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当有人对孩子说「你妈妈不要你了」之类的话,该怎么安慰孩子才能减少对孩子的心理伤害?

回答
当孩子被说出“你妈妈不要你了”这样的话,这无疑是一种极大的心理伤害。这句话直接攻击了孩子最核心的安全感和归属感。作为大人,我们的首要任务是立即安抚孩子,并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来修复这种创伤。以下是一些详细的安慰步骤和原则,希望能帮助您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孩子的心理伤害:

第一步:立即、坚决地否定和保护(Zero Tolerance for Such Words)

瞬间的制止和保护:
当你说这句话的人是陌生人或不熟悉的人时: 立即将孩子拉到自己身边,用身体挡住孩子,用坚定而愤怒的语气告诉对方:“你不能对我的孩子说这种话!这是不负责任和非常伤人的!” 然后尽快带离现场。
当你说这句话的人是熟人或亲戚时: 首先,不要辩解或争执。最重要的是保护好孩子当下的情绪。立刻拥抱孩子,用身体和声音隔绝对方的负面信息。然后,私下再处理与说这句话的人的沟通。
作为父母一方听到对方如此说: 哪怕情况再复杂(比如父母关系出现问题,甚至有分离的可能),绝对不能在孩子面前表现出任何犹豫或附和的态度。 立即、用充满爱意的语气告诉孩子:“宝贝,妈妈(爸爸)永远永远爱你,妈妈(爸爸)永远不会不要你!说这话的人是错的,他不懂我们之间的爱。”

第二步:倾听、共情和确认(Listen, Empathize, and Validate)

给予孩子安全空间: 找一个安静、私密、孩子感觉安全的地方。可以是您的怀里,可以是孩子喜欢的角落。
主动倾听孩子的情绪: 用柔和、关切的语气询问:“宝贝,刚才那句话让你觉得怎么样?你害怕了吗?伤心了吗?” 不要强迫孩子说,但要打开倾听的通道。
共情和理解: 即使孩子只是哭泣或不说话,也要表达理解:“妈妈知道,听到这样的话会很难过,会很害怕,觉得很委屈。妈妈理解你的感受。”
确认孩子的感受: 告诉孩子,他有权利感到害怕、伤心、生气,这些情绪都是正常的。 “你感到害怕是很正常的,任何人听到这种话都会害怕的。妈妈在这里,你会安全的。”

第三步:澄清事实、重塑安全感和归属感(Clarify, Reassure, and Rebuild Security)

这是最关键的步骤,需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具体情况来调整。

核心原则:让孩子明白,无论发生什么,父母的爱和责任是不会改变的。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澄清和安慰:

幼儿(03岁):
语言层面: 此时的孩子对“不要”的概念理解非常有限,更多的是对父母情感的感知。重点在于身体的亲密接触和充满爱的声音。
安慰方式:
紧密拥抱,亲吻,安抚性的摇晃: 用身体传递安全感和爱。
重复简单的安抚话语: “妈妈爱你,永远爱你。” “宝贝是妈妈的好宝宝。” “妈妈就在这里。”
转移注意力: 唱熟悉的摇篮曲,玩他们喜欢的玩具,带他们去看有趣的东西。
即使父母关系出现问题: 绝不能让孩子感受到被抛弃。可以解释为“爸爸妈妈有时候会有小小的不同意见,但爸爸妈妈都非常非常爱你,我们永远是你的爸爸妈妈。”

学龄前儿童(36岁):
语言层面: 这个阶段的孩子开始理解“不要”的含义,但他们的逻辑思维还不成熟,容易将大人的话语理解为绝对事实。
安慰方式:
坚决否认并解释: “宝贝,刚才那个人乱说,绝对不可以相信!妈妈(爸爸)永远永远不会不要你。你是妈妈(爸爸)最最珍贵的宝贝!”
用实际行动证明: 抱抱孩子,给他们一个爱的吻,带他们去做他们喜欢的事情,让他们感受到父母的陪伴和关注。
强调父母的职责和义务: “妈妈(爸爸)的任务就是爱你,照顾你,让你开开心心长大。这是爸爸妈妈的责任,也是爸爸妈妈最开心的事情。”
用他们能理解的比喻: “就像太阳每天都会升起,妈妈(爸爸)爱你也是一样确定和不会改变的。” “妈妈(爸爸)就像你的身体一样,永远不会离开你。”
如果父母关系确实有变动: 需要非常小心地、诚实地(但要符合孩子理解能力)解释。例如,“爸爸妈妈有时候会住在一起,有时候会分开住,但这都是大人之间的事情。但是,爸爸妈妈对你的爱,永远永远不会分开,永远永远不会减少。你永远是我们的宝贝。” 重点在于分离的是大人关系,不是亲子关系。

