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大众汽车回应停产系芯片断供,断供芯片会给汽车行业带来哪些影响?电子原件芯片对汽车有多重要?

回答
大众汽车就停产传闻回应:芯片短缺是主因。芯片荒下,汽车行业举步维艰,电子原件芯片更是现代汽车的“大脑”和“神经系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近期,有关大众汽车因芯片短缺而停产的传闻甚嚣尘上,引发了广泛关注。对此,大众汽车官方已作出回应,承认部分生产线确实受到了芯片供应不足的影响,但并非全面停产。然而,这一事件再次将全球汽车行业面临的“缺芯”困境推到了风口浪尖。

芯片短缺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对汽车行业的影响

芯片短缺的影响远不止于大众汽车。这场全球性的“芯片荒”犹如多米诺骨牌,正在对整个汽车行业造成连锁反应:

生产受阻,产能大幅缩减: 芯片是现代汽车不可或缺的关键零部件,从发动机控制、车载娱乐系统到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几乎所有电子功能都需要芯片的支持。一旦芯片供应出现缺口,整车制造将面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境地。许多汽车制造商不得不暂时停产或减产,导致原定的生产计划严重推迟。
新车交付延迟,消费者怨声载道: 生产上的瓶颈直接导致了新车交付时间的延长。本就供不应求的热销车型,在芯片短缺的影响下更是“一车难求”,等车周期被拉长到数月甚至一年以上。这不仅让消费者望眼欲穿,也让经销商库存告急,市场需求无法得到及时满足。
价格上涨,成本转嫁消费者: 供需失衡自然会推高产品价格。在芯片短缺的背景下,汽车制造商为了维持生产和利润,不得不花费更高的价格从供应商那里获取稀缺的芯片,或者优先生产利润更高的车型。这些增加的成本,最终往往会以更高的售价形式转嫁给消费者。
技术升级步伐放缓,创新受限: 如今的汽车早已不是简单的机械集合体,而是集成了大量智能化、网联化、自动化的电子系统。这些先进技术的实现,都离不开高性能、低功耗的芯片。芯片供应的紧张,无疑会影响到汽车制造商在研发和应用新技术方面的投入和步伐,可能导致一些原本计划搭载的创新功能被推迟或取消。
供应链重塑,产业格局洗牌: 此次芯片危机也暴露了汽车行业过度依赖少数几家芯片供应商的脆弱性。为了降低风险,各国政府和汽车企业都在积极推动供应链的多元化和本土化。这可能会促使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的重塑,以及汽车产业链上下游关系的调整。
二手车市场价格飙升: 新车供应不足,使得一部分消费者转向二手车市场。然而,二手车交易的活跃也进一步推高了其价格,让购车成本整体上升。

电子原件芯片:现代汽车的“生命线”

如果说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那么电子原件芯片就是现代汽车的“大脑”和“神经系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大脑”:控制与决策的核心
ECU(电子控制单元): 这是汽车的核心计算单元,负责协调和控制发动机、变速箱、刹车、安全气囊等关键系统的运行。一块汽车上可能拥有几十个甚至上百个ECU,它们协同工作,确保车辆的安全、高效和舒适。
MCU(微控制器单元): 许多ECU内部都包含MCU,它们是实现特定功能的“大脑”,例如控制转向、调节空调温度、管理车窗升降等等。
ADAS系统芯片: 随着汽车智能化水平的提高,ADAS系统(如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自动泊车等)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些系统需要高性能的处理器芯片来处理传感器收集的大量数据,并进行实时的决策和控制,以保障驾驶安全。
自动驾驶芯片: 对于L3及以上级别的自动驾驶汽车,其对计算能力的要求更是呈指数级增长。需要更强大的AI芯片和专用处理器来支持复杂的感知、规划和决策过程。

