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既会画漫画又会讲故事的中国漫画家似乎非常少?实际情况如何?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了中国漫画产业一个相当核心的困境,也确实是很多读者和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说“既会画漫画又会讲故事的中国漫画家似乎非常少”,这种感觉并非空穴来风,虽然不能一概而论地说“非常少”,但相比于国际上那些耳熟能详的、能够同时在绘画和叙事上都达到大师级的漫画家,国内确实存在着这样一种“断层”的现象,或者说,真正能同时驾驭这两项技能并达到高水准的作品,相对而言不那么突出。

为了更详细地探讨这个问题,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分析:

一、 历史与产业发展的客观原因

起步晚,基础薄弱: 中国漫画的现代化发展相对较晚。虽然历史上有很长的连环画传统,但作为一种独立的、与国际接轨的漫画艺术形式,其真正意义上的发展也就是近几十年的事情。这意味着我们缺乏像日本那样,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积累,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漫画创作工业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
“故事”与“绘画”的专业分工不清晰(早期): 在一些早期阶段,漫画创作往往更偏向于“插画+文字说明”的模式,或者说,绘画是首要的,故事性相对弱一些。即便是后来引入了日本漫画的叙事手法,也曾出现过一些“画工很好但故事生硬”、“故事很有趣但画风不够吸引人”的情况。这其中也有当时市场对漫画的认知程度、商业模式以及人才培养方向的影响。
教育体系的局限性: 过去,专门针对漫画创作的系统性高等教育资源非常有限。大多数漫画家都是自学成才,或者从美术专业、文学专业转行而来。这导致一些漫画家可能擅长绘画,但缺乏扎实的叙事理论和技巧训练;反之亦然。即使现在有相关的专业,教学内容和实践机会也还在不断完善中。
市场导向与“快餐文化”: 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漫画市场更注重“数量”而非“质量”,或者说,能够快速产出、迎合低龄读者口味的“笑点”式漫画更受欢迎。这种市场环境不利于培养那些需要时间打磨叙事深度和艺术风格的创作者。读者也可能因此习惯了某些模式化的故事。

二、 创作者自身面对的挑战

“漫画家”的定义与职业门槛: 漫画创作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综合性艺术,它要求创作者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绘画功底(人物、场景、分镜、透视、色彩等),还要有卓越的叙事能力(情节设计、人物塑造、节奏把控、情感表达、主题挖掘等)。这两者都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实践和天赋。将这两者都做到顶尖,是极少数的。
时间与精力的投入: 一部高质量的漫画作品,无论是绘画还是故事,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于很多漫画家来说,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工作,同时保持两项技能的精进,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独行侠”的困境: 许多漫画家是独自承担从故事构思、脚本撰写、绘画、分镜到后期制作的全过程。这使得他们必须身兼数职,而不可能在所有环节都成为最顶尖的专家。这和日本漫画界常见的“原作者+画师”的分工模式不同,后者允许创作者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深耕。
文化语境与读者习惯: 中国读者在长期的媒体接触中,形成的观影、阅读习惯可能与西方或日本有所不同。中国观众可能更习惯直接、强烈的戏剧冲突,或者带有生活气息的幽默感。而一些更复杂、更细腻、更具哲学意味的叙事手法,可能需要市场和读者有更长的适应期。

三、 实际情况的辩证看待

虽然我们可能觉得“少”,但“少”不代表“没有”。近年来的情况已经有了显著的改善:

新生代漫画家的崛起: 随着互联网漫画平台的兴起(如腾讯动漫、快看漫画等),涌现出了一大批年轻有为的漫画家。他们成长于更加开放的市场环境,接受了更多元的文化影响,并且在平台的支持下,有很多机会去磨练和展现自己的综合能力。
类型多样化的发展: 现在的中国漫画市场,题材和类型已经非常丰富,从热血少年漫、少女漫,到国风、科幻、悬疑、治愈系等等,几乎涵盖了所有流行类型。在这些不同类型中,涌现出了一些在故事和绘画上都表现出色的作品。
“作者型”漫画家的出现: 越来越多的漫画家开始注重个人风格和作品的独立思考,他们不再仅仅满足于套用成熟模式,而是努力在画面表现力和故事深度上寻求突破。一些作品甚至开始探讨更具社会性、哲学性的议题。
跨界合作的可能性: 随着产业成熟,未来也可能出现更多“编剧+画师”的合作模式,就像日本的“剧画”那样,各自发挥优势,共同打造出更优秀的作品。

