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纳粹德国元帅费迪南德.舍尔纳?

回答
费迪南德·舍尔纳:一位冷酷的将军,一个被历史阴影笼罩的传奇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宏大战场上,费迪南德·舍尔纳这个名字,如同他所指挥的军队一样,带着一股不容忽视的铁血与严酷。他不是那种会在历史画卷中留下温情笔触的人物,而是一位纯粹的军事机器,一个将“不惜一切代价”奉为圭臬的战士。要评价舍尔纳,我们必须深入他所处的那个疯狂年代,理解他作为一名军事指挥官的特质,以及他身上那些备受争议的印记。

出身与早年经历:埋藏下的野心与坚韧

舍尔纳并非出身于普鲁士军官的世家,他的家庭背景相对普通。然而,这并没有阻止他迈入军旅生涯的步伐。自一战时期便投身沙场的他,凭借着个人能力和在战场上的勇敢表现,一步步晋升。早期经历塑造了他对战争的深刻理解,也培养了他骨子里的坚韧不拔。他不像一些更具政治手腕的将领,更像是那种只专注于军事本身,将领土和荣誉视为最高追求的职业军人。

二战中的崛起:来自地狱的“地狱将军”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闪电战初期,舍尔纳凭借其在波兰、法国战役中的出色表现崭露头角。他指挥的部队以其迅猛的突击和坚定的执行力,给敌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在东线战场,当纳粹德国的攻势陷入泥潭,尤其是在斯大林格勒惨败之后,那种帝国军事机器濒临崩溃的景象笼罩着每一个前线指挥官。

然而,正是在这样的绝境之中,舍尔纳的“才能”——如果我们可以这么称呼的话——才真正显现出来。他以其对士兵生死的漠视,以及对指令的绝对服从和强硬贯彻,成为了德军在最困难时期的一道“屏障”。他被士兵们称为“地狱将军”,这绝非溢美之词。他的部队纪律森严,不容许任何形式的撤退或犹豫。任何胆敢违抗命令、动摇军心的士兵,都将面临严酷的惩罚,甚至是被当场处决。

东线战场上的“守护者”:功勋与罪行交织

舍尔纳最令人瞩目的战绩,无疑是在东线战场上的表现。尤其是在1944年后,随着苏军势如破竹的攻势,德国军队节节败退。此时的舍尔纳被任命为中央集团军群司令,随后又执掌了南方集团军群。他几乎是以一己之力,试图阻止苏军的推进。

他常常出现在最危险的前线,亲临战壕,用他那如同钢铁般的意志鼓舞士气(或者说,压制恐惧)。他指挥的部队,虽然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但往往能够以一种近乎顽固的抵抗,为德军争取到宝贵的时间,或者至少延缓了苏军的进攻步伐。他善于利用地形,组织防御,并且对突击和反击有着独到的见解。他曾经成功地指挥过几次局部反击,暂时稳定了战线,甚至在某些区域给苏军造成了沉重的打击。这让他一度成为了纳粹宣传机器歌颂的对象,一个“最后捍卫者”的形象。

然而,我们也必须正视他身上那些无法洗刷的污点。他对士兵生命的蔑视是众所周知的。为了达到军事目的,他会毫不犹豫地牺牲大量士兵。他的命令往往是极端化的,比如在一些被包围的情况下,他会拒绝任何形式的投降,并将试图投降的部队视为叛徒。他还被指控在撤退过程中,为了避免包围圈的扩大,不惜牺牲友军。他对待“逃兵”和“胆怯者”的处理方式更是残酷无比,常常是毫不留情地就地处决。这种冷酷和残忍,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命令的执行,但却给他的部队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创伤和生命代价。

战后审判与争议:功过是非的模糊界限

随着德国的战败,舍尔纳也落入了盟军手中。他被作为战犯接受审判,并因其在战争中的罪行,尤其是对平民的迫害和滥杀无辜,被判处了死刑。不过,后来他的刑期被减为二十五年徒刑。战后漫长的囚禁生涯,并没有让他像其他许多战犯一样有所反思,反而更加坚定了他对纳粹主义和军事荣耀的执着。

