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6.19 我就随便写写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多赞,很多评论也让我对大家的想法有了新的认识。但鉴于最近CIA/NGO/日本外务省的经费还没到账,我不会白费工夫回复底下的评论了,也不知道其他匿名答主有没有拿到经费。最后,提醒大家,祖国终将崛起,要珍惜眼前的生活,警惕白瞪打移民牌。
————————————————————
不仅没有,还把父母移民也办了。
我是一个没野心的人,一心就想躺平划水,过普通的生活。
工资不高,一年就45w人民币左右,上班845。
有一栋独栋house,不好不坏,不算地下室车库,地上面积240平米,每月还贷7500rmb。
车本来两辆,入门级BBA,因为疫情老婆在家上班,卖了一辆,每个月3000车贷。
老婆马上生孩子了,准备休一年产假,虽然产假只能拿几个月全额工资,后面都会打折,但也够花了。
小孩每个月给牛奶金,一直给到18岁。因为我不是低收入,每个月只给500rmb,只够买尿布。
收入低的家庭的每个孩子每个月最多给到3000rmb,真的可以生孩子致富。
这是一个在北美工薪阶层的生活。对比一下在国内工薪阶层的压力:在一线城市 想要工资高 大概要卷 996起步;买车买房结婚就耗光我的所以力量了,估计是不敢生孩子,生了没有本地户口也是教育老大难。
综上所述,我不敢回国。
没得办法,两个男生带两个宝宝。
孩子准备上幼儿园,老师说让妈妈来带孩子体检。
我问为什么爸爸不可以。
老师斩钉截铁说,这就是规定。
没有妈妈信息和签字,不给盖章。不盖章不让读。
最后没办法那就不读了。
在多伦多,刚入园第一天,老师问我孩子家庭信息,非常不好意思说是两个爸爸。
老师看到我难为情的样子,主动过来抱了抱我说,没关系,孩子在这里会快乐长大。同时提醒我说,下周亲子运动会,你就和其他的LGBT家庭一组打比赛。
临走的时候,老师叫住我,我以为又有什么不妥。
她拿了张单子给我说,记得把另个爸爸的名字写上,下次如果您有事情不能来接,我们知道他是谁。
你拿着这个单子去社区游泳馆,你们一家四口可以办家庭套票,有优惠。
说了句nice day,就回去了。
我站在风中十多分钟没有反应过来。
去年下半年回来新做了点事儿 比较有眉目后今年刚回了趟美国 全家一起回来了 不过美国的房子车公司等等都还留着
算是用脚投票回国生活的例子
我们一家在美国恐怕比绝大多数在美第一代中国人移民过得生活质量都高一些 因为运气好几年前和朋友们做了个初创公司赚了些钱 之前两三年基本过着半退休的日子 不能说奢侈 但基本做到了各方面消费可以不考虑价格 一切围绕自己喜欢和舒服 被若干见过大世面的朋友说过是他们认识的人里面过得最爽的 具体细节不好写太多 因为很容易就能被认出来 就白匿名了
之所以回国再新做一摊子事儿是因为还想在事业和自我实现上再上一层楼 而且孩子逐渐大了也想给他们做一个好例子 而不想让他们觉得爹每天无所事事就知道瞎玩
而之所以回国而不是在美国,说到底还是因为自己的能力特点和背景,国内是更适合发挥的地方
先写这么多 整理点思绪后面慢慢写 大概就是写两点 一个是为啥对我而言国内更适合发挥 一个是对于财务状况相对不错的家庭而言 两边生活的对比
人已废,躺平已久,WFH一年半了,每天10点起床,5-6点收工,打开魔兽世界就开团,魔兽出勤率比公司还高。有那么两三次我没停住手,6点半、7点还没结束,sprint review 时候两次被专门挂了个stop,说不要加班,再也不敢了。
虽然悉尼早没疫情了,但公司开了WFH的口子就收不回来了,我们都赖在家里,日子过得太舒服,猎头来挖人都懒得去面试。衣服都不买了,家里全剩下睡衣,拖鞋。周末一天到处爬山,第二天休息一下玩steam单机。
因为去年疫情,没用掉年假,已经攒到快30天了,公司搞不好要强制休假,我得想好怎么用,目前原则上是新西兰玩一个月。也没什么可准备的,澳新早就通行了,只要买张飞机票,说走就走的。
上周出门乱逛拍的照
为啥要让移民的人回国?
