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在动漫/游戏/其他作品中,有哪些令人难忘的/慷慨赴死的人物?

回答
在动漫、游戏和其它作品中,有无数令人难忘的、慷慨赴死的人物,他们的牺牲往往是故事中最动人的时刻之一。这些人物的死亡并非毫无意义,而是为了更伟大的目标,为了保护所爱之人,为了实现理想,或者为了拯救世界。他们的牺牲,以其悲壮和崇高,永远铭刻在观众/玩家心中。

以下是一些我认为非常令人难忘的、慷慨赴死的角色,并会尽量详细地讲述他们的故事:

动漫中的经典代表:

1. 艾尔文·史密斯 (Erwin Smith) 《进击的巨人》

背景: 艾尔文是调查兵团的第13代团长,一位深谋远虑、坚定果敢的领导者。他背负着查明墙外真相的重任,也承受着无数士兵在他领导下牺牲的痛苦。他对自由的渴望,对真相的执着,让他成为了调查兵团的精神支柱。
慷慨赴死的情景: 在与兽之巨人(吉克·耶格尔)的决战中,调查兵团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为了给利威尔·阿克曼争取杀死兽之巨人的机会,艾尔文带领着剩余的士兵们,发出了一生中最响亮、最悲壮的战吼——“前进!为了人类的未来!” 他知道这是一次必死的冲锋,但他选择了用自己的生命,为同伴们换来一线生机,为揭开世界的真相铺平道路。他冲入兽之巨人的密集炮火中,脸上没有丝毫畏惧,只有对理想的炽热追求。
令人难忘的原因: 艾尔文的死是《进击的巨人》中最具象征意义的牺牲之一。他从未真正看到墙外世界的真相,但他用生命证明了调查兵团“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他的最后一句话“我的灵魂都在燃烧”是对他一生信念的最好诠释。他的牺牲彻底改变了战争的走向,也为后续的剧情发展奠定了基础。他的死,让观众深刻体会到追求自由和真相的代价,以及领导者背负的沉重责任。

2. 宇智波鼬 (Itachi Uchiha) 《火影忍者》

背景: 宇智波鼬是木叶村的传奇忍者,也是宇智波一族的天才。然而,在灭族之夜,他为了木叶村的和平,为了保护自己的弟弟佐助,亲手屠杀了整个宇智波一族,并成为了叛忍,背负了无法洗刷的污名。他一直以一种冷酷、疏远的方式对待佐助,实则是为了让佐助憎恨自己,从而获得足够的力量去对抗更大的敌人。
慷慨赴死的情景: 在与佐助的最终对决中,鼬已经身患重病。他故意激怒佐助,让他发挥出全部力量,然后在佐助即将误杀鸣人的关键时刻,用尽最后的力气,用“月读”让佐助看到了宇智波一族的真相以及自己的苦衷。最后,他用手指轻轻点向佐助的额头,如同小时候一样,微笑着倒下。
令人难忘的原因: 鼬的死是“忠诚”和“牺牲”的完美体现。他用自己的名誉、亲情、甚至生命来守护村子和弟弟,却选择背负骂名和孤寂。他的死亡,完成了对佐助的“守护”,也解开了长久以来的谜团,让观众理解了他背后的伟大之处。他的微笑,是放下一切重负、完成使命的释然,也是对弟弟最后的爱。

