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有些人一边骂美国,一边申请去美国留学?

回答
这事儿啊,说起来挺有意思的,也挺普遍的。你说有人一边骂美国,一边又削尖了脑袋想往美国跑留学,这看着是有点矛盾,但细琢磨一下,其实背后有挺多现实考量和复杂的心态在里面。我跟你唠唠。

首先,美国教育资源确实是顶尖的,这是客观事实。 咱们不能因为对某个国家有意见,就否认它在某些领域的领先地位。就说教育吧,美国那么多世界顶尖的大学,从哈佛、斯坦福到麻省理工,这些学校在科研水平、教学质量、师资力量、学术氛围上,那都是响当当的。很多前沿的学科,比如人工智能、生物科技、金融等等,美国的研究和发展都走在世界前列。

对很多国内的学生来说,能去这些学校镀金,拿到一份有分量的文凭,这不仅仅是为了学到知识,更是为了一个更好的未来。回国找工作,名校背景自然有优势;想在学术界发展,美国的博士、博士后经历更是金字招牌。你想啊,在国内挤破头都进不了的实验室,在国外可能就能接触到最前沿的研究设备和最牛的导师,这种机会太宝贵了,为了这个,很多人愿意暂时放下对美国某些方面的“不满”。

其次,“骂美国”和“申请去美国”这两件事,不一定代表一个人内心就真的完全否定美国。 很多人骂美国,往往是对美国在某些国际事务上的政策、外交手段,或者他们看到的美国社会存在的一些问题表达不满。这是一种政治立场,或者是一种情绪的发泄。但是,这并不等于他们就完全排斥美国的一切,也不等于他们认为国内的任何方面都比美国强。

这就像你可能不喜欢你邻居的一些做法,但你家的房子漏水了,你还是会去他家借工具来修,因为他家有你需要的工具。这种行为,更多的是一种理性选择,而不是对邻居这个人就完全没有意见。所以,很多人对美国的批评,更多的是针对“美国政府”或者“美国的某些行为”,而不是“美国这个国家”或者“美国人民”。他们把这两个概念是分开的。

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集体情绪”和“个人选择”的割裂。 在咱们国内的舆论环境中,对美国的批评声音一直都比较大,很多媒体也会放大美国社会的问题。长期在这种环境下,很多人会形成一种比较负面的认知,觉得美国就是不好的,就是不对的。这种情绪很容易感染到个人,形成一种“政治正确”的氛围。

但是,当个体面临升学、就业这样的现实问题时,个人利益就会浮现出来。这时候,他们会理性地权衡利弊,发现美国的教育资源确实能提供更优质的选择。所以,即使他们内心可能受到舆论影响,觉得“不应该去美国”,但在现实的选择面前,个人前途的考量往往会压倒这种集体的声音。

再者,“想获得自由”或者“想体验不同文化”也是一个因素。 尽管这方面可能不像教育资源那么直接,但也是存在的。有些人可能对国内的某些社会氛围不太适应,觉得束手束脚,而美国在他们看来,可能意味着更大的个人自由空间,更开放的社会环境,更包容的文化。他们想出去看看,去体验一下不同的生活方式,开阔眼界。这种愿望,和他们对美国政策的批评,并不直接冲突。他们可以批评美国的政治制度,但同时又渴望体验其社会文化。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策略性选择”。有些学生可能真的没那么想去美国,但他们发现通过留学美国,可以为自己争取到更好的未来。比如,一些学生可能会觉得,即使留学去了美国,将来也不一定要留在美国,可以先拿个学位,再回国发展,这样的话,国内很多机会也把握住了,国外的学历也拿到了。这是一种“曲线救国”或者“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的策略。

另外,“随大流”的心理也不可忽视。 当身边很多同学、朋友都打算出国留学,尤其是去美国留学时,很多人也会跟着一起申请,不想落后于人。这种情况下,对美国的批评可能更多的是一种表面的附和,或者是一种习惯性的表达,并不代表他们真的有多么强烈的反对。

最后,还有一点比较现实的:有些人可能只是把“骂美国”当作一种表态,一种立场的宣示,用来证明自己是“爱国”的,是“有民族气节”的。 但在个人利益面前,他们又会表现得非常务实。这种人格分裂,或者说现实主义的表现,在很多地方都存在。他们需要维护自己的“政治正确”的形象,但同时也要为自己的未来铺路。