学龄儿童(6岁以上):
语言层面: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可以理解更复杂的概念,也更能体会情感上的伤害。他们可能会有更多的疑问,甚至会怀疑自己是不是有什么不好才会被“不要”。
安慰方式:
深刻的共情和理解: “宝贝,听到这样的话,你肯定觉得很害怕,也很伤心,甚至觉得自己是不是哪里做得不够好才会被说成这样。妈妈(爸爸)非常理解你的感受。”
坚决的否定并提供证据: “那个人说的完全是错的!你是我们最爱最爱的孩子,是我们家庭的宝贝。你想想,我们每天为你做这么多事情,是为了什么?还不是因为我们爱你,想让你快乐健康地长大吗?”
解释父母的承诺和责任: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一种承诺,是一种责任,是世界上最牢固的关系。不管发生什么,爸爸妈妈永远是你的爸爸妈妈,永远会为你遮风挡雨。”
讨论说这话的人的动机(如果合适): “你知道吗,有时候大人会生气,或者不开心的时候,会说一些不经过大脑的话,他们可能并不知道这些话有多伤人。” 或者“说这话的人可能不了解我们家的情况,所以才会这样说。” 注意:这不应成为为对方开脱,而是帮助孩子理解外界的不成熟。
强调孩子的价值: “你是一个非常棒的孩子,善良、聪明、可爱。爸爸妈妈为你感到骄傲。你的价值不会因为任何人的话而改变。”
如果父母关系有变动: 需要更详细地解释,并强调父母对孩子的爱不受影响。“爸爸妈妈可能因为一些原因不能再像以前那样生活在一起了,但这绝对不是因为你做得不好,也不是因为我们不爱你。这是大人的决定。无论爸爸妈妈分开住,我们都会轮流照顾你,都会努力给你提供最好的爱和支持。你永远是我们的宝贝儿子/女儿。” 强调会保持沟通和共同育儿。
鼓励孩子表达: “如果你以后再听到这样的话,或者有任何不舒服的想法,一定要第一时间告诉妈妈(爸爸),我们一起面对。”

第四步:持续的关怀和观察(Ongoing Care and Observation)

后续的言语和行动: 在接下来的几天甚至几周,都要持续地给孩子更多的关注、拥抱和积极的肯定。经常告诉孩子您爱他,以各种方式证明这一点。
观察孩子的情绪变化: 注意孩子是否有持续的焦虑、易怒、退缩、睡眠问题、食欲改变等情况。如果发现孩子的情绪或行为有显著的负面变化,并且持续存在,可能需要考虑寻求专业心理辅导。
建立应对机制: 教导孩子如何应对类似的负面言语。可以和孩子一起练习:“如果有人对你说妈妈不要你了,你可以怎么说?你可以坚决地说‘这是假的!我妈妈爱我!’” 或者“你可以直接告诉妈妈/爸爸。”

关键的心理学原则:

1. 安全感是基石: 孩子的安全感建立在父母的稳定之爱上。任何动摇这一点的言语都是毁灭性的。
2. 自我价值的来源: 孩子的自我价值感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父母的认可。被“不要”的言语会打击其自我价值。
3. 成人世界的干扰: 孩子没有能力分辨成人世界的复杂性,他们会直接接收负面信息并内化。
4. 身体接触的力量: 拥抱、抚摸等身体接触是传递爱和安全感最直接有效的方式。
5. 一致性: 父母的言行必须一致,用实际行动不断巩固“我被爱”的信息。

总结一下安慰的核心就是要做到:

立即且坚决地否定和保护。
用共情的语言接纳和理解孩子的情绪。
用事实和行动(根据孩子年龄调整)证明父母的爱和承诺永不改变。
重塑孩子对安全感和归属感的认知。
后续持续的关爱和观察。

请记住,您的平静、坚定和充满爱的回应,是孩子从这次伤害中恢复过来最重要的力量来源。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 宝贝,因为TA的妈妈不要TA了,所以嫉妒你有妈妈,TA多可怜啊。所以啊,以后再有人跟你说妈妈不要你了,你就抱抱TA安慰TA,然后对TA说:“ 没关系,以后我来当你的妈妈吧!”