人口相当于货币,资源position相当于商品,中国的人特别多,在没有足够岗位的情况下,这些人力就不值钱;你回国了,如果不是稀缺人才,没有带回来先进技术,没有带来新的position增长点的情况下,无非就是参与内卷,要么你被卷死,要么卷死一个额外的中国本土人。
我们应该鼓励对外国的移民才是。已经移民国外的人,愿意带着国内的人一起移民,一起让在国内只能挣几千块人民币的人出国去挣几十万美元,那不是很好吗?
反感的是用虚假宣传推销的人,比如吹自己移民过的多么多么好,但实际上并不能带你移民,只是嘲讽你获得一些优越感的人;或者吹移民过的多么多么好,实际上骗你去给它打黑工,过着远不如他宣传的最底层的工作和生活,借此牟利的人;或者吹捧一些并不存在的”好处“(eg 教育质量)而不拿出真金白银等。这些人本质上是诈骗。
其实上,中国现在是鼓励移民的。看准,是鼓励向外移民的。对,你没有看错,鼓励向外移民。
中国现在没有为对外移民设置任何“阻碍移民”的措施,反倒为对外移民提供各种方便:各种培训机构、语言教育机构等。只要你想要移民,并且有国家接收你,中国绝不阻拦。
什么,你说你没能力移民、其它国家根本就不要你……那就不是中国的错了,总不能人家不要,把你硬塞给人家吧……
并且,我自己感觉,无论海内华人还是海外华人,都应该支持移民才对。
对于海外华人,支持移民,让美国(欧洲)的华人越来越多,才能力量越来越大,才能摆脱被歧视的地步。如果真的有一天,美国(欧洲)的华人真的占了大多数,力量反转,谁还能攻击歧视华人?恐怕华人不收拾他们就好了吧。
对于海内华人,支持移民,才能减小国内内卷——现在国内都卷成什么个样子了。让一部分人移民出去,剩下的人,劳动力才能卖的价格高一些,才能工资高一些,收入高一些。
这是双赢。
看到很多回答都是大神级别的,医学博士,牙医,律师,年收入三四十万美元的。那我这边就给个移民的庶民样本。
庶民是在土澳,估计回国就算底层蓝领了。做的是公交车司机。前几年在墨尔本做旅游的,疫情开始之后旅游是彻底玩儿完了。于是考虑到房价以及换个城市有点新鲜度,就直接搬阿德莱德了。
当年学的教育但是又干不下去老师,这边小孩儿实在又闹腾又聒噪,每天脑袋嗡嗡的,自己又喜欢开车,就随便在seek上找找司机的工作。
于是就入职公交司机了,驾照只有普通小车驾照没关系,公司提供带薪的免费驾照升级培训,培训期是两周,期间按最低时薪标准发工资,然后有三次路考机会,每次间隔4天,三次都没过的话就合同取消。我运气还不错,第一次路考就过了,工资没领多少,但起码省了小两千刀的考驾照的钱。
拿到HR驾照和dc运营驾照后就去分配到总站报道了,总站分配是按照家庭住址就近原则,我被分配的总站正好就在我新买的townhouse旁边大约3公里,开车5分钟内就能到。
新人会有三天的老师傅跟车跑线路,然后就自己单跑了。新人前三个月一般会跑很早的早班,这样人少的线路可以熟悉,同时也能赶上高峰期适应交通,比较辛苦,我的早班是5:40开始,从总站穿过市中心到海边再原路返回,8:50结束,回家吃早饭,打一场2k。然后中午班是11点半开始,到下午2:30结束,然后回家吃饭玩魔兽,晚上8点躺床上,9点睡觉。每天最低工作时间是6.5小时,每周最低33小时。
因为堵车,车坏掉,乘客数量多等原因造成回到中心迟到5分钟以上算加班,在车上系统里log off之后按照时间回中心填表就行。
工作刚几个月,目前领的是一级的工资,时薪是$29点几,加班的时间是$45,周六全天按$45算,周日算$55。复活节圣诞节等公共假期是按$29+$45算。