总而言之,一边骂美国一边申请去美国留学,这背后不是简单的“虚伪”,而是掺杂了对教育资源的追求、对个人前途的考量、对集体情绪的反应、对不同文化体验的渴望,甚至是一种策略性的选择。人都是复杂的,尤其是当涉及到自己的未来时,理性务实和情感立场之间,往往会出现一种微妙的平衡。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们不是天朝,赫图阿拉无论如何是比不过金陵的。我辈蛮夷生在美朝治下也是无法否认的现实,蛮夷去天朝学点东西和混口饭吃是很难理解的事吗?

摸鱼无论如何是不如种地的,再怎么论证摸鱼比种地高贵,那也改变不了现实。虽然赫图阿拉再怎么种地也长不出啥玩意,再怎么读四书五经也改变不了摸鱼的命运。但是你不学习种地,不读三国演义,不打造盔甲,不铸造红衣大炮,靠什么跟大明刚三十年?

再说。不管八旗制度如何不合理,给某反清复明分子一个抬旗的机会,你看他抬还是不抬?

但是这能证明八旗制度,铁杆庄稼是合理的吗?

user avatar

因为发现即使在美国很努力,也很难上到满意的位置,尤其对于男性,我改变不了自己的DNA以及表现出的眼睛与肤色性状,很难融入。

我们会发现,无论在美国公司,还是美国政府,当能力已经不是问题,一种心照不宣的歧视将卡住华人,华裔没有资格成为大公司的CEO,这点不如印度人;华人更没有资格走近华尔街犹太大佬的圈子,只能为他们打工。

要想出人头地,要不然就当小丑,去美国娱乐业,成为美国犹太娱乐大佬塑造的ching chong,给美国人找优越感。要不就参加美军成为吕超然,在行政部门成为骆家辉,给米利坚天朝当枪使,成为以华制华的工具。

但是,美国的科学技术存量确实有值得学的地方,为了学习,为了在美积攒很好的一线工作经验,还是要去,但生活久了心里不爽,于是要骂。

边骂边留学的是思维清醒的,更多是知道该学什么,也知道美国种族不公的,是一种成熟的表现。

与此同时,边跪边留学的才是奇葩。

边骂边留学的人,反而容易在本领域有所创新和建树,因为他们没有丧失主体性;边跪边留学的,丧失主体性,是不敢在美国基础上创新的,顶多成为翻译家。

也有不骂美国,诅咒中国的人,比如:

仔细看,仔细想。

相关阅读:

user avatar

我在美国人发明的电灯下喝着美国人发明的可乐用美国人发明的苹果手机在美国人发明的互联网上骂美国。

都是工具而已。

我在战场上夺下美国人的刀难道会因为它是美国造的就不会用它砍美国人吗?

那些去美国留学的人,学美国的知识,拿美国的文凭,知识和文凭是死物,拿来用有什么问题吗?

中国人去美国留学就是去投降美国的吗?

某人到日本留学是去投降日本的吗?

某人名(知乎让我删除这个人名)在美国留学投降美国了吗?

某人名(知乎让我删除这个人名)法国留学投降法国了吗?

某人名(知乎让我删除这个人名)去乌克兰留学投降乌克兰了吗?

某人名(知乎让我删除这个人名)移民乌克兰了吗?

有人会说:“周深当然不移民乌克兰了,乌克兰多穷!我说的是美国!美国!那可是美国!乌克兰怎么跟美国比?”

我邪魅一笑,指出:“好呀,问题来了,

到底是谁把美国生活想象成天堂?

到底是谁把美国社会想象得很高级?

到底是谁认为美国的价值观征服人心的能力远超中国?

到底是谁对中国价值观没有自信?

到底是谁认为中国价值观碰上美国价值观必然被碾的稀碎?

