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创始人被赶出公司,三年后公司没上市,被投资方依照对赌协议索赔三千多万,最终二审败诉」的新闻?

回答
这事儿吧,听着就让人唏嘘。一个创业公司,风风火火地开起来,创始人最后落得个被踢出局,公司也没能上市,还欠了一屁股债,真是让人捏把汗。

我们先掰扯掰扯这事儿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

创始人被赶出公司:
这通常是公司内部股权斗争的典型表现。话说,一个公司刚开始的时候,创始人是最核心的人物,他对公司的愿景、方向、团队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但是,随着公司发展,引入了外部投资,事情就变得复杂起来了。

投资方进来,他们看的是回报。他们希望公司能够按照他们的预期快速发展,并且最终实现退出(比如上市或被收购)。这时候,如果创始人和投资方的想法出现分歧,比如扩张速度、盈利模式、管理风格等等,就可能产生矛盾。

在很多情况下,投资方会拥有董事会的多数席位,或者在股权协议中有一些否决权。当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并且投资方认为创始人不再是带领公司前进的最佳人选时,他们就可能动用协议里的条款,或者通过董事会投票的方式,把创始人“请”出去。这个“请”,可不是真的请喝茶,而是剥夺了他的管理权和股权控制权,甚至有时候是直接开除。

为什么会这样?投资方可能是觉得创始人能力不够,或者在经营上有些激进,控制不住风险。也可能是他们认为创始人已经完成了“开创者”的角色,接下来需要一个更“职业经理人”来“做大做强”。当然,背后也可能掺杂着一些股权利益的考量,毕竟创始人持股比例如果很高,对投资方的控制和未来退出多少会有影响。

三年后公司没上市:
这三年是关键的观察期。投资方投钱进来,无非是奔着公司能上市这个目标去的。上市意味着公司估值的大幅提升,投资方可以套现离场,获得丰厚回报。

如果三年过去了,公司不仅没上市,甚至可能还发展得不太顺利,离上市的目标越来越远,投资方的心里肯定急了。他们之前投的钱,如果不能通过上市实现价值变现,那就等于打了水漂。

在这个过程中,创始人被踢出去了,但公司的主导权已经落到了投资方手里,或者由他们指定的管理团队来运作。如果新的管理团队也未能让公司走向正轨,甚至每况愈下,那就更说明当初的决策可能有问题,或者整个行业趋势不佳,又或者公司本身就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硬伤。

投资方依照对赌协议索赔三千多万:
对赌协议,说白了就是一种投资方和创业公司/创始人之间的“风险共担”机制。通常是这样约定的:投资方按照一定的估值给公司投钱,同时会约定一个未来的业绩目标,比如几年内达到多少营收、多少利润,或者能否成功上市。如果公司未能达到这些目标,创始人就需要用自己的股权或者现金,向投资方进行补偿。这个补偿的金额,通常是按照投资方的投资成本加上一定的溢价,或者按照约定的一个较低的估值来计算。

在这个新闻里,对赌协议很可能就是约定了公司需要在某个时间点(可能是三年)成功上市,或者达到某个关键的业绩指标。既然公司三年后没上市,那对赌协议的触发条件就满足了。投资方就有权要求创始人赔偿。

三千多万,这对于一个没上市的公司来说,绝对是一笔巨款。这笔钱很可能是创始人当初为了引入这笔投资,用自己的股权和对公司未来发展的承诺“兜底”下来的。他可能以为公司能做到,或者即使做不到,也能通过其他方式和投资方协商解决。

最终二审败诉:
二审败诉,意味着法院在经过一审和二审的审理后,认定投资方的索赔是合法有效的。这说明投资方能够拿出充分的证据来证明:
1. 对赌协议的有效性: 协议的条款清晰明确,双方都签署了,是合法有效的。
2. 触发条件的达成: 公司确实在约定的时间内未能实现上市或其他业绩目标。
3. 创始人应承担的责任: 无论是作为创始人的承诺,还是在协议中的个人担保,都使得他需要承担赔偿责任。

