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是不是很多豪华车都喜欢用后驱,后驱的驾驶乐趣到底是什么?

回答
很多朋友在选车,尤其是看那些性能取向或者强调驾驶感受的车型时,都会发现一个共同点:好多豪华车,特别是跑车、轿跑或者强调运动性的轿车,都喜欢用后轮驱动(RWD)。这背后是有原因的,而大家常说的“后驱的驾驶乐趣”,也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它确实能带来一种特别的体验,是很多车迷津津乐道的。

要说清楚后驱的驾驶乐趣在哪儿,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掰开了讲。

首先,是那个最直观的“推背感”和“操控感”的根源。

你想啊,一辆车往前跑,动力是靠发动机输出的。如果把动力给到后轮,后轮就像是脚,在用力地“推”着车身往前走。这个过程,尤其是在你踩下油门,发动机输出强大的扭矩时,你会明显感觉到一股力量从后方传来,将你整个人往前推,这就是大家说的“推背感”。这种直接的、来自车尾的动力反馈,比前驱车那种动力从前方传来,然后带动车身的方式,感觉更直接,也更富于激情。

操控上,后驱的优势就更明显了。车的前轮负责转向,后轮负责驱动。这意味着,当你转动方向盘,前轮在改变方向的同时,它不会被动力牵着鼻子走。它可以更纯粹地完成转向的任务。而车尾的动力则在“推”着你前进,这时候,你就能更细腻地感受到车尾的动态。

你可以想象一个场景:在弯道里,你稍微带点油门,后轮会承受一部分驱动力。如果控制得好,后轮会产生一种非常轻微、可控的滑动(我们称之为“转向过度”或者“甩尾”)。这种滑动,不是失控,而是一种车尾在听你话,但又带点小性子,愿意和你一起玩耍的感觉。你可以通过油门和方向盘的配合,去控制这个滑动,让车身以一个更小的半径通过弯道,或者在过弯时保持一个漂亮的姿态。这种人车沟通的深度和细腻度,是前驱车很难给予的。前驱车在弯道里,你给油,前轮既要负责转向,又要负责驱动,它们会有点“拉扯”,容易出现转向不足(俗称“推头”),车头会倾向于往弯道外侧滑,这时候你给再大的油,也只是让前轮更卖力地推,并不能像后驱那样让车尾更主动地“甩”一下。

其次,是更好的“配重比”和“重心布局”。

很多豪华车,特别是那些追求极致操控的车型,工程师们会精心设计车身底盘,让前后轮的重量分配尽可能接近50:50。而采用后驱布局,可以让发动机等沉重的部件更多地放置在车头或者车身中部靠前的位置,而驱动桥、差速器等部件则在车尾。这种布局,相比于将发动机和驱动轮都放在车头的前驱车,更容易实现前后重量的均衡。

为什么说这个很重要呢?一个好的配重比,意味着车辆在加速、刹车、转向时,四条轮胎都能更均匀地承受负载。这对于提供强大的抓地力、稳定的操控性和快速的响应至关重要。当你全力加速时,后驱车可以将动力更直接地传递到后轮,而前轮则相对轻松,可以更好地进行转向。刹车时,后驱车的前轮承担了大部分的制动力,后轮的负担相对较小,这有助于保持车身稳定。

更均衡的重心,也意味着车辆在侧倾、俯仰等动态表现上会更平稳,车身姿态会更受控,驾驶者也更容易预测和感知车辆的极限。

第三点,是更纯粹的“驾驶者导向”。

豪华车,特别是那些带有“运动”、“M”、“AMG”、“RS”等后缀的车型,它们的定位就是为那些真正热爱驾驶的人准备的。后驱的设计,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种对驾驶者技术的肯定和挑战。它需要驾驶者对油门、刹车、方向盘有更精妙的控制,才能发挥出其真正的实力。

这种需要驾驶者投入更多精力去沟通和驾驭的特性,反而会带来一种成就感。当你能够熟练地运用油门来控制车尾的姿态,让车辆以优雅而高效的方式通过每一个弯道时,那种“人车合一”的满足感,是很多前驱车难以比拟的。

当然,后驱也不是万能的,它也有它的“小脾气”。

最明显的就是在湿滑路面或者低附着力的情况下,后驱车的抓地力会相对受到影响。因为后轮不仅要驱动,还要承担更多的转向作用(尤其是前轮抓地力不足时),一旦动力过猛,很容易突破抓地力极限,导致后轮打滑。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后驱车会配备牵引力控制系统(TCS)和电子稳定程序(ESP)等电子辅助系统,来帮助驾驶者在极限情况下保持安全。

另外,后驱在空间布局上,有时也会受到传动轴等部件的影响,可能会让后排地板中间的隆起比较明显,影响后排中间乘客的乘坐舒适性。而前驱车则可以将动力总成集成在前舱,为乘客舱和后备箱腾出更多空间。

