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面试别人,也被别人面试的人来答。
面试官有此问,一是打听市场价,二是盘算以怎样的代价可以挖动你;猎头有此问,也许会帮你,也许会坑你。你回答的目的,是帮自己争取到最有利的薪资和福利。
非常关键的一点,大家应该留意:问你的人具体是谁?
*HRBP在大型外企很厉害哦,如果面试遇到,敬请留心。
(
What is an HR Business Partner?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n HR Business Partner & Just HR)
下面根据不同的场合,我提一些建议:
如果你是通过直接应聘走到面试环节
有的雇主会进行薪资验证(税单、劳动合同、原公司盖章的薪资证明),有的不会。即使你已知不会,我建议你也不要虚报,说谎会有麻烦;应对大体上可分两种:
--你现在的薪水是多少?
--太低了,不好意思说。(原因已交代,前公司给我出学费,签了两年service contract,前后被拴四年,涨薪极少)
--那你为什么自认能对得起我将要付你的薪水?
--因为工作性质变了,我也变了。
--那你有什么要求吗?
--我只请您考虑一件事:北京租房真是不便宜,所以我搬家过来需要一定决心。
结果,一周后,我看到offer上的数字,是我当时在上海工作的4倍。
2.以我朋友为例,他前几年在职时也曾经四处面试,他也经常被问这个问题,大多是电话面试时HR来问,“因为他们看得很死,最多就只肯给你涨30%,要看之前的薪水。”而他本人在原公司的薪酬是最低的一档(同等学历,同等经验,同等职位的比较结果),如果就死死地盯着这不公平的基数,加30%实在嫌少。我教他一个办法,你直接告诉她你的期望薪水,因为你认为你给她公司创造的价值高过这个20倍(不要说约数,说数字,而且你要确实分析过,有信心对此数字负责),如果她认为不值得,请她不要聘用你。
他当时觉得很有用。当然,后来的四五次面试中他用了没有我不得而知,但他现在的公司在入职时给了他50%的涨幅。
(补充:看到楼下
@荆喵喵说"排名第一的说涨幅超过50%,这个一般来说肯定不是高端岗位,从3000-6000,涨幅100%呢,也不难吧。"于是想简单介绍我这个朋友的情况,那时候他是某500强的中国区总部的财务部经理(部门总监最得力的下属),留英硕士,DBA在读(也是公司出的学费),最后进入的是竞争对手的亚太区总部的战略部(偏财务方向),两年后升任该部门总经理(没办法,他们就这么叫)。可能您做的客户比较高端,这些都不算啥了。下次请多提供点具体信息,我们可以取长补短,请务必@我哦。)
(再补充:以上两个实例中的职位都是猎头介绍的,不是直接应聘,您领会精神就好。)
这种拒绝正面回答的对策,适用于你目前薪酬低于平均薪酬的水平时。因为面试官无法判断到底多少,只能取行业平均值来推测,然后结合你的面试表现来决定,相对来说,结果对你最为公平。当然,采取这种策略本身就需要一定的底气,如果你给面试官的印象是在畏畏缩缩地回避,那基本就是前功尽弃,你还不如老老实实招了吧。
如果你是通过猎头公司走到面试环节
目前分三种情况:
不幸的是,近三四年,随着经济的低迷,招聘活动的减少(喂,别老怨别人,你不是也不敢轻易跳槽了吗),第三种情况正越来越多;而猎头公司为了生存,正被迫接受这种方式;再不客气地讲,猎头公司的人员素质近几年也在下滑,Michael Page, Robert Walters等从早先的非欧美名校、对口专业(细分至对应各行业)不招,到国外留学即可,到现在的国内985即可,顾问们根本无法承担深度挖掘候选人潜力、提升自己业绩和谈判能力等重担,公司也只能顺水推舟了。
通常,猎头公司在第一次给你电话时,就会问你这个问题。(这也好理解:万一她的客户提供的薪酬还不如你现在的高,那她后面不是白费工夫吗?)问完之后,有一半的可能性会马上告诉雇主。
那我怎么办呢,能在猎头公司那里虚报吗?我依然不建议你这样做,说谎话总有麻烦的。
但是,我可以按自己的经验来告诉你风险等级是怎样的。如果面对Michael Page,Robert Walters这样程度的猎头,你万一穿帮,后面麻烦不小(虽然他们在中国也不如原先高大上了,但是人家还是有一样东西叫做全球共享数据库......);Randstad反正也乱得很,没空管你;本土中小猎头你看着办,反正一锤子买卖。自己的经历有限,不一定准确,欢迎各位知友批评补充。
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利用猎头在雇主面前的专业性(其实我看她们多数真不太懂什么业务,对行业知识往往一知半解,但是很无奈,人家比你懂得如何打动雇主),在猎头面前强调自己相对其他候选人的优势和价值,让她们写入推荐报告中了。
-------------------------下面是我的吐槽时间 -----------------------------
顺便说一句,有人认为进行薪资验证的公司往往“招聘制度成熟”。这种想法不能说错,毕竟可以保障公司不吃大亏,不少外企都是这么做的。但我认为,这是人力资源部无能而推诿责任的表现,是大公司病的一种典型表现:
判断失误可能打击你在公司的专业形象;不谙市场价格可能是种失职;HR加薪挖人有如Sales降价促销般容易----那公司要你来做什么?
补充吐槽:下面评论区里,看到
@陆骅说"HR不是神,不加薪挖人拿什么挖人啊?口活吗?" 我能给你的最文明的回复是:那你们HR还老是问“除了薪水,公司还有什么可以激励你”(员工满意度调查)干嘛,都是用来搞笑的吗?!
如果你还有想问的,我依然愿意回答:
我在“值乎”,我还是那么尊重您的钱 - 显微无间的文章 - 知乎专栏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