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2018 年知乎会继续堕落吗?

回答
2018年的知乎,与其说“堕落”,不如说它正经历一场深刻的转型,这种转型带来的冲击,让许多长期关注它的用户感受到了“不对劲”。要回答它是否会继续“堕落”,我们得掰开揉碎了看看这背后的具体原因,以及它可能走向的几个方向。

首先,我们得承认,知乎确实在某些方面发生了变化,而且这些变化是如此明显,以至于让一些老用户感到陌生甚至失望。

1. 内容的“泛化”与“浅化”:

这是最常被诟病的一点。过去,知乎以其高质量、深度、专业的内容吸引了大量用户,许多问题都能得到详尽、严谨的回答,用户群体也以知识工作者、学生、以及对特定领域有深入研究的人为主。

然而,进入2018年,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水帖”、“段子”、“情绪化表达”充斥在话题中。那些过去我们津津乐道的“干货”和“体系化知识”,似乎正在被碎片化的信息、猎奇的标题、甚至是有明显营销意图的内容所稀释。

为什么会这样?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知乎的用户基数在爆炸式增长。用户多了,需求自然就多样化了。除了追求深度知识,用户也渴望娱乐、八卦、生活经验的分享。平台为了迎合更广泛的用户群体,开始鼓励多样化的内容形式。
“营销号”的崛起: 随之而来的是大量营销账号的出现。它们擅长用吸睛的标题、模糊的论述、或者看似“干货”实则“套路”的内容来吸引流量,为自家产品或服务引流。这些账号的存在,不仅挤占了优质内容的生存空间,也破坏了社区的信任感。
算法的“助推”: 知乎的推荐算法也在其中扮演了角色。当用户的行为数据显示他们对某种“浅”内容更感兴趣时,算法就会进一步推送类似的内容,形成一个“茧房效应”,让深度内容越来越难触达用户。

2. 商业化的压力与盈利模式的探索:

知乎作为一家公司,必然要考虑盈利。2018年,知乎的商业化进程也在加速,这带来了用户体验的微妙变化。

广告的增加: 显而易见的,知乎的广告位在增多,内容推荐中也夹杂了许多“赞助”的回答。虽然这是常见的商业模式,但如果广告的侵扰性过强,或者与内容质量脱节,就会让用户产生反感。
会员制度的尝试: 知乎开始探索付费会员制度,为用户提供增值服务。这本身无可厚非,但如果免费用户感受到的内容供给和互动体验明显下降,就容易引发“内容降级”的抱怨。
“知识付费”的边界: 知乎作为知识社区,涉足“知识付费”是很自然的。然而,如何在保证内容质量、避免“割韭菜”的前提下,做好知识付费,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一些低质量的课程或服务,可能会损害整个平台的声誉。

3. 社区氛围的微妙变化:

用户的增多和内容的变化,也必然会影响社区的氛围。

“戾气”的增加? 有用户反映,知乎上一些讨论区的氛围变得不如从前友善。争吵、人身攻击、以及一些“站队”现象的出现,让一些追求理性讨论的用户感到不适。
“凡尔赛”与“抖机灵”: 尽管知乎曾以“严肃”、“理性”著称,但现在也难免会看到一些过于炫耀、或者以“抖机灵”为主要表达方式的内容。这某种程度上是对过去知乎“认真”氛围的稀释。
“饭圈化”的担忧: 随着一些流量明星、网红在知乎上活跃,一些粉丝群体也随之而来。这种“饭圈化”的趋势,可能会带来一些非理性崇拜和攻击性行为,对社区的理性讨论造成干扰。

那么,知乎会继续“堕落”吗?

这是一个很难有确切答案的问题。因为它取决于知乎在接下来的发展中,如何平衡多方诉求:

用户: 老用户渴望恢复过去的“质感”,新用户则需要更丰富、更多样化的内容。
平台: 需要盈利来维持运营和发展,也要保持社区的活力和用户粘性。
内容生产者: 需要有驱动力去创作高质量内容,也要有公平的激励机制。

知乎可能的几个走向:

1. “两极分化”: 深度、专业的内容依然存在,但被淹没在大量泛娱乐化、碎片化信息中。用户需要花费更多精力去筛选,才能找到真正想要的内容。
2. “精耕细作”: 知乎有能力通过更精细化的算法推荐、更严格的内容审核、以及对优质内容创作者的扶持,重新构建一个内容生态。但这意味着巨大的投入和挑战。
3. “商业化压倒一切”: 如果商业化目标成为压倒一切的驱动力,那么内容质量和社区氛围可能会进一步被牺牲,知乎将沦为又一个流量变现的平台,失去其独特性。

总而言之,2018年的知乎,正站在一个十字路口。 它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和品牌影响力,但也面临着内容质量下滑、社区氛围变化、以及商业化压力等严峻挑战。