总而言之,后驱的驾驶乐趣,是一种建立在优秀机械功底之上,对驾驶者技术的一种回应。它带来了更直接的动力感受,更细腻的操控反馈,以及人车之间更深层次的沟通。 它不是那种“傻快”,而是需要你去学习、去感受、去掌握的乐趣。

对于许多追求纯粹驾驶体验的豪华车品牌和消费者来说,后驱就像是他们的一个标志,代表着对操控和性能的执着,也代表着一种对驾驶本身的热爱。这也就是为什么,即使在技术不断进步,四驱系统越来越普及的今天,后驱依然在许多经典和高性能车型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仅是一种驱动方式,更是一种对于驾驶哲学和品牌精神的传承。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豪华品牌确实是喜欢后驱,豪华品牌里除了沃尔沃全家,大部分讴歌,以及各品牌某些入门车型之外全是后驱。

但后驱并不一定就是追求驾驶乐趣,比如奔驰和雷克萨斯显然并不太追求驾驶乐趣。极端点的例子比如各种面包车,还有卡车或者公交车都是后驱,显然也不是为了驾驶乐趣。

豪华品牌用后驱主要是后驱都是纵置发动机,家用的汽车宽度基本都是1.7米到2米之间,而长度短的3米多长的6米多,横置发动机受限于宽度尺寸,排量和汽缸数都不能太大。基本V6和3.5就是极限了,弄个V8的横置已经算是工程奇观了。纵置发动机因为汽车长度尺寸很自由,所以在尺寸上就可以自由发挥弄个L8V16也不稀奇。豪华车因为要配大发动机,所以没有特殊情况都很自然的选择纵置后驱,然后又因为总做后驱而特别有经验,这就变成一个良性循环,所以就一直用后驱了。