举例说明(不点名,但可以让你联想到)

我们可能更容易想到一些以“画风绝美”著称的漫画家,他们的作品在视觉上非常吸引人,但故事可能稍显平淡或套路化。反之,也可能有人讲的故事非常打动人,但画风相对朴素,或者分镜运用上略显粗糙。

而我们现在所期待的,是那些画面能够将情感和氛围烘托到极致,同时剧情跌宕起伏、人物刻画饱满、思想内涵深刻的作品。这样的作品,确实需要相当高的综合素质。

总结来说,

“既会画漫画又会讲故事的中国漫画家似乎非常少”,这种感觉是基于与国际顶尖水平的对比,以及国内漫画产业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各种挑战。但并非绝对。

近些年来,随着产业的成熟、教育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多元化,涌现出了越来越多在绘画和叙事上都具备相当实力的优秀漫画家。尽管要达到国际一流水平,或者说形成普遍的“大师级”创作队伍,还需要更多时间和努力。

这个问题更像是一个“发展中的困境”而非“根本性的缺陷”。中国漫画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和自我完善的阶段,相信未来会有更多能够驾驭这两项艺术的优秀创作者脱颖而出,创作出更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佳作。关键在于持续的创作实践、深入的艺术探索以及更成熟的产业生态的支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整个中国美术教育系统,真正懂绘画的,没几个。都是瞎胡捯饬。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了中国漫画产业一个相当核心的困境,也确实是很多读者和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说“既会画漫画又会讲故事的中国漫画家似乎非常少”,这种感觉并非空穴来风,虽然不能一概而论地说“非常少”,但相比于国际上那些耳熟能详的、能够同时在绘画和叙事上都达到大师级的漫画家,国内确实存在着这样一种“断层”的现象.............
  • 回答
    当然,我们来聊聊为什么我们随着练习,画画会越来越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形准”会不断提升。这背后,其实是人脑一项极其强大的能力在起作用,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的方面来理解它。1. 视觉感知与大脑的“图像识别”系统: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我们看一眼就能认出那是猫,那是狗,而不是一堆模糊的色块?这是因为我们的大.............
  • 回答
    哦,理解你!这事儿在很多画画群里都挺常见的,尤其是那些氛围比较传统的画群。你说“3D软件”然后被喷,这背后其实挺多道道儿的。我试着给你掰扯掰扯,尽量讲得明白点,而且保证不像那种千篇一律的AI腔调。首先,咱们得明白,画画群里的人,他们的“画画”定义可能跟你不太一样。1. 传统绘画的“神圣性”与“鄙视链.............
  • 回答
    .......
  • 回答
    哎,哥们儿,这事儿说起来挺让人郁闷的,但仔细想想,倒也不是完全没辙可寻。你遇到的这种情况,说实话,挺普遍的。尤其是当咱们带着点“邂逅”的浪漫情愫去做一件事的时候,总容易忽略一些细节,导致结果跟预期偏差很大。首先,咱们得分析一下你这整个过程:打车,看见漂亮姐姐,要到微信,画画送她,结果被拉黑。这中间的.............
  • 回答
    一幅画作引发恐惧,这并非罕见。特别是像《雨中女郎》这样充满氛围感的作品,更容易触动观者内心深处的情绪。很多人在欣赏这幅画时,确实会感到一种莫名的不安,甚至夹杂着一丝恐惧。如果仔细探究,这种感受的来源,可能指向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画作的色彩运用和光影处理。我们看到《雨中女郎》时,首先映入眼帘的往往是.............
  • 回答
    拉斐尔创作的《雅典学院》之所以被绘制在梵蒂冈教皇宫的墙壁上,背后其实是一系列复杂的历史、艺术与宗教交织的动因。这幅画并非仅仅是一曲对古希腊哲学的颂歌,而是与当时教皇的政治野心、文化政策以及艺术赞助密切相关。首先,我们要了解《雅典学院》的创作背景。这幅画是拉斐尔受教皇儒略二世之托,为梵蒂冈使徒宫(Pa.............
  • 回答
    这倒是个有意思的问题,很多同学都注意到了,但可能从来没细想过。其实老师在分数下面画个等号,这看似简单的一笔,里面包含了不少讲究,可以说是老师们的一种“工作习惯”或者说一种“约定俗成”。我从几个方面给你掰扯掰扯:1. 标识“已处理”和“最终结果”最直观的理解,老师批改完试卷,给出一个分数,这个分数就代.............