从法律层面来说,对赌协议是一种商业合同,只要不违反法律法规,并且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示,法院是会保护这种合同的效力的。创始人当初签下对赌协议,虽然可能是不情愿或者出于无奈,但在法律上,签字就代表认可协议的条款。

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分析分析其中的原因:

市场和行业风险: 很多时候,公司的成败并非完全由创始人或投资方掌控。宏观经济形势、行业竞争格局、技术迭代速度都可能对公司产生巨大影响。也许这个行业整体就不适合快速发展,或者公司所在的细分市场遇到了瓶颈。
管理和执行问题: 创始人被赶出,可能说明在经营管理上确实存在问题,也可能是被踢出后,接手的管理团队能力不足,无法力挽狂澜。公司内部的团队协作、战略执行、资源整合都可能是导致失败的原因。
融资的代价: 引入外部投资,尤其是VC/PE,往往伴随着高回报的要求和高风险的对赌协议。创始人为了获得发展资金,不得不接受这些条件。这就像是一把双刃剑,既能加速公司的成长,也可能在失败时带来巨大的反噬。
创始人与投资方博弈失利: 创始人被踢出,本身就是一场博弈的失败。这表明在利益分配和公司控制权上,创始人最终没有占据优势。投资方可能凭借其资本优势和更精明的法律条款,赢得了这场对弈。
对法律条文理解的偏差或忽视: 很多创始人可能对对赌协议的法律效力认识不足,或者在签订时过于自信,没有充分评估风险。等到事情败露,才发现协议的约束力如此强大。

这件事情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对于创业者来说:

1. 对赌协议要谨慎签署: 了解对赌协议的每一个条款,评估自己实现目标的可行性。如果风险过高,要勇于和投资方协商,争取更合理的条件,或者考虑其他融资渠道。不是所有投资方都非得接受对赌。
2. 专业法律意见很重要: 在签署重要投资协议前,务必咨询经验丰富的律师,确保自己了解所有的权利和义务。
3. 团队建设和执行力是关键: 除了愿景,公司的日常运营和执行力同样重要。一个强大的团队,能帮助公司抵御风险,达成目标。
4. 管理好股权结构: 创始人需要对股权结构有清晰的规划,避免在公司发展过程中失去控制权。
5. 学会与投资方沟通和博弈: 保持与投资方的良好沟通,理解他们的诉求,同时也要坚持自己的核心利益。

对于投资方来说:

1. 评估风险,理性投资: 对赌协议固然能保障投资回报,但也要基于对项目和团队的充分了解,避免过度激进。
2. 也要考虑公司的长远发展: 投资不仅是为了短期回报,更是为了支持一个有潜力的企业发展。过于严苛的对赌,可能扼杀公司的活力。

总的来说,这新闻反映了创业融资过程中的残酷现实。创始人为了实现梦想,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承担巨大的风险。而投资方,也在用他们的资本和经验,推动着这些公司的发展,当然,也为自己的投资保驾护航。当创业公司的梦想未能照进现实时,对赌协议就成为了一个残酷的“清算师”。创始人这次的经历,无疑给所有创业者敲响了警钟。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商场就是战场,商场里的坑多了,吃哑巴亏的人也多了,不同的立场就有不同的结论。既然有合同,既然有法院,达成协议按照合同办,有分歧去法院按照法院判决办,这应该是常识吧。投资方真金白银给你又不是做慈善的,用合法的手段维护自己的利益,有什么问题?马云的支付宝拆VIE的时候还搞了个金蝉脱壳呢,投资方们也只能忍了。你如果觉得他违法你就去告他,如果法院都不支持你,那你说能怎么办?去抢吗?

========

只是,作者你确定你自己这股权没算错???