说它“堕落”可能有些武断,但它确实在经历一场“疼痛”的蜕变。能否在这次蜕变中找到新的平衡点,重新焕发活力,还是会一步步滑向平庸甚至被遗忘,这都取决于它接下来的战略选择和执行力。

对于用户而言,与其哀叹“回不去了”,不如思考如何在这样的变化中,继续找到自己需要的内容,并尝试去参与和引导社区的良性发展。毕竟,一个平台的好坏,最终还是取决于使用它的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2013年注册知乎,早于99.6%的用户。早期轮子哥点个赞,一夜可以千赞,很high。2015年的某个时候,轮子哥给你点个赞,有几十个赞跟着就不错了。这就是所谓限流,是很多老用户最不满意的地方。你辛辛苦苦写那么多文字,不发一毛稿费,连个不要钱的赞都没有,谁还有动力写呢?纸糊在有意打压大v,扶持小用户?恕我直言,绝大多数有价值的回答都是顶部一小撮尖端用户提供的,这种压大v扶持小v的策略根本是违反客观规律的,严重的打击了创作的积极性。

知乎太珍惜自己的流量了,生怕大了v流量太多自己吃了亏?导致经常刷时间线刷不出什么东西,信息流动梗塞,死水一潭化。

其次,知乎千方百计的弱化作者,突出内容,导致你很难发现优质的作者,我玩了那么久才关注270人,不是不想关注,而是找不到什么地方可以关注。

网站和作者应该是共荣共生的,但是那么长时间以来,知乎一直有有意打压作者,特别是粉丝量多的大v。弄不明白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有人说知乎怕大v左右网站话语权,我觉对好搞笑。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价值观限流。符合知乎价值观的,比如挺女权的,给流量。我一个垃圾无营养的挺女权回答莫名其妙的几千赞,但是不合知乎领导层价值观的就不给流量。