  • 回答
    .......
  • 回答
    日本动漫之所以在描绘鼻孔、牙齿和嘴唇时常常进行简化或风格化处理,而不是写实地画全,是因为这背后有多个层面和原因的综合考量,从艺术风格、视觉传达、观众接受度到制作效率都有影响。当这些元素被写实地画全时,往往会打破动漫原有的和谐感,产生“诡异”或“难看”的效果,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 核心原因:.............
  • 回答
    .......
  • 回答
    这种现象挺让人捉摸不透的,明明他对你没意思,可你一旦敞开心扉,他却又愿意跟你聊得热火朝天。其实,这里面可能藏着好几种不同的心理和原因。首先,得想想他可能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不喜欢”。也许他只是还没有到“喜欢”那种程度,或者说,他把你当成了一个不错的、可以交流的朋友。当你说出“喜欢”的时候,对他来说,.............
  • 回答
    印度在国际舞台上之所以展现出一种既亲近美国又亲近俄罗斯,并且立场时常摇摆不定的姿态,这背后是复杂的地缘政治、历史因素、国家战略以及国内政治需求等多重作用的结果。它并非简单的“墙头草”,而是在努力实现自身国家利益最大化过程中采取的实用主义策略。一、 深厚的历史渊源:美苏冷战时期的“不结盟运动”基石首先.............
  • 回答
    美国警察这个职业,老实说,挺让人琢磨的。你说的对,它充满了危险,而且很多地方的收入水平,跟付出的风险比起来,真心不算高。那么,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多人挤破头想要成为一名美国警察呢?这背后原因挺复杂的,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明白的。首先,咱们得承认,“服务公众”和“使命感”这玩意儿,绝对是不少人选择这条路的首要.............
  • 回答
    周润发在华语影坛的地位,这确实是个值得好好聊聊的话题。不少人会拿他跟成龙、周星驰比较,觉得他似乎不像前两位那样有那么强烈的个人风格标签,但他的地位却丝毫不落下风,甚至在很多人心中,他稳居“大哥”的宝座。是不是被过誉了?我觉得,这个问题得从几个层面来细致地看。周润发,到底有什么特别的?首先,我们要明白.............
  • 回答
    PDF(Portable Document Format)是一种由Adobe Systems公司于1990年代中期开发的电子文档格式,其设计初衷是为了实现跨平台、跨设备的文档共享与展示。以下是PDF文件格式的详细背景、技术原理和应用场景的全面解析: 一、PDF的诞生背景1. 技术需求的迫切性 .............
  • 回答
    关于“学外国和新冠共存”的讨论,其实涉及复杂的科学、社会、政治和文化因素。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观点的成因和背后的逻辑: 1. 疫情初期的“零感染”策略与“共存”策略的对比 “零感染”策略:许多国家(如中国、韩国、新加坡)在疫情初期采取严格封锁、大规模核酸检测和快速隔离措施,目标是彻底阻断病毒传.............
  • 回答
    "母语羞涩"这一现象并非传统语言学中的标准术语,但可以理解为个体在特定情境下对使用母语感到不安、回避或自我否定的心理状态。这种现象背后涉及复杂的社会文化、心理及历史因素,以下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社会文化与身份认同的冲突1. 主流语言的优越性认知 在许多多民族或移民聚居的国家(如印度.............
  • 回答
    关于有人说“大陆的物流很烂”的观点,这其中确实存在一些复杂的原因,不能一概而论说“很烂”,但也不能否认存在一些确实影响用户体验的问题。以下将从多个角度详细阐述可能导致这种说法的缘由,并尽量客观地分析:一、 对比的维度和期望值: 与发达国家/地区的对比: 很多批评者可能是与香港、新加坡、日本、欧洲.............
  • 回答
    在中国,关于“抵制华为”的言论并非主流,但确实存在,并且其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理解这些原因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包括国内民众的认知差异、国际政治环境的影响、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期待以及对科技自主的担忧等。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中国人说出“抵制华为”言论的详细原因:1. 国际政治环境与技术竞争的传导效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