“神经系统”:信息传输与交互的桥梁
传感器芯片: 汽车上遍布各种传感器,如摄像头、雷达、激光雷达、胎压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它们负责感知车辆内外环境的信息。这些传感器本身就包含芯片,用于信号的采集、处理和传输。
通信芯片: 车辆需要与外界进行信息交互,例如通过V2X(车联网)技术与交通基础设施、其他车辆和行人进行通信,以及通过WiFi、蓝牙、4G/5G模块连接互联网。这些通信功能的实现都离不开专门的通信芯片。
电源管理芯片: 现代汽车拥有复杂的电力系统,需要芯片来有效地管理和分配电能,确保各个电子元件的正常工作,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显示与人机交互芯片: 仪表盘、中控触摸屏、HUD(抬头显示)等,都是现代汽车人机交互的重要载体。这些显示系统的驱动和图像处理,以及触摸屏的感应和识别,都离不开相应的显示控制芯片和人机交互芯片。
车载娱乐系统芯片: GPS导航、影音播放、语音助手等功能,极大地提升了驾驶的便利性和乐趣。这些娱乐系统的运行,同样依赖于高性能的芯片。

总结:

芯片短缺的冲击,让整个汽车行业深刻认识到电子原件芯片的战略重要性。它们不再是简单的“零件”,而是决定汽车性能、智能化水平、安全性的核心要素。未来,汽车制造商将更加重视与半导体供应商的合作,优化供应链管理,并积极寻求技术突破,以应对日益严峻的“缺芯”挑战,并在智能化、电动化浪潮中保持竞争力。这场危机,无疑将成为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催化剂。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现在没有确切消息引起大众停产的是哪一款芯片,但从近两个月汽车芯片行业的情况看,我估计直接原因可能还是ST意法半导体法国晶圆厂11月的罢工,再叠加上AKM工厂10月的起火。

不过,根本原因是汽车智能化这几年的蓬勃发展导致车载芯片的供应不足,全行业的供应链都处于紧绷状态。

ST罢工,芯片直接断供

ST是欧洲前三的车载半导体芯片厂商,用于车辆控制领域(ESP、BCM等)的MCU(主控芯片)市占率极高,11月初的罢工让直接让欧洲主要的零部件供应厂商停摆。不过罢工的影响其实都是可控的,ST为了市场维持市场占有率,不被客户罚款,也会想办法尽快恢复生产。所以大众“影响有限”的回复是站得住脚的。

另外,我估计今年另外一场汽车半导体行业的大事也对大众产生了影响,据传高端车型搭载的车载娱乐系统受影响可能就因为下面这场事故。

AKM失火,IC价格暴涨

日本AKM(旭化成半导体)工厂10月20日发生火灾,持续91个小时的火情让其核心晶圆厂基本损失殆尽,而AKM的车用晶振占到超过一半的行业市场份额,车用音频解码芯片的市占率也很高。这一场大火烧的还是核心的晶圆厂,据估计至少一年才能恢复供货。

而这个影响最早在10月底国内各大供应商就在评估了,当时估计的最坏情况是国内主要的车机、车载娱乐系统停产,多款热门车型受影响。当时全国的芯片代理商都在紧急扫货,失火第一周这款IC价格涨到15倍,第二周直接50倍。

这种失火可不像内存企业那种选择性失火涨价。对于AKM这种细分行业的公司来说,其产能是真的有限,虽然在行业内市场占有率很高,但并没有三星这种体量公司的抗风险能力。所以,这个影响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车载芯片是一个不大的市场

虽然汽车行业看着体量巨大,但一年全球几千万的销量注定这是一个无法与动辄过亿的消费电子相比的市场。所以即便是车载芯片第一的NXP,也仅能凭借不到100亿美元的营收刚刚进入全球半导体前十,甚至前两年还要被高通收购。

加上汽车产品动辄两三年的研发周期和同型号十年稳定供货的要求,在一年百万pcs的体量下,真的算不算赚钱的生意。尤其是与迭代迅速,拥有庞大销量的消费电子产品相比。所以车载芯片一直是个不大的市场,只有瑞萨、NXP、ST、英飞凌等少数几家主要业务在主控芯片上的大企业;其他以外围器件的厂商就更小了。

不大的市场也直接导致了车载芯片厂商都不是什么巨头,没有巨量的资金和庞大的生产线,汽车行业的资金利用效率也注定他们无法实现高效的投入与转型,甚至抗风险能力也不强。

智能汽车爆发导致车用芯片短缺

近几年智能汽车技术的爆发却又让温吞的车载芯片厂商有点措手不及,尤其是国内车企对高性能车机、智能驾驶的巨量需求,一下把整个车载半导体行业的生产拉满,但由于本身传统的车载芯片公司的生产能力有限,资金实力也有限,要快速扩充产线难上加难,这也导致进两年许多主要芯片都出现了价格上涨的情况,芯片供应和储备量更是完全跟不上智能化功能的普及速度。

