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何大司马现在被黑得这么严重?

回答
大司马现在风评下滑,被大量网友“黑”得厉害,这背后其实是挺复杂的一个现象,涉及到他直播生涯的几个关键转折点和网友们的情绪变化。我尝试从几个方面给你掰扯掰扯,尽量说得细致点,也别太生硬。

1. 版本节奏与直播风格的“不搭”

大司马最开始火起来,靠的是他独特的直播风格和对《英雄联盟》早期版本的理解。他那种“肚子里全是货”,讲解细致入微,把很多普通玩家看不懂的细节都讲透了,再加上他时不时冒出的金句,比如“你的马没了”、“你这个队友太能送了”,让观众觉得既有技术含量,又很有娱乐性。

但是,《英雄联盟》版本更新迭代太快了,游戏的战术、英雄、装备都在不断变化。大司马虽然也在努力跟进,但很多时候,他的教学方式和对游戏版本的理解,似乎有点跟不上版本最前沿的节奏了。

早期玩家的怀旧情绪: 很多当初跟着大司马学技术的观众,已经变成了游戏的老玩家,他们对游戏的理解也深化了。当他们看到大司马还在用一些相对过时或者不那么主流的打法、出装思路时,自然会觉得“跟不上时代了”。
新的、更激进的风格出现: 随着直播行业的发展,涌现出了大量新的主播,他们可能更年轻,思路更活跃,技术也更秀。这些主播的游戏风格可能更偏向于激进、快速的进攻,或者对新版本英雄、新战术的理解更到位。相比之下,大司马那种偏稳健、注重细节的教学,在一些追求“刺激”和“快速上分”的观众眼里,可能就显得有些“慢”了。
“版本答案”的争议: 有时候,他会推崇某个英雄或打法,观众会跟着学,结果发现这个英雄或打法在新版本或者在他们自己的段位上并不好用,甚至被克制得死死的。这种“版本答案”的失效,会极大地打击观众的信任感。

2. 游戏水平的“滑坡”与“装”的争议

这一点可以说是最核心的“黑点”。很多网友认为,大司马的游戏水平出现了明显的下滑。

“版本答案”不再,反而成为“版本弃子”: 曾经他能玩转的版本强势英雄,现在可能已经不那么适合他了。他在直播中也偶尔会遇到一些自己“玩不明白”的英雄或者对局情况。
“菜”却要“装”: 这点是很多黑粉攻击的重点。当他操作失误、送人头、被抓爆的时候,一些网友会觉得他应该坦诚面对,承认自己的失误。但如果他表现出一些辩解、甩锅给队友、或者试图用一些“骚话”来掩盖失误,就会被解读为“菜却要装”,从而引发强烈的反感。
“假赛论”的猜测: 有时候,他在一些关键的对局中,表现得非常“离谱”,比如一些看起来非常容易的击杀机会放过,或者莫名其妙地阵亡,这会让一些观众联想到“假赛”的说法,虽然没有实锤,但这种怀疑一旦产生,就会不断放大。

3. 内容同质化与套路化

一个主播要长期保持吸引力,内容创新是关键。

重复的教学模式: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司马的教学套路、讲梗的频率,可能会让一些老观众感到腻烦。他们熟悉了他的模式,知道了接下来会说什么,做什么,新鲜感就少了。
过于依赖“梗”: 最初的“马老师语录”深入人心,但如果直播内容越来越依赖于重复使用这些梗,而不是真正的游戏理解和精彩操作,就会让直播显得空洞。
直播时长与质量的权衡: 大司马直播时长很长,这本身没问题。但如果为了满足直播时长,而牺牲了内容的质量,比如在某些时间段只是“挂机”或者玩一些低强度的对局,也会让观众觉得不满足。