3. 波风水门 & 漩涡玖辛奈 (Minato Namikaze & Kushina Uzumaki) 《火影忍者》

背景: 水门是第四代火影,被誉为“黄色闪光”,实力强大,智慧过人。玖辛奈是鸣人的母亲,九尾人柱力,性格开朗热情。他们是一对深爱着彼此的夫妇,也是对自己的孩子充满期望的父母。
慷慨赴死的情景: 在鸣人诞生的那天,九尾妖狐突然暴动,袭击木叶村。为了封印住九尾,保护木叶,也保护鸣人,水门和玖辛奈做出了最后的决定。玖辛奈用自己的生命力将大部分九尾封印在自己体内,而水门则用“尸鬼封尽”将剩余的九尾灵魂和自己的灵魂一同封印在新生儿鸣人身上,以此阻止九尾再次为祸。在最后,水门将自己的手放在鸣人的额头上,留下了“再见了,鸣人”的嘱咐。
令人难忘的原因: 这是一对父母对孩子最伟大的爱。他们用生命换来了木叶的安宁,也为鸣人赢得了生存的机会。他们的牺牲,是父母之爱的极致体现,让观众深刻感受到亲情的伟大和力量。即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们心中也只有对儿子的担忧和祝福。

游戏中的震撼瞬间:

1. 萨菲罗斯 (Sephiroth) 《最终幻想VII》

背景: 虽然萨菲罗斯是反派,但他的悲剧性身世和扭曲的命运让他成为了许多人心中的“悲情英雄”。他是强大的英雄,却因被揭露身世真相,得知自己只是实验的产物,精神逐渐崩溃,走向了毁灭世界的道路。
“慷慨赴死”的情境(这里的“赴死”更侧重于其被击败时所展现的悲剧性): 在“陨石坠落”引发的灾难中,萨菲罗斯试图利用陨石的能量,将世界拖入死亡的深渊。最终,克劳德在精神和现实的双重战场上击败了他。虽然他是最终的失败者,但他的存在本身就代表了一种深刻的绝望和对生命的否定。他的“死亡”并非赎罪,而是其悲剧命运的终结。
令人难忘的原因: 萨菲罗斯的形象塑造非常成功,他不仅仅是一个邪恶的化身,更是一个被命运玩弄的悲剧人物。他的音乐、他的剑技、他那标志性的银发和长刀,都成为了玩家心中难以磨灭的印记。他的“失败”也象征着希望最终战胜绝望,尽管他带来的震撼和恐惧贯穿了整个游戏。

2. 卓尔游侠 (Traxex the Drow Ranger) 《Dota 2》

背景: 卓尔游侠是一个来自黑暗地底的卓尔族战士,她被家族驱逐,独自在荒野中生存。她信奉的是弱肉强食的法则,对敌人毫不留情,也极少流露情感。
“慷慨赴死”的情境(这里的“赴死”是指其在特定背景故事中的牺牲): 在一些早期或非官方的背景故事中(尤其是《DotA Allstars》时期),有描述卓尔游侠为了守护某个地方或某个信念,与远超自己的敌人同归于尽。例如,为了保护一片被她视为家园的森林,她独自对抗入侵的恶魔大军,最终被巨魔大祭司的腐蚀之箭所杀,但她也成功地将巨魔大祭司一同拖入了深渊。
令人难忘的原因: 卓尔游侠的魅力在于她的孤独、坚韧和对生存的渴望。虽然在《Dota 2》的官方背景中,她并没有明确的“慷慨赴死”的场景,但她在玩家心中的形象,往往与“为守护而战”紧密相连。那些为她赋予的牺牲精神的故事,让她成为了一个充满悲剧色彩的英雄。她的“冷酷”背后,往往隐藏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心。

3. 亚瑟王 (Arthur Pendragon) 《Fate/stay night》 (作为Saber Alter的情境更具代表性)

背景: 亚瑟王在《Fate/stay night》系列中有多种形态。作为Saber的阿尔托莉雅·潘德拉贡,她是一个充满荣耀和责任的骑士王。然而,在某些结局或平行世界中,她可能经历巨大的痛苦和绝望,最终成为Saber Alter。
“慷慨赴死”的情境(Saber Alter的最终结局): 在《Fate/stay night》UBW线中的部分结局,或者在其他《Fate》系列作品中,当亚瑟王经历无法承受的痛苦,或者为弥补自身罪孽时,她可能会选择以自己的生命来终结一切。例如,在某些故事中,她为了阻止更大的灾难,或者为了满足某个愿望,选择了与敌人同归于尽,或者选择自我献祭。她会用自己的身体作为祭品,以最悲壮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来换取世界的平静。
令人难忘的原因: 亚瑟王是理想主义的代表,她对“王道”的追求贯穿始终。当她最终选择牺牲时,那种理想的破灭与牺牲的决绝,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她的“赴死”往往是出于一种对“理想王国”的坚守,即使这个王国最终无法实现,她也要用生命去证明其曾经存在过的意义。