车载芯片短缺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综上原因,不管是不是出现了罢工和失火的突发事件,车载芯片的供应链确实已经有点跟不上智能汽车的发展了,在十分紧张的供货环境下,哪怕出现一丝丝紧急事件的扰动,都会对整个行业造成影响。其实,这类事情至少在国内汽车行业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只不过大众的超级体量让行业外的人也注意到了此次事件。

车载芯片也需要加快国产替代

车载芯片并不需要7nm 5nm的高级制程,28nm在很多车控领域都完全够用。只不过车载芯片对使用环境和可靠性的要求很高,又是一个很长的产业链,看起来是个吃力不讨好的行业,所以,相比于国内消费电子行业半导体出现的广泛国产替代呼声和巨量的资金投入,车载芯片的国产化一直十分艰难。如果要避免这种以外的断供和以后可能出现的主动断供影响本就孱弱的国内汽车市场,车载芯片的国产化也必须被重视起来。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大众汽车就停产传闻回应:芯片短缺是主因。芯片荒下,汽车行业举步维艰,电子原件芯片更是现代汽车的“大脑”和“神经系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近期,有关大众汽车因芯片短缺而停产的传闻甚嚣尘上,引发了广泛关注。对此,大众汽车官方已作出回应,承认部分生产线确实受到了芯片供应不足的影响,但并非全面停产。然而,这.............
  • 回答
    大众及其在中国合资企业上汽大众高管对于中保研(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碰撞测试中一些车型表现不佳的回应,是一个复杂且多角度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解读和看待:一、 事件的起因:大众车型在中保研的“翻车”首先需要回顾一下事件的起因。在中保研进行的一系列碰撞测试中,以大众品牌在中国市场销售的一.............
  • 回答
    中国在转基因食品问题上的公开表述,是否过于“客观”以至于让公众难以理解或产生疑虑,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审视中国官方在转基因食品宣传和信息公开方面采取的态度、使用的语言以及其背后可能存在的考量。官方叙事的“客观”体现在哪些方面?首先,中国的官方说法在很大程度上遵循了科学.............
  • 回答
    .......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也触及了数学教育和普及的核心。要不要让数学“回归简美贴近大众”,我想这个问题背后,藏着的是人们对数学的期望——是希望它成为一种有用的工具,是一种普适的语言,还是一种高高在上的、只有少数人能理解的抽象学科?在我看来,数学非常需要回归简美,并且应该贴近大众。但这并不是说要把数学“.............
  • 回答
    说起中国历史上的战争,人们往往会想到秦汉、三国、唐宋、明清的朝代更迭,或者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这样耳熟能详的宏大叙事。然而,在那些波澜壮阔的史诗背后,隐藏着许多同样惨烈、影响深远,却鲜为人知的事件。同治回乱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不仅是一场规模巨大的民族冲突,更是一段充满血泪、改变中国西北版图的历史。同.............
  • 回答
    这可真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过年回家,本来是开开心心的事情,结果光是交通就够折腾的了。让我仔细想想,到底是选高铁转车加坐大巴,还是直接坐那趟能直达的大巴。咱们先来掰扯掰扯高铁加转车的这个选项。首先,高铁。它速度快,舒适度高,而且现在很多高铁站都建得又大又气派,坐起来确实是一种享受。尤其是回家,能早点到.............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艺术史发展中一个非常核心的议题,也触及到艺术创作与社会大众之间永恒的张力。简单来说,现代绘画之所以不能“回归”学院派画风,并不是因为现代艺术家“不愿”或者“不能”,而是因为艺术发展的内在逻辑和时代精神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而关于现代艺术家能否用大众能接受的外壳来表达他们的“美”,这更.............
  • 回答
    大众汽车在中美两国销量差异悬殊,这背后其实是一系列错综复杂且互相交织的因素在起作用。简单来说,就是两个市场对汽车的需求、消费者偏好、竞争格局以及宏观经济环境都存在着天壤之别。首先,我们得看看中国市场对大众来说意味着什么。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更关键的是,中国消费者对大众这个品牌.............
