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快去山东过年了,不想磕头怎么办?

回答
过年去山东,不想磕头是可以理解的,尤其是在现代社会,很多年轻人对于传统的磕头礼仪可能感到陌生或不适。山东作为中国的一个重要省份,春节习俗丰富多样,磕头是其中一种表达尊敬和祝福的方式,但并非唯一的方式。

如果你不想磕头,有很多其他的替代方法可以让你在表达尊敬和祝福的同时,也能更自在地度过春节。以下是一些详细的建议:

一、 理解磕头的文化背景与现代意义

在山东,磕头通常是对长辈(尤其是祖辈、父母)表达最深的敬意和祝福,尤其是在拜年的时候。它是一种传统的感恩和孝道的体现。然而,现代社会价值观多元,年轻人对于如何表达尊敬有更多元的理解。即使不磕头,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传递同样的情感。

二、 温和而坚定地表达你的想法

提前沟通(如果可能): 如果你和即将拜访的长辈关系比较亲近,并且你有机会提前和他们沟通,可以直接、温和地表达你的顾虑。例如,你可以说:“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过年我真的非常想你们,也很高兴能回家和你们一起过年。我听说以前拜年是要磕头的,但我有点不太习惯这个方式,不知道可不可以换个方式表达我的心意呢?比如,我想给你们一个大大的拥抱,或者给你们说一些心里话。”
选择合适时机: 如果无法提前沟通,可以在拜年当天,选择一个相对轻松、长辈心情较好的时机,用真诚的态度表达。

三、 替代磕头的具体做法与建议

这里提供多种替代方案,你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和与长辈的关系选择:

1. 肢体接触与拥抱:

温馨的拥抱: 这是最直接、最能传递亲切和关爱的表达方式。在拜年时,走上前去,给长辈一个真诚、有力的拥抱。可以轻拍他们的后背,表示支持和安慰。
握手并轻拍: 如果长辈比较传统,可能不太习惯过于亲密的拥抱,可以握住他们的手,同时用另一只手轻轻拍拍他们的手背或肩膀,传递温暖。
行礼致意:
鞠躬: 这是最常见的替代磕头的礼仪。深深地鞠一个躬,表示尊敬。角度可以稍微深一些,以示诚意。
作揖: 这是中国传统的拱手礼,也是非常庄重和有礼貌的拜年方式。右手握拳,左手包住右拳,置于胸前,拱手做礼。
双手合十: 有些人也会选择双手合十在胸前,作为一种尊敬的姿态。

2. 言语表达的诚意与温度:

饱含深情的祝福语: 用心准备一些真诚的祝福语。不要只说“新年快乐”,可以具体一些:“爷爷奶奶,在新的一年里,祝您身体健康,精神越来越好,每天都开开心心的!”或者“爸爸妈妈,感谢你们一直以来的辛勤付出,新的一年里,希望你们少操心,多享受生活,我永远爱你们!”
讲述自己的近况与感恩: 分享一下你这一年的经历,让长辈感受到你的成长和变化。同时,一定要表达你的感恩之情,感谢他们对你的养育和支持。例如:“妈,去年我工作上遇到了一些困难,是您一直鼓励我,给我打气,我真的特别感激。新的一年,我会更加努力的。”
倾听与陪伴: 过年最重要的就是陪伴。多花时间听长辈讲他们的事情,关心他们的生活,问问他们的健康状况,让他们感受到被重视和被关心。

3. 实际行动的关怀:

赠送贴心的礼物: 选择一份长辈真正需要或喜欢的东西。礼物不在贵贱,在于心意。例如,健康的保健品、舒适的衣物、他们喜欢的食物、或者是一些你亲手制作的小礼物。
主动分担家务: 到家后,主动承担一些家务活,比如帮忙做饭、收拾餐桌、洗碗、打扫卫生等,让长辈感受到你的体贴。
陪同长辈做喜欢的事情: 陪他们看电视、散步、下棋、喝茶聊天,或者带他们去他们想去的地方。

4. 如果长辈坚持,如何应对?