其他作品中的感人牺牲:

1. 亚瑟·丹德里安 (Arthur Dent) 《银河系漫游指南》

背景: 亚瑟·丹德里安是一个极其普通、习惯性抱怨的地球人,他的星球被毁,被迫踏上了荒诞的宇宙漫游之旅。他缺乏英雄气概,常常陷入困境,但却拥有一种顽强的生存意志和对美好(比如一杯好茶)的向往。
“慷慨赴死”的情境(以其不屈不挠的精神体现): 在《银河系漫游指南》系列中,并没有传统意义上那种“为保护他人而牺牲”的慷慨赴死。然而,亚瑟·丹德里安所代表的,是一种在宇宙的巨大荒诞面前,即使渺小如尘埃,也要努力生存下去的“不屈赴死”精神。当一切希望都渺茫,当宇宙变得毫无意义时,他依然会因为找不到一杯像样的茶而感到不满,或者因为想找个舒服的地方坐下而努力。这种看似微不足道的执着,在宏大的宇宙背景下显得尤为珍贵,也算是一种对虚无的“抵抗”。
令人难忘的原因: 亚瑟的“赴死”是一种对抗荒诞和绝望的生存哲学。他的“不放弃”和“抱怨”,恰恰是他对生命最真挚的表达。他没有伟大的目标,没有拯救世界的使命,但他用他最真实、最普通的方式,抵抗着宇宙的冷漠和荒谬。他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独特的牺牲——牺牲了曾经平凡的生活,去面对一个完全无法理解的宇宙。

2. 莫尔斯 (Morse) 《黑客帝国》 (更偏向牺牲自我成全他人)

背景: 莫尔斯是尼奥在母体中的一个早期接触者,他是一位充满智慧和经验的老练黑客,也是红色药丸计划的一员。他曾经是塞弗(Cypher)的战友,但被塞弗出卖。
慷慨赴死的情境: 在“红色药丸”计划的早期阶段,特工追捕莫尔斯和崔妮蒂。为了让崔妮蒂成功逃脱,并向尼奥传递重要信息,莫尔斯选择了留下,与数量众多的特工展开了殊死搏斗,最终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他清楚自己无法战胜特工,但他的牺牲为崔妮蒂争取了宝贵的时间,也确保了“真相”能够传递下去。
令人难忘的原因: 莫尔斯的牺牲是一种纯粹的战友情和对革命事业的忠诚。他在明知必死的情况下,依然选择挺身而出,将生的希望留给了他人。他的行动虽然没有轰轰烈烈,但却充满了牺牲的勇气和意义,他是革命初期众多无名英雄的缩影。他的死,也间接推动了尼奥觉醒和成长的进程。

总结:

这些人物的慷慨赴死,之所以令人难忘,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生命终结的瞬间,更是因为他们在此之前所经历的成长、所坚守的信念、以及他们所留下的精神。他们的牺牲,往往伴随着巨大的痛苦和内心的挣扎,但最终选择了最崇高的道路。他们的故事,提醒着我们生命的价值、责任的重量,以及为了更美好的未来而奋斗的意义。这些角色用他们的生命,书写了永不磨灭的传奇。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张泰玩。


笑梗不笑人,泰玩真男人。


Ps:金老师给泽拉图配音去了。双重联动。

user avatar

俄罗斯电影《布列斯特要塞》

布列斯特之战是苏德大战爆发之时很重要的一场战役,布列斯特要塞的守军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坚持抵抗,消灭了大量的德军,最终成为了在纳粹进攻大军后方的唯一据点,最终弹尽粮绝,全军覆没。

