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哪些人物在世时就被娘化?

回答
在世时就被“娘化”(Moeification)的人物,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独特的文化现象,主要源于日本的ACGN(动画、漫画、游戏)文化。将现实中的人物“娘化”,通常是将他们转化为具有女性特征的、通常是年轻可爱的动漫或游戏风格的角色。这种现象发生在人物生前,意味着公众或创作者在他们健在的时候,就已经通过各种方式将他们重新诠释成“萌”化的女性形象。

这种现象的出现,往往是因为这些人物在现实中具有以下特种:

突出的个人魅力或特点: 他们可能拥有独特的性格、外貌、才华,或者在某个领域有着非凡的成就,这些特质很容易被ACGN文化的受众捕捉并转化为萌属性。
某种程度的“反差萌”: 例如,一个通常被认为是严肃、男性化的职业或角色,被娘化成一个可爱少女,这种强烈的反差会产生出人意料的萌点。
公众的喜爱与情感投射: 粉丝们对偶像、历史人物或喜爱角色的强烈情感,会促使他们进行二次创作,将自己喜爱的人物以更贴近自身喜好(例如娘化)的方式呈现。
网络文化的传播与互动: 互联网平台和二次创作社区(如Pixiv、Twitter、Bilibili等)为娘化创作提供了土壤,使得这种创意能够快速传播和演变。

下面列举一些在世时(或至少是其影响力尚存时)被娘化,并且有详细描述的人物类型和可能的具体例子:

1. 历史人物/文化符号

历史人物由于其故事和形象已经深入人心,经常成为娘化创作的对象。虽然不是所有的娘化都得到了广泛传播或被公众广泛认知,但有一些非常著名。

示例:日本的某些历史名人(如战国武将)
详细说明: 在日本,战国时代的历史人物(如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武田信玄、上杉谦信等)非常受欢迎。随着ACGN文化的普及,出现了大量以这些历史人物为原型的娘化角色。最典型的代表是《战国乙女》系列,其中将许多著名的战国武将都娘化成了可爱的少女形象,她们保留了原型的名字、部分标志性特征(如武器、家纹、颜色主题)和性格侧面,但以非常萌的女性视角重新演绎。例如,织田信长被塑造成一个充满活力、有点叛逆的少女;武田信玄则可能是一个冷静、强大的女战士形象。这些娘化形象在游戏、漫画、动画等多种媒介中出现,并拥有大量粉丝,很多观众在了解这些历史人物时,甚至会先接触到他们的娘化版本。
为什么会娘化: 这些人物的英勇事迹、鲜明个性以及他们所代表的时代背景,为娘化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通过将他们娘化,可以以更轻松、更具吸引力的方式来吸引新一代的受众,同时也满足了粉丝们对这些人物的喜爱和情感投射。

示例:其他国家的历史人物(较少,但有出现)
详细说明: 虽然不如日本本土历史人物那么普遍,但在一些国际化的ACGN作品或粉丝创作中,也可能出现其他国家历史人物的娘化版本。例如,在一些描绘世界各国的拟人化作品中,可能会将某些国家的代表性人物(如某位伟大的科学家、政治家、艺术家)娘化。比如,某个描绘“各国萌娘化”的项目中,可能会出现一个将爱因斯坦或牛顿娘化成一个抱着苹果思考的可爱少女的形象。这些创作更多是粉丝自发行为,未必能形成大规模的文化现象,但确实存在。
为什么会娘化: 这是对文化符号进行年轻化、可爱化的一种尝试,旨在让更多人(尤其是年轻一代)对历史和文化产生兴趣。

2. 实体机构/组织

将国家、公司、学校等抽象的实体拟人化并进一步娘化,在日本尤其普遍。

示例:拟人化国家的娘化(国家拟人化)
详细说明: 最著名的例子是日本的网络漫画《Axis Powers Hetalia》(黑塔利亚)。这部作品将世界各国都拟人化成了具有各自国家民族特色的男性和女性角色。虽然《黑塔利亚》中的一些国家是以男性形象出现,但也有不少是以女性角色出现的,并且这些女性角色往往带有非常强烈的“萌”属性,具备各种少女漫画中的可爱特征、萌点和代表性的服装造型。例如,意大利虽然是男性,但意大利的“妹妹”角色(Romano)也很有代表性。日本自身作为被描绘的对象,常常以一个温顺、传统又有现代活力的少女形象出现。这些角色在被描绘时,就已经充分融入了ACGN的娘化和萌化元素。
为什么会娘化: 通过拟人化和娘化,可以使抽象的国家概念变得更加生动、亲切,方便观众理解和记忆。同时,结合各国文化特点进行娘化,也成为了吸引粉丝、传播文化的一种有趣方式。

