换手机、换电脑,很多对话找不到了。然后发现他的qq空间还在。
生死大事,请相信不会为了赞,瞎编一个室友的故事。至于文中说他父母都不记得这么个孩子,这是室友自己说的,当时大家听的大笑。至今我也分不清,他说的到底是真话,还是笑话。
当一个学术资质(可能还包括自主学习能力)不太高的大学生把读研作为唯一翻身出头或跟风选项的时候,按理说是应该做好道路不会太顺、导师不会太满意的思想准备的。但其实他们在拿到心仪(或无奈)的录取通知书之后,大部分人心态已经自动抹除过去的认知与能力缺陷,仿佛新生(脱胎换骨的意思)。
但事实上,这种新生转变几乎是不可能的。
人生的苦难刚刚开始,不可知的未来已经开始脱离自己的掌控。
另一方面,相对于这些不太清楚自己状况的研究生人数,那些恶意对待学生的导师人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绝大部分研究生已经顺利毕业。
也正是这一事实,似乎广泛地证实这些迷迷糊糊的研究生一直以来的美梦可以成真。
然而美梦终有破灭的时候,这似乎更正常一些。
这个社会已经非常友好了,给每个年轻人足够的时间做梦。
其负面影响也很明显:忽略自己不足,陶醉友好梦境。
做自己擅长的事情,走适合自己的路,这固然不易,但不需要付出生命代价。
疼惜、愤怒和吐槽毫无意义。
我们肯定无法改变高校、导师和他人。
或许改变自己还来得及。
非常理解,十分痛惜。
当年我就是这么被骂过来的,一度抑郁的想过自杀。
你能想象老板每次见你都骂你那种感觉吗?能想象你上个厕所都要绕着道,尽量避免和老板上同一个楼层的感觉吗?
我就是这么过来的。
很多人不理解硕士和博士怎么如此脆弱,为什么明明已经有了本科学位,完全可以不必为了一个学位而如此委屈求全。
只有读过,经历过,才明白,经年累月的思想暴力,不对的被摧残,才是让很多硕博绝望的缘故。
其实硕博那点体力苦,再苦也忍受得了,但是心理上的苦才是苦。
老板把你骂成一无是处,因为一点错误,永远提及,冷言冷语的,各种打击,简直是我人生里最灰暗的一段经历。
哪怕我自己农村出来,吃过很多苦,但是面对这种言语和心理暴力,都差点撑不过去,让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差劲的。
还好在我极度抑郁的时候,知乎给了我希望,我才发现,原来,一个博士,其实也是有用的,至少我知道的一些东西,能够分享给大家,让我觉得自己是有意义的。
所以,这也是我至今依然在知乎的原因,因为某种程度上,在互联网上的存在,给了我人生的意义。
但是即便如此,这种创伤是永久的。
我以前性格可以说是开朗乐观,现在变得十分闭塞,我不喜欢和人打交道,甚至很严重的社恐,这种塑造,估计很难改善了。
直到今天,我觉得,这个问题,依然无解。
虽然很多单位有所谓的心理建设,但是往往都是走形式。但是我真的希望,能够把心理建设作为必修的内容,让每个大学生都具备。
所以,我在上课的时候,也会告诉学生,要勇于反抗,不要屈服于导师。不要因为学位而屈服,更不要因为面对导师的欺压而退缩,甚至怀疑自己,能够走到本科,本身已经是非常优秀了。能够读研,更是百里挑一了,千万不要被PUA了。
然而,悲剧从来都没停止,武汉理工的王教授,西安交大的杨教授,大连理工的某教授。
你们真的没有意识到,是自己害死人了吗?