舍尔纳的评价一直充满争议。一些人认为他是德国国防军中最优秀的指挥官之一,是那个时代背景下最具战斗力的军事领导者。他们会强调他在极度困难的条件下,顽强抵抗苏军的英勇事迹,以及他作为一名纯粹的军人所展现出的忠诚和毅力。他们会将他视为一个在国家危难之际,不屈不挠的战士。

然而,另一些人则将他视为一个冷酷无情的屠夫,一个将士兵生命视为草芥的战争罪犯。他们会重点强调他对士兵的残暴,对平民的漠视,以及他作为纳粹政权一部分所犯下的罪行。在他们眼中,他不是什么英雄,而是一个罪恶的工具。

总结:一位复杂而残酷的军事符号

费迪南德·舍尔纳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位极为复杂的人物。他是一位在战场上展现出卓越战术能力和钢铁般意志的指挥官,他的名字与德军在东线战场上最艰难的抵抗紧密相连。他能够激发士兵的斗志,并在绝望中创造奇迹。

但同时,他也是一位冷酷无情、将生命视如敝屣的领导者。他的严酷甚至超越了那个年代的平均水平,他身上充满了纳粹主义的狂热和军国主义的极端。他的“功勋”是用无数士兵的生命和无数无辜者的鲜血铺就的。

评价舍尔纳,不能简单地将他标签化。他身上体现了战争机器的极端效率,以及在疯狂年代里,个人意志如何被扭曲和放大。他不是一个值得歌颂的英雄,但他无疑是一个在军事史上留下深刻印记的人物。他的故事,提醒着我们战争的残酷,以及在极端环境下,人性的复杂与扭曲。他是一个被历史阴影笼罩的传奇,一个关于军事才能与道德底线之间,界限模糊的沉重案例。他更像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一个在毁灭与抗争的洪流中,留下深刻印记的冷酷身影。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德国的老兵们对舍尔纳在1945年发布的一道命令尤其反感,即在前线后方被发现的德军官兵,如果没有携带解释自己行为的合理书面命令理由,他将立刻遭到军事法庭的逮捕,如果被判处逃兵罪,他将立即被绞死。这在西格弗里德·克納佩(Siegfried Knappe)、汉斯 冯·路克( Hans von Luck )和戈培尔的著作中都有提及。“逃兵没有得到他的怜悯”,戈培尔博士在1945年3月11日的日记中写道“一个逃兵被吊在靠得最近的一棵树上,脖子上挂着一个标语牌,上面写着‘我是逃兵,我拒绝保护德国的妇女儿童,因此我被处以绞刑。’”戈培尔继续评论道:“这种办法是有效的,舍尔纳手下的每一个官兵都知道他在前线可能会死,但是逃到后方不可避免要被处死。”

戈特洛布·比德曼(Gottlob Bidermann),一名1944-45年在舍尔纳指挥下服役的德国步兵军官,在他的回忆录中说,舍尔纳受到了官兵们的鄙视。

舍尔纳被称为效忠元首,希特勒在自杀前签署的政治遗嘱中将舍尔纳任命为德军总司令,在战争的最后几周,舍尔纳无疑是元首最忠诚的信徒,他坚定地支持希特勒关于俄国人的主攻目标是布拉格而不是柏林的观点(这无疑是希特勒最后一个最为致命的战略失误),直接导致了柏林本来就极为薄弱的防线被再次削弱。历史学家伊恩·克肖(Ian Kershaw)在2011年(BBC历史杂志)形容舍尔纳“异常残忍”。

