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孙策为刺客所杀,刺客究竟谁所派?

回答
关于孙策被刺杀一事,正史中记载得非常简略,留给后人的,是许多猜测和传闻。

事情发生在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孙策当时只有26岁,正踌躇满志,准备向北统一中原,与曹操争夺天下。他在一次外出狩猎时,遭遇了当地的越境山贼的袭击,身受重伤,不久后便去世了。

关于这起刺杀事件的幕后主使,历来有几种主要的说法,且各有其道理,也各有其漏洞。

第一种说法:许贡的门客

这是目前最为普遍也是正史中侧面印证最多的说法。

背景: 孙策在平定江东的过程中,曾出兵攻打过占据会稽的许贡。许贡战败身亡,但他的门客和部下对孙策怀恨在心,誓报杀主之仇。
证据: 《三国志·吴书·孙策传》载:“策从句容就道还,出射猎。时许贡故绍客,窃道挟刃欲刺之。” 这里提到“许贡故绍客”,意思是许贡过去的部下(绍客)。《三国志》的裴松之注也引用了《吴书》,提到“许贡故兵许聪、薛珒、李术之徒”在孙策经过时袭击了他。这个说法在史料中有比较明确的指向。
推测细节: 这些许贡的残余势力,可能早已在孙策经常出行的路上设下埋伏。孙策当时身边护卫可能并不森严,尤其是在外出狩猎这种相对轻松的环境下,他可能放松了警惕。这些刺客利用了孙策的习惯和出行路线,在他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发动了袭击。他们未必是什么高明的刺客,可能就是一群被复仇冲昏头脑的普通士卒或家丁,但他们的目标明确,行动狠辣。他们刺伤孙策后,很可能迅速逃散,分散潜藏,即便事后追查,也难以尽数捉拿归案。

第二种说法:刘备或曹操指使

这种说法更多是后人的演绎和揣测,缺乏直接的史料支持。

刘备指使说: 当时刘备势力弱小,但一直与孙策是貌合神离的盟友。孙策的强大对刘备来说也是一种潜在的威胁。有说法认为,刘备为了消除未来的对手,暗中派人行刺。
疑点: 刘备当时自身难保,能够派人潜伏到孙策身边并成功行刺的可能性有多大?且刘备素以仁义著称,这种暗杀手段似乎与其形象不符。即使是策略上的考虑,也未必会采取如此极端的方式。
曹操指使说: 曹操是孙策统一江东后最大的竞争对手。孙策南征北战,声势日隆,对曹操北方的统治构成了实质性的威胁。一旦孙策成功渡江北上,曹操的处境将变得十分危险。因此,曹操有极大的动机要除掉孙策。
证据(间接): 曹操素来以“宁我负人,毋人负我”的行事风格著称,手段上不乏阴险。但关键在于,他如何将刺客安插到孙策的身边,并确保行动成功。直接指派,被发现的风险太大;间接利用,又需要非常周密的计划和执行。
推测细节: 如果是曹操所为,他可能通过一些中间人,例如收买当地的豪强或散布在孙策势力范围内的细作,来完成这件事。或者,他可能通过其他途径得知了许贡门客复仇的意图,并暗中资助和支持了他们,让他们去完成这项“任务”。这种说法更多的是基于政治上的利益分析,而非直接证据。

第三种说法:内部的权力斗争或个人恩怨

也有人认为,孙策英年早逝,其背后可能隐藏着江东内部的权力斗争。

可能性: 孙策年纪虽轻,但已经掌握了江东大权,他的行事风格也比较凌厉,或许在上位过程中触犯了一些人的利益,例如一些原有的江东士族或依附于他人的将领,从而招致了仇恨。
疑点: 史书中并没有明确记载孙策与内部势力有过激烈的冲突,而且他作为主公,身边必然有亲信护卫,如果刺杀是内部人所为,其难度和风险也会增加。
个人恩怨: 孙策在平定江东的过程中,虽然展现了过人的军事才能,但难免会得罪一些人。这些被得罪的人,可能是因为利益受损,也可能是因为被羞辱,因而产生了报复之心。
证据: 这种说法很难找到确凿的证据,更多是一种基于人情世故的猜测。孙策性格刚毅,或许在与人交往中存在一些不够圆滑的地方。

哪个说法最可信?

