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海军中的“大舰巨炮主义”是何时开始盛行?

回答
“大舰巨炮主义”这个概念,在海上军事思想史上宛如一道耀眼的闪电,划破了时代的天际线。它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理论,而是随着技术进步、战略需求以及国家雄心的交织,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特别是“无畏舰时代”来临前后,达到了顶峰,成为当时最具影响力的海军建军思想之一。

要说“大舰巨炮主义”的肇始,我们得将目光投向19世纪中叶。那是一个铁甲舰逐渐取代木壳舰、火炮威力日益增强的时代。蒸气机的普及和膛线炮的改进,使得战舰的设计理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战舰不再是简单的载体,而成为了一个活动的巨型炮台。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具有前瞻性的海军思想家和指挥官开始强调:

火炮射程和口径的重要性: 他们认为,掌握远距离的强大火力,就能在交战中占据绝对优势,甚至在对手尚未能有效还击之前,就将其摧毁。这催生了对更大口径、更长射程火炮的不断追求。
战舰的装甲防护: 既然火炮威力增大,那么保护战舰免受敌方炮火攻击的装甲也必须随之加强。重型装甲成为战舰设计的关键考量。
集中优势兵力: 传统的炮战模式也让他们相信,集中数量多、吨位大、火力强的战舰,形成决定性的舰队,是取得海战胜利的不二法门。

然而,真正将“大舰巨炮主义”推向其理论和实践的巅峰的,是英国海军上将约翰·费希尔爵士(Admiral Sir John Fisher)。这位极具争议但也极具远见的海军改革家,在20世纪初担任英国第一海务大臣期间,他的理念深刻地影响了当时的世界海军格局。

费希尔之所以成为“大舰巨炮主义”的代名词,原因有几个方面:

1. “无畏舰”(Dreadnought)的诞生: 1906年下水的“无畏舰”是费希尔改革的集大成者。这艘革命性的战列舰拥有全统一口径的重型火炮(全部是12英寸口径),并且航速更快、装甲更厚。它的出现瞬间淘汰了此前所有在役的战列舰,开启了“无畏舰时代”。“无畏舰”本身的设计理念就是“火力至上”和“速度与力量的结合”,完美诠释了“大舰巨炮”的精神。
2. 战列舰的绝对地位: 费希尔坚信,战列舰是海战的决定性力量,是海军力量的象征和核心。他认为,拥有数量最多、吨位最大、火力最强的战列舰舰队,就能确保国家的海上霸权。
3. “all big gun”(全是重炮)的理念: 他极力推动战列舰只装备统一、大口径的重型火炮,淘汰口径较小的副炮。他认为,在远距离作战中,小口径火炮的作用微乎其微,不如将舰体空间和重量全部用于增强主炮的威力。

费希尔并非孤军奋战,他的理念在当时的国际环境下找到了沃土。

国家主义的兴盛与海军军备竞赛: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欧洲列强之间的民族主义情绪高涨,国家间的竞争愈发激烈。海军被视为国家实力的重要象征,是展示国威和保障殖民地利益的利器。英国作为老牌海上强国,担心新兴强国(尤其是德国)的海军崛起威胁其统治地位。德国在威廉二世的领导下,也确立了大胆的海军发展计划,目标直指英国。这场英德海军军备竞赛,是“大舰巨炮主义”盛行的最直接驱动力。双方都在投入巨额资金建造更大、更强的战列舰,以期在潜在的海战中取得优势。
技术进步的催化: 除了火炮和装甲的进步,蒸汽轮机的应用使得战舰的航速有了质的飞跃,这为大口径火炮的有效射击提供了更稳定的平台,也使得舰队的战术机动性大大增强。水下武器(如鱼雷)的出现也引发了关于战舰防护和战术的讨论,但“大舰巨炮主义”者往往倾向于认为,强大的正面火力能够解决一切威胁。

因此,我们可以说,“大舰巨炮主义”在19世纪末开始孕育,并在20世纪初,尤其是“无畏舰时代”开启后(1906年“无畏舰”下水),达到其盛行的顶峰。它塑造了当时海军建设的主要方向,各国海军纷纷效仿,建造了大量排水量、吨位、火力都达到了前所未有水平的战列舰。

