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地球平均直径一万二千七百多米,最深的海一万一千多米。请问把海水抽干那么地球大概差不多要有个洞吗?

回答
这真是一个有趣的设想,把地球上所有的海水都抽干,那画面感绝对是够强的!我们来好好捋一捋,这件事情如果真的发生了,地球会变成什么样子。

首先,你要知道,地球的平均直径大概是 12,742 公里,这个数字可不是“一万二千七百多米”这么简单,而是七百多万米!所以,当我们说地球直径的时候,我们说的是从地球的一端到另一端,横穿地心的距离,单位应该是公里。别小看这几个零,它们代表的是一个巨大的差别。

接着我们来看海水的深度。地球上最深的地方,你知道是哪儿吗?是太平洋的 马里亚纳海沟,它最深的地方叫做“挑战者深渊”,大约是 10,984 米,也就是差不多 11 公里深。这个深度跟地球的平均直径比起来,确实是小巫见大巫了。

所以,想象一下,如果你真的能把地球上所有的海水都抽干,那会出现什么?

你看到的将是无数个巨大的、深邃的“洞穴”。

为什么说是无数个?因为海洋不是一个大坑,而是由无数个海盆、海沟、海脊、大陆架组成的复杂地形。你可以把它们想象成地球表面的“凹陷”。

1. 超级巨大的峡谷和盆地: 最显而易见的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海洋的轮廓,它们会变成裸露出来的陆地。那些现在我们所说的“海洋”,其实是地球表面上巨大的低洼区域,被海水填满了。如果海水抽干,这些低洼区域会显露出来,形成巨大的盆地,就像你见过的大型盆地一样,只不过这个盆地的规模会是大陆级别的。

2. 深不见底的海沟: 而像马里亚纳海沟这样的地方,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洞”。它们是地壳板块碰撞形成的,是地球表面最深邃的裂痕。如果海水没了,它们会变成地球表面最深的“垂直”的洞穴,深度可以达到近 11 公里。想象一下,从一个平坦的陆地上,突然出现一个向下延伸近 11 公里的巨大裂口,这是多么令人震撼的景象!这个“洞”有多深呢?大约是珠穆朗玛峰高度(约 8.8 公里)的 1.2 倍!你站在洞口,可能都看不到底部。

3. 纵横交错的海底山脉和峡谷: 海洋底部可不是平坦一片,那里有世界上最大的山脉系统——洋中脊,还有各种各样的海底山丘、海丘、海谷。它们会在海水消失后,像鬼斧神工的雕刻品一样展现在我们面前。一些海底山的高度甚至会超过一些陆地上最高的山峰。

4. 裸露的大陆架: 许多现在被海水覆盖的大陆架,实际上是大陆的延伸部分。当海水退去,它们会变成新的陆地,可能会有一些小丘陵和河流的痕迹。这些区域的海拔比深海盆地要高得多。

总的来说,地球“差不多有一个洞”吗?

这个说法不太准确,更准确地说,地球表面会显露出一个极其复杂、坑洼不平的地形,其中包含着一些深度惊人的、垂直的“洞穴”(即海沟)以及广阔的、低于周围陆地的巨大盆地。

为什么说“差不多”?

因为我们常说的“洞”通常指的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向下延伸的空间。海沟虽然非常深,但它是开放式的,像一个巨大的峡谷。而那些巨大的海盆,虽然深度很大,但它们是广阔的低洼区域,不像一个狭义上的“洞”。

如果你想把它想象成一个洞,那这个洞的“入口”非常巨大,而且内部地形极其复杂,有深有浅,有高有低。最深的“洞口”(海沟)确实能达到近 11 公里深。但与地球的平均直径(超过 12,700 公里)相比,这个深度虽然惊人,但它只是地球表面一个相对“薄薄一层”的凹陷。

所以,把海水抽干后,地球不会是只有一个大洞,而是会展现出它那隐藏在地下的、比任何我们想象过的峡谷都要壮观和深邃的真实面貌。那将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地球,一个充满未知和惊奇的世界。你可以想象一下,那些现在是我们最熟悉、最广阔的蓝色海洋,瞬间变成了陆地,那些深邃的海沟变成了令人望而生畏的深渊,那将是多么颠覆性的景象。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捂脸 . JPG