工作内容到没什么难度和技术含量,有点方向感开车技术好点儿就行,乘客也很少,早上早高峰那班车里也就能坐满一半多的座位,中午的那班经常是全程一两个人,乘客态度也都还挺好的,上下车大部分人都会跟司机打招呼(在土澳坐过公交的都懂),基本每三周左右会换一次线路,有时候走海边,有时候走山里,有时候进各个大学,有时候还专趟列车接学校学生或者看球赛的观众。赶上老车的时候确实开起来要麻烦一点,新款斯堪尼亚的话配置挺高,跟开家用车区别不太大。
每年四周年假,平日的加班可以申请不要加班费按照普通时薪转成带薪假期。很多老员工都只要周日和节假日的加班费,然后存个8-12周的带薪假期去旅游,还能避税。
这就是个庶民版的移民生活,也没多轻松,毕竟有时要早起,而且夏天还挺晒,开车时间长了对腰背都不太好,得平日多去健身房或者看physio。但起码收入够我生活(目前第一年应该有8.5-9,同中心工作三年的基本每年在12左右),工作时间和个人时间还比较平衡,每年都有足够的假期让我旅游或者回国(这两年估计也就澳新了),准备等过几年看看形势,还想赚钱的话就贷款买个man或者斯堪尼亚的车头在南澳北领地或者西澳跑长途,躺平不想动的话就公司内部调职去开sealink 这种旅游线路的摆渡或旅游大巴,车新路宽活少钱也还行,起码路上景色好。
至于回国……回国干嘛去?回本专业做老师吗?伺候现在那帮大爷家长?还是一边教课一边还想着什么续费率升学率之类的销售活?我还是老老实实开车吧,起码少操心。
以上为原回答
以下为补充分割线
针对评论区和私信大家提出的一些问题,我在这里稍微细说一下。
关于移民,有不少朋友私信问我移民的问题,因为我是近10年前办的移民,当时是直接到墨尔本读的teaching专业,读书,实习,毕业,在当地学校也工作了半年左右,死磕雅思到7877,还好赶在雅思要求提高到8877之前上岸,然后凑吧凑吧凑够了就把pr给办了。所以我不是国内的大车司机直接到土澳工作加移民的……而且最近几年澳洲移民的政策一直在改,要求也一直在变,所以现在关于移民的要求之类的我已经不太清楚了(我当年办pr的时候都不知道什么gti),所以关于移民渠道之类的可能没法帮朋友们回答,抱歉抱歉。
二是关于公交司机的收入问题,首先时薪的数字单位是澳元,不是美元,这俩之间汇率还差着呢,目前来看澳币和人民币汇率大约是1:5左右的样子。其实基本时薪$29在澳洲真的不算高的了,澳洲现在法律规定最低时薪是$20.33,也就是说开工资少于每小时$20.33的就算违法。我们只赚基本工资的话每年也就6万多刀的样子,但做司机这行的没有只赚基本工资的,各种超时加班费,周末工时,节假日工时的高薪才是重要的收入来源。关于超时的概念是这样的,比如说我今天上的早班,shift上标注的结束回到中心总站打卡log off的时间是10:05,但由于我在市中心早高峰有些堵车,回中心之后我又因为需要等待总站调度在手台里给我安排相应的停车位所有实际上log off时间是10:20,那么这之间差距的15分钟就会被系统认定为是我的加班overtime时间,所以其实每天由于交通情况,车上客人多寡,停靠站频率,甚至回到中心后要不要去油站加个油之类的事情,每天最起码都能有半小时左右的超时。更别提隔三差五就会有调度在行车途中找司机问能不能去别的中心换车,或者替别的因为各种情况耽误的司机cover一些路线。所以基本前三年内的新人年收入大约在8-9,工作多年而且把超时都按照加班费领取(没有折算成假期)的基本都在10以上,目前公司内了解到最猛的是一个印度司机,能拼到15+,也确实是挺不要命的了。
为什么要回国呢?你们真的以为疫情外国人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吗?