万一你的长辈非常传统,并且坚持你磕头,你可以尝试以下折衷或更温和的拒绝方式:

表示理解和尊敬: “我知道这是你们表达心意的方式,我很尊重。但我真的不太习惯,这样反而会让我心里有点不自在。”
提议亲人之间的特殊礼仪: “要不我们换一种方式?我们可以互相给一个大大的拥抱,或者一起喝一杯(比如茶或饮料),这在我们小辈心里也是非常庄重的事情。”
以一种更亲昵的方式替代: 比如给长辈一个重重的拥抱,然后把脸贴在他们的肩膀上蹭一蹭,或者轻吻他们的脸颊(根据你们的亲密程度和长辈的接受度)。
如果实在推辞不过: 如果长辈非常坚持,并且可能因此感到失落,而你又不想破坏过年的气氛,可以考虑在一个不那么正式的场合,或者在别人不太注意的时候,象征性地“意思一下”,比如稍微弯一下腰,或者用手轻轻碰一下地面,然后立刻站起来说:“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我磕了,您们一定要健健康康的!” 再加上一个拥抱和真诚的祝福。但这种方式是最后的选择,尽量避免。

五、 心理准备与心态调整

真诚是关键: 无论你选择哪种方式,最重要的是你的真诚和爱。长辈更看重的是晚辈的心意,而不是某个特定的形式。
理解代沟: 要理解不同代际之间在观念和表达方式上可能存在的差异。用更平和的心态去面对。
focus on connection: 将注意力放在与家人建立更深的连接上,而不是纠结于一个形式。

总结:

去山东过年不想磕头,完全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表达你的尊敬、爱和祝福。核心在于:

提前或及时温和沟通你的想法。
用真诚的拥抱、鞠躬、作揖等肢体语言表达敬意。
用饱含深情的语言送上祝福,并表达感恩。
用实际行动关心和陪伴长辈。
如果长辈坚持,尝试折衷或温和拒绝的方法。

最重要的是,用你最舒服、最真诚的方式去爱你的家人,相信他们一定能感受到你的心意。祝你在山东过一个愉快、温馨的春节!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快去山西过年了,不想挖煤怎么办?

快去河南过年了,不想偷井盖怎么办?

快去河北过年了,不想炼钢怎么办?

快去陕西过年了,不想阴婚怎么办?

快去湖北过年了,不想吃热干面怎么办?

快去湖南过年了,不想赶尸怎么办?

快去东北过年了,不想穿貂怎么办?

快去福建过年了,不想生娃怎么办?

快去广东过年了,鲜花过敏怎么办?

快去广西过年了,不想吃狗怎么办?

快去四川过年了,不想吃辣怎么办?

快去云南过年了,不想走婚怎么办?

快去贵州过年了,不想祭天怎么办?

快去浙江过年了,不想太咸怎么办?

快去江苏过年了,不闹洞房怎么办?

快去甘肃过年了,不想上坟怎么办?

快去内蒙过年了,蒙古包不隔音怎么办?

快去宁夏过年了,回族不过年怎么办?

快去新疆过年了,不想跳舞怎么办?

快去西藏过年了,不想天葬怎么办?

快去江西过年了,不想吃肉饼怎么办?

快去安徽过年了,不想听花鼓怎么办?

快去青海过年了,不想念经怎么办?

快去北京过年了,不想吃烤鸭怎么办?

快去天津过年了,不想听相声怎么办?

快去重庆过年了,不想爬山怎么办?

快去新疆建设兵团了,石河子大学名字太土怎么办?


