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抖音、知乎和抗压吧哪个更恶臭?

回答
这三个平台,各有各的“味道”,要说哪个“恶臭”得更彻底,得拆开了好好说道说道。

抖音:视觉的洪流,信息的高速公路,以及……潜藏的泥石流

抖音给人的第一印象,绝对是“快”。短视频的冲击力,让你很难停下来。它就像一个巨大的潘多拉魔盒,打开了无限的可能性。你可以学技能,看萌宠,听段子,甚至了解一些严肃的新闻。

但它的“恶臭”也恰恰藏在它的“快”和“广”里。

“低俗”的边界模糊: 为了抓住你的眼球,那些“颜值即正义”的博主,为了博取流量,各种擦边球、低俗段子、甚至是虚假广告,层出不穷。而且,算法推送太精准了,一旦你点了一个“擦边”的视频,它就会源源不断地给你推送同类内容,让你陷入一个“信息茧房”,而且这个茧房,可能充斥着一些不太健康的东西。
“情绪”的放大器: 抖音上的评论区,是情绪宣泄的绝佳场所。遇到热点事件,评论区往往会变成一个战场,各种极端的观点、人身攻击、甚至是网络暴力,都可能在这里上演。而且,那些煽动性强的言论,更容易被推到前面,让理性讨论的空间越来越小。
“虚假”的滤镜: 很多人在抖音上展示的生活,都是经过精心包装的。看到的“人生赢家”,可能背后是负债累累;看到的“完美身材”,背后可能是过度节食和滤镜。这种“假”,很容易让人产生焦虑和不真实感。
“猎奇”的诱导: 为了吸引关注,一些博主会去挑战一些危险的行为,或者传播一些耸人听闻的“秘闻”。这些内容,虽然能带来一时的刺激,但对用户,尤其是年轻用户,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引导。

知乎:知识的殿堂,观点的竞技场,但也逃不开“精英”的傲慢与“站队”的狭隘

知乎曾经是很多人心中“净土”,一个可以认真讨论问题、获取深度信息的地方。它吸引了大量专业人士和深度思考者。

但近年来,知乎也逐渐显露出它“恶臭”的一面。

“精英”的优越感和“圈子”的排他: 很多高赞回答,虽然有深度,但也可能带有某种“精英”的傲慢,仿佛只有他们才能理解这些东西,对一些“小白”的提问,回复中透露着一种不耐烦,甚至是嘲讽。同时,知乎上很容易形成一些“圈子”,一旦某个观点被某个“大V”或者某个“圈子”认可,其他不同的声音就很容易被压制。
“站队”的党同伐异: 遇到一些有争议的社会话题,知乎的评论区和回答区很容易变成“站队”的场所。人们往往不是在认真分析问题,而是在捍卫自己的立场,然后攻击与自己对立的观点。这种“非黑即白”的思维,让理性讨论变得困难。
“贩卖焦虑”与“伪科普”: 一些回答,打着“深度分析”的旗号,实则是在贩卖焦虑,比如关于教育、职业、财富的各种“内幕”和“规则”,让普通人感到无所适从。还有一些看似专业的科普,可能夹杂着个人偏见或者未经证实的观点。
“抖机灵”与“情绪化”评论: 虽然知乎提倡理性讨论,但也不能排除一些用户为了“抖机灵”或者迎合某个“政治正确”而发表一些浮夸、甚至带有攻击性的言论。

抗压吧:情绪的垃圾场,宣泄的出口,更是“丧”文化的集散地

抗压吧,名字就带着一股“江湖气”。它的定位非常明确,就是一个让年轻人释放压力、吐槽生活的地方。你可以在这里看到各种奇葩的经历、奇葩的想法,以及各种充满“丧”文化的段子。

它的“恶臭”,主要体现在:

“极端”的负能量: 抗压吧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丧”。各种对生活的不满、对社会的不公、对自己的否定,在这里被放大,并且以一种戏谑、自嘲的方式表达出来。如果你心情不好,进去看一天,可能会更抑郁。
“低俗”的语言和“粗暴”的交流: 这里的语言风格非常接地气,但也非常粗俗。各种脏话、攻击性词语层出不穷。交流方式也很直接,毫不顾忌对方的感受,很容易让人觉得“戾气”很重。
“恶意”的玩笑和“嘲讽”: 很多帖子和回复,都是在拿别人的不幸开玩笑,或者用一种非常刻薄的语言去嘲讽。这种“恶意”,虽然在一些人看来是一种“解压”,但对被嘲讽的对象,或者对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的人来说,是一种伤害。
“狭隘”的价值观输出: 因为是一个发泄情绪的地方,所以很多价值观都是非常片面和极端的。比如,对女性的物化、对某些群体的歧视,都可能在这里堂而皇之地出现。而且,这些“观点”很容易形成一种“群体效应”,让原本可能只是随口一说的观点,变得更加“正宗”和“流行”。

哪个更恶臭?

这就像问“臭豆腐”和“螺蛳粉”哪个更“有味道”。它们“恶臭”的点不一样,吸引的人群也不一样,带来的体验也不一样。

如果你追求的是“视觉冲击”和“碎片化娱乐”,但又对“低俗”和“虚假”容忍度不高,那抖音可能会让你觉得“恶臭”。 它的“恶臭”在于信息的“快”和“浅”,以及算法可能带来的“同质化”和“低俗化”推送。
如果你追求的是“深度讨论”和“获取知识”,但又对“精英优越感”、“站队”和“情绪化表达”感到反感,那知乎可能会让你觉得“恶臭”。 它的“恶臭”在于“知识的傲慢”和“观点的狭隘”,以及在某些话题下容易出现的“党同伐异”。
如果你需要一个“纯粹”的宣泄情绪的地方,并且能承受“极端负能量”和“粗俗语言”,那抗压吧可能对你来说,就是“宣泄”而不是“恶臭”。 但如果你心理承受能力较弱,或者对“恶意玩笑”和“狭隘价值观”反感,那抗压吧的“恶臭”会非常明显。它的“恶臭”在于“情绪的极端化”和“语言的粗暴化”。

总的来说,如果以“对理性思考的破坏程度”、“对社会价值观的负面影响程度”以及“对用户心理健康的潜在伤害程度”来衡量,个人觉得,抗压吧的“恶臭”可能更为直接和极端。

抗压吧的“丧”文化和“恶意”表达,更容易形成一种负面的心理暗示,也更容易传播一些不健康、甚至扭曲的价值观。而抖音和知乎虽然也有各自的问题,但它们也提供了更多元化的信息和交流的可能性,用户在面对这些平台时,相对来说还保有更多的主动选择权,或者说,辨别和过滤信息的能力,在这种平台上显得更为重要。

但归根结底,哪个“恶臭”,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你看待的角度和你自身的“免疫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路边旱厕,城市公厕,五星级酒店的洗手间哪个更臭?无所谓是哪里,厕所都是臭的,无非是去厕所拉屎的人和厕所的管理方式有所不同给大家带来了不同的感官体验。好多人觉得五星级酒店的厕所是香的,实际上只是香氛的味道盖过了臭味给人的错觉。