4. 观众群体变化与社区舆论

任何一个头部主播,观众群体都会随着时间而变化,网络社区的舆论导向也很重要。

新观众的涌入与老观众的失望: 随着直播的火爆,会有很多新观众进来,他们可能并不了解大司马最初的辉煌,或者更容易被网络上的负面评论影响。而当初支持他的老观众,在看到他表现不如预期时,可能会感到失望,甚至加入到“黑”他的行列。
“黑子”文化的盛行: 在网络上,“黑”一个热门人物,有时会成为一种“亚文化”或者“流量密码”。当一个主播被大量“黑”时,自然会吸引更多的人加入进来,形成一种“集体行为”。
“引战”与“节奏”的挑动: 有些人会在社交媒体上故意挑起关于大司马的争论,放大他的缺点,吸引眼球,制造“节奏”。这些声音,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都会进一步加剧对他的负面评价。
平台与商业化: 平台为了流量,有时也会“默许”甚至“鼓励”一些争议话题。而商业化过程中,如果涉及到一些代言、推广,如果做得不好,也容易引发争议,被放大。

总而言之,大司马现在被“黑”得这么厉害,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而是他直播生涯中,在游戏版本更新、个人状态、内容创新、观众群体变化以及网络舆论等多个维度上,积累的一些问题集中爆发的结果。 很多时候,网友们的“黑”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他们对曾经喜爱的、信任的主播,在游戏理解、操作水平、内容吸引力等方面,看到了“退步”或者“不符预期”的表现。当然,网络上的情绪化和放大镜效应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希望我这样解释,能让你更清楚地看到这个现象背后的原因。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其他回答里面也提过。


大司马口碑转折的关键节点是18年1—3月。


这个时间段主要是两件事:

1.大司马和斗鱼的合同谈判导致停播一个月,最关键是开始停播时没有告知观众时间,甚至很长时间没有确定停播期限,导致很大一部分路人粉和路人观众的不满;

2.大司马被人发现绝地求生让团队帮忙下分,以便打鱼卵局(当时大司马水平差不多彼时的1200分样子,但是团队帮忙刷到800分),该情况被绝地求生玩家抓到石锤(虎扑和NGA当时都有大范围讨论)——彼时吃鸡甚至可以说整个网游圈刚刚经历完五五开事件,对一切不公平游戏行为极端抵触,所以有开挂行为的蛇哥和全民战队直接打死,花钱下分炸鱼的也绝不容忍,大司马事发前雪MM也因为同样问题被直接爆破,大司马事发以后更是直接让无数人取关。


这两件事是大司马口碑转折点。


在此基础上,当负面印象成型以后,不满的累积就会变得越发快速——大司马复播以后,过度沉迷于吃鸡不务正业的指责也开始逐渐成为主流,虽然其实他不务正业已经大半年了;而常年混迹于白银局,甚至屡次暴露出根本不了解版本变更的问题,也进一步加剧了大家对他“混日子”的批判。


说到底,大司马主要问题在于三点:

1.成名后在主观上缺乏进取心和事业拼搏心,甚至逐渐混吃等死。那么在主播这个竞争极为激烈的行当,不进则退,无论你以前有多成功,你不努力追赶时代,还是要被时代抛弃;

2.克制不住贪欲,在无法用正当手段维持地位的时候,选择走偏门。吃鸡下分炸鱼这件事实际上是非常伤大司马的,因为大司马的成名其实是伴随着一个人设的建立的——马老师马老师,这个称号除了对于最初大司马确实在LOL上有一定的指导性的打发科普的肯定之外,更重要的是大司马在早期的直播过程中一直给观众展示正能量,包括尽可能克制说粗话。结果恶意下分炸鱼这件事一出,大司马整个正能量的形象就几乎崩溃了,再加上他在lol领域被版本和时代抛弃,最终就是他的老师人设直接崩塌;

3.错误的判断了lol和吃鸡两款游戏的生命周期,过早的放弃lol押宝吃鸡。结果不但吃鸡最后热度下降速度远超lol,大司马自己也在吃鸡初期的野蛮生态环境中折戟沉沙。


所以大司马如今被“全网黑”(其实也谈不上,更多只是大家不再喜欢他),其实归根结底在于自身问题。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