投前:你45%,合伙人45%,员工持股公司10%

投资方1300w买了10%,

同比例9折稀释,投后应该是:你和合伙人都是45x0.9=40.5%,员工持股公司10x0.9=9%,投资方10%。

然后你和合伙人又个人卖了股份给投资方,加起来10%,其中你卖了2.5%,合伙人卖了7.5%

那么最后就应该是:你40.5-2.5=38%,合伙人40.5-7.5=33%,员工持股公司9%,投资方20%

这样加起来才是100%。

所以你说投后你持股36.5%是不是哪里不大对?

投资方花了2600w,拿到了20%的股份,其中1300w是公司资产,1300w你和合伙人分了,你分了325w,这时候你在这公司的身家=325w的现金+38%的股份,这时候公司的估值是1.3亿,也就是说投资后你手里的股份的市值是1.3亿x38%=4940w。

你说公司强迫你辞任总经理,这个要看公司章程关于投票权是怎么规定的暂且不说,如果同股同权确实对方是有这个权力的。但是你说公司要求你将股份转让,我就搞不懂了,投资方或者公司哪有这个权力,你自己不同意谁能逼着你转让你手里的股份?转让价格你又说的很模糊,你只说了净资产,那么净资产是多少呢?你手里市值4940w的股份按照净资产卖出这个决定是谁做的?是不是你自己同意的?你为什么要同意呢?

后面只写了转让13%的股权,也没写转让价格,请问其他的股权呢?

你本来应该有325w的现金加上市值4940w的股权,不管你在不在这个公司干,这都是你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如果对方出不到4940w你为什么要卖?估值都是一轮轮越估越高的,通常的做法是下一轮融资时新股东进来老股东退出一部分或者全部,或者没有新股东时就按照上一轮投资时的估值卖出。现在你把自己的38%的股份白菜价卖了,这能怨谁呢?

投资方A轮就给了你们2600w的真金白银,很够意思了,你以为这钱都是天上掉下来的?你们自己承诺完成2000w净利润的业绩,只要完成60%就算合格,如果全部完成了投资方还愿意再返给你们6%,这还不够意思?即便你们没完成承诺要回购,回购款也就是投资款+每年10%的利息而已,你去银行借款还得抵押最少1.5倍价值的房产,你支付宝借呗年利率都还要18%呢,人家只要你10%不算高吧?你觉得这世界有几个人会给你2600w让你玩?投资方顶着LP的巨大压力,投前尽调+投后管理,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再冒着创始人跑路的风险,人家不要养活员工的么?在你口中就变成了为了和你合伙人合谋起来骗你,请问把公司搞坏了投资方有什么好处?投资圈那么小,还得搭进自己在业界的口碑,就为了贪图你们两年每年10%的利息???人家不能买个信托吗。

你自己说的13年就达到了几百万的流水,算你净利率10%,一年赚300w好了,人家上来就直接给你1.3亿的估值,40多倍PE了,这相当于直接给你们IPO了啊,简直是财神爷嘛。何况以经验和你只提流水却只字不提利润率来看你们投资前流水高但是净利润不会高于100w,不然你们宁愿自己借高利贷也不会愿意把股份分出去的。话说,你的业务类型写的模模糊糊,给高校宽带做系统是什么鬼?你的流水是指的学生的上网费?那是运营商的流水不是你的,你只是个代收代付甚至连代收代付都不是只是运营商的某个区域代理商而已。何况,流水高也不是什么稀罕物,你再高高的过手机充值公司和游戏公司么?