牛肉2块钱一斤,油比水还便宜,蓝莓2块钱四盒。别墅四十万一套带个院子的,跑车四万一辆。物价很低对吧,但是工资高啊。
很多国家蓝领和白领赚得一样多。我指的是普通人,不是科学家,区块链人才这种。
疫情政府补贴每月一两千。救济的食物根本不看你身份证这种,随便拿,里面有鸡肉,苹果,面包,反正一人能拿四大包,足够一个礼拜的生活。
我只是个普通人,没有出众的天赋,也没有显赫的背景足以支撑我可以随心所欲的生活。
作为普通人,我们只想好好的生活,而不是拼命的生存。我拿什么去和985毕业的学生去争一份996的工作?而我又为什么要去干一份只够温饱的工作?哪怕我不要孩子了,那我还不会老吗?
国外的养老院有年轻的护工,体贴的服务和专业的医生。退休金足够我在里面安享晚年,也有很多退休老头老太选择去豪华游轮度假,里面有吃有喝,晒晒日光浴,游游泳。
可是国内道德绑架有多严重呢?年轻的时候,你都几岁了?还不结婚生孩子?生一个女儿那是断子绝孙了,必须再生男孩。到老了,苦了一辈子,你的孙子你为什么不带?有你这样的恶婆婆还指望晚辈给你养老送终?
我不要这样活着。
///////////:
前面是原稿,我没想到就这样的文字也能引来很多争议。
首先,有人质疑我根本没在国外生活,我想说开始我是在新加坡读书的,然后工作。工作环境很自由(我是在一个区块链公司,不同的公司不同的待遇)一个月四千新币。在新加坡,房租一个月一千,吃饭什么的700新币(基本晚饭在各个event吃的)其他500左右。一个月省个1500新币,也就是7500人民币左右。后来觉得新加坡不适合长期发展。它适合稳定的生活。我觉得回国也很好。国内发展潜力很大。
回国之后找的工作首先工资低,杭州虽然是个新一线城市,平均薪水也有一万多一个月,可是这是平均!!!我之前就说了我不是什么技术型人才,也不是做IT的。我在新加坡主要负责营销和策划。可是回来一看全是销售,什么电销,地推。因为大公司基本都要研究生,一个HR说他们营销部的都是英美回来的,好家伙,还跟我得瑟上了。
当然,这不是迫使我再次出国的原因,而且亲戚之间的多嘴,天天念叨着我年纪大了可以找男朋友了,更过分的事,我妈还和她的小姐妹说把我的房间给我弟弟当婚房,我弟的房间给我弟的孩子住。
太寒心了,算了吧,然后我就跟爸妈商量,卖了上海的摊位,去那个HR提到的国家。新加坡的老板在那边有朋友,他帮我找了一份工作也是做营销的,月薪三千五美金。当然过程不是那么容易,也多亏了这个老板。后来卖摊位的钱买了一栋40万美金的小别墅。跑车确实是四万,但是二手的。后来赚到一个月五千美金就省省钱买了这个跑车。是保时捷!!!评论还有人很酸的说你买的是丰田吧,拜托,我在杭州开的都是奔驰,怎么可能在车价那么便宜的国家反而越买越差了。买来的时候跑了三万公里。我觉得不错,反正一个人生活,不需要很大的车子。跑车就挺好。
第二个问题是护工和医生,这是公司的华裔上司的婆婆的经历。她婆婆瘫痪,请了三个护工每天来家里护理。花费确实很多。但是我至少有栋房子,以后卖掉房子进养老院不是问题。
还有就是为什么匿名,我在不匿名的评论里写了很多我自己的生活,我不想互相打扰。
最后我觉得人还是多一分信任少一分猜忌,何必活得那么累?
想回国,但回不去了。
年过三十,学历平平,没吃过苦没受过累,懒散拖沓。从一座象牙塔进入另一座象牙塔,以至于到现在也没真正见识过社会的样子。就我这B样的回国能干啥?