哪里有这么多怎么办?不想去就不去呗。

user avatar

到什么山砍什么柴,居然传统如此,不认可那就别去了。

真有人摁着你,那就把头剁了给他们看。

user avatar

知乎上已经有部分南方男性,把和山东男生交往的女生叫easy girl了,挺魔幻。

知乎这种男性为主的社区,担心自己的性资源被外来男性抢走,一直是知乎地域版块对山东乃至整个北方敌意的深层原因之一,叠了地域+性别的buff,题主可能自己没注意到,其实这个话题是比较有热点的,估计会有喷子+骂仗。

1.首先山东这边大多数地方和层级不用磕头,只有部分非常基层的农村需要。

2.要磕头的绝大多数地方,磕头是男人的事。

3.磕头的场景里面,拜的不是皇帝老板,拜的是天地祖宗,含义是答谢自己生命的来源,而非人格依附。

男儿膝下有黄金,由于跪拜是极重的礼节,若非辈分足够大而且德高望重,甚至有别人给自己跪拜会折阳寿的说法。

从这点上来说,山东最最落后的农村,在人格上也比许多民营企业的"团建"来的完整。更何况宗庙文化最繁盛的,是中南东南一带的山区基层。

换句话说,只要你和扫黑除恶移风易俗没彻底清洗干净的基层农村扯上关系,花样繁多的宗族问题走遍全国几乎都跑不掉。这还只是形式不适应的问题,本身没有恶意或者人格贬低的意思。

举个例子吧,某些发达省份的基层,祭祖宗祠是不让女人进的,原因是女人“不洁”,刺不刺激?基督教在农村比想象中盛行的多,衍生出来的各种初代田园宗教朋克习俗,也常常让人惊掉下巴。山东这点,在魔幻的基层真的算很轻松了。

我建议要么入乡随俗,要么找理由拜年短暂的扎一头,自己开车提前走,工作忙啊、家里有人要照顾啊,理由多的很。

同时了解一下咱们广大的祖国的基层魔幻程度,理解一下广泛的文化多样性和基层干部的工作难度,移风易俗不是题主的职责,这个习俗也不算太过分。

更新:

不是微博你搞私信辱骂可以,知乎又不能匿名,某些老哥私信骂我不怕被挂出来吗?

说easy girl的事情,自己看吧…真不夸张,第一个还是个万赞答主呢,人心真是个照妖镜…











练习题:

这个匿名用户的爸爸是“山东男”,然后亲戚又“看不起山东男”。

问:在各种山东问题下面满天飞的这种匿名答主的真实身份是什么?

user avatar

南方系媒体别在这里带节奏好么?

user avatar

没错山东女人都是男人的玩物吃饭不能上桌老公随便打公婆随便骂不到20岁就要生娃还得一边背着娃一边干农活。

没错山东漂亮女学生都是外国留学生的玩物山大给外国留学生一个亿自己也不会投入科研一毛钱山东大学是梦里的世界超一流。

没错山东的男人都是一边种地一边唱歌的人民艺术家兴趣爱好是快乐向前冲理想是拥有自己的二手断A柱帕萨特再在驾驶室插一面小国旗。

没错山东的家长都以孩子是否当公务员论英雄邻居家的小孩去硅谷一个月顶你娃三年工资因为不是事业编也都是垃圾。

没错山东的老酸奶都是轮胎做的山东的所有大虾都38一只山东的GDP年年虚报济南的泉快枯了青岛的海鲜快没了东营的油快采完了威海日照全是鬼城。

如果以上你都认同的话,下面我们来聊一聊你的问题:

正如你所料山东过年的的确确是需要磕头的但你恐怕还是有点乐观因为不仅仅是磕头那么简单要知道山东因为科技制造业几乎为零市场经济极其不发达绝大多数山东人到了晚上除了制造人类是没有其他娱乐活动的因此在山东四世同堂甚至五世同堂是十分常见的现象就是六世同堂也并没有多罕见我们受孔老夫子教导对长辈要磕三个头那么长辈的长辈就要磕三的2次方也就是9个头如果是四世同堂那么就要磕27个头五世同堂就要磕81个头六世同堂就要磕243个头你看我数学好吧而且每磕必响每响必见血只有这样你才能拿到红包的同时不受亲戚的鄙夷第一次可能有些不太习惯但是磕多了就好了正因此我们山东人都很头铁但也得分人比方说像您这样聪慧(“睿智”一词被建议修改)的人其实我们山东人是不太配的您觉得呢?