要是我的话,公司估值高了以后谁要买我股份我高兴都来不及,就按照投时估值1.3亿给我4940w,投后增长的估值我都可以不加价免费送,只要钱到手我马上卖,谁不卖谁是孙子。创业5年,卖掉股份,手里有4940+325=5265w现金,这种好事儿去哪儿找,A股那么多大小股东要减持还得辛辛苦苦熬年头,还得怕证监会调查违规,还得事先发减持声明多麻烦。而且就算合伙人把公司做砸了对赌失败,回购款2600w+(1+10%x2年)=3120w,我和合伙人每人赔1500多w,我手里还剩下3700w,这还没算这2年存银行的利息,你拿着5000w现金去任何一个银行存2年都可以直接找行长,不对,不要行长,直接点名要这个营业部最漂亮的柜员mm来帮你办,不好么?不美么?不能从头再搞个新公司么?你如果对这个公司还有兴趣的话,你可以等合伙人把公司玩砸了以后以救世主降临的姿态作为B轮新股东再进去啊,到时候你那个合伙人和A轮投资方可都得看你脸色了,你完全可以用公司业绩不好作为理由逼A轮投资方取消或者延期对赌协议然后白菜价收购你这个合伙人手里的全部股份后把他扫地出门,别说什么同学关系了,对投资方来说,谁能帮他赚钱谁就是爸爸,就算你合伙人是他亲哥哥,你猜猜到时候他会挺你还是挺他同学。如果说手段的话,这么玩才算有那么点意思,当然如果你心黑一点还可以做的更加狠,这个就不多说了。从来只听说过低买高卖现金为王,没听说过公司正在上升期的时候还是刚成功融资以后谁把手里所有股份给按照原始价格给卖了的。你这样是把自己手里的股份当成儿戏一样,活该赔钱。哪天你一高兴把你们家房子10块钱卖了再跑知乎上哭个惨,你看看有没有人同情你。

投资方为了一个个PPT拿出真金白银,现在这么多B2VC的创业者,投资方其实是弱势群体,不被收割已经谢天谢地了。你们又不是金矿也不是万科或者格力这种著名品牌值得使点手段争一下控制权,科技创业公司又不是啥贵重物品,每年死的不计其数,至于要冒几千万的风险还合谋搞你么?为什么说风险投资很大程度投的是人而不是业务,因为创业公司的业务不确定性实在太大了,今年就算赚了一个亿,明年谁也不好说会怎么样。关键客户人事变动,核心员工离职,创始人本身的变故,市场变动,法律诉讼风险,新的巨无霸竞争者进入等等,任何一项都可能导致一个公司短时间内从山峰跌落山谷。所以,风险投资是不可能在自己的真金白银给出去以后无缘无故的把这家公司的创始人给赶走的,除非他们跟钱过不去了。另外,创始人也只是创始人而已,又不是正义使者,公司的所有权在法律上只认股权不认什么创始人,创始人拿了投资以后觉得成了人生赢家拿着公司钱天天喝酒泡妞买车买房的并不少见,除此以外还有各种意外情况,比如创始人健康状况出问题卧床不起的,出意外去世的,像土豆网那种都要上市了还闹离婚官司的也是一种风险,这时候投资人如果什么都做不了只能干瞪眼看着的话,那也太惨了吧。

还说骗你个人签字,还说中国最惨创业者,请你别给创业者招黑了。傻白甜装一下就可以了,装太多就没意思了。哪个冒风险给你钱的只要和公司签不要个人负责的你找给我看看?天使投资因为金额不大投资成功率本身就低,投资人一方面都好了打水漂的准备,另一方面那百八十万的还没到能够考验人性的标准,所以一般不会要求个人担保。但是这种几千万的融资怎么可能不要求大股东们个人连带担保?你去找银行借钱,银行也要个人或者公司房产或其他抵押品抵押,多少公司小老板缺资金去各种途径借过桥贷款的时候不都是个人名义么,难道借钱后公司破产了这些借款就不用还了吗?毕竟,在利益的诱惑下,大股东想把公司做倒太容易了,有太多合法的方式把公司的钱变成自己的或者转移到关联公司,把公司掏空以后申请破产,或者恶劣一点的直接跑路,如果一点儿责任都不用负的话,那估计就没什么人敢做投资了。