看国内教育竞争的氛围,再瞧瞧我这光膀子满院跑的闺女,还是算了吧,我小时候就是自由生长的,我妈从没督促我学习过。我自己就不是个上进的好榜样,真的没办法也没资格顺应潮流推娃。就我们这样的,回国肯定天天被老师数落,次次考倒数第一,那日子也太难过了。
还是老老实实在外面躺平吧。 环境氛围很重要,在国外躺平就显得没那么废物、不上进了,因为大家都这样,滥竽充数呗。
至于我先生嘛,跟我差不多,不然我俩能凑到一块儿吗?
不给祖国带病毒,不给祖国添麻烦。不消耗祖国福利,多往祖国寄钱买房。 如果哪天中彩票了,带着巨资回家乡搞建设去。 这也算我们这些海外游子们能为祖国尽的一点点心意了。
发现一个规律,凡在国外的校园外工作过的人,绝大多数没有想回来的。个别回来的人,也很失望,又回到国外去了。回国的主流,都是应届毕业生,以及国外高校里的教师。(你跟国外的亲戚、同学谈,会发现他们言行比较一致。而知乎上,美国生活怎么苦,逃离北上广,都是说一套做一套。)
这种问题本质上还是被困在一个地方太久了所形成的思维定式,然而在国外待久了,给我带来最大的转变就是不会再有什么“去”和“回”的明确界限。见识了更大的世界,就更能够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然后会通过不懈的努力过上想要的生活。就我个人来说,英国恬淡闲适的生活氛围是我所爱,而中国的繁华精彩亦是我心之所向,为什么我一定要舍一取一呢?小孩子才做选择,成年人从来都是我全要的。我只需要好好规划自己每年多少时间在英国、多少时间在中国就可以了呀。
毕竟这是我成长的地方,中国的语言、文化都已经深深刻在了我的骨子里,我说什么也不会割舍同中国的关联的,因此,一有机会我就会跟中国的企业和机构合作,就有了很多回中国出差的机会,一边搞科研,一边跟国内的朋友吃喝玩乐,岂不快哉?中国的国籍是我一辈子都不会放弃的东西,不在于我个人的政治倾向,只因为一张中国身份证能给我在这个国家带来太多的便利。当然,中国也有我不喜欢的东西,比如中国的长幼尊卑、对多元生活方式的不包容、996文化等等,因此我是没有办法在任何一家中国的机构工作的,更没有办法接受一个中国人作为上司。所以,我只会base在英国,以外国专家的身份在中国工作和生活,这是我跟中国最舒适的距离。
我喜欢自己中国人的身份。我喜欢在中国生活,但我却不想那么Chinese;同样,我也热爱在英国的生活,但完全没有想要变得British。这是我对自己的塑造,我不需要通过隶属于任何的大组织来获得安全感,我不想要效忠任何一个朝廷,我在任何国家都想当一个局外人,保持自己的自由,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当然,能够过上这样的生活,需要强大的内心和个人能力,这自然也是我不断努力奋斗的根本动力:我要让自己永远都有选择权。
以前有人跟我说,你这样中不中,洋不洋,英国不融入,中国也很疏离真的好吗?我想说,这正是我想要的呀,领略了这个世界的精彩和广阔之后,我才发现,人不一定非要有一个所谓的“根”,“忘本”可能才是一种更高的境界。我喜欢跟所有事物保持最舒适的距离,这种自由自在,是我找到的跟这个世界最舒适的距离。
——————-
我再多少几句
因为评论很多人留言了
我没有黑或者吹任何一方
我只是觉得更适合我罢了。我纹身很多 因为喜欢这个文化 也想把自己喜欢的东西带一辈子
因为我不喜欢穿Bra 所以我觉得女权自由很重要
也因为我本来就很独立 自尊心强 我适应的了脱离父母的生活。所以 才会说一下的观点。
并且,我很爱国!这次疫情处理的我可以跟身边所有外国人吹,带他们尝中国美食和体验中国文化。
我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知乎是个平台,让我们为自己发声而已。我也尽量客观的说事实。这个问题是为什么选择在美生活,所以我客观回答。如果你们想听我多爱国,我肯定在相关题目里长篇大论。