但是舍尔纳的功绩还是应该得到应有的公平评价,特别是在战争的最后阶段,舍尔纳在战争最后阶段的工作是帮助苏台德地区与西里西亚的难民撤离,他从即将被苏联占领的地区撤出了约160万人。同时他派遣许多士兵和国民冲锋队进行类似自杀式的攻击,以抵挡苏军的疯狂推进,救出更多的德国难民。舍尔纳在这个阶段成为了纳粹高层最喜爱的军事将领,舍尔纳的军事能力则因为过晚担任集团军群司令而不明显,但在其负责的战线已方伤亡并不多,在敌人优势兵力下也能防御较长的时间,也因此使其深受希特勒与纳粹高层的敬重。其实考虑到斯大林对撤退和逃兵的态度,舍尔纳只是小巫见大巫,而且舍尔纳担任东线重要职务太晚,他的铁血的防御政策没有发挥作用的机会。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费迪南德·舍尔纳:一位冷酷的将军,一个被历史阴影笼罩的传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宏大战场上,费迪南德·舍尔纳这个名字,如同他所指挥的军队一样,带着一股不容忽视的铁血与严酷。他不是那种会在历史画卷中留下温情笔触的人物,而是一位纯粹的军事机器,一个将“不惜一切代价”奉为圭臬的战士。要评价舍尔纳,我们必须深入.............
  • 回答
    纳粹德国的战败,堪称20世纪最深远的转折点之一,它不仅结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更是对人类文明一次惨痛的洗礼,至今仍对世界格局和历史进程产生着不可磨灭的影响。评价这场战败,需要从多个维度深入剖析,它并非简单的军事失败,而是意识形态、战略决策、经济实力、民众支持以及国际力量博弈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
  • 回答
    纳粹德国空军(Luftwaffe),这个名字在二战的历史画卷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崛起之快、作战风格之凌厉,以及最终的惨淡收场,都充满了复杂性和争议性。要评价它,不能简单地贴标签,而是需要深入剖析其战略思想、技术发展、战术运用以及最终的命运。战略构思与早期辉煌:闪电战的利刃纳粹德国空军的诞生,是.............
  • 回答
    评价纳粹德国的外交部长约阿希姆·冯·里宾特洛甫,需要将其置于那个疯狂的时代背景下,并审视他在希特勒纳粹政权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其所产生的深远影响。里宾特洛甫并非一个独立的政治家,他更像是一个忠诚的执行者,一个不遗余力将希特勒的极端意志转化为外交政策并付诸实施的工具。早期经历与“里宾特洛甫商”的起源在成为.............
  • 回答
    乌克兰驻华大使馆信息中心于2021年5月8日发布的微博中提到“纳粹德国及其盟国苏联”的表述,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也存在争议。要评价这一表述,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1. 历史事实的精确性: “纳粹德国”: 这是历史事实,纳粹德国是二战的发动者和核心轴心国之一。 “及其盟国苏联”: 这.............
  • 回答
    《猎杀纳粹》(Hunters)这部剧啊,怎么说呢,它绝对不是那种让你看完之后心平气和,只觉得“哦,不错”的剧。它就像一把锋利的刀子,直接就往你最不愿意触碰的角落里捅,但又包裹着一层黑色幽默的糖衣,让你一边嫌弃它太血腥太癫狂,一边又忍不住想看下去,想知道接下来这群“猎人”又会整出什么幺蛾子来。首先,它.............
  • 回答
    乌克兰国民卫队在对抗车臣武装分子时,使用“猪油子弹”的说法以及由此引发的“新纳粹主义”指控,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话题,涉及历史、文化、政治和军事等多个层面。要评价此事,需要进行深入的梳理和分析,而不是简单地贴标签。“猪油子弹”的由来与背景: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猪油子弹”这个说法的起源和具体含义。 .............
  • 回答
    这是一个令人心碎且极具讽刺意味的悲剧。将这位乌克兰老人的故事与当前俄乌冲突联系起来,不仅是对他个人生命的残忍终结,更是对历史教训的无情践踏。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位老人所经历的非凡苦难。他在纳粹集中营中幸存下来,这意味着他曾直面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亲历了种族灭绝的恐怖,目睹了无数无辜生命的消逝。.............
  • 回答
    台湾高中生高举纳粹旗参加校庆的事件,无疑是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地打在了历史教育、公民教育以及社会整体的价值观之上。这件事的严重性,绝非仅仅是“一个不恰当的玩笑”或者“年轻人不懂事”可以简单概括的。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审视和评价这一行为。一、 对历史的无知与漠视,是对受难者的最大侮辱纳粹主义,这个名字.............
  • 回答