user avatar

我算是发现了,现在“山东”俩字儿在流量媒体那里就是财富密码,什么时候流量不够了,KPI完不成了,就编排几个“山东新闻”输出一波。山东有事儿的时候就说事儿,山东没事儿的时候就给你安排点事儿来带节奏——断章取义、恶意剪辑、春秋笔法甚至直接造谣抹黑,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总之它流量有了,KPI完成了,钱也恰到了,目的也就达到了,至于你被莫名其妙地搞倒搞臭了,人家根本就不关心。

每次在这种话题之下,总有些人站着说话不腰疼,说带一带你们的节奏不是好事儿吗?多揭露一些问题,损失点面子,但舆论帮助你们把问题解决了,这实惠是实打实的吧。

我觉得吧,揭露、批判问题的的确确可以是一件好事,但是这一切要建立在事实正确的基础上,不能通过春秋笔法和断章取义的手段,把一些普通的纠纷、摩擦搞得像天要塌下来一样;更不能恶意曲解事实、制造谣言,颠倒是非黑白,为了一点流量没有问题也要制造问题。有些人说,不是我们想地域黑,而是你们山东这两年骇人听闻的负面新闻太多了,想不黑都不行。然而,最近几年山东引爆全国舆论的负面新闻,相当一部分是被恶意曲解甚至是造谣抹黑的。远的咱就不说了,就说最近两年的,就说2019、2020这两年的,给大家捋一捋:

1、山东大学学伴风波:上海报业集团旗下的两家媒体——《新民周刊》和澎湃新闻,通过一系列的春秋笔法,把一个普通的社团活动歪曲成一个针对留学生的下三路的活动,引导舆论攻击山大师生(尤其是山大的女生)和山东人民,给二者的名誉造成了重大的损失。

山大的学伴活动,其实早在18年就被人往下三路带过一次节奏,只不过那一次都是一些不入流的自媒体在聒噪,所以没有造成什么大的影响;在去年七月初,又有自媒体开始带节奏,起初和18年一样,没有引起什么大的反响,山大校方在注意到这样的“杂音”之后也没有特别重视,只是在内部发了一份声明向校内人员说明了一些情况了事。转折点发生在7月11日,《新民周刊》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了一篇节奏满满的报道,并将其转发到微博上,用近乎明示的口吻告诉大家:山大的学伴活动,是强迫女学生和男留学生发生一些不可描述的事情

《新民周刊》的报道一经发出,山大立刻被推上了热搜,热度经久不息。

然而,第二天,滑稽的事情发生了:

与《新民周刊》同属上海报业集团旗下的澎湃新闻,发了一篇看似客观实则节奏满满的报道。可是百密一疏,澎湃新闻为使自己的报道看起来客观、权威,引用了山大官网和官方公众号上学伴活动的照片,但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举动,让他们的马脚露了出来

在澎湃新闻所引用的照片上,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男生和女留学生的面孔,足以动摇“一男配三女”这个传闻的可信度

这两家无良媒体的破绽还不止于此。

在7月11日的报道中,《新民周刊》还放出了山大18年学伴活动的名单,摆出一副要把山大捶死了的姿态

然而,细心的读者会发现,这份名单并不完整。更重要的是:它给中国学生的姓名完全打了码,我们知道,中国人的名字是带有性别特征的,是男是女,经常通过名字就能猜个八九不离十,如果能看到完整的名单,山大究竟有没有搞“一男配三女”很容易就能做出判断很快,完整的名单就在微博上被曝光了

通过细节对比,我们不难发现,第二份名单和《新民周刊》给出的第一份不完整、打了码的名单就是同一份,这份名单后来还被《人民日报》山东分社及山东共青团引用(链接我后面会放出来)。既得官媒背书,我想它的可信度是有一定保障的。在这份完整版的名单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量诸如“磊”“毅”“龙”“昊东”等这样男性化的名字。当然,有部分女性也会起男性化的名字,但根据生活经验来看,这种情况绝对属于少数,而且男性取女性化名字的情况也是有的。有山大内部的知情人士在名单上勾选出了所有参加学伴活动的中国男生的名字,上图打勾的那些就是,可以看到,男生足足占了参加活动的中国学生的40%,与之相应,我们不难发现,参加活动的四十多位留学生中,女生也占了不小的比例,诸如金徐琳、叶文婷、提比娜等都是女性化的名字。照理说,这份名单结合前面澎湃新闻引用的活动照片,都足以证明传说中“一男配三女”这样的规定根本是子虚乌有的,当时也并非没有人据此对网上的传闻提出质疑,然而这些理性的声音都淹没在了群氓的狂欢之中,没有激起多少浪花。