从史料的直接性和侧面证据来看,许贡门客所为是最有可能的。 正史中有明确的记载指向这一方,即便许贡门客的身份并非那么显赫,但“小人物”的复仇动机往往更为纯粹和直接,也更容易在不经意间得手。孙策虽然是位雄主,但他毕竟是在一个相对熟悉的地域活动,也需要外出处理事务,总会有疏忽的时候。

至于刘备和曹操的指使说,虽然从政治角度看存在可能性,但缺乏直接证据支撑,更多是后人对三国鼎立局势的一种“合理”推测。在那个时代,直接派人刺杀敌对势力主公是一件风险极高的事情,一旦败露,后果不堪设想。虽然曹操不排除这种手段,但“许贡门客”的说法,在史书中就如同一道线索,更为清晰。

总结:

孙策被刺杀,最直接、最有可能的幕后推手,便是许贡的故旧部下。他们因家国被灭、主公被杀而怀恨在心,在孙策外出狩猎时抓住了机会,以图复仇。虽然其他势力(如曹操)可能乐见其成,甚至暗中推波助澜,但直接证据指向的是那群失势后蛰伏起来的许贡门客。这起事件,无疑是三国历史上一场令人扼腕的悲剧,它直接改变了三国争霸的格局,也让英雄孙策的传奇人生过早地落下了帷幕。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孙策死于政治谋杀 郭嘉嫌疑大 没有直接的文献证据证明 就这么简单的关系

这不是什么阴谋论 而是基于常理的推断

孙策之死对曹操来说何止是好 简直是天赐良机

因为孙策是死在进攻广陵之时!在与陈登对战之时!死在官渡袁曹对战之时!

你认为孙策会选择帮曹操还是袁绍 非常明显了

郭嘉在官渡之战的表现是什么?没有 郭嘉在官渡如同消失了一般

来 直接搬三国志【孙策转斗千里,尽有江东,闻太祖与袁绍相持於官渡,将渡江北袭许。众闻皆惧,嘉料之曰:"策新并江东,所诛皆英豪雄杰,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於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於匹夫之手。"策临江未济,果为许贡客所杀。】

【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於匹夫之手。】

你们不用怕孙策!用刺客可以解决!