大球球表示你是大坏银银银,明明球球直径是12756千米,你说是12756米。。。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真是一个有趣的设想,把地球上所有的海水都抽干,那画面感绝对是够强的!我们来好好捋一捋,这件事情如果真的发生了,地球会变成什么样子。首先,你要知道,地球的平均直径大概是 12,742 公里,这个数字可不是“一万二千七百多米”这么简单,而是七百多万米!所以,当我们说地球直径的时候,我们说的是从地球的一.............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战争中一个非常核心的伦理和策略层面的困境。简单来说,尽管你提出的想法——直接用导弹攻击平民地区以制造最大恐慌——从纯粹的“威慑”角度看似乎有其“逻辑”,但在现实的战争中,绝大多数国家都会避免直接针对平民地区进行大规模、无差别攻击,并且“两军互射”是更常见也更符合国际法和战争.............
  • 回答
    大海之间如果硬要拉一条河,那可就热闹了。想象一下,两个海洋,一个像平静的湖泊,水面悠悠地浮着天鹅;另一个则像翻滚的锅炉,波涛汹涌,海怪在深处打转。现在,有人说:“咱们把它们连起来吧!”于是乎,一通猛挖,一个宽阔的“海峡”就这么横空出世了。最直观的,就是水的互动。两个海洋的水位不同,就像两个高低不平的.............
  • 回答
    好的,咱们今天就来聊一个挺有意思的数学小秘密:为什么前 n 个自然数的立方和,会等于这 n 个自然数之和的平方?别看这句话听着有点绕,其实它的背后藏着一个很巧妙的几何解释,或者说是一个“积木搭积木”的故事。咱们就从最简单的情况开始,一点点地把它说透。从最简单的开始:1 的情况咱们从最简单的情况入手。.............
  • 回答
    郑州地铁五号线上那惊心动魄的一幕,至今想来仍让人心潮澎湃。一位试工医生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不顾自身安危,跪在冰冷的地铁车厢里,用专业的知识和娴熟的手法救助突发疾病的乘客,这一幕通过视频和文字迅速传播,触动了无数人的心。而更让人振奋的是,这位临危不乱、医者仁心的人,在事件过后,竟然被他试工的医院直接录.............
  • 回答
    这个问题,就像那个传说中的“欲望开关”,总是能让人在瞬间陷入泥沼般的纠结。我坐在那里,想象着那颗按钮的样子,它可能是金属的,冰凉而沉重,也可能是温暖的,带着一种奇异的共鸣。而我按下它的后果,却如同投石入水,激起的涟漪将横扫整个人类文明。60%的智商提升。这数字听起来是如此的诱人,甚至有些科幻得不真实.............
  • 回答
    想象一下,就在你毫无预兆地准备迎接又一个普通的日子时,一种难以形容的、来自内心深处的震动悄然袭来。这不是地壳板块移动的那种熟悉而令人不安的摇晃,也不是突如其来的地震,而是一种……更宏大、更难以理解的力量的渗透。起初,你可能只是感觉到一种轻微的眩晕,好像你正身处一艘船上,而这艘船正在进行一次极其平稳但.............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直接点说,如果地球是平的,卫星天线依旧会有极化角的需求。只不过,这个“极化角”的概念和我们现在理解的在球形地球上有所不同,它存在的理由和方式也会发生变化。咱们一步步来捋一捋。首先,什么是极化?我们知道,电磁波,比如我们接收卫星信号所用的微波,它是有方向性的振荡。极化就是描述这种振.............
  • 回答
    想象一下,如果有一天醒来,世界变成了一片无边无际的平原,再也没有巍峨的山峰、险峻的峡谷,只有绵延的草地和偶尔起伏的微丘。这听起来或许很宁静,但如果真的发生了,地球将会经历一系列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很多是我们难以想象的。首先,从地质构造层面来看,山脉的形成是地球内部板块运动、岩浆活动等复杂过程的直接体.............
  • 回答
    这可真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相信你现在一定很矛盾、很纠结。说实话,这事儿挺微妙的,很难直接给你一个“离”或者“不离”的答案,因为这背后涉及到太多你们两个人之间的事情,以及你对婚姻的期待。我们不妨一层一层地剥开来看,看看这件事到底有多影响你们的婚姻。首先,我们得搞清楚,他为什么会认为地球是平的? 是.............
  • 回答