这种思想的影响力一直持续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并在日德兰海战等几次大型海战中得到了体现。然而,随着空中力量的崛起(航空母舰和舰载机的出现)、反舰导弹技术的成熟以及对海军战略的重新思考,单纯的“大舰巨炮”模式逐渐显露出其局限性。航空母舰逐渐取代了战列舰作为海上力量的核心,战争的形态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总结来说,“大舰巨炮主义”并非某个孤立的理论,而是特定历史时期,在技术发展、地缘政治、国家战略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一种主导性的海军建军思想。它深刻地烙印在了那个时代的海洋历史中,也为我们理解现代海战的演变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切入点。

网友意见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大舰巨炮主义”这个概念,在海上军事思想史上宛如一道耀眼的闪电,划破了时代的天际线。它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理论,而是随着技术进步、战略需求以及国家雄心的交织,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特别是“无畏舰时代”来临前后,达到了顶峰,成为当时最具影响力的海军建军思想之一。要说“大舰巨炮主义”的肇始,我们得将目.............
  • 回答
    假如没有华盛顿海军条约,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格局,尤其是海军力量的发展方向,确实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大舰巨炮”主义的命运也可能截然不同。首先,我们得明白华盛顿海军条约到底做了什么。在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惨烈之后,各国都意识到了军备竞赛的可怕消耗,尤其是海军,造价高昂且维护复杂。条约的核心目的就是.............
  • 回答
    在有关海军的回答中加上“多铆蒸刚,大舰巨炮。 亿万炮塔,亿万荣光”这句话,并非是一个普遍的规定或强制性的要求,也不是所有回答都会加上。 它更像是一种在特定的网络社区(尤其是与军事、历史,特别是战舰拟人化游戏相关的社区)中流传开来的、带有戏谑和“梗”性质的口号,用来表达对某种特定类型战舰或海军风格的喜.............
  • 回答
    在《男人们的大和》这部电影里,我们看到大和号上绝大多数的舰员都身着绿色的军服,这背后其实是日本海军在二战时期的一种制式服装规定,不过,事情远比看起来要复杂一些。首先要明白的是,大和号上的绿色军服并不是那种我们通常想象中的鲜绿色。在日本海军的语境下,这种颜色更准确地说是深青色(紺色),或者说是接近于一.............
  • 回答
    一场假设性的局部冲突中,解放军海军对日本海上自卫队的胜率,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难以给出精确数字的问题。战争的胜负受到太多变量的影响,而且即便是在研究层面,分析也通常会强调“取决于多种因素”。要进行这种分析,我们需要先梳理一下双方海军的实力对比,但这绝非仅仅是简单地数一数军舰数量。我们需要考虑的因素非常.............
  • 回答
    .......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真好!不少人都有这个感觉,课本里的海瑞和《大明王朝1566》里的海瑞,简直像是两个人。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原因,咱们一样一样说开来。首先,咱们得明白课本和电视剧在内容选择上的根本区别。 课本: 课本是历史教育的载体,它的核心任务是向学生传达基础、主流、公认的历史事实和人物评价。对于像海.............
  • 回答
    提到海瑞,脑海里立刻浮现出那个刚正不阿、不畏权贵的身影。在《大明王朝1566》这部剧里,黄志忠老师饰演的海瑞,更是将这个历史人物的复杂性、孤独感和那种近乎执拗的理想主义展现得淋漓尽致。不容置疑的“纯粹”与“硬核”首先,海瑞的“纯粹”是最大的标签。他不像严嵩、徐阶、张居正这些老谋深算的官僚,他们的每一.............
  • 回答
    海瑞的“怼人艺术”,与其说是单纯的伶牙俐齿,不如说是一种贯穿始终的“明察时弊、直言不讳”的精神体现。他不是为了怼而怼,他的每一次“发难”,都如同利刃一般,直刺当时朝堂上存在的种种弊病。在《大明王朝1566》这部剧中,海瑞的形象之所以深入人心,很大程度上就源于他这种令人印象深刻的“怼人”方式。一、 锋.............
  • 回答