每次看到类似的事情,都有一种无力感,所以我只能给这种问题点个关注加点热度,忍不住的时候,说两句带带热度。
让更多的人看到,也许会让一部分人,升起反抗的精神,不屈服于导师的压力。
学位,真没什么大不了的。导师,更不是什么大不了的。
每次看到这样的消息心理就特别特别的难受,又让我想起了哪个大连理工的在实验室里自杀的同学。
我们总说生化环材都是坑,也总在劝退,但又有什么用。
我不知道这个孩子跟导师的关系怎么样,是不是被导师压榨,但是实验任务不顺这种情况真的太多太多了。同样的条件,做10次出7种不同结果可能都是正常的。连续翻车半个月毫无进展也是加长便饭,做了半个月发现用错质粒也不是没遇到过。
我每次在给同学讲实验之前,先跟大家说的就是,你选了这条路,就要认知到一件事情,失败是常态,成功才是偶然,如果不能承受这种压力,真的不建议选自然科学,或者实验科学继续深造。
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只能祝一路走好吧。
我和死者是同学,朋友,没想到他对我的鼓励竟然是他和我说的最后一句话,本来还约好了做完实验闲了一起去吃饭,没想到,现在天各一方,得知他的事情时,我当场就麻了,缓了半天,晚上一个人安静下来的时候也痛哭了好久。
我想不通呀,他的性格那么好,那么温暖的一个人,每次尽心尽力的去帮助每一个人,那么积极向上,阳光开朗的人,为什么就这样了,这件事,我以为我平复了,但看到微博热搜,看到知乎热搜,我就破防了,那块铅重重地砸向我心头,我多么希望10月19号的晚上,我给他打了一个电话,然后把我的快乐带给他;我多么希望在18号的时候我约他见了个面,他的痛苦会不会就没有这么漫长了,我知道,作为一般朋友我的力量微乎其微,但我也后悔自己没有做这件事。
关于这名导师,为了自己的私利去伤害去压榨自己的学生,他还是个孩子呀,你这狗日的也太TM无耻了,我希望通过自己微薄的力量能够为这件事去出分力,让更多的普通人知道,让更多的研究生产生共鸣,让更多的制度将这混杂阴暗的领地规范。
他多实在,也多善良,
但也傻的很呀!
王南,那个伤害你的人,该属于他的报应,他逃不了,也逃不脱,只是迟早的事。
下次,这种傻事不要再做了,在乎你的人受不了呀!
我认识的一个实验室就是这样,天天骂人。
这个老板在国外漂泊到四十多岁,最高发到PNAS,因为方向对口才被招回来。可能他心理已经扭曲了,天天骂学生,天天骂,我们在隔壁都能听见,就差砸东西。
但这老板又能装,附庸风雅摆茶台,对陌生人一副和蔼可亲的样子,学生选组根本看不出这货这么坑。一旦学生招进实验室就:面对疾风吧!
一开始几届6个学生,两个学生硕毕,两个学生转组,忍不了老板天天骂。另外两个学生能忍能跪,跟着老板蹭热度、抱大腿、剽窃idea、发了不错的文章。
以前有个导师评价网,他们组学生基本每个都匿名给他们老板差评,包括那两个忍得住的学生。
现在导师评价网打不开,选导师风险更大了。
--
这个老板在生殖领域的科研口碑也很差,和别的老板相互攻讦,抢发别人的文章。中科大、南京医科大学的老板都吃过他亏。国内生殖本来就卷,如果课题撞车,大家一般发个背靠背。这老板发个3分的文章,别的组做了好几年的工作就只能降档投了。
在国内,其实人品差没太大影响,能发文章就有经费。一起接项目申经费时,老板们还是要和和气气,吃多大的亏都要笑嘻嘻。只能说我不适合当老板,这些人际超出我的逻辑理解范围,劣币驱逐良币是确实存在的现象。
但是,从这个组里出来的学生,如果将来在国内找生殖领域科研岗,中科大和南医都别想了。几个大佬被你抢发过工作,你老板站稳脚跟,动不了你老板,还动不了你?
--
学生要么忍,忍不了就走。
两个转组的学生很惨,能接受他们的组质量都不好,我亲眼看着他们一步步状态变得越来越差,博士直接读废了。
硕毕的有一个是5年硕毕,去了西湖大学重新读博,本科毕业到现在十几年,现在文章还没见刊。另一个硕毕的女生出国了,好山好水,再也不用被老板PUA。
说实在,如果学生真的全转组,这实验室就倒闭,这老板也就完蛋了。但转组的风险就是好的组都不会要你。说是有很多选择,无论转组、硕毕,都要付出很多时间成本。好多学生还是会忍,所以老板才能肆无忌惮。
脏。
和这个学校的一个黑人化工研究生是朋友,这么说吧。
人家一年10w(问过,就是这个数),导师的实验也是可去可不去,
妹妹贴着。
毕不毕业,无所谓,也不用在乎什么破学位的加成。
会讲英语一个月就是1w多纯收入。
也许这个老哥和他比,真的是差了一张黑皮吧,哈哈。
感谢pua我的各位前老板前导师手下留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