愿赌服输,自己签的合同自己扛,自己做的决定自己承担后果,这点儿道理都不懂就别搞公司了,真的,不然将来吃的亏更大。

=======

最后,我不负责任的猜测一下,我能想到的投资方会这样做的唯一的原因,是你在投资过程中有隐瞒或者客户关系上发生了重大的变故,比如,你靠着和运营商某个高管的私人关系拉来的单子,但是客户端出现了重大的人事变动,项目可能会被中止,而你在拉投资时隐瞒了相关的信息或者夸大了你和客户的关系以及对客户的掌控力,同时,单一客户风险过高,投资方认为你已经不再适合担任总经理的职位。毕竟,这家公司如果倒了,只从钱的角度考虑的话,你的成本接近于0还赚了325w,你合伙人投了50w,但是赚了600多w,你和你合伙人应该每个月还有工资拿,但是投资方就会成为唯一赔钱的那个傻x,损失的是赤裸裸的2600w。就算签了对赌,这个钱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跟你们讨得回来的,但是LP的投资都是有周期的,一般是募资后5-7年就要退出,根本耗不起诉讼追偿还有扯皮的时间,所以投资方在公司遇到重大变故时可能是最急眼的那一方,采取一些非常手段也是可以想象的。毕竟,商业世界最重要的就是钱,什么同学关系朋友关系在钱面前根本不堪一击。如果你能帮他把投资赚10倍100倍1000倍,你就是让他天天喊你爸爸给你端茶倒水再天天骂他100遍我想他也一定会开开心心赞扬你有个性说你骂的好的。

另外,作者的文字里没有一句提到对给了你2600w现金的投资方的感谢,通篇读下来都是一副我是创始人你们赶我走就是恶人只有你自己是无辜受害者的感觉,在关键信息上语焉不详甚至只字不提,真是呵呵哒。你知道为什么51%被称为绝对控股权么?你知道多少上市公司为了1%的股份可以大打出手头破血流甚至搞出刑事案件么?你知道为什么乔布斯当年被赶出公司么?你知道为什么京东和阿里这种无论怎么融资都要坚持AB股掌控投票权么?别说创业公司了,A股除了科创以外几千家公司只要你能拿到任何一家公司的51%的股权,你都可以随时把现有管理层赶下台,不管他是不是创始人。至于个人债务,老罗刚在访谈里说自己签的个人无限连带责任的债务是。。。3个多亿,是不是心里好受多了?