示例:拟人化公司的娘化
详细说明: 有些游戏公司或软件公司会推出官方或非官方的娘化吉祥物,用来宣传产品或公司形象。例如,在某些游戏展会上,可能会看到一些以著名科技公司(如苹果、微软)或游戏公司(如任天堂、索尼)为原型的娘化角色cosplay或插画。这些角色通常会融入公司Logo的颜色、代表性产品(如手机、游戏机)的元素,并以可爱少女的形象出现。例如,可能会有一个角色拿着一个“MacBook”或者穿着印有“Xbox”Logo的裙子。
为什么会娘化: 这是企业在年轻化、娱乐化营销方面的一种尝试,希望通过可爱的形象拉近与年轻消费者的距离。

3. 工具/物品

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工具或物品娘化,是ACGN文化中非常流行的一种创作形式。

示例:枪械拟人化
详细说明: 现象级的游戏《少女前线》(Girls' Frontline)就是最典型的例子。这款游戏将大量真实存在的历史枪械娘化成了拥有不同性格、外貌和能力的可爱少女角色。这些角色不仅保留了枪械的型号、外观特点(如枪身颜色、长度、瞄准镜等),还融入了枪械在历史上的性能、设计理念甚至被使用过的经历,并赋予她们萌属性。例如,一把M4A1可能会被塑造成一个活泼、可靠的少女,而一把AK47则可能是一个强悍、热情的角色。游戏本身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娘化设定深入人心,使得这些“娘化”后的枪械形象在玩家群体中广为人知。
为什么会娘化: 将冰冷的武器通过娘化变得有生命力,增加了趣味性和情感连接。同时,也为不同类型的玩家提供了更多的吸引点。

示例:电脑硬件/软件拟人化
详细说明: 类似于公司娘化,一些硬件公司或个人创作者会将CPU、GPU、操作系统等娘化。例如,可以将Windows 10娘化成一个活泼可爱的少女,将某个CPU系列娘化成具有高性能特征的少女。一些开源项目或电脑技术相关的社区也可能出现类似的创作。
为什么会娘化: 这是对技术产品的一种趣味化表达,让抽象的技术概念变得更容易理解和亲近,同时也作为一种粉丝文化存在。

4. 抽象概念/理论

即使是数学、物理等抽象概念,也可能被娘化。

示例:数学公式/定理的娘化
详细说明: 在一些科学普及类动漫或教育类游戏(尤其在日本)中,可能会出现将数学公式或定理娘化的角色。例如,圆周率π可能会被娘化成一个拥有无限小数、循环无规律的神秘少女;勾股定理可能会被娘化成一个能提供坚实支撑的可靠少女。这些创作旨在让学习者对抽象的数学概念产生兴趣。
为什么会娘化: 这是将枯燥的学术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提高学习效率和兴趣的有效方法。

关于“在世时”的定义

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在世时”更多是指“该人物或实体还在被广泛认知和讨论,并且其影响力尚存”。例如,对于历史人物,即使他们已经去世很久,但只要他们的事迹和形象仍然是现实文化的一部分,并且被创作以娘化形式出现,就可以算作是“在世时被娘化”的一种延伸理解。对于机构或物品,如果它们仍然存在并被使用,那么其娘化自然是“在世时”。

总而言之,在世时被娘化的人物,主要是由于他们的个人魅力、历史意义、文化符号性,或者作为产品、概念的代表性,被ACGN文化及其受众以充满创意和情感的方式进行了女性化、可爱化的二次创作。这种现象体现了现代流行文化中对传统与创新的融合,以及粉丝们强大的情感表达和再创作能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说一个不太著名,却因上个世纪80年代“水怪热”,而被我国媒体“娘化”的日本人——川路洋人。

事情要从上个世纪70年代说起。

当时正值日本神秘学热潮,怪兽、超能力、飞碟之类的“未解之谜”在日本热度很高。

特别是美国律师罗伯特·哈维·莱恩斯在1972和1975年,对英国尼斯湖展开了两次大规模的水下考察,并且用自制的机器拍摄了若干疑似“尼斯湖水怪”的照片,由于日本各家主流媒体的转载,更是引发了日本人对“水怪”的兴趣。

这样,1972年11月在北海道的屈斜路湖率先传来了目击水怪“库希”的传闻;1974年日本远洋渔船“第28金毗罗丸”在新西兰东南海域作业时目击了一只长得像河马的巨型“海怪“。