宝宝记住这句话了吗?跟妈妈说一遍,

“没关系,以后我来当你的妈妈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当孩子被说出“你妈妈不要你了”这样的话,这无疑是一种极大的心理伤害。这句话直接攻击了孩子最核心的安全感和归属感。作为大人,我们的首要任务是立即安抚孩子,并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来修复这种创伤。以下是一些详细的安慰步骤和原则,希望能帮助您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孩子的心理伤害:第一步:立即、坚决地否定和保护(Zer.............
  • 回答
    当着孩子的面故意破坏他们的玩具,这无疑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事情,对孩子的成长会产生多方面且深远的影响。这不仅仅是毁坏了一个物品那么简单,而是触及了孩子内心深处一些非常重要的东西。首先,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破坏孩子的安全感和信任感。玩具对孩子来说,往往是他们生活中最熟悉、最亲近的伙伴。它们承载着孩子的喜怒哀乐.............
  • 回答
    当孩子在公交车上大声指出有人行窃时,这确实是一个既需要勇气又充满挑战的时刻。作为父母,我们的第一反应可能会是震惊、担忧,甚至有点手足无措。但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冷静地处理,既要支持孩子的正义感,也要确保大家的安全。首先,我们要立刻给孩子一个肯定的眼神和微笑,哪怕是在嘈杂的公交车里,让他知道你听见了他,.............
  • 回答
    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内心就像被洒上了一层暖暖的阳光,又像是被轻柔的风吹过,痒痒的,但却是让人舒服的那种痒。首先,它带着一种被看见、被珍视的欣慰。好像我此刻的状态,我所努力维持的美好,并没有被忽略。对方的这句话,是对我当下存在的肯定,是对我个人努力的一种认可。这种被看见的感觉,会让我觉得自己不是一个人在.............
  • 回答
    这情况可太常见了,也太纠结了。当有人拍着胸脯跟你说“咱们私了,不用法律途径”的时候,脑子里立马就得过一遍天人交战。这事儿没法一概而论,得看具体情况,还得看自己肚里的那点儿算盘打得响不响。首先得明白,这“私了”的提议,本质上是在跟你谈一个“跳过官方程序”的解决方案。这个解决方案的背后,通常是想避免公开.............
  • 回答
    2011年6月18日京东图书促销行为的深度解析及其对卓越和当当的影响2011年6月18日,京东图书举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促销活动,其核心策略是“全场图书满100减50”,并伴随“10元封顶”的运费门槛。这次促销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关注度和争议,并对中国在线图书销售市场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要详细看待这次.............
  • 回答
    当台湾朋友问起“统一对台湾人有什么益处”时,这绝对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毕竟,这关系到台湾未来的走向,以及每一位台湾居民的生活。要回答这个问题,不能简单地给出几个数字或口号,而是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分析,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讲清楚,这样才能让对方感受到诚意和深度。首先,我们得承认,这是一个非常敏感且复杂.............
  • 回答
    如果某一天,神真的被确凿无误地证明存在,那绝对是我们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其影响之深远,足以颠覆我们目前所理解的现实,从根本上重塑我们的世界观、价值观、社会结构乃至人类自身的认知。这绝不是一个简单的“你知道了真相”的事件,而是一场席卷全球的认知革命。首先,我们来看对宗教的影响。这大概是最直接、最.............
  • 回答