当然,当时的舆情还不止于此,围绕“学伴”活动,还衍生出了一系列骇人的传闻,然而它们基本都是拙劣的谣言,根本不可信——

(1)比如,有人说,所以参加学伴活动的留学生全部是黑人男性。这个说法比《新民周刊》炮制出的原版谣言还要离谱:实际上从上面的名单中,我们可以看到,18年参加活动的47位留学生中,仅有5位是黑人国家的,他们分别来自肯尼亚、尼日利亚、圣卢西亚、安提瓜和巴布达、坦桑尼亚,三个是非洲国家,两个是加勒比岛国。其中,来自肯尼亚、尼日利亚、圣卢西亚这三个国家留学生,从名字看明显是女生。参加活动的留学生,绝大多数来自亚洲国家,尤以韩国最多。在上述澎湃新闻引用的山大官网的活动照片上,也看不到什么黑人。

(2)比如,有媒体报道,山东大学19年的科研经费还不如留学生经费多,并且煞有其事地贴出了山大的预算报表:

然而,这是典型的偷换概念。因为报表中的“科学技术支出”并不是全部的科研经费,确切地说,它只占科研经费很小的一部分,主要用于重点实验室等开支,占科研经费的大头的支出,例如课题项目支出等,根本就没有被包括在内。

教育部科学技术司每年都会出一份《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统计各地高校上一年度在理、工、医、农学科中的科研支出。比如说《2017年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统计资料汇编》,统计的是16年的情况。这里我们就把17年版山大的情况贴出来:

可以看到,在2016年,山大的科技经费为14.59亿,而且这还是山大学术最低谷的2016年,还没包括人文社科学科的研究经费,如果统计2019年的研究经费,把文科的也加上,应该有几十亿的规模。不管怎么说,留学生经费也只能相当于山大科研经费的一个零头。

(3)比如,有媒体报道,山大的“来华留学教育支出”有5000多万,而“出国留学教育支出”只有7.77万。然而,他们没有告诉你的是:在我国,公费出国留学学费、生活费等,是由国家留学基金委(CSC)支付的,根本就不列入高校预决算。因此,我国绝大多数高校,在预算中根本就没有“出国留学教育支出”这个项目,也即“出国留学教育支出”为零,比山大的7.77万还少。即使有,一般也就是几万到几十万的规模,主要用于出国前的培训等开支。以中山大学为例:


中山大学2019年部门决算:来华留学教育支出为2674.42万元,出国留学教育支出为0.03万元,前者是后者的89147倍。原因无他,公费出国留学的钱本来就不是从高校账面上走的。

可以参考一下 @Bird 的这个回答:

(4)有人问,山大的这个学伴活动是不错,为什么在中国学生之间不开展一下呢?这不还是留学生特权吗?然而这种说法纯粹是主观臆测,因为山大是开展过在中国学生之间的学伴活动的,学伴活动在山东大学并非留学生的专属


当然了,去年舆情过后,山大疑似在舆论压力下几乎停止了所有类型的学伴活动,既包括针对留学生的,也包括针对中国学生的。以前,中国籍的贫困学生或者后进生在山大的某些学院也可以通过学伴活动得到帮助,现在都没了,这就是网络群氓“追求公平”“追求正义”所达成的丰功伟绩!