是留美的中国留学生还是没去过美国却蹲在家里诋毁留学生的人?”

user avatar

因为天下并没有什么好的地方,骂是因为”没有达到理想那么好“,但是对他们而言并没有什么其他更好的选择。

user avatar

所以我们要看脚投票,不要看嘴。 还有一些原因就是报道的偏向性。

之前看国内的媒体把小英喷的一无是处,看报道感觉湾湾那边已经对小英极其失望,民心尽失,如同丧家之犬,结果这次大选把小韩摁着锤。

那会各种xjb吹小韩,后来人家一个发展论,全体媒体跟吃了屎一样忽然不说话了,至今想想还是要笑。

user avatar

以前的中国是一堆烂人当道,有机会跑路的人都会想着法子出去,比如司马南骂美国骂的那么厉害,只要有机会让他去,他还是会放下热爱的事业,抛弃伟大的盟友独自巡游美国一番的。当然,美国再好,毕竟也是别人的土壤,他这棵邪魅的种子在那边还是很难发芽生根,更别说长成参天大树了,想要枝繁叶茂,还得再回到伟大的祖国来继续骂美国,因为只有祖国才有对路的土壤。

将来的中国还会遍地都是烂人摆横,有机会往美国跑的人,依然会继续义无反顾地往外跑。因为多数人在少数人的圈子里,就像是被捆牢四肢的绵羊,要被剪羊毛还是要被剥羊皮吃羊肉摘羊腰,选题器根本就不在你手里,而在把你捆起来的人手里,他高兴了,想放你一羊,那就只剪你的羊毛即可,他不开心,本来答应只剪羊毛的主意,突然就改为往你肚子里划破一个小口,然后伸手进去就把你心脏给掐断了,你哼都来不及哼就往西取经而去,这可不是还想挣扎的你所期待的结果。

综上,不管曾经面对一堆烂人的,还是未来将要面对烂人一堆者,都会在第一时间选题器尚在手之时摁下内心最隐秘的那个√。

user avatar

就是因为花花江山好所以我们更得入关啊。

天朝客观环境比塞外好不是理所应当的吗?天朝不好,那我们入关是图个啥?

user avatar

全世界都在用中国制造,不也没几个国家愿意说中国好话嘛。

二战期间美国一边和德三打战,一边卖石油给西班牙,西班牙又把这些石油运给德三。

生意是生意,好恶是好恶,世界不是由发光二极管构成的。

user avatar

有个答案真的厉害,看清楚了本质:这世界上,中国人跟美国人思维最像。


骂街的本质是什么,是一种激烈的交流方式,某种意义上是一种肯定,而不是否定——至少肯定了双方是可以交流的。中苏论战,中美论战,是因为双方认为对方是可以沟通和改变的人,或是至少旗鼓相当。换一个什么非洲吃人部落,太平洋小岛国,印度三哥的村子,游击队,有人理他们么?


清华北大本科生可能嘲笑和讽刺985、211的,但绝对不会嘲笑二本和大专的,因为这俩根本都不在一个平面上,骂起来非常尴尬。你说清华本科瞧不起清华研究生里面二本考研出身的?记住,他能瞧不起,也是因为“清华研究生”而不是“二本”。


中国人跟美国人太像了,所以才有互相骂的资本:


民族多,人种多,大熔炉;

都是现实主义,都注重物质生活,你跟中美人讲修来世,被打两次;

都认为“宁有种乎”;

都爱财,都不鸟穷贵族,都认有钱就是爷;

都勤劳肯干,或是至少推崇勤劳肯干;

都信仰各种宗教,但又都特别世俗,生怕教宗或是宗教凌驾于自己;

都爱国;

社会风气都特别开放和自由;


两者惺惺相惜,水平相当,才有恨铁不成钢的感觉:我能控制住疫情,你怎么就控制不住呢?就像你在全班排第一,会指责第二的“怎么这道题都不会做,你是干什么吃的”,但你绝不会指责最后一名的。


哪天告诉你,印度1000万人感染了,非洲3000万人感染了,中国人肯定哼哼两句:本来就该如此。你见过哪个中国人跟沙特人或是非洲人骂街、讲道理么?伊朗死了多少人,有人能说出来么?