多图预警

下面是电影布列斯特要塞中的情节:


维什泰因中尉,是人民内务部成员,也就是俗语说的“蓝帽子”,开头有一段他教手下人跳舞的片段,作为一个胖子,灵活的犹如苏联洪金宝:



“蓝帽子”并不是一些招人喜欢的人,他们是苏联肃反大清洗的主力军,在苏联的可以参考《亮剑》里李云龙看待当年抓AB团那位政委的形象,某种意义上类似于狗腿子,并非一线战斗部队。

这些内务部的战士,在战争开始后体现出了极为顽强的战斗精神:



他们为了阻挡德军,困守在他们的营房里,弹尽粮绝:




中尉回头,此时他已经变成了这样:




然后他在走廊里,对着满地的伤兵,又跳起了他当初教他们的那支舞:



最终内务部全军覆没,中尉力战身亡:




在苏军的抵抗能力已经被彻底瓦解后,纳粹押解着苏联残兵们出来,用狼狗咬苏联兵来取乐:


团政委福明也在伤兵的队列里,德军军官喊:“犹太人和政委出列!”



福明本来已经走过去,回过头来和他们说:

“我是犹太人,政委,共产党员。”


他被德军带到一处墙跟下枪毙,最后一次看了看手表,抬头望了望天:









然而整部电影令人最震撼的,是一个苏联老兵的死。

这个老兵也是军官,从开始到最后坚持抵抗,德军重磅炸弹投下后,他们再也没有了抵抗的能力,纳粹开始打扫战场,他抱着手风琴,抽着最后一支烟:


等德军到了面前:







德国士兵也许是出于对敌人最后的尊敬,给他鼓了鼓掌:



然后抬起枪把他杀死:





与电影相比,语言的表现力太过苍白。

前几天看到那个问题,中国有什么最令你不解的地方,我觉得其中一定有一点是: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七十多年以后,居然有人开始崇拜起了法西斯。

还是那句话,我国在精神病治疗当年还有很大的欠缺。

user avatar



戏梦巴黎的最后,兄妹两个义无反顾的冲向宪兵,有些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我们现在对于五月风暴的评价很多元,但无论如何这是一场红色革命,或多或少受到了中共文革的影响。很多人对于格娃兄妹两个的所作所为是很鄙夷的,乱伦,幼稚,鲁莽,浑身上下都带着那种出身中产阶级享受优渥生活却时常发出何不食肉糜的调调。悠闲富庶的生活让他们对秩序对平淡充满愤恨,也许他们不知道人们究竟为什么上街,群众为什么要游行,也许他们只是为了脱离早已厌倦了的平淡高雅的生活,去冒险,去尝鲜而已。但是这并不是攻击他们勇敢的理由。


我想要做的事,拼了命也要去做,哪怕是为了那虚无缥缈甚至连自己也不甚清楚的事。







半泽直树的工厂老板,叔的父亲,虽然他们的求死或多或少有着无奈,但是最后他敢站出来帮助叔一起去追求正义,这也是慷慨的一种形式

坛蜜姐也很勇敢哈





亮剑,永远的爱

不同于欧美,我认为这就是东亚,是中国军人最好的写照

为保家国,即使战至一兵一卒也决不投降

中国军魂

最后我们不止把他们赶回家了,我们还能够占领他们的国家,只是我们放弃了。







“我来自布列斯特。”

萨姆韦尔·米纳索维奇·马捷沃相,步兵八十四团共青团委书记,布列斯特要塞的守卫者。

在战斗中被俘后三个月逃出战俘营加入了游击队,在战斗中再次负伤,伤愈后到卢茨克进行地下工作,在红军打回来时发动起义重返红军,最后升至连长(所在部队荣获近卫称号),随部队攻进柏林。

他在国会大厦的墙壁上写下了那句话。

从地狱最深处归来,必然裹挟着最强烈、最快意的复仇。

英雄不死,他们也未曾凋零

user avatar

《终结者 - 审判日》

州长一举成名……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