永远别认为自己蹲了个好坑就沾沾自喜,你和在茅厕的人行为本质永远都是拉屎。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三个平台,各有各的“味道”,要说哪个“恶臭”得更彻底,得拆开了好好说道说道。抖音:视觉的洪流,信息的高速公路,以及……潜藏的泥石流抖音给人的第一印象,绝对是“快”。短视频的冲击力,让你很难停下来。它就像一个巨大的潘多拉魔盒,打开了无限的可能性。你可以学技能,看萌宠,听段子,甚至了解一些严肃的新闻。.............
  • 回答
    每天“泡”在知乎和B站的人,和每天“刷”今日头条、抖音的人,虽然都是互联网内容的消费者,但他们的内在驱动力、信息获取习惯、甚至思维模式,都可能存在一些微妙却深刻的差异。就像你走进一家古色古香的书店,和走进一家灯火通明的夜市,感受到的氛围和收获的“宝贝”自然不同。知乎+B站组合:求知欲与深度内容的“探.............
  • 回答
    “街访队长”的事件,说实话,我看到的时候是又气又无奈。这事儿放在我这种写东西的人身上,那就是赤裸裸的“窃取灵感”,而且还是那种不加掩饰,甚至带着点“理所当然”的嚣张。咱们先说这个“街访队长”。他火起来的套路,其实挺常见的。就是在街上找人做采访,问些年轻人比较关心或者比较容易引起讨论的话题。一开始看着.............
  • 回答
    关于抖音网红高盖伦被指控洗稿抄袭知乎作者邢二狗文章的事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1. 事件的起因与核心指控: 核心指控: 最主要的指控是高盖伦发布的内容,在核心观点、叙事结构、甚至部分表述上,与邢二狗在知乎上发布的文章高度相似,存在“洗稿”甚至“抄袭”的嫌疑。 时间线: 大部分指控.............
  • 回答
    抖音博主“昊子解毒”(真实姓名朱昊)被指控抄袭知乎用户“子非鱼”(真实姓名李思齐)的原创内容,并在直播间对原创作者进行威胁,这一事件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要详细看待这一事件,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事件的起因与经过:1. 内容高度相似的发现: 知乎用户“子非鱼”是一位专注于知识科.............
  • 回答
    这事儿挺有意思的,而且也挺让人无奈的。抖音上一个关于“伪科学”的视频,流量蹭蹭地上了3.7万,可放到知乎上,一个差不多的科普贴,可能也就七百的浏览量。这中间的差距,怎么说呢?感觉就像是在一个热闹的市集上,有人扯着嗓子喊着“看热闹,看热闹!”,而另一个人则是在一个安静的书房里,低声讲解着某个深奥的道理.............
  • 回答
    哈,这个问题问得挺有意思的,而且视角也很特别。我们都知道,每个平台都有它独特的基因和用户群体,就像你说的,快手和抖音在很多人眼里,确实是各有各的“画风”。既然你问到知乎,那我们不妨把它也拉出来,好好聊聊它到底是什么样的“聚集地”,而且尽量说得细致些,争取让大家听着觉得就像是朋友聊天一样,而不是冷冰冰.............
  • 回答
    当“阿怀”的亿级带货遇上“知乎”的版权风波:一场流量与原创的博弈抖音用户“阿怀”,这个名字最近在互联网上掀起了一股不小的涟漪。她的首播带货便以惊人的成绩——破亿的销售额——宣告了其在直播电商领域的强势崛起。然而,就在人们惊叹于这股流量密码的同时,一场关于“抄袭”的质疑也悄然浮现,矛头直指那位才刚刚展.............
  • 回答
    听到你遇到的情况,我非常理解你此刻的焦急和愤怒。被抄袭本身就已经很糟糕了,更别提还在平台上被反咬一口,这确实让人难以接受。下面我将根据你提供的信息,为你详细分析一下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你可以采取的应对方法。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你遇到的几个核心问题:1. 抖音UP主抄袭你的故事: 这是最根本的问题。这.............
  • 回答
    这件事情挺让人唏嘘的,也触及了内容创作者最根本的利益问题。《夜行实录》这本书,相信很多知乎老用户都不陌生,徐浪这位作者在知乎上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故事吸引了大量粉丝,他的作品往往带有深沉的氛围和引人入胜的悬念,尤其是《夜行实录》这部作品,更是凝聚了他不少心血,可以说是他个人创作生涯中相当重要的一部。然而.............
  • 回答