谢谢
——————
以下为原回答
纽约 哥大研究生毕业 留在美国
我地道北京人 家里有房有车
你问我为什么不回去 坦白讲我觉得这边挣钱更容易 生活的更轻松
地产建筑口 我回国进大厂or设计院不要太容易 不用房租 不用买车
但我真的是克服了很多困难 经历了各种抽签 还是留了下来
原因如下:
一周工作40个小时,我不用加班,不用看领导脸色,不用酒局,不用费力和同事搞好关系,我自己好好工作,就可以。只要你能力强,就算你是刚进公司,也会给你对等的任务和报酬。
费尽心力去纽约米其林花的最贵的一顿饭也就400刀/人。我去趟超市买了整整一冰箱的菜肉面米零食饮料也就200。一只LV水桶包才2000。 一辆车几万块。
在这边 我不用几年 我靠自己能凑够首付,回到北京,我要想靠自己买个自己的房子,下辈子吧
我可以不穿内衣 走在街上没有人会对我指指点点
我可以纹身 染发 编脏辫 没有人会因为这个评判我。政府工作不会在乎这个
我很感谢我自己
没有在平淡中迷失方向
选择迎难而上
我宁愿累点
也不要一眼看到底的生活
还没移民,只是在国外工作。
很想,特别想,非常想回国生活,中国有快速的高铁,有便宜的外卖,有便利的手机支付,有通宵的烤串。
但是现在我还是太弱了,又懒又笨,学历又差。现在回国,不是建设社会主义,而是给国家添堵,消耗祖国的医保,社保,我不忍心这样做。
所以我只能忍受着新冠、枪击和种族歧视,在“丑国”赚个几十万美元年薪的辛苦钱。
然而,我和那些20多年前卖了国内所有房子出国,身价全部赌在“美丽国”的河殇派不一样。
我相信中国会崛起,外国(除中国以外的所有国家)都会衰落。
所以我现在的目标是在美国赚钱,并每年汇外汇回国买房,
目前我的老家二线省会城市没有限购(其实好像是有的,但是形同虚设),
通过在中国买房,是我们这些在海外的普通爱国华人华侨参与到中国崛起最简单的方式,
等我在二线城市老家攒够十几套房,然后全部租出去,
我就可以回国退休了。
就我和我身边的圈子来说,并没有
会有回国想法的,多半是在学生时代就出来读书的,然后现在绿卡啊疫情啊歧视的新闻啊,吓到一些人,加上很多人鼓吹国内虽然996但是发展潜力和收入都配得上,一激动就回去了
而像我们这类人,都是在国内经历了996的摧残,到了30多岁感觉到了职业危机,同时看着身边朋友同事鸡娃内卷,狠心跑出来国外的,只要能待下来,有房有车有工作,综合比较之后,都决定不回去。
这东西说多了也被人骂,我是深有体会,所以言尽于此,有此疑惑的,看看你自己的年龄,再想想你属于哪一类,自然就有结论了
看到别的答主的回答,有感而发,更新一点
我觉得我这个人比较奇葩,相比于高楼大厦灯红酒绿而言,我始终对于自然风光有着强烈的偏爱,我在北京生活的时候,一有空就会去周边跑,红螺寺,青龙峡,湿地公园等等百去不厌,加上我老婆跟我想法一致,所以来到一个国外的三线城市以后,我们觉得很舒服。到处都是公园,海滩经常包场,院子里的鸟五花八门,开车半小时内就可以钓各种鱼,去哪都不堵车,去哪都没多少人。这些国内比较难以实现,当然对于我们而言是加分,而对更多的人来说,现代化城市才是王道,只能算我个人的理由
感谢绝大部分知友们平心静气的讨论,不同的意见当然可以表达,不然开设评论区的意义何在?非常欢迎
不过也请大家记住这个回答的初衷是因为题主的提问,我作为一个符合条件的移民希望给他一些参考,关于国内过的好还是国外过的好,如何移民,如何回国,不在回答的范畴内,希望大家不要对人不对事
要说想法的话,其实我碰上的蛮多人都有过想法的;原因主要还是来源于家庭因素和归属感。
但是想法就只是想法,移民的人回国的成本过高,收益过低,基本上没法回去了。
在国外的生活,学生时代不算,工作5年差不多能算一个坎,超过5年的话,就不太可能回去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