再补充两点:

其一,学伴活动在国内的高校其实非常普遍,仅在985高校中,我就找出了22所开展过学伴活动的高校,可以参考这两个回答:


而且这类活动在港台和国外高校也很常见。国外一般叫buddy program。这里举两个例子: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

美国康涅狄格大学

至于活动内容,其实都是非常正常的东西,恰好我的一个高中同学参加过北京大学的语伴活动(和她一组的是一个英国留学生),跟我说这类活动无非就是给留学生提供一些日常的咨询和帮助而已,比如说留学生不知道怎么取快递,怎么使用移动支付,就可以问一下学伴/语伴同学,此外组织方还会开展一些互动活动,比如搞一个见面会,玩玩狼人杀什么的,都是集体活动,根本不是像某些人想象的那样把一男一女弄到一个小屋里搞事情。我跟几个山大的同学也问起过这个问题,得到答案大同小异。

其二,从现有信息来看,山大的学伴活动直接组织方应该是挂靠在学校国际事务部下的一个社团——国际交流协会。也就是说,这个活动从性质上讲不过是一个社团活动罢了(不过要接受校方的监督和指导,但是话说回来,内地高校什么社团活动不需要接受校方的监督和指导呢?)

证据:

左图是《南风窗》的一篇采访,里面采访的那个山大的学生说了活动组织方是“国际交流协会(SICA)”

中图是社团国际交流协会微信公众号,上面提到的buddy活动应该就是学伴活动

右图是山大学生会的微信公众号,这是一篇介绍社团的推送,里面讲了“国际交流协会(SICA)”这个社团

综合以上三点,可以确认:山大有一个叫“国际交流协会(SICA)”的社团,而且学伴活动确实是这个社团组织的。既然是社团活动,倍受争议的1:3这个比例也就没什么好指责的了:咋安排难道不是人家社团自个儿的事儿?只要人家没犯法,没做伤天害理的事儿,人家招几个中国学生招几个留学生需要外人插嘴吗?如果是校方直接组织的,这事儿还有商榷的空间,但如果是社团活动,那就无可指摘。


总结一下山大学伴活动的真相:山东大学针对留学生的学伴活动不过是一个普通的社团活动,活动的内容非常正常,对性别没有任何要求,根本不存在网传的下三路的东西,根本不存在“强迫”,也根本不存在“一男配三女”这样的狗血规定。这类活动在国内的985高校中非常常见,在港台高校和欧美高校中也有开展。而且山大的学伴活动也不是留学生的“专属”,其校内也存在针对中国学生的学伴活动。至于围绕“学伴”风波衍生出的一系列传闻,诸如“山大科研经费不如留学生经费高”之类的,基本上属于偷换概念,并不可信。山东大学去年是被无良媒体造谣抹黑,带了节奏的。

最后,附上两个官媒的辟谣文:

《人民日报》山东分社——

山东共青团——


2、崂山外国人插队事件:疑似是因为语言障碍引起的误会,可以确定的是,当事人并无“辱华”之意,是无良媒体通过恶意剪辑将一次普通的口角歪曲成了“辱华”事件。

当时的情形是,几个外国人在排队的时候同中国人发生了冲突,双方发生了争吵,中国人让外国人滚出去,其中一个外国人(恰好还是个老黑)说到:There are 8 million chinese in the USA, I will get back forever till the 8million chinese get out. (在美国有800万中国人,如果这800万中国人离开美国,我就永远地离开中国),结果媒体咔咔一剪,只剩下chinese get out这一个短语。

还有一个问题是外国人为什么想插队。媒体的报道是,老外蛮横不讲理,或者是工作人员允许老外插队。然而,这一事件的当事人老黑给出了一个完全不同的说法:他们并没有想插队,只不过工作人员喊他们先去前面签到,签完再去排队,结果被群众误会。当然大多数人总习惯于挑着自己的理说,我们不能直接采信老黑的说法,但是我觉得在没有确凿的证据前,合格的媒体应该给当事各方以平等的发言机会,显然在这一事件中,各路流量媒体没有做到这一点,他们从一开始就是冲着带节奏、挑拨社会矛盾去的。