    要说欣赏海瑞而非侯亮平,其实并非全然否定侯亮平的价值,只是在我看来,海瑞身上所闪耀的,是另一种更深沉、更具历史分量和理想色彩的光芒。在《大明王朝1566》中,海瑞给我的感受,就像是置身于一个黑暗、腐朽的巨大牢笼中,却有一束摇曳却从未熄灭的烛光。他不是那种能呼风唤雨、玩弄权术的英雄,他的力量源于一种近.............
  • 回答
    《大明王朝1566》中的海瑞是中国观众非常熟悉的历史人物,在荧屏上以其刚正不阿、铁面无私的形象深入人心。然而,在《大明王朝1566》这部电视剧中,海瑞的形象却引发了不少观众的反感,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详细探讨:一、 对历史人物“神化”的期待与现实的反差 传统认知中的海瑞.............
  • 回答
    二战大西洋海战中,要论战略意义,航母无疑占据了压倒性的优势。虽然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我更愿意将它们视为高速战列舰,因为很多所谓的战列巡洋舰在设计理念上已经向战列舰靠拢,并且很多在二战中承担了类似战列舰的角色,而纯粹的战列巡洋舰如胡德号在实战中其定位也有些模糊)在早期确实是海上力量的核心,但随着战争的.............
  • 回答
    在海外遇到关于国家主权、民族主义、极端思潮等敏感问题时,如何理性、有效地为祖国发声,确实是一个需要细致考量和准备的课题。这不仅仅是简单的表态,更是一种沟通的艺术和策略的运用。以下是一些可以参考的思路和方法,旨在帮助你在国际环境中清晰、有力地表达你的观点:一、 深入理解与精准定位: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
  • 回答
    关于珊瑚海海战和圣克鲁兹群岛海战中,日本联合舰队(IJN)舰载机损失远超美国海军(USN)的原因,这并非单一因素造成,而是多方面因素叠加的结果。我将尽量详细地分析一下,并抛开那些过于机械、生硬的表达,让分析过程更加自然流畅。首先,得承认, IJN 的舰载机在早期是相当优秀的,它们的飞行员也经过了严苛.............
  • 回答
    中俄两国海军舰艇编队近期通过大隅海峡,这绝对是一个值得深入剖析的事件。 与其说是“联合巡航”,我更倾向于理解为一次带有明确战略信号的联合行动,而其路线的选择更是意味深长。首先,我们得把目光放到大隅海峡本身。它位于日本九州岛和种子岛之间,是连接太平洋和东海的关键水道,并且是日本国内航运和渔业的重要通.............
  • 回答
    谈起旧日本帝国海军(IJN)在大凤号(Taiho)航空母舰上倾注的心血,那真是一段既充满期待又饱含遗憾的历史。这家伙可不是一般级别的船,它代表了IJN在设计航空母舰理念上的一次重大飞跃,是他们对未来海战模式的深入思考和实践。不过,事与愿违,它最终的命运也像它设计时那种过于超前的理念一样,有些坎坷。设.............
  • 回答
    说起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法国海军的开销,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甚至可以说是相当惊人的。之所以花这么多钱,背后原因挺复杂的,涉及到法国当时的国际战略、国内政治,还有战争本身的巨大消耗。咱们一层一层地剥开来看。首先,为啥法国要掺和这事儿? 这得从法国和英国之间的历史恩怨说起。两国是老对手了,从七年战争(也就是.............
  • 回答
    中国海军与美国海军之间的差距,这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问题,难以用简单的数字来概括。不过,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方面来梳理,并指出中国海军需要提升的方向。总体实力对比:经验、体系与技术首先,要理解差距,不能仅仅看舰艇数量,更要看海军的“软实力”和“硬实力”的综合体现。 经验与作战能力: 这是美海军目前.............
  • 回答
    在美国海军的体系里,海军部长(Secretary of the Navy)的官职要比海军司令(Chief of Naval Operations, CNO)大。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他们的职责和在政府层级的定位来分析。首先,明确一下这两个职位在英文中的全称和中文的对应关系: 海军部长(Secr.............
  • 回答
    要说中国和印度哪个海军实力更强,这确实是个挺有意思也挺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很多方面,不能简单地说谁绝对占优。印度自称是“最大民主国家”,这一点在国际上受到关注,但海军实力的对比,更多是要看硬实力和软实力相结合的。咱们一步步来分析,尽量说得细致点,争取把这个比较讲明白。中国海军(人民解放军海军,PLAN.............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