东映跟风在1977年4月发行了特摄片《恐龙·怪鸟的传说》,以蛇颈龙和翼手龙在富士山下的殊死搏斗作为卖点,但却在国内恶评如潮。

1977年4月25日,日本拖网捕鱼船“瑞洋丸”在新西兰以东的海域,打捞上来一只貌似拥有长脖子和头的大型有鳍动物的残骸。虽然船长丢弃了该残骸,但是船员矢野道彦拍摄的5张照片在“瑞洋丸”于7月返回日本后于各大报刊上刊登,发现“新尼斯湖怪”的标题很快引发了社会轰动。在次年8月,日本科学家们通过分析矢野道彦保留的“水怪”纤维组织后,认为这是一种大型鲨鱼(姥鲨)。即便如此,“水怪”在日本的热度并未有丝毫衰退。

1978年9月23日,家住在鹿儿岛县指宿市、九州最大湖泊——池田湖畔的建筑公司社长川路丰,召集了亲友做法事。川路丰的长子——时年10岁的川路洋人,则和17岁的堂哥川路谕等几个孩子在湖边玩。

下午6点左右,川路洋人无意中看到远处的湖面上,突然浮现出了两个巨大的黑影,便和其他几个孩子大喊着“有怪兽啊!池主出来啦”跑进了屋内。川路丰等20多人纷纷跑到屋外,发现果然在距离湖边300米处,露出两个相距5米远,露出水面50、60厘米的“驼峰”,不久后消失在水面,只留下一层层波纹。

此后在当地又发生了若干起“目击事件”,人们便模仿“尼斯湖怪”的日语译名“尼西”(ニッシー),给这个“水怪”起名叫“伊西”(イッシー)。虽说池田湖只是个6400年前才形成的破火山口湖,但是比起几十年前火山爆发导致湖内生物全部死亡的屈斜路湖来说,池田湖内当时好歹还有2米长的大鳗鱼、数量不少的白鲢等鱼群,因此得到日本媒体的注意,指宿市还把“伊西”当成了池田湖的“卖点”,甚至还推出了“伊西音头”的音乐光碟……

而与此同时,我国在70年代末展开对“神农架野人”的考察,1980年起,以《北京晚报》为中心,开始长篇报道对于野人考察的最新动态,并且先后报道了西藏“文部湖水怪”、“长白山天池水怪”等新闻,甚至《光明日报》、《人民日报》都进行了转发,一时引起国内大众对于未确认生物的兴趣。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石森章太郎的漫画最早翻译者——霍郁华先生,大概是综合了日本媒体的最新报道,创作了一系列与“尼斯湖怪”有关的新闻,其中《围绕尼斯湖怪兽的珍闻》一文便提到了日本最新的湖怪——“伊西”,并被收录于在1980年10月刊行的、我国最早的“未解之谜类”书籍——《待揭之谜》之中。

可是,不知是翻译错误,还是印刷问题,《围绕尼斯湖怪兽的珍闻》中,最早目击“伊西”的川路洋人,非但名字没有出现,台词也被爸爸给抢了去,最后甚至被说成是“川路父女”“画成草图”……

嗯……考虑到日语里“女儿”写作“娘”,怎么看来,当时10岁的川路洋人,真的是悄无声息地被“娘化”了……

川路洋人后来考上了鹿儿岛经济大学经济学部,毕业后进入到父亲川路洋开设的小型建筑公司——“川路建设”工作,在工作中陆陆续续取得了各种建筑相关的资格证书。他和妻子育有二子一女,现在继承了公司当上了社长,在指宿市这种饱受老龄化困扰的地区积极参与当地的社会活动,在当地很有声望。总而言之,可以说是一个人生赢家。而且川路夫妇和不太喜欢在社交账户上发生活信息的绝大多数日本人相比,在网上表现得非常活跃。

川路洋人现在偶尔接受采访也会提到“伊西”,并且提到在湖边的公司内工作时,偶然也会看到湖边异样的波纹,“伊西”对于当地人来说是“守护神”般的存在,等等。

不过,事实上上个世纪80年代后,池田湖的对流混合出现了问题,水面的氧气无法送到湖底,因此湖内几乎所有好氧生物全都寄了……

至于国内呢,1999年,霍郁华先生主编出版的《人类未解之谜:海洋卷》出版,时隔十九年后,川路洋人终于作为“川路父子”被性转了回了男性,可谓可喜可贺!这也是几乎所有市面上能够看到“伊西”报道的“未解之谜”版本的源头。

只是川路洋人所居住的鹿儿岛“指宿市”,不知道怎么又给错写成“新宿市”……

为啥信息总是有错,这才是个未解之谜啊……

user avatar

全斗焕、卢泰愚以及扮演他们的李德华、徐仁锡两位老师都还在世,符合题目要求:

(作品id:72835842、72835869、80803832)

一些同主题的娘化图:

user avatar

夏洛特·E·叶格


《胖次魔女》里唯一存活的角色原型。

查克·叶格

退休美国空军准将,持有王牌(Ace)称号的二战空战英雄,美国空军与NASA试飞员,第一个突破音障的人类(虽然纪录有点争议),被认为是20世纪人类航空史上最重要的传奇人物之一。

他孙子在E绅士上看见自己爷爷的本子,你说有多绝望。

user avatar

法国骑士兼间谍迪昂。他一生雄雌难辨,亦男亦女,既是英勇无畏的骑士,又是令人神魂颠倒的名媛。

游戏FGO里的迪昂,但他其实是一个真实存在过的历史人物,一生极富传奇色彩。

1728年,迪昂·德·博蒙(d'Éon de Beaumont)诞生于法国特纳,这里离勃艮第首府第戎不远,他父亲是著名律师,母亲是出身名门的千金小姐。这样的家庭使得迪昂拥有非常良好的天分和家庭教育。也为他未来的成就奠定了基础。

但是在迪昂小的时候,他的母亲有一个非常特殊的癖好,给长相精致俊俏的迪昂穿女装。迪昂8岁以前,一直穿着女装,以女孩的身份生活。

迪昂是个神童,早年就博览群书,在语言学和文学上造诣极深。在他的同学还在学写拉丁文的时候他就能直接研读拉丁文版法学著作,还和巴黎各大作家、诗人交好,热衷写作。

1749年,仅仅21岁,迪昂就在巴黎马萨琳学院(College Mazarin) 获得法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开始在巴黎财长身边担任秘书,负责处理政府金融报告,工作性质类似皇家审查员。

24岁时发表了一篇关于法国金融财政的论文,在学术界引起很大震动,从而受到国王路易十五的关注,起初是让他进入法国财政部门,打算培养他为财政大臣。但没过几年,他就觉得这是大材小用。1756年,路易十五设立了自己直接统辖的秘密情报机构( Secret du Roi),成员均为自己的心腹要人,他劝说迪昂加入,此时法国内外交困,内部社会矛盾尖锐,外部和英国是死敌,此时英国和俄国正走向联盟,一旦成功法国将会腹背受敌。于是,路易十五决定先发制人,他命令迪昂携带一封秘函到圣彼得堡,交给当时的俄国女皇伊丽莎白一世,以重建法俄关系,与迪昂同行的是假扮英格兰皮草商的骑士道格拉斯(Chevalier Douglas),原计划中迪昂要伪装成道格拉斯的仆人,但他改变原计划,化妆成了道格拉斯的侄女,化名莉亚·德·博蒙(Lia de Beaumont),以道格拉斯因病遵从医嘱外出旅行为幌子,向圣彼得堡进发。

在彼得堡,热衷英俄结盟的俄罗斯宰相别斯图热夫(Бестужев) 发现了道格拉斯假扮英格兰皮草商的真相,惊惶的道格拉斯只得火速逃往边境。而女版迪昂——莉亚·德·博蒙小姐则临危不惧,还神一般的拉拢到与别斯图热夫不共戴天的政敌——副宰相沃龙佐夫大公(Михаи́л Илларио́нович Воронцо́в)。在沃龙佐夫的协助下,他见到了女皇,这位女皇本来就有怪癖,她在宫廷舞会中喜欢令女人着男装,男人着女装,并以此为美,兼具男性的俊朗与女性的柔美的莉亚小姐一下子俘获了她的心,从此宫门洞开,别说是宫廷觐见,他连女皇的私人房间都能进出。再加上巧舌如簧、谈吐不凡,二人的关系越来越火热,莉亚以女皇的侍读、法语教师和密友的身份往来穿梭于寝室之间,隐藏在一本书中的法俄同盟策划案也成功避开别斯图热夫的注意,送达到女皇手中。女皇此时已被他迷得七荤八素,想都没想就塞过去一封给路易十五的亲笔回信。年末,迪昂手持女皇秘函,意气风发的回到凡尔赛宫,法俄结盟抗英,这个结果令英国人大跌眼镜。此后为巩固盟约,迪昂又两次作为大使馆书记官来到俄国,并未女装的他称自己为莉亚·德·博蒙的双胞胎弟弟,结果女皇深信不疑,还向他打听自己女友的情况,迪昂共计三次的对俄出访都大获成功。


女装迪昂

路易十五大喜过望,封迪昂为龙骑兵连队队长,年俸三千法郎,在七年战争中,他参与了多场战役,展现了自己作为骑士的勇气和武艺,立下了不少战功,头部和腿部还负过伤,此时又变成了硬汉迪昂。