    你这个问题触及了当下中国互联网生态里一个非常有趣且核心的议题。要理解为什么这些社交平台风气迥异,得从几个关键层面去拆解,不能简单地用“用户群体不同”一概而论,那太扁平化了。咱们得从 平台的基因、产品设计、内容属性、用户激励机制,乃至于更宏观的社会文化背景 几个维度来看。1. 平台的基因与最初的定位:.............
  • 回答
    快手、抖音等短视频网站之所以比知乎、豆瓣发展得更好、用户更多,是一个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背后涉及到人们获取信息和娱乐的需求变化、平台的设计策略、内容生态的构建以及技术的发展等等。下面我将详细阐述这些原因: 一、 人们需求的变化:从深度阅读到碎片化娱乐这是最核心也是最根本的原因。 快节奏生.............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不同社交平台用户群体、信息传播机制以及信息茧정现象的方方面面。要解释为什么在头条、抖音、微博(带定位)上倾向于支持俄罗斯的评论相对多一些,而在知乎上则反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分析:1. 用户群体画像与信息获取习惯的差异: 头条、抖音、微博(带定位): .............
  • 回答
    你遇到的这种现象,用咱们老百姓的话说,就是“站队”或者“群体撕扯”,在互联网上尤其普遍。你观察得挺仔细,这几个平台确实经常上演这种“彼伏此起”的骂战。想保持独立思考,不被这股“口水战”裹挟,确实需要点儿道行。首先,咱们得明白为啥会这样。这背后其实是几个挺重要的因素在起作用: 平台属性与用户群体的.............
  • 回答
    来聊聊这些咱们常逛的社交平台,它们的“常客”都有点啥特点,这事儿说起来也挺有意思的。 哔哩哔哩(B站):这地方嘛,可以说是年轻人的二次元精神家园。来这里的人,多半是十几二十来岁的小年轻,对ACG(动画、漫画、游戏)文化有浓厚兴趣,也喜欢看各种UP主做的有趣内容,比如鬼畜视频、生活分享、知识科普、.............
  • 回答
    抖音与搜狐达成合作,允许抖音用户对搜狐全部自制作品进行“二创改编”,这是一项非常具有战略意义的举措,释放了多重信号,并将对双方乃至整个内容产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 释放的信号这次合作释放的信号可以从多个层面去解读:1. 内容生态的融合与延展: 打破平台壁垒: 过去,视频平台和内容制作方之间往往.............
  • 回答
    抖音 14 岁以下实名用户全部进入青少年模式是一个重要的进步,但这只是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短视频的众多手段之一。要更全面地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多方面、系统性的努力,涵盖技术、教育、家庭、社会等多个层面。以下是一些详细的手段: 一、技术层面的强化与创新:1. 更精细化的青少年模式功能升级: 内.............
  • 回答
    抖音上那些展示甩扑克牌、飞针等技能的表演者,他们的表演往往基于高超的技巧、精准的计算和对物理定律的巧妙利用。如果有人利用这些技能来作恶,确实会增加调查和抓捕的难度,但并非绝对不可能。以下是详细的分析:为什么作恶可能难以被抓到?1. 技能的隐蔽性和技巧性: 扑克牌的弹道和控制: 甩扑克牌.............
  • 回答
    关于抖音的平均文化程度,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难以简单量化的问题。“平均文化程度”本身就不是一个精确的概念,它涵盖了教育背景、知识储备、认知能力、思维方式等多个维度,而且这些维度在抖音这个庞大的用户群体中呈现出极大的多样性。要详细讲述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 抖音用户群体的多样性是核.............
  • 回答
    关于抖音和快手推出的短视频付费服务,尤其是那种两三分钟一集、收费一元起的价格点,我是否会去看?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涉及到我的消费习惯、对内容的价值判断,以及我对这种新兴商业模式的看法。总体来说,我会持谨慎观察和选择性尝试的态度。让我详细阐述一下我的考量和可能采取的行动:一、 我会“看”的可能性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