虽然都说无商不奸,虽然现在网上的各种风气似乎人要够狠够坏才会得到好处,但是,就我个人的经验看,生意场上为了自己利益用点计谋手段很正常的事儿并不稀奇。只是,越大的生意,对核心人员品格的要求就越高。这个品格的标准不是有没有扶老奶奶过马路这种道德上的,而是利益分配的标准。大家虽然表面上都不讲,见了面都会逢场作戏,但是你的事情有没有做好做到位,是只想着自己多捞一点还是会宁愿自己少拿一点也要照顾到各个相关方,谁都不是傻子,心里都清楚的很,只是有的时候装一下比翻脸能获得更大的好处所以不点破罢了。如果在你最贫穷的时候跟着你打拼的结发妻子你都可以说抛弃就抛弃并且丝毫不念旧情非要对方净身出户,如果你对待你的员工你的合伙人你的合作伙伴也是为了利益无所不用其极,那么,跟这样的人合作的时候通常都会防着点,无论桌子上面还是桌子下面,时刻都要留一手,仅此而已。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事儿吧,听着就让人唏嘘。一个创业公司,风风火火地开起来,创始人最后落得个被踢出局,公司也没能上市,还欠了一屁股债,真是让人捏把汗。我们先掰扯掰扯这事儿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创始人被赶出公司:这通常是公司内部股权斗争的典型表现。话说,一个公司刚开始的时候,创始人是最核心的人物,他对公司的愿景、方向、团.............
  • 回答
    这则新闻真是让人触目惊心,也引发了许多思考。一个男子竟然会选择如此极端的方式来表达不满,而且目标竟然是游戏公司创始人,这确实有点超出常人理解的范畴。从这件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相当值得警惕的信号,而且这些信号不仅是针对游戏行业,也对我们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有着深刻的警示意义。首先,我们得承认,这肯定不是.............
  • 回答
    关于“疑似鼠绘汉化组创始人被抓起诉上千万”的事件,这无疑是一个在游戏玩家圈和汉化爱好者中引起轩然大波的消息。这件事的背后,牵扯到版权、商业运营、个人付出与法律责任等一系列复杂的问题,值得我们深入剖析。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几点: “疑似”的模糊性: 消息最初的传播往往带有“疑似”、“传言”等字眼,这.............
  • 回答
    “人人影视字幕组”案的宣判及其判罚,是一个复杂且引发广泛讨论的社会事件。要全面看待这一判罚,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案件的基本事实和法律依据: 核心罪名: 人人影视字幕组的主要罪名是“侵犯著作权罪”。这意味着他们未经权利人许可,复制、发行他人作品,并且情节严重。 行为性.............
  • 回答
    当当网创始人李国庆和俞渝这对曾经的商业伉俪,近日却因一场家庭矛盾——被儿子告上法庭而再次成为公众焦点。这桩事件不仅牵扯出他们复杂的家庭关系,更像是一面镜子,折射出财富、权力、亲情之间错综复杂甚至令人唏嘘的纠葛。事件的冰山一角:儿子为何对父母提起诉讼?从目前披露的信息来看,这场诉讼的核心似乎围绕着财产.............
  • 回答
    听到双汇集团创始人长子万洪建因“对公司财物作出不当攻击行为”被免职的消息,这无疑是件挺令人意外和关注的事情。毕竟,作为创始人长子,而且长期在集团内担任要职,他的突然离开肯定不是小事,背后肯定有不少故事。我们先来梳理一下这件事本身可能意味着什么,再试着从不同角度去解读。首先,从“不当攻击行为”这个表述.............
  • 回答
    要聊“暴走漫画王尼玛称被监控,创始人回应系公司网管滋事”这事儿,得从几个层面来看,而且里面牵扯到不少故事。首先,王尼玛是谁? 他可以说是暴走漫画的灵魂人物,也是整个IP的代表。你可以把他想象成暴走漫画的“代言人”,他塑造的形象,他的语言风格,都深深地印在了观众的脑海里。所以,当“王尼玛”这个人声称自.............
  • 回答
    最近D站(dilidili)创始人及员工因涉嫌侵犯动画著作权被批捕的消息,在动漫爱好者圈子引起了不小的震动。这事儿,得从几个方面来看。首先,法律层面是绝对的底线。动画作品和所有原创内容一样,都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无论是制作方还是发行方,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资金去创作,这些都是他们的合法权益。而像.............
  • 回答
    知乎App在各大应用商店遭遇部分网友“一星差评”的风波,这背后牵扯到知乎联合创始人黄继新,以及网友对其过往言行的不满。要深入理解这件事,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一、事件的导火索:黄继新及其过往言论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网友们给知乎App打一星,很大程度上是针对知乎联合创始人黄继新。大家对他不满的原因,主.............