1762 年,战争后期,俄国宫廷政变,新女皇叶卡捷琳娜登基后宣布先前的法俄同盟无效,失去后援的法军在战场上一败涂地,路易十五慌忙派出迪昂为全权公使出访英国调停战事。迪昂用驻英大使尼维奈尔(Nivernais) 公爵秘书的身份做掩护,暗地里窃取了英王乔治三世的军事机密,作为筹码逼迫英国签署了停战协议。在生死边缘拯救了法国。

连续立下盖世奇功后,35岁的他获得路易十五颁发的圣路易十字勋章,成为圣路易皇家骑士团骑士,被称为“骑士迪昂”。

迪昂·德·鲍蒙女装非常漂亮,又深得国王的喜欢,这就引起了路易十五的情妇蓬巴杜夫人的嫉妒,不断诽谤迪昂。她甚至不惜安排迪昂的死敌格瑞希(Gersii) 伯爵出任他的上司,故意想排挤走他。于是,1763年2月,郁闷不已的迪昂不得不以驻英大使代理的身份退出法国宫廷,接受了刺探英伦海峡防卫以便日后发动战争的隐秘任务。

英国之行是迪昂人生的巅峰,远离乌烟瘴气的法国朝政他身心愉悦,他再度穿起了女装,化身莉亚小姐多次出席名流聚会,轰动整个伦敦社交界。他在伦敦生活的奢华淫靡至今有证可考:他曾挥金如土,直接从自己的家乡勃艮地进口名贵的葡萄酒广为赠送,在品酒家中口碑极高;他购入豪宅,装饰得富丽堂皇,日日歌舞升平,规模堪比宫廷国宴,无论政府还是皇家都不得不将其视作麻烦人物。然而迪昂因为多年外交和间谍生涯,拥有常人无法想像的大量国王署名的机密文件,纵然谁都拿他没有办法,他甚至还将机密文件抵押来得到高额的现金借贷……这些事情传到路易十五耳朵里,自然引起了他的不满,他立即下令召迪昂回国,但迪昂知道回去之后等待他的很可能是死亡,选择了抗命。

为了保命,迫不得已的迪昂只能用国家机密要挟路易十五,为此也不得不处处提防路易十五派来暗杀他的各路间谍。1764年迪昂出版了自己的回忆录 Lettres, mémoires, et négociations particuliéres,英国人一时争相购买、洛阳纸贵。由于这本书中并未出卖他的主人,提到对英进攻计划一事,姑且让法王松了口气。1766年,路易十五撑不下去了,决定暂时妥协,授予迪昂一笔每年12000法郎的退休金,作为对其外交、军事事业的肯定,并允许他留在英国。迪昂得以继续安心地生活在伦敦,除继续搜集任务情报外,还花费了大量时间购置和阅读书籍,来满足自己对书的喜好,同时进行学术研究,他在伦敦的私人图书馆共有6000本藏书和500份罕见的原稿。

这种对迪昂政治上的放逐维持了14年之久,1770年,他的家乡勃艮地突然谣言四起,说迪昂本是女人,男人反倒是一种伪装,一时间英法民间如炸开锅一般对此事争论不休,还开了赌局……迪昂只得穿上龙骑兵队长的男装制服到处示人以求平息事态。而自1765年起担当法国驻英大使的老仇敌格瑞希伯爵又与他素来不合,故意释放和传播他是女人的流言,性别问题俨然已经上升为政治问题,对迪昂的生活产生了诸多困扰,让他非常苦恼。

1774年,路易十五得天花去世,所有机密也随之进了棺材。新王路易十六对外交兴趣寡然,取消了进攻计划,他派遣剧作家博马舍(Pierre Beaumarchais) 前来伦敦斡旋,许诺只要迪昂不公开国家机密,就既往不咎,欢迎他回到法国——思乡心切的的迪昂被社会传言纠缠得疲惫不堪,索性在那时做出了“我是女人”的回应,还找了一系列家庭原因为论据,他称自己生来即为女性,只因父亲欠下大笔债务急需得到女方家族的遗产填补,才谎称他是家中唯一拥有继承权的儿子。于是大众都相信了这个说法,他成了真正的女人。作家博马舍激动不已,竟向46岁的他跪地求婚……