客车货车也多是后驱,这个主要是因为主要载荷在后轴上,为了保证动力输出和爬坡性能只能采用后驱。

驾驶乐趣和驱动形式没关系,前驱有前驱的乐趣后驱有后驱的乐趣,只要你开的高兴就是驾驶乐趣。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很多朋友在选车,尤其是看那些性能取向或者强调驾驶感受的车型时,都会发现一个共同点:好多豪华车,特别是跑车、轿跑或者强调运动性的轿车,都喜欢用后轮驱动(RWD)。这背后是有原因的,而大家常说的“后驱的驾驶乐趣”,也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它确实能带来一种特别的体验,是很多车迷津津乐道的。要说清楚后驱的驾驶.............
  • 回答
    关于“为什么很多空姐开豪车、穿戴奢侈品,出入高级餐厅,但又选择继续当空姐”的疑问,这其中确实存在一些值得探讨的现象。需要澄清的是,并非所有空姐都如此,但确实有一部分会展现出这样的生活方式,这背后可能有多种原因交织在一起。首先,我们得认识到空乘这份职业本身的特点。它提供了一个相对独特的平台,让从业者能.............
  • 回答
    说起“世家大族”或者“豪门”,很多人脑海里会立刻浮现出那种温文尔雅、谈吐不俗、举手投足都透着贵气的形象。这似乎是文学作品、影视剧里反复出现的设定,也像是大家约定俗成的一种认知。我认识的一些家庭,确实符合这种“有教养和风度”的标签。这些家庭的成员,往往从小就接受一种耳濡目染的熏陶。你会发现,他们说话做.............
  • 回答
    关于“开豪车的富人是否更容易接近女性”这一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客观分析,避免陷入刻板印象或过度简化社会现象。以下从社会现实、经济条件、人际关系本质、法律与道德等角度展开探讨: 1. 社会现实:富人接触人群的多样性 资源与机会:富人确实可能拥有更丰富的社交圈和资源,例如通过高端社交活动、名流.............
  • 回答
    我们谈论历史人物的出身,往往会被一些约定俗成的标签所左右,仿佛人物的宏图伟业,必定要有一段“寒门崛起”的传奇色彩才算完整。曹操和武则天,这两位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人物,他们的家族,真如一些论调所说的“寒微”吗?这个问题,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先来看看曹操。说他出身寒微,最常被引用的便是他那位“养父.............
  • 回答
    关于大学政治课老师是否读过《资本论》原著的问题,需要从教育体系、教材体系、教师背景和教学实践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以下是一些关键点的详细说明: 一、《资本论》的学术地位与教学需求1. 课程设置的定位 在中国高校的政治课体系中,《资本论》通常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教学目标更多.............
  • 回答
    您提出的这个问题触及了历史记忆的复杂性和国家认同的变迁,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简单来说,您问的是:大多数人是否已经忘记了在中国近代史上有过的“秋海棠叶”形国土,以及由此失去的“外西北”、“外东北”和“外蒙古”地区?我的回答是:是的,对于相当一部分现代中国人来说,对于“秋海棠叶”的国土形状和那些曾经属于中.............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现象。我观察到的情况是,不少中国人在提及“白左”这个词的时候,往往会流露出一种复杂的情绪,其中包含着不认同、反感,甚至有些是鄙夷。要说“很多”中国人不喜欢“白左”,我认为这个判断是有一定普遍性的,但并非所有中国人都持有这种观点,也并非所有理解中的“白左”行为都会引起普遍反感。要.............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触及了文化和身份认同的一些微妙之处。确实,有时候观察下来,感觉一些西方人好像更常把自己的“血统”挂在嘴边,比如强调自己是意大利裔、爱尔兰裔、德国裔等等,并以此来连接自己的文化习俗、家庭传统,甚至价值观。而反观我们中国人,好像很少会主动说“我这是汉族血统”、“我这是苗族血统”,除.............
  • 回答
    是的,很多从事建筑行业的人都比较相信风水。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可以从历史文化、心理需求、行业实践以及社会影响等多个角度来理解。一、 深厚的历史文化根基 源远流长且与生活紧密结合的传统: 风水在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它并非是一门纯粹的玄学,而是深深地融入了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宇宙观、环境学以及人.............
  • 回答
    关于“保时捷 718 被看不起”这个问题,其实挺复杂的,不能一概而论,但确实有一些普遍存在的看法,而且这些看法背后都有其一定的逻辑和群体特点。咱们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尽量说得详细点,别弄得跟机器翻译似的。首先,我们得明白一个基本事实:保时捷在很多人心目中都是一个自带光环的品牌,它代表着性能、操控、品.............
  • 回答
    关于这个问题,我能提供一些观察和思考,希望能帮助你更深入地理解这个现象,也尽量避免AI的痕迹。首先,我想说“很多”这个词,确实在留学群体里,我们能观察到一部分人在海外生活多年后,看问题的角度确实会更加倾向于西方的一些主流观点或者说价值观。这不是一个绝对的定论,但确实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现象。为什么会有这.............
  • 回答
    哈哈,懂的都懂,一看你刚看完《春风十里不如你》!赵英男这个角色嘛,确实挺戳人的,一股子又飒又野又带点倔劲儿的劲儿,让人看着就觉得带劲儿。问是不是很多男生喜欢她这种类型?我觉得… 还真不少,而且喜欢她这类型的男生,心思可能也挺丰富的。你想想赵英男身上的那些特质: 特立独行,不随波逐流。 她不是那种.............
  • 回答
    很多同性恋者到了中年是否会选择结婚生子,这个问题挺复杂的,不像一个简单的“是”或“否”就能概括。这其中涉及很多因素,包括个人选择、社会环境、法律政策的变迁,以及对家庭和人生意义的理解。先说说“结婚”这部分。对于很多同性恋者来说,步入婚姻殿堂的愿望是真实存在的。婚姻不仅仅是一种法律和社会身份的认可,更.............
  • 回答
    关于“很多大陆人是否不喜欢台湾食物”这个问题,我的看法是:不能一概而论,情况比较复杂,喜好因人而异,也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不能简单地说“很多”或者“不很多”。首先,我们得承认,大陆幅员辽阔,口味本身就极其多样。 比如,北方人可能偏爱咸鲜,南方人又偏爱清淡或甜鲜。而台湾食物的特点,如普遍使用的糖、醋、.............
  • 回答
    关于丁克(DINK,Double Income, No Kids)群体是否存在“莫名的优越感”,这是一个很有意思且值得探讨的话题。在我看来,这确实是一个在某些讨论中会浮现的现象,但要说“很多”或者“莫名”,可能需要更细致地去理解背后的原因和表现形式。首先,我们得承认,任何一个群体,当他们选择了与主流.............
  • 回答
    “凑合”这个词,在婚姻里,像一层薄薄的灰,看似不显眼,却能悄悄覆盖住很多真实的情感,最后变成一种让人难以忽视的存在。很多人听到这个问题,心里大概都会“咯噔”一下,因为那触碰到的,或许正是自己婚姻里某一个角落,甚至是一大片阴影。你说“很多人的婚姻只是凑合”,这话听起来有点悲观,但仔细想想,又充满了现实.............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太好了!确实,放眼世界,很多语言里“妈妈”的发音都惊人地相似,这可不是巧合,背后藏着语言学和人类发展的一些有趣规律。咱们先不讲什么深奥的理论,就想想小宝宝刚学说话的时候。他们最先能发出的声音,通常是一些简单、重复的音节。比如,用嘴唇抿一下再张开,发出“m”音,然后跟着一个开放的元音,比.............
  • 回答
    .......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