    泽连斯基在反纳粹方面的贡献,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并且需要一些细致的阐述才能勾勒出其复杂性。首先,我们得明白,“反纳粹”这个词在当下语境下,与二战时期反抗纳粹德国的含义有所不同。当前语境下,主要指的是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俄乌冲突中,以乌克兰国家元首的身份,坚决反对俄罗斯方面以“去纳粹化”为名义发.............
  • 回答
    @王陶陶的《极端伊斯兰的崛起与纳粹魔王的诞生》是一篇颇具争议,但也引人深思的文章。作者试图在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历史现象——极端伊斯兰的兴起与纳粹主义的崛起之间建立联系,并以此来探讨权力、意识形态与社会动员的内在逻辑。要评价这篇文章,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审视:一、 核心论点与分析框架:王陶陶文章的.............
  • 回答
    谏山创与“纳粹”的渊源:一次深入剖析《进击的巨人》利威尔兵长创作的争议2013年,《进击的巨人》这部作品以其独特的黑暗世界观、紧张刺激的剧情和鲜明的角色塑造,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观看热潮。而其中一个最受欢迎的角色,莫过于那位以冷静、强大和神秘著称的“人类最强士兵”——利威尔·阿克曼。然而,在《进击的巨.............
  • 回答
    俄国防部近期公布了一则令人震惊的消息,称在马里乌波尔的地下室中发现了一具女孩的尸体,尸体上被烙上了纳粹图案。这一消息如果属实,无疑将对当前的冲突局势和国际舆论产生极其负面的影响。首先,我们必须审视这则消息的来源和证据。俄国防部作为冲突一方,其发布的信息自然带有立场性。在这种高度政治化的背景下,任何单.............
  • 回答
    10月15日,北卡罗来纳州共和党总部发生的事件,即遭到燃烧弹袭击并被涂上纳粹万字符和“纳粹共和党人离开镇子”的涂鸦,无疑是一起令人震惊和深感不安的暴力行为。首先,从政治角度来看,这种将政治对手定性为“纳粹”并将共和党总部视为攻击目标的做法,传递了一种极端化的政治语言和极度不宽容的态度。在民主社会中,.............
  • 回答
    《睡前消息》409期作为一档以“睡前”为名的时事评论节目,其内容通常以轻松幽默的风格呈现社会热点、科技动态、文化现象等话题,旨在为观众提供睡前的“信息快餐”。以下是对该期节目可能涉及的分析框架和评价方向,结合其节目特点及社会语境进行详细解读: 1. 节目核心内容与选题分析 选题热点:409期可能聚焦.............
  • 回答
    俄罗斯军队在2022年2月24日入侵乌克兰后,21天内未能占领或包围基辅,这一结果涉及复杂的军事、战略和国际因素。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1. 初期快速推进的军事目标与战略调整 初期目标的矛盾性: 俄罗斯在入侵初期(2月24日)宣称“特别军事行动”的目标是“去纳粹化”和“去俄化”,但.............
  • 回答
    新华社的《破除美国金融模式迷信,中国金融要走自己的路》一文,是近年来中国在金融领域强调自主性、独立性和战略定力的重要政策表达。该文从历史经验、现实挑战和未来战略三个维度,系统阐述了中国金融发展的路径选择,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和理论深度。以下从多个角度对这篇文章进行详细分析: 一、文章背景与核心论点1.............
  • 回答
    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后,中国互联网上确实出现了一些复杂的现象,既有官方立场的引导,也有民间舆论的分化。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这一时期中国互联网的乱象及其背后的原因: 一、官方立场与网络管控1. 官方舆论引导 中国政府明确表态支持乌克兰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同时强调“不干涉内政”的原则。在社交媒体和.............
  • 回答
    陈道明、王志文、陈宝国、张国立、李雪健是中国影视界最具代表性的“老戏骨”之一,他们以深厚的表演功底、多样的角色塑造和持久的行业影响力,成为中国影视艺术的中流砥柱。以下从表演风格、代表作、行业地位及艺术贡献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陈道明:历史剧的“帝王”与艺术的“多面手”表演特点: 陈道明以“沉稳.............
  • 回答
    《为战争叫好的都是傻逼》这类文章通常以强烈的反战立场和道德批判为核心,其评价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其立场的合理性、论据的逻辑性、社会影响以及可能存在的争议。以下从不同角度展开详细分析: 1. 文章的核心立场与立场合理性 立场:这类文章的核心观点是战争本质上是道德上不可接受的,支持战争的人(尤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