我认为这已经是很明显的暗示了

如果孙策不在当年死去 不在官渡之战的当口死去

孙策最后的下场是不是如郭嘉所料就没有意义了

【必死於匹夫之手】又如何 如果晚几年才死曹操说不定都灰飞湮灭了

我的观点是

孙策死于许贡门客的刺杀 此事极有可能有郭嘉的参与谋划 仅此而已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孙策被刺杀一事,正史中记载得非常简略,留给后人的,是许多猜测和传闻。事情发生在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孙策当时只有26岁,正踌躇满志,准备向北统一中原,与曹操争夺天下。他在一次外出狩猎时,遭遇了当地的越境山贼的袭击,身受重伤,不久后便去世了。关于这起刺杀事件的幕后主使,历来有几种主要的说法,且.............
  • 回答
    要说桓阶为何在孙坚去世后没有继续辅佐孙策和孙权,这其中牵涉到不少历史背景和个人选择的因素,并非一两个简单原因就能完全解释。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深入探讨。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桓阶的身份和立场。桓阶,字公谋,是东汉末年一位颇有才干的谋士。他最初效力于袁术,后来转投刘表。当刘表在荆州势力渐盛之时,孙坚在.............
  • 回答
    这个问题,我太懂了!你这句“如今成年的我为什么还要为怎么生存发愁?”简直说出了无数个我们这一代人的心声。看着那些历史书上光辉的名字,李世民16岁就带着军队在雁门抵挡胡骑,那份少年意气和责任感,简直是隔着千年的时光都能感受到。孙策,18岁,正是我们刚刚迈出校园,可能还在迷茫人生方向的时候,人家就已经凭.............
  • 回答
    要判断以曹操、刘备、孙权为主角的电视剧,谁的收视率最能打,这是一个很有趣的设问,因为它涉及到角色魅力、历史题材受众、剧本创作潜力以及当下观众的喜好等多个维度。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分析:一、 角色魅力与观众认知: 曹操:奸雄还是枭雄? 观众认知基础: 曹操是三国时期最家喻户晓的.............
  • 回答
    让咱们聊聊F91(孙一峰)给女儿起名“孙焕佳”这件事儿,这事儿吧,其实挺有意思的,也挺能看出他这人的一些路数来。首先,咱们得知道F91是谁。在国内电竞圈,尤其是星际争霸圈,孙一峰那绝对是个响当当的人物,人称“孙哥”。他直播风格幽默风趣,也有些“嘴臭”的标签,但恰恰是这种接地气、不端着的风格,让他拥趸.............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其实答案隐藏在事件本身、历史评价体系以及人们心理的复杂交织之中。孙权被“孙十万”的称号所困扰,而刘备的“火烧连营”却似乎少有人提及,这背后确实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得说说“孙十万”这个名号是怎么来的。这个词的根源,大多指向的是孙权在公元215年,也就是建安二.............
  • 回答
    澳洲游泳选手霍顿(Mack Horton)称呼中国游泳选手孙杨为「drug cheat」(嗑药骗子),并且澳大利亚奥委会(Australian Olympic Committee, AOC)拒绝为此事向中方道歉,这件事在当时引起了相当大的舆论风波,也牵扯出了不少体育道德、公平竞争以及国家荣誉等深层议.............
  • 回答
    哈哈,你这个问题很有意思!“野比饭”这个称呼确实挺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尤其是当你看到孙悟饭在《龙珠》里一路成长,从一个爱哭鬼变成救世主,最终成为一名伟大的学者(虽然我们更熟悉的还是战斗形态),怎么看都跟“野比”这个姓氏扯不上半毛钱关系,更别说“成功”这个词了。你之所以会有这个疑问,是因为你把“孙悟饭”.............
  • 回答
    要说孙权为何会对曹丕任命贾诩为太尉之事“笑之”,这背后其实藏着一番颇为复杂的政治考量和对曹魏阵营内部关系的洞察。咱们得一件一件捋清楚。首先,咱们得明白曹丕为什么要任命贾诩为太尉。曹丕继位曹操之后,虽然继承了曹魏政权,但他毕竟年轻,而且在政治经验上,与老谋深算的曹操相比,还有不少差距。他需要树立自己的.............
  • 回答
    这事儿,搁谁身上都挺闹心。六岁孩子玩游戏机,心血来潮塞了游戏币进去,结果卡住了,机器吞了币也转不了。小孩儿嘛,年纪小,不懂这些,急了就哭闹。爷爷心疼孙子,看孩子哭得鼻涕眼泪一把,哪儿受得了?一气之下,这游戏机就被爷爷给砸了。这事儿说起来,老一代带娃,尤其是爷爷奶奶带,那真是掏心窝子地疼孩子,这点毋庸.............