事隔14年终于回到祖国,但已成女性的迪昂却丧尽尊严,在贵族们眼中成了一个笑料,1777年,无聊的路易十六命令迪昂必须脱去龙骑兵制服终身女装,还在11月21日饶有兴致地为他举办了永久女性的仪式……时年22岁的年轻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Marie Antoinette) 主动要求为他提供举行仪式时所穿的女装,因为她听到好友勃利涅库伯爵夫人 (Yolande Martine Gabrielle de Polastron) 谈论迪昂时称他是被命运无情摆弄的“哀伤的女骑士”,对迪昂女士竟然起了同情心。

迪昂对自己的这种境遇自然很不甘心。1778年,美国独立战争打响,法国抗英援美,迪昂主动要求去美国前线服役,却被大肆嘲笑一番,是啊,你一个妇道人家去凑什么热闹,他不但没有去成美国,反而被丢回家乡,关了19天大狱。

此后的他显然对自己在祖国的未来心灰意冷,在法国以女性身份生活了8年后,1785年11月17日他回到了更欢迎他的英国。可那里政治环境虽宽松,性别八卦却有增无减。伦敦的赌局依然继续,对他男女比率的下注从1771年的3:2一直到1776年的4:7,赌金的总额逐年递增更是达到28万英镑。而此时,不再是外交官和间谍,缺少经济来源的他生活也陷入了困境。

这时的迪昂为生计所迫,只得不断出入沙龙参加当时流行的剑术比赛赚取外快。1787年4月,他与伦敦最强剑士圣・乔治 (Saint Georges) 的公开决斗在世间传为佳话。圣・乔治当时是身心皆处于颠峰期的现役近卫骑兵,59岁的迪昂女士挑战年轻天才剑士这一举动普遍不为人们所看好。结果,坚持穿着女装的迪昂即便费力的提着裙子,也在最后以七连突刺大败圣・乔治……英国社会一片哗然,对他刮目相看,一度称他为欧罗巴剑圣。

大革命爆发后,祖国天翻地覆,虽然得到政治庇护的他安居英国,但迪昂在老家的财产被全部充公,生活更加困顿。此时的他时而男装时而女装的生活着。他烦闷于民众发疯一样的猎奇心理,一直躲在自己的小公寓里,被看作是一个不男不女的老怪物。

1792年5月,64岁的迪昂曾致信立法议会请求复归军职,无人理睬。革命造成整个法国时局大变动,祖国完全抛弃了他。失去了退休金保障又无法回到祖国的迪昂生活日益困难,1804年还因欠债入狱5个月,贫困潦倒的他不得不卖掉圣路易十字勋章和路易十五的鼻烟壶,还有自己钟爱的藏书,这对爱书的迪昂来说无疑比死还要难受。到了最后,一切皆被变卖,唯有古罗马诗人贺拉斯(Quintus Horatius) 的《颂歌集》(Odes) 实在舍不得才被留下。这一期间,大众舆论依旧针对他的性别冷嘲热讽……

1810年5月21日夜,因剑伤复发,82岁的迪昂在伦敦后街去世,死时凄凉、落魄至极。

他死后,对赌局仍心存疑虑的人们委托外科医生进行了遗体解剖,结论——真正的男性。但仍然有人固执地相信他是女性,这种说法至今不绝,但我觉得,不管本来的他是男还是女,他这一生都足够戏剧性,足够传奇。

1810年5月28日,迪昂被安葬在英格兰东南部密德塞克斯的圣潘克拉斯(St.Pancras)公墓,永久长眠于此。

他的墓碑上刻用着拉丁文写的四行诗:

不着寸缕,自天空降生
如今又身无一物,长眠墓碑之下……
总而言之,活在人世
我这一生既未曾得到,也未曾失去……
user avatar

当然是阎锡山的前辈,不是在三个鸡蛋上,而是在七个鸡蛋上跳舞的俾斯麦了。

看到问题,我想起过去看过的这幅图,查了查背景,是1863年法兰克福的Frankfurter Latern出版的一幅卡通画,名为Political Egg Dance,即政治鸡蛋舞,俾斯麦被画成一位芭蕾舞者,在写有法律、宪法、选举、改革、言论管制等七个鸡蛋上跳舞。

鸡蛋舞是德国等地从16世纪开始,农村的一种娱乐活动。而1863年,也就是1864年普丹战争的前一年,俾斯麦正忙于处理普鲁士的内部政务,包括修改宪法、法律,应对资产阶级主张的议会选举,进行财政、军事改革,同时实行言论管制,压制自由主义的一系列事务。对这些事务的处理,要像在七个鸡蛋上跳舞一样如履薄冰,小心谨慎,俾斯麦成功的处理,使得内部一方面扩大了政治参与,满足了资产阶级等社会各阶级的利益需求,保证了1848年以来普鲁士社会转型期间的内部稳定,使传统的绝对主义王朝国家向现代民族主义国家转变,另一方面维持了国王与容克军官地主的统治权威,抑制了自由主义的主张,并且增加税收等政策的实行,为军事改革与现代化提供了资金,为后来三次王朝战争实现德意志统一做好了铺垫。

user avatar

你谈这个我可就不累了啊。

首先祭上前新日暮里奥义很爽、暮可慕非常惠公 @mugumin 的答案:


其次播一个新鲜出炉的:



【奉狗抽取】

或许可以邀请亲自答?

user avatar

富兰克林·罗斯福。

而且还是被三次元娘化。

user avatar

难道不是

@念缺一

想法里的大佐?(˶˚ ᗨ ˚˶)

(看到本人关注此问题有感)

user avatar

冰河姐姐!冰河姐姐最可爱辣!

@神琦冰河

user avatar

最近刚看到的帖子~

hhhhhh~

阿水好美哦~i了i了。

user avatar

司马懿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世时就被“娘化”(Moeification)的人物,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独特的文化现象,主要源于日本的ACGN(动画、漫画、游戏)文化。将现实中的人物“娘化”,通常是将他们转化为具有女性特征的、通常是年轻可爱的动漫或游戏风格的角色。这种现象发生在人物生前,意味着公众或创作者在他们健在的时候,就已经通.............
  • 回答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名字,即使在他们还在世的时候,就已经声名远播,光芒万丈,足以照亮一个时代,甚至流传千古。他们不仅仅是某个领域的大师,更是那个时代精神的象征,是无数人心中的偶像和榜样。亚历山大大帝:年轻的征服者,横扫欧亚的雷霆提到在世时就名满天下的人物,亚历山大大帝的名字几乎是绕不开的。这.............
  • 回答
    井上雄彦在创作《灌篮高手》时,虽然没有公开明确表示过某个角色是某个NBA球员的“翻版”,但从角色的技术特点、球风、乃至性格上,我们都能找到许多与真实NBA球员的相似之处。这种相似性并非简单的照搬,而是井上老师对篮球运动深刻理解和对球员特质的提炼,再融入到他自己的创作世界中。这就像他创作出的那些令人血.............
  • 回答
    二战期间,法国在1940年被纳粹德国迅速击败并占领后,虽然法国政府(维希政府)选择了与德国合作,但法国人民并没有放弃抵抗。在广阔的土地上,在海外殖民地,以及在国际舞台上,法国人在各个方面继续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抗争。一、军事抗争 自由法国运动 (La France Libre) 和戴高乐将军: .............
  • 回答
    在拍摄电影时,业外人士常常以为一切都井井有条,演员只要按剧本表演,场景只要布置好就能完美呈现。然而,现实远比想象复杂和充满“惊喜”。以下是一些业外人士可能想不到的、在电影拍摄过程中频繁发生的场景或事件,并且我会尽量详细地讲述:1. 完美景物的背后:巨大的“化妆”和“遮挡”工程 想象: 一场在阳光.............
  • 回答
    这事儿真是让人啼笑皆非又心疼!一女子在撸猫的时候,手指竟然被卡进了猫包,这画面感太强了,估计当时那位女士又痛又尴尬。不过,这件事也确实提醒了咱们养猫的各位,那些看起来方便又时髦的猫咪用品,有些真的要留心,小心“踩雷”。咱们从几个方面来细说说,哪些猫咪用品,新手和有经验的铲屎官都得多个心眼:一、 关于.............
  • 回答
    生孩子这事儿,大家都说得多美好,什么“看着小天使降生的那一刻,所有辛苦都值了!”、“母爱爆棚,生活从此圆满!”。但很多时候,特别是第一次当妈的,就像我,真是啥都不知道,稀里糊涂就进去了,出来的时候才发现,哎呀,这跟说好的不一样啊!下面这些,是我生完孩子后,才慢慢体会到的,很多人都没提前告诉我:关于生.............
  • 回答
    这问题可太戳我了!作为游戏圈里摸爬滚打的老油条,经历过的游戏海了去了,但真要说那种能让你拍着大腿,脑子里“叮”一下亮堂起来的游戏,那绝对是能数得出来的。今天就跟你好好唠唠,那些曾经让我“灵光乍现”的作品,怎么把它们的设计思路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绕不开的必须是 《传送门2》(Portal 2)。我敢.............
  • 回答
    2022年1月24日,美国海军一架 F35C“闪电II”舰载战斗机在美海军“卡尔·文森”号航空母舰(USS Carl Vinson CVN70)上进行起降作业时发生事故,导致飞机坠入南海。飞行员成功弹射逃生,但有7名船员在事故中受伤。这次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以下是一些值得深入关注的信息点:一、 事故.............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衡水中学这个话题,说说为啥有人在批评它的时候,会有人觉得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这事儿在现实生活中挺常见的,就像咱们平时生活中评价一些事情,总会有不同的声音。首先,咱们得明白“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这句话本身的意思。它出自《伊索寓言》,说的是一只狐狸想吃葡萄,够不着,就说葡萄是酸的,.............