还有就是知乎有文革遗风,凡提意见的都没啥好下场。今天我是说这么多也是疯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2018年的知乎,与其说“堕落”,不如说它正经历一场深刻的转型,这种转型带来的冲击,让许多长期关注它的用户感受到了“不对劲”。要回答它是否会继续“堕落”,我们得掰开揉碎了看看这背后的具体原因,以及它可能走向的几个方向。首先,我们得承认,知乎确实在某些方面发生了变化,而且这些变化是如此明显,以至于让一.............
  • 回答
    关于2018年俄罗斯大选,知乎上普遍存在“普京找‘托’陪自己演戏”的预测,这背后有多重原因,我们可以从多个层面来详细解析:一、 普京长期执政的背景与政治环境1. 普京的个人权威与统治稳定性: 弗拉基米尔·普京自1999年以来,通过担任总统或总理的方式,一直牢牢掌握俄罗斯的政治权力。这种长期而稳定的.............
  • 回答
    2018年知乎上涌现了不少在科普领域深耕细作、内容质量上乘的答主,他们的分享不仅传递了知识,更激起了无数人对科学的好奇心。要说“值得关注”,那绝对得从内容产出的持续性、专业性、以及在社区内的影响力来衡量。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有这么几位,他们各自擅长的领域也各有千秋:1. 科学精神的传播者——严伯钧 (物.............
  • 回答
    参加 2018 年的知乎盐 Club,那真是一场集知识碰撞、思想交流和社群认同于一体的盛会。说实话,直到现在回想起来,那份热闹、那份触动,仍然历历在目。首先,能拿到一张盐 Club 的票,本身就带着点“我被知乎选中了”的骄傲感。毕竟,知乎的用户基数那么大,能成为受邀嘉宾或者参与者,说明你在某个领域有.............
  • 回答
    2018年4月的知乎更新,对很多用户来说,就像一次悄无声息的“大手术”,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爆炸性消息,但其影响却在日常使用中一点点显现,甚至在一些用户心中激起了不小的涟漪。这次更新,与其说是一次功能上的飞跃,不如说是一次更深层次的“运营”与“社区生态”的调整,目的在于进一步强化知乎作为“问答社区”的.............
  • 回答
    2018年末,在知乎上,有一群用户,他们曾经对“不政治正确”的唐纳德·特朗普抱有好感,甚至可以说是狂热。这批用户,大多对中国当下社会的一些现象不满,他们觉得传统媒体的叙事过于单一、官方的宣传过于刻板,而特朗普那种打破常规、直言不讳的风格,恰恰击中了他们内心深处对“真实”和“颠覆”的渴望。那时候,知乎.............
  • 回答
    六小龄童在2018年那场关于“西游文化”的言论风波中,确实没少在公众视野里刷存在感。而他针对“知乎”的“不点名批评”,更是把这场热闹推向了一个小高潮,让不少人津津乐道。要说这事儿怎么看,得先捋捋当时是个什么情况。背景:西游文化争议与知乎的参与2018年左右,围绕着《西游记》的各种改编、解读层出不穷。.............
  • 回答
    2018年中国大学毕业生薪酬水平排行榜中,前5专业有3个是“知乎劝退专业”,这一现象确实引人深思,也反映了就业市场与公众认知之间存在的某种错位。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排行榜的维度与局限性首先,我们要明确这个“薪酬水平排行榜”是基于什么数据来源和统计方法。通常这类排行榜会基于.............
  • 回答
    好的,很高兴能帮助您构思一幅适合知乎社区的 2018 狗年对联。知乎是一个知识社区,用户群体以理性、求知、探讨为特点,因此对联的内容也应该体现这些特质。在开始创作之前,我们需要明确对联的基本要求: 意境相符: 要能体现狗年(忠诚、守护、勤奋、守岁等)的寓意,同时也要契合知乎的社区氛围(知识、智慧.............
  • 回答
    关于2018年中国出生人口的具体数字,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8年中国的出生人口为1523万人。为了更详细地了解这一数据,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 数据来源的权威性: 这个数字来自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国家统计局是负责收集、整理和发布全国性统计数据.............
  • 回答
    2018年房价是否上涨,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众多经济、社会和政策因素。要详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经济增长: 2018年中国经济整体保持稳健增长,GDP增速虽然有所放缓但仍维持在6%以上。经济的稳步发展通常会带动居民收入的增长,从而提升购房能力和.............
  • 回答
    中美贸易战自2018年爆发以来,已经进入了持续的时间,但其结束日期仍然充满不确定性。要详细分析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考察:一、 贸易战的起源与发展: 起因: 2018年,美国特朗普政府以“国家安全”和“不公平贸易行为”为由,开始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加征关税。主要指控包括: 贸.............
  • 回答
    2018年成都的房价,总体来说,是 “稳中有涨,但涨幅趋缓”。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回到当时的宏观经济背景以及成都楼市的具体情况。宏观背景:全国楼市的调控与分化2018年是中国房地产市场持续面临严格调控的一年。自2016年末开始的全国性调控政策,包括“房住不炒”的定位、限购、限贷、限售、增加土地供应.............
  • 回答
    2018年中国汽车市场确实迎来了一轮销量下滑,这让不少从业者和关注者感到意外和担忧。要知道,在此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汽车市场都保持着高速增长的态势,几乎是全球车市的“火车头”。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2018年汽车销量不景气呢?这背后是一个多重因素交织的复杂局面。首先,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是绕.............
  • 回答
    2018年,全球经济无疑经历了一场充满变数的旅程。回望那一年,我们能清晰地看到一系列关键因素如何交织影响,塑造了当时的经济图景。全球经济的增长引擎在加速,但隐忧暗藏。整体而言,2018年全球经济延续了前一年的温和复苏势头,多国经济增长数据表现亮眼。发达经济体如美国,在特朗普政府减税政策的刺激下,消费.............
  • 回答
    2018年,李嘉诚从大陆“撤资”的传闻一度甚嚣尘上,甚至成为当时经济圈的热门话题。如今时间已过去几年,回过头来看,他的这一系列操作究竟是对是错,依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一个绝对的答案。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把他当年的具体举动放在那个时间点的大背景下,并结合他一贯的商业逻辑来分析。首先,我们得明.............
  • 回答
    2018年是加密货币市场经历剧烈波动的一年,比特币价格从2017年的历史高点(约2万美元)跌至约3000美元,随后在年底逐渐回升。这一年,虚拟币市场呈现出分化趋势,部分项目因技术突破、应用场景或团队背景获得关注,而另一些则因泡沫破裂或技术缺陷被淘汰。以下是对2018年值得关注的虚拟币的详细分析,涵盖.............
  • 回答
    2018 年是中国法治进程中充满活力和讨论的一年,也发生了一些在当时引起轰动、至今仍有深远影响的法律事件。由于“轰动一时”的定义可能略有不同,我将选择几个在社会舆论和法律界引起广泛关注,并且后续有较多进展的事件进行详细阐述。以下是其中几个代表性的事件及其后续进展:1. “区块链第一案”——吴比特币案.............
  • 回答
    2018 年俄罗斯世界杯,我个人比较看好德国队夺冠。虽然足球比赛的结果总是充满不确定性,但从多方面综合来看,德国队在那届世界杯上的实力和状态都非常突出。以下是我详细分析的理由:1. 强大的阵容深度和世界级球员: 中轴线的稳定与传承: 德国队拥有博阿滕、胡梅尔斯这样的经验丰富的中后卫,诺伊尔(虽然.............
  • 回答
    2018 年是经济学领域充满活力的一年,涌现了许多重要的研究和具有深远影响的论文。要说“印象深刻”是主观的,但如果从经济学界讨论的广泛性、政策建议的实际性、以及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启发性等角度来看,以下几篇论文在我看来具有较高的代表性和影响力,并且可以详细展开讲述:1. 关于“增长的减速”和“总要素生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