上述两段视频曾被 @清河渡人 转载到知乎,我把链接贴出来

3、崂山鲍鱼事件。这件事在知乎上已经被梳理得很清楚了,我把链接贴出来:

4、苟晶事件。这件事山东方面的官方通报已经说得比较清楚了,不过我想强调的是,当初一众媒体炒作这件事是有目的的,不是单纯的追逐流量和热点。我在贴吧上曾梳理了这一事件的时间线。我把这个贴出来,大家自行体会:


山东这两年的大新闻有没有真的呢。当然有,比如陈春秀,比如查出242人顶替上大学,比如临沂电商平台,比如合村并居,比如禹城女子被丈夫虐待致死。

但是——

242人顶替事件,是山东省2018年自查自纠的结果,早在去年就对结果进行了公示,今年一些流量媒体为了炒作苟晶事件把这件事翻出来重新炒了一波冷饭。

临沂花5600万建网上商城最后建了个寂寞这件事,是在山东电视台“问政山东”栏目上被曝光的,和各路流量媒体毫无关系。

禹城虐待案是被山东本地媒体《山东商报》曝光的,这个也不是以抹黑山东为乐的各路流量媒体的“功劳”。

山东理工大学虐猫事件,是当事人嚣张地自己把视频发到微博上引起关注的。

合村并居中的问题,最早是利益受损的村民在网上奔走疾呼才得以暴露在大众面前的,前述各路媒体,像澎湃新闻、凤凰新闻之类的倒确实做过一些相对及时的报道(不过被和谐了许多),这个姑且算在他们头上。

陈春秀事件,我记不清最早报道的是谁了,暂且算到澎湃新闻这帮媒体身上吧。

这样算下来,山东近两年十个顶流负面新闻,有四个实际上是谣言,三个是山东本地的媒体或政府机构曝光的,一个是当事人作死自己把视频放出来的,最多只有两个和一众“良心媒体”有比较大的关联。像澎湃新闻、新京报、红星新闻这样的媒体,它们每揭露山东的两个问题,就要制造山东的四个谣言,要说改正问题,改善社会风气,作用恐怕还不如山东商报、齐鲁晚报这样的山东本土媒体强,更遑论那些下限更低的自媒体。还是奉劝某些人,不要对“南方系、澎湃这样的媒体帮助山东改善社会环境”抱有任何幻想:你有问题,别人揭露了,你去改正了,这样才能“改善社会环境”;你没问题,别人为了流量,用春秋笔法搞臭你,我实在搞不清楚这对改善社会环境有什么价值。

user avatar

大家好,我是北方网友。


一个路子的憨批。

这个南方钓鱼大师到底买的起去山东的机票不?尾巴长的见识还敢钓鱼。

不是每个地方都磕头,我们家那里仅限于孙子给爷爷奶奶或者堂爷爷奶奶磕,给点儿压岁钱。上了小学毕业肯定都不磕头了。

有的地方传统糟粕要复兴,祠堂建起来,事实上的族长也有了。可能会组织一门的人给长辈磕头。

即使有磕头的地方,磕头关女的啥事儿?都是大老爷们。

话说回来了。重男轻女最严重的南方,在北方那么强硬的计划生育也没拦住南方人拼命生儿子,祠堂也保存的很好。结婚各种繁琐的讲究把女方折腾的够呛。到目前没人提这茬儿。反而把脏水往北方人泼。井盖儿,社会摇,大金链子,目前到了山东。接下来该陕西安徽了吧。

多读书吧,钓鱼大师。调研调研再发炎啊。

user avatar

去西湖吃烤肠,不想花雪乡的钱怎么办?狠狠地掏出银行卡折断,要此卡何用?

去山东拜年,不想磕头怎么办?狠狠地把脑袋砍了,要此头何用?

去浙江娶媳妇,不想入赘怎么办?

……

我觉得吧,你不想磕就不磕,这是很简单的事。又不是去了美国,得了新冠,你想治人家医院不给治,往放弃治疗区一扔自生自灭,只能白白等死。

这有啥?

你不磕就行了,对吧?

有网友说这个问题就是钓鱼,我看也像。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