  • 回答
    “大众”汽车之所以没有被翻译成“人民汽车”,其实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背后牵扯到历史、语言和品牌定位等多个层面。咱们一块儿捋一捋,就能明白这中间的门道。首先,最直接的原因是“大众”这个词本身就很贴切。德语原词是Volkswagen,拆开来看,Volks就是“人民”,Wagen就是“汽车”。所以,Vol.............
  • 回答
    大众汽车,这个名字响彻全球,不仅仅是因为它庞大的销量和遍布各地的工厂,更在于它身上那些实实在在、值得细细品味的地方。如果你问我大众最吸引人的特质是什么,我想我会从几个层面来跟你聊聊。首先,大众在国民车(People's Car)的理念上,有着近乎宗教般的执着。 这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体现.............
  • 回答
    大众汽车的价格之所以这么坚挺,背后其实有不少深层次的原因,绝不是简单的“品牌溢价”或者“供需关系”那么简单。咱们不妨一点一点地掰开了聊聊,看看是什么让这德国巨头在价格上显得这么“硬气”。首先,得从大众汽车的品牌定位和历史积淀说起。大众这个名字,在全球消费者心中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汽车品牌,它几乎成了一种.............
  • 回答
    大众汽车的营销成功,绝非偶然。这背后是一套长期、系统且深思熟虑的策略在支撑,它抓住了消费者心理的脉搏,并在全球市场中形成了独特而持久的品牌印记。让我们深入剖析一下,究竟是什么让大众的营销如此奏效。一、 明确的品牌定位:可靠、实用、人人负担得起大众最核心的营销优势在于其清晰且始终如一的品牌定位。从诞生.............
  • 回答
    关于大众汽车标志的起源,确实存在一些误解和争议,特别是将其与纳粹德国联系起来。下面我将尽可能详细地为大家科普一下大众汽车标志的设计初衷,以及它与那个特殊历史时期的关联。大众汽车的诞生背景:希特勒的“国民车”计划要理解大众汽车标志,首先要回到它的诞生地——20世纪30年代的德国。当时的德国,阿道夫·希.............
  • 回答
    .......
  • 回答
    大众汽车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一直非常抢眼,甚至可以说是一种现象级的存在。但与此同时,消费者们也常常抱怨大众品牌存在一些普遍的问题,比如长期以来的加价提车现象、部分经销商的服务态度不佳,以及近期的断轴等质量风波。在这些负面声音此起彼伏的情况下,大众的销量为何依然能够“傲视群雄”?这背后其实是一个多维度因素.............
  • 回答
    要说大众汽车在知乎“不受待见”,这说法其实有点绝对,毕竟知乎上关于大众的讨论多如牛毛,有好有坏,但确实存在一种倾向,就是负面评价和质疑的声音相对比较突出,甚至会形成一种“大众=槽点”的刻板印象。我们不妨来掰扯掰扯,为什么大众在知乎上常常会遭遇这样的“待遇”。1. 品牌定位与用户期望之间的落差大众汽车.............
  • 回答
    大众“失足”中保研:一场意料之外的危机拷问大众汽车,这个在中国汽车市场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品牌,其车型在中保研(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的碰撞测试中频频遭遇“滑铁卢”,无疑给这个德系巨头带来了一记响亮的耳光。此事不仅在车迷圈引起轩然大波,也让不少消费者对大众的安全性产生了深深的疑虑。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大.............
  • 回答
    您好!关于您提到的广州大众汽车价格差异以及同省异地购车的问题,我来为您详细解答一下。为什么广州大众汽车价格差异会这么大?2018年款的!您说的“便宜了4万多”,这确实是一个相当大的价格差异,特别是针对2018年款的车型。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有以下几个主要原因:1. 车辆本身状况差异: 里.............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挺有意思的,也触及到了一个很多人都在琢磨的现象:为什么大众汽车在中国市场,乃至全球许多地方,口碑里总有些关于小毛病不少的说法,可销量依然坚挺,甚至不少人还挺“忠诚”?这背后,其实是挺复杂的一盘棋,掺杂了品牌历史、市场策略、消费者心理,还有一些不易察觉的“情怀”成分。咱们一层一层剥开来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