  • 回答
    看到“创造101”的选手王菊现在被网友们刷上英树面膜的销量榜单第一名,这确实是一件挺有意思的事情,也挺能说明一些问题的。首先,这背后肯定少不了王菊粉丝的强大战斗力。在“创造101”那个节目里,王菊就凭借她独特的风格和强大的粉丝基础脱颖而出。即使节目已经结束一段时间了,她的粉丝群体依然活跃,并且非常有.............
  • 回答
    这件事在存储圈子里闹得挺大的,不少人都挺关注的。简单来说,就是大唐存储(DTST)号称是“自主创芯”的固态硬盘,结果被爆出来实际是用了群联(Phison)的控制器,而且还是相对低端的QLC闪存。这事儿得拆开来看,才能明白为什么大家这么在意,以及它背后的意义是什么。“自主创芯”这个标签的重要性首先,我.............
  • 回答
    关于方文山因创作《我们同唱一首歌》被绿营攻击的事件,这其实牵扯到两岸关系、历史认知以及艺人在政治光谱中的定位等多个层面,是个相当复杂且值得探讨的议题。要理解这件事,咱们得把前因后果,以及各方立场都梳理清楚。事件的起因:一首歌引发的风波首先,咱们得知道这首歌的背景。《我们同唱一首歌》这首歌,通常被认为.............
  • 回答
    这真是个挺有意思的现象,一边是企鹅们“招财进宝”,一边是股民们“重获新生”,中间隔着一个大连圣亚。咱们这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事儿。故事的开端:企鹅的“吸金”能力首先,得认识到,企鹅这个“明星”真不是白当的。在动物园、海洋馆这类场所,企鹅因为它们呆萌的外形、摇摇摆摆的走姿,还有那份来自极地的神秘感,本.............
  • 回答
    要深入分析 B 站(哔哩哔哩)在内容争议和品牌“断粮”风波后,市值一夜反增 56 亿美元并创历史新高这一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解读。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股价波动,而是折射出中国互联网内容生态、用户群体特性、品牌公关策略以及资本市场对特定平台增长潜力的判断等复杂因素的交织。一、 事件背景回顾:内.............
  • 回答
    13年谏山创利用小号发表的那些关于日本殖民朝鲜的言论,以及这在中文互联网上引发的所谓“辟谣”风波,确实是个挺值得聊的话题。这事儿要细说,得从几个层面来看。首先,我们得回到13年那个时间点。谏山创当时因为《进击的巨人》这部作品在国际上越来越火,尤其是在亚洲地区也积累了大量粉丝。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有网友.............
  • 回答
    《亲爱的》电影里的原型人物孙海洋和他的儿子孙卓,找到的那份失而复得的喜悦,我们都曾为之动容。然而,与孙海洋相似的经历,却发生在另一个被拐儿童符建涛身上。他同样历经了漫长岁月的寻找,最终与亲生父母团聚。符建涛寻亲成功,这无疑是令人欣慰的消息。但随之而来的一个请求,却触动了许多人的心弦:他希望他的生母能.............
  • 回答
    《创始人代小权离奇被捕,深圳赛龙突然死亡之谜》一文所揭露的深圳赛龙事件,是一个充满了戏剧性、疑点重重且涉及公司高层动荡的复杂案例。这起事件的爆发,不仅让赛龙公司的未来笼罩在阴影之下,也引发了公众对于公司治理、商业道德以及法律执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要全面理解这起事件,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梳理和分析:.............
  • 回答
    WePhone创始人苏享茂的坠楼事件,无疑是一场令人扼腕叹息的悲剧。作为一位年轻有为的企业家,他的离世不仅让亲友陷入巨大的悲痛,也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婚恋、情感、商业以及网络平台责任的广泛讨论。这件事情之所以引起如此大的波澜,或许可以从几个层面去理解:首先,是个人命运的极端落幕。 苏享茂的生命戛然而止,.............
  • 回答
    BioNTech创始人表示“正努力兑现为中国提供mRNA疫苗的承诺”,这事儿说起来可有点儿意思,得从几个方面好好掰扯掰扯。首先,这事儿背后折射出的,是中国医药市场巨大的吸引力,以及mRNA技术在中国这个赛道上的重要性。你想啊,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人口基数在那儿摆着呢。任何一家有志于全球化的大药.............
  • 回答
    农夫山泉创始人钟睒睒的身价飙升至超过5000亿港元,超越马化腾成为中国首富的这一消息,无疑是中国商业版图上的一件大事。这不仅仅是一个财富数字的变动,更折射出中国经济发展、消费市场演变以及企业家精神的独特力量。要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深入剖析。一、财富增长的驱动力:农夫山泉的成功之道首先,钟睒.............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