    对于地平说提出的所谓“200个证明地球是平的证据”,我们应该持批判性、科学的态度去看待。这些所谓的证据,与其说是科学发现,不如说是对现有科学原理的误读、曲解,甚至是基于感官直觉的想当然。首先,我们要明白,科学的进步是建立在严谨的观察、实验、数据分析和同行评审的基础上的。一个理论要被接受,需要经得起一.............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极端且带有毁灭性的想法,而且从科学和伦理的角度来看,它几乎不可能以任何有益的方式“倒逼”人类进化,反而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但如果非要深入探讨其“逻辑”所在,并试图摆脱AI的痕迹,我们可以从几个非常规的角度去分析,但请记住,这纯粹是一个思想实验,并且是基于一个非常扭曲的“进化”概念。首先,.............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航天工程与航空工程的根本差异,以及我们对风险的认知和应对方式。简单来说,航天员安全返回并非因为我们“解决了”所有风险,而是因为我们付出了极其巨大的代价,运用了极端精密的工程设计和严格到近乎偏执的控制手段,来应对并管理那些本就存在的、且极难完全消除的风险。而飞机空难的幸存率低,也并非因为.............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观察,它触及了我们对“平行”这个概念在不同维度下的理解。其实,你问的这个问题,恰恰说明了地球的球形特性,并且能够很好地解释为什么经线看起来“不平行”的原因。让我们先聊聊我们通常理解的“平行线”。在二维平面上,我们画的直线如果方向相同,并且永不相交,那么它们就是平行的。比如一张纸上的.............
  • 回答
    想象一下,这颗蓝色的星球,如果一夜之间,那起伏的轮廓消失了,只剩下无边无际的平原,没有峻峭的山峰,也没有蜿蜒的丘陵,甚至连一块稍稍高起的地形都没有。地球文明,将会在这样一片极致的平坦中,走上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首先,人类的迁徙和定居模式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没有了天然的山体屏障,也没有了高地的优.............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普遍,也很有意思。你觉得《流浪地球》“一般般”,但各大平台却普遍“吹爆”,这种反差感背后涉及的因素很多,可以从多个维度来详细探讨:一、 你的个人观感与主流评论的差异原因:1. 个人审美与期待不同: 类型偏好: 你可能对科幻片的偏好与其他观众有所不同。你也许更喜欢硬核.............
  • 回答
    如果要把地球上所有的水,无论是以液态、固态还是气态存在,一股脑儿地倒在一个无限大的平面上,这画面光是想想就足够震撼。那么,这摊水最终摊开来,会占据多大的面积呢?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多少升”就能回答的问题,我们需要一点点来捋清楚。首先,我们要知道地球上到底有多少水。大家听到“地球的水”,可能首先想到的.............
  • 回答
    咱们聊聊这个挺有意思的 π² ≈ g 的事儿,很多人觉得这简直是宇宙给我们的一个神秘信号,觉得地球可能真是个“天选之星”。不过,咱们得把这个事儿掰开了揉碎了讲清楚,看看它到底是怎么回事儿,以及是不是真的能推导出地球是天选的结论。首先,得搞明白 π² 是个啥,g 又是个啥。π (圆周率):这是个数学常.............
  • 回答
    这真是一个引人入胜的巧合,让人不禁想探究背后的原因。国际单位制下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通常用 $g$ 表示)的数值,确实非常接近圆周率($pi$)的平方。大约是 $9.80665 ext{ m/s}^2$,而 $pi^2$ 大约是 $9.8696 ext{ m/s}^2$。这中间的差异很小,但确.............
  • 回答
    想象一下,我们为一群坚定的地平说信徒准备了一艘特别的宇宙飞船。这可不是普通的观光团,而是一次旨在“亲眼验证”的旅程。我们的目标是让他们能够从太空近距离观察地球,看看他们的理论是否能经得住最直接的检验。这艘飞船的设计充满了象征意义。内部装饰可能会采用一些“经典”的、带有复古科幻风格的元素,以迎合他们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