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邀而来
先看结论
1、 外卖低频用户,或者具体点说每个月点外卖次数少于6次的,建议用美X会员。
2、 外卖高频用户,或者具体点说每个月带外卖次数高于11次的,建议用饿XX会员。
3、 外卖薅羊毛用户,喜欢极致钻研薅尽平台每一分钱的用户,毫无疑问用饿XX会员(活动多)。
4、 两个外卖平台都是首月会员打折,次月续费贵些甚至全价,混着买(即第一个月用美团第二个月用饿了么第三个月用美X以此类推),高频的还是饿XX划算。
就结论而言,就这个分析模型而言,我个人觉得还是有点意思的,回头我抽时间实践一下就是。
不过我点的外卖不是很多,但一般都在外面吃,可以试一下效果。
回到问题本身,有钱人是否更爱省钱。
这一点我同意诸多答主的说法,省钱是有钱人的特质之一,但不是因果。
对于财富增长,对于财富保值,有钱人的方法论跟我们普罗大众还是不一样的。
但谈及如何积累财富,无非是开源节流,把钱花在刀刃上。
我们同他们的差距是无形之中积累出来的,尤其当代青年人的储蓄率普遍的低跟债务率连年攀升。
以至于有些年轻人脱离了贷款平台就拿不出任何一笔应急的钱,所以我们会面对很多不必要的困境,以至于做出很多偏差的抉择。
长此以往,我个人甚至觉的当下的年轻人有部分会成为新中国第一代普遍阶级滑落的人群。
其实不奢求直接一步成为有钱人,但是实践新思路抵御未来风险还是必要的。
如果可以省下一部分开支,用作储蓄那就更好了。
金融跟互联网,是这几年各行业里边的双子星。
金融行业能解决互联网行业很多上层建筑的问题,不过具体到2C的业务,够呛好使。
因为这个建模,有参考系,参考系锚定的几个点,都只是“当前状态”或者是“理想状态”。
而互联网行业归类是服务业,一大堆策略是根据用户反馈做及时调整的,每个公司都有大团队做运营跟用研,吃的奏是这碗饭。
所以,一个金融行业的分析师,在实操层,未必干得过一个互联网行业月薪八千的运营策划。
这就好比说你给张良配一把上好的汉剑,扔到两军阵前未必干得过对面一个大字不识的老兵油子,是一个道理。
战略层面的高手,搁在战术层面操作,说翻车就翻车。
我粗略看了一下这建模,里边反复强调了几次,说前置条件是每一单外卖20块钱以上,则模型成立。
这就是个锚点。
哪有人敢保证顿顿都卡着20以上点啊……天天吃28的烧牛肉盖饭,腻得慌,今天来顿12的土豆丝盖饭吧!
嚼着土豆丝,心说糟糕大意了,没到20块,分析师的模型失效,这月会员爷亏了。
多讨厌。
类似的数据案例里还有,不多赘述。
另外呢,用户选择商家,他其实是一个非常感性的判断。
好像A比B每次送的快一点耶?多花几块钱在A身上我脚着值。
好像A比B客服小妞声音甜度高一些耶?多花几块钱在A身上我脚着值。
好像B比A的小哥看起来更硬一些耶?多花几块钱在B身上就为了看硬汉我脚着值。
……
类似的非理性,甚至仅遵从羊群效应的消费取向,你我都有,模型能摆清楚数据,但参不透人心。
这说的都是用户层面的选择。
从平台层面呢,咱上头说了,他们养大把的策划和用研专家是干嘛滴?
是为了时刻根据市场反应调整战略用的。
你把他分析个底儿掉,运营一看日报,呦呵!同比环比略有下滑?
一个活动就安排起来了。
于是分析的透透的模型全部作废,用户一窝蜂倒戈一击。
所以你发现,平台赚的是货币,做的其实都是人心。
人心可没法建模。
我个人的主张呢,两强争霸的领域,在商业维度差距不太大的情况下,哪个弱一点,大伙就扶哪个一把。
把弱的抬上去,形成对等竞争,强的有危机意识,才会自己出血要么打折要么服务升级。
否则强的直接把弱的干死,市场都是他一个人说了算,用户苦日子就来了。
用户让商家一直处于战争态,自己才能一直处于低成本获利角色不动摇。
法律是反垄最后一道线。
最厉害的反垄,理应是用户团结起来左右横跳两头帮两头吃。
这才是最合理的非数据模型。
不是有钱人更爱省钱,而是有钱人优渥的生活条件让他们可以有闲暇来算计一些普通人日常生活中根本不可能去细算的理论最优策略。
什么是理论最优?就是实验室条件下的最佳解决方案,就像日本排放核废水的时候声称自己会做的那样,但现实和理论是有区别的,理论最优不代表实践可行,什么是实践?就像日本在福岛核事故长达十年的历程中实际做的那样,这叫做实践,当实践不可行的时候,讨论理论最优本身就是在转移话题。
说回主题,为什么有钱人才会去算计怎么才能够做到理论极致省钱?很简单,因为他们不需要省钱,当他们不需要亲自实践的时候,反而可以把省钱本身作为一种客观现象抽象出来,去对纯粹理论可能加以研究,并探讨出理论最优解。
但这对于那些真正需要省钱的人来说毫无意义,就以外卖本身而言,外卖的主力消费群体是写字楼上班族,对他们来说外卖的实际消费场景是上午干活干的晕头转向的,到了中午,赶紧随便点点什么,在焦急的等待中工作/开会,等到外卖到了,三两口把饭扒拉下去,然后接着下午的晕头转向或者抓紧时间眯一会。
对于他们来说,省钱的主要途径是看看外卖列表里哪家最便宜,有个券什么的顺手领一下,或者看看有满减的时候招呼同事过来一起点,这已经是他们在紧张的时间压力和工作环境下能够为了省钱而付出的最大限度努力了。
还建模?还计算?还做表?
是不是嫌工作不够饱和?
需知很多上班族的时间已经紧张到为了能赖会床,早上去上班的时候都是憋着尿去工作单位的,连早饭都不吃,这种情况下让人花费时间精力去算什么省钱最优解,这又何尝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不食肉糜。
这也是为什么自古以来脱产文人的鬼话都信不得的原因,就像宋朝打战,给个阵图,让指挥官照阵图部署,这不是扯蛋吗?
宗泽就批评过岳飞喜欢打野战,“非万全之策”,要给岳飞阵图,岳飞赶紧表示敬谢不敏,表示“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说白了,你不结合实际情况具体分析,那总结出来的必然是一套精密而无用的高头讲章。
有这个闲心,不如研究一下怎么让大家在早上起床之后能安安稳稳的把那泡本来要憋着去单位的尿撒了,这还比较实在。
1,没有人会傻到仅凭自己的脑力去和大数据模型去比拼算力。 各种各样的打折优惠券越来越不被待见,不是因为大家有钱了。而是生活本来就够辛苦了,不想因为点个快餐看个电影还要去做题。简单点吧,让劳资歇歇吧。
2,外卖会员这个东西,类似于各种平台的年卡,本质是平台为了短期内扩张现金流而搞出来的东西。一是为了提高用户黏性,二也有点寅吃卯粮的意思。
3,靠建模节约出来的成本,省出来的钱还不够买箱营养快线来补充被杀死的脑细胞。除非这个模型能被广大用户下载,一键傻瓜式省钱,否则没啥意义。
4,这个金融测算师我看就是题瘾犯了,电就完事儿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