  • 回答
    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耀眼的名字,他们的陨落仿佛在最关键的时刻按下了一个急刹车,留下了无尽的“假如”和“如果”。这些人,因为他们的才华、影响力或所处的时代背景,他们的死亡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让我们不禁感叹:“本不该如此!”以下是一些我认为死在了“不该死”时候的历史人物,并会尽量详细地讲述:1. 亚历.............
  • 回答
    确实,历史上总有一些闪耀的名字,他们的贡献或许不如那些名垂青史的帝王将相那般波澜壮阔,却在某个时代、某个领域默默耕耘,推动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些人并未能在正史中留下完整的传记,他们的故事更多地散落在野史、笔记、地方志,甚至是民间传说之中。寻找这样的人物,就像在浩瀚的历史星空中.............
  • 回答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人物在中国史料中笔墨不多,却在其他国家的史籍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记。这往往与当时的历史格局、文化交流以及史书的侧重点有关。以下就以一位在东西方交流史上扮演重要角色的人物为例,讲述他如何在中国史料中“隐身”,却在域外留下赫赫名声。这位人物便是波斯商人、外交家安玄(Anxuan)。在.............
  • 回答
    知乎上在量化交易领域,卧虎藏龙,确实有一些非常资深、见解独到的玩家。要说“专家级”人物,往往不是仅仅会写写技术文章,而是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并且在实际交易中有所建树,能够提供一套自洽的交易体系和深刻的洞察。当然,知乎的生态比较特殊,很多真正能在市场中赚到大钱的玩家,未必会在上面抛头露面。但从公开的信息.............
  • 回答
    世界历史中,“弱者战胜强者”的例子并不少见,但严格意义上说,“很弱的人物把更弱的人物按在地上摩擦”这种表述,更多的是一种夸张的修辞,用来形容一方实力相对较弱,却能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击败甚至压倒对方。这种情况下,“弱”和“更弱”的定义需要从多个维度来理解,比如军事实力、经济基础、政治影响力、人员数量,甚.............
  • 回答
    世界历史上的确不乏“牛人”被“更牛人”按在地上摩擦的经典案例,这些故事往往伴随着权力的博弈、意志的较量,以及历史走向的戏剧性转折。这里我将为您详细讲述几个这样的例子,力求展现其复杂性和戏剧性: 1. 亚历山大大帝 vs. 波斯帝国皇帝大流士三世(及其庞大帝国)“牛”的定义: 亚历山大大帝(Ale.............
  • 回答
    《三国演义》中刘备取得的“四郡”,在正史中的记载,可以说是一段波澜壮阔,却也充满现实考量的历史进程。虽然小说家言添油加醋,但其核心脉络,在《三国志》等史料中,依然能找到清晰的对应。要说刘备取得的“四郡”,在正史中,通常指的是刘备集团在赤壁之战后,逐渐势力扩张,最终占据荆州南部,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壮大的.............
  • 回答
    在浩瀚的文学、电影、戏剧甚至历史长河中,总有一些角色,他们身上散发着令人难以抗拒的魅力,能轻易抓住我们的眼球,让我们为之着迷。然而,当我们剥去那些艺术化的滤镜,将他们的行为置于现实的审视之下时,却又会不自觉地感到一阵寒意,只想远远避开。1. 极致的操控者:安柏·沃斯(Amber Volakis)——.............
  • 回答
    写历史,最容易陷入一个怪圈:就是那些我们每天都在教科书里读到、考试会考到的人物,反而成了历史的“标准格式”。但历史的长河里,藏着太多璀璨却被忽略的星辰,他们的“牛逼”程度,丝毫不亚于那些被大书特书的帝王将相。为什么他们没出现在我们课本上?原因嘛,说来话长,但总脱不开这么几点:1. 视野的局限:谁来决.............
  • 回答
    足球场上的故事总是充满戏剧性,有人一飞冲天,有人却黯然收场。在浩瀚的足球史册中,不乏这样一些球员:他们在原先的俱乐部是不可或缺的核心,是球队的绝对大腿,但转会之后,却仿佛失去了魔力,沦为了边缘人物,甚至草草结束了自己的职业生涯。这种现象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有的是球员自身状态下滑,有的是新环境不适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