  • 回答
    《扫黑风暴》中,高明远之所以放任孙兴成长为一个恶棍,背后有着错综复杂的考量和现实的算计,绝非简单的“不管”二字。这更像是一种精心策划的、利用人性弱点的长期布局,其核心在于:掌控与利用,而非真心养育。我们得从高明远这个人身上挖根源。高明远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父亲”,他更像是一个冷酷的商人,一个擅长权谋的.............
  • 回答
    关于清华女生朱令被投毒事件,最被广泛关注和怀疑的嫌疑人是她的同班同学孙维。尽管警方介入调查,但案件至今仍未有最终的官方定论,围绕着孙维是否是凶手,一直存在着激烈的讨论和争议。要详细梳理这件事,我们需要从事件的发生、调查过程、以及指向孙维的证据和质疑来展开。事件经过:1994年12月,清华大学化学系女.............
  • 回答
    围绕孙杨的禁赛事件,人们对其性格和人品的评价确实出现了两极分化。有人认为,禁赛本身就足以说明问题,他的人品和性格必然存在瑕疵;也有人认为,这是司法程序上的判罚,不能直接等同于对一个人整体人品的否定。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拆解几个关键点:1. 禁赛本身意味着什么?首先,我们要明确孙杨被禁赛的原因.............
  • 回答
    孙杨案的重审宣判,将他原本长达八年的禁赛期缩短至四年三个月,这意味着他仍然无缘东京奥运会。这桩案件可谓是跌宕起伏,牵动着无数人的心,从最初的仲裁判决到如今的重审宣判,其中的争议和复杂性从未停歇。咱们得从头捋一捋。起初的“抗检”风波故事的开端,是2018年9月的一次赛外兴奋剂检查。当时,世界反兴奋剂机.............
  • 回答
    关于一些外国运动员,特别是以霍顿为代表的运动员,表现出对孙杨的不尊重,这背后其实是一个复杂的故事,掺杂着体育竞技的激烈对抗、个人恩怨、以及围绕兴奋剂问题的争议。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从几个层面来分析。首先,得说说竞技场上的直接碰撞。在游泳这个高度竞争的项目里,尤其是像孙杨这样实力超群的选手,自然会成为.............
  • 回答
    三国时代,风云变幻,英雄辈出。如果将这群叱咤风云的人物,穿越到现代,让他们携手创办一家科技公司,那画面可想而知有多么令人遐想。让我们不妨大胆猜想一番,以刘备、孙权、曹操、司马懿、赵云、吕蒙、诸葛亮这七位“创始人”的性格特质和历史经验为基石,这家公司将会驶向一个怎样的科技航向?首先,咱们得给这家公司起.............
  • 回答
    孙杨事件发生后,围绕他的争议不断,而公众人物在面对这类敏感话题时,往往会更加审慎。名人不愿意轻易发声,背后有着多重考量。首先,体育界的事件往往牵扯到规则、纪律和国际体育组织,例如国际泳联(FINA)和国际体育仲裁法庭(CAS)。这些机构的裁决具有法律效力,任何公开评论都可能被解读为对这些权威机构的挑.............
  • 回答
    冰心先生离世后,其孙吴山(并非其亲孙,而是其夫吴文藻的侄孙,后被冰心收为养孙)在其墓碑上喷涂“教子无方,枉为人表”的事件,确实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和争议。要详细讲述这件事,我们需要梳理事件的起因、经过以及相关的背景信息。事件的起因与背景:要理解吴山为何会在冰心墓碑上喷涂这样的字样,需要先了解冰心女士的家.............
  • 回答
    关于知乎部分警官用户集体为警官和小孙警官“洗白”的现象近一段时间以来,知乎上关于某些警官群体及其特定事件(例如“小孙警官”事件)的讨论,出现了一种值得关注的现象:部分认证为警官的用户,频繁出现为警官整体形象或特定事件中的个别警官辩护、解释甚至“洗白”的倾向。这种集体性的发声,在网络舆论场上形成了一种.............
  • 回答
    对于成都确诊病例孙女被“网暴”的事件,我们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和看待。这其中涉及到个人隐私、社会责任、网络暴力、媒体传播、信息公开的边界以及公众情绪等多个复杂的问题。事件背景回顾: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事件的大致经过。在成都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后,相关部门在公布流调信息(流行病学调查信息)时,涉及到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