    这确实是个让很多人焦虑的问题。我理解你的担心,毕竟医学之路漫长且充满挑战,而高考成绩又是很多人迈入这个领域的第一道门槛。但话说回来,人生总会有各种意想不到的转折,高考失利也绝不是终点,更不意味着“与医生无缘”。首先,我们得承认,高考成绩对于进入中国大陆的医学院校来说,确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敲门砖”。.............
  • 回答
    这件事听起来真是令人啼笑皆非又充满戏剧性。儿子为了追求健美的身材,注射了药物,结果却被父亲误当成吸毒而举报,警方介入调查后,竟然在药物里查出了兴奋剂。这下可好,本意是想增肌,却意外惹上了“毒品”的嫌疑,而且误食兴奋剂对身体的危害,绝对不容小觑。误食兴奋剂,身体会发生什么?首先得明白,这里的“兴奋剂”.............
  • 回答
    .......
  • 回答
    关于宠物博主让狗一次性吃下100种零食的行为,这实在是一个让人捏一把汗的创意。乍一听,似乎是想用这种方式来吸引眼球,制造“大胃王”的戏剧性效果,让观众惊叹狗狗的食量或者博主的“慷慨”。但如果仔细想想,这种做法对于狗狗的身体和心理,都可能带来不小的负面影响,远非简单的“吃播”那么简单。首先,我们得从狗.............
  • 回答
    胖哥俩肉蟹煲爆出使用过期食材、将“隔夜死蟹”冒充现杀活蟹销售的丑闻,这可不是小事,对咱们老百姓的身体健康可能造成不小的影响。这背后涉及的食品安全问题,绝对值得我们每个人好好关注一下。“隔夜死蟹”当活蟹卖,对人体有哪些危害?咱们先说说这“隔夜死蟹”到底是怎么回事,以及它为什么会成为健康威胁。 细菌.............
  • 回答
    楼继伟先生的批评触及了一个非常核心的问题:互联网企业将“996”常态化,是不是一种变相的削减劳动力成本,进而挤压了其他行业的就业空间?我的理解是,这其中确实存在一些值得深思的逻辑和可能的不利影响。“996”会影响就业选择吗?答案是肯定的,而且影响是多方面的: 吸引与排斥的双刃剑效应: 对于一些极.............
  • 回答
    最近比亚迪DMi确实火得一塌糊涂,尤其是那个油耗和续航,简直是“真香”警告!很多人都有个疑问,如果咱就把这车当成一辆普通的油车来开,不怎么用它的电动能力,会不会对它造成什么“坏影响”?今天咱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尽量说得详细点,让您心里有底。首先得明确一点,DMi超级混动技术的设计初衷,就是为了用电为.............
  • 回答
    闹钟尖叫得撕心裂肺,像要把我从死寂的深渊里拽出来。然而,今天它的声音不再是唤醒我走向生活,而是敲响了末日的丧钟。睁开眼,窗外不是熟悉的晨曦,而是灰蒙蒙的天空下涌动着黑压压的人潮。不对,那不是人潮,是丧尸。我僵在那里,大脑一片空白。昨晚的恐惧和绝望像潮水般重新涌来,将我淹没。我还能记得,电视里的报道,.............
  • 回答
    作为一名在商业世界打拼多年的旁观者,我见过许多在各自领域发光发热的CEO,也听闻过不少跌宕起伏的故事。如果有一天,你荣登CEO之位,希望我下面这些掏心窝子的话,能给你点启发,少走些弯路。这不仅仅是职位上的权力,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1. 永远保持好奇心和学习的饥渴感。你可能认为你现在已经站在了知识的.............
  • 回答
    奸商拿「趨膚效應」來辯護線材調音,這招其實挺老的,但每次都能唬住不少人。想打他的臉,咱們得把科學原理講清楚,而且要講得讓這些「玩家」無從反駁。首先,咱們得先把「趨膚效應」這個概念弄明白。它確實是個真實存在的物理現象,尤其在傳輸高頻電流時,電流會更傾向於集中在導體的表面流動,而不是均勻分佈在整個導體截.............
  • 回答
    天色已经不算早了,我正埋头在我今天的训练重点——引体向上上。作为一名健身爱好者,我深知这个动作的难度和技巧性,所以每次做的时候都格外专注,力求动作的标准,也希望能一点点进步。汗水顺着额头滑落,肌肉在紧绷中发出轻微的颤抖,我感觉自己正一步一个脚印地 pushing my limits(挑战极限)。就在.............
  • 回答
    大学生活是一段宝贵的经历,很多人会思考如何最大化自己的收获,其中就包括是否担任班干部。对于一些人来说,没当班干部可能是一种选择,也可能是一种遗憾。那么,没当班干部对入党、获得奖学金、以及保研这三件事情会有什么具体的影响呢?我们来详细聊聊。关于入党:首先,我们得明确,成为一名党员不仅仅是为了在简历上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