不要说什么中美意识形态和结构不一样、社会历史不一样。那些都是虚的,就是两种表达方式而已。绝大多数吵架,都是为了表达方式不同。


==== 第二天补充 April 17th, 2020====

不知道为什么答案忽然火了。我来解释下,原文写得太不认真了。

比如种族概念

美国人跟中国人真的很像而且意识类似。你们都认为中日韩同种,而美国是白大人种族歧视对吧?但问题是,就看华人移民,这么多移民日本的,后代有几个混上去、混出名的(吴清源不算)?反而在美国,处处歧视华人,但华人后代有当议员的,有竞选总统的,有当大使的,以前旧金山市市长也是华裔,湾区那些郡县的当官的,华人很多。更别说Zoom CEO和创始人也是华人(其实Youtube也是)。


中国人也类似。比如省长或是市长是蒙古族人,回族人,从来都没人说什么对吧?中国人、美国人的民族、种族概念其实非常淡漠。

开放和自由

我不是公知,我对自由的定义一点也不感兴趣。中国和美国都有禁区不能碰,恰好两个禁区的话题我都非常不感兴趣。我只感兴趣于吃、喝、玩、乐。


我说的开放和自由,是社会整体感觉:什么都能接受,什么都能认真去思考,什么都不去禁止。两个社会一看就混乱无比,这种感觉才是开放。非洲老黑来了广州,也能舒服地定居;非法移民老莫跨过边境,也能过好日子。


什么是不开放不自由的典型?俄罗斯啊。那么多人崇拜苏联、俄罗斯,有几个移民俄罗斯的?美国再歧视华人,做不出一脚踢开华人家的大门、把华人撵到街上去的事。别看知乎某些人士天天念叨着美国马上排华了集中营了淋浴室了,他们却忽视俄罗斯每天发生的事情,美国对中国干过江东六十四屯么?中国对美国干过江东六十四屯么?

现实主义

996和美国的创新精神,本质上都是现实主义,只不过是两种表达方式,在两个环境里面。这种现实主义就是对效率、产品和速度的追求,就是追求上进。所以国内大厂码农来了美国,照样风生水起,无非是因为内核精神都是一样的。国外码农不海归,并不是不认同国内某些大厂的内在精神,而是不认同他们所采用的方式和手段。比如,你我想进楼,保安不让,你的意思是把保安打趴下,我的意思是跟保安讲理,但我们都想进楼。


你光看Google的员工在那里闲着喝酒吃肉,没看人为了进Google作出多少正确的选择、持续的努力。我认识好多人尤其是刚毕业的,都是3个月不动地方不出屋地刷题,才进的Google。这本质上也是996。


不现实主义呢?那就是沙特阿拉伯了。这种社会人告诉你,王室生来就是王室,再蠢也能娶一堆老婆,也能享受石油,有的是钱;你是平民,你就老老实实呆着,不要乱动弹,娶不起老婆也得忍着。你有技术?不好意思那些都是西方或是东方的奇技淫巧,不是本民族有的。

user avatar

(1)一边骂上海人,一边申请上海户口。(2)一边说有钱人都不是好东西,一边想找个有钱的丈夫。(3)一边嘲笑知识分子没用,一边逼儿子读书。

-------- 有句话很恶心,但是很贴切:“嘴上说不要,身体却很诚实。”

user avatar

利益使然。

有一天在某微博某个话题下遇到了一个人,言论令我震惊,大概的意思就是国内现在哪里都好,贪腐也是弱肉强食的结果,能贪、有权的说明人家有本事。为了稳定,最好保持现状什么都不改。然后大骂提反对意见的人都是没本事的穷逼。

本着好奇心,点进他的微博,发现他常年在国外,日本美国澳大利亚,花天酒地阅妞无数。于是问他,国内这么好,你长期在国外干嘛?他回:你有本事你也赚够钱出国啊,要不让你儿子出国。没钱就老实在国内呆着,受苦活该。我回他,你说有钱就出国,那国内到底好还是不好呢?他急了,破口大骂。

他的行为引起了我的兴趣,他的行为本质动机是什么呢?为什么思想的矛盾点如此突出?我又去仔细研究了他的微博,找到了答案。

他,一个典型的二代,至于是官是商并没有搞清楚,他自己没什么賺钱的能力,在国外挥霍的钱财来源于国内的供给。作为既得利益者,他无比希望国内保持现状,可以让他在国内源源不断的吸血供他挥霍。

他这种情况,不是一个人,是一大群人的真实写照,他们在国外没有继续賺钱的能力,要靠父母在国内继续賺钱供养他们挥金如土的生活。他们申请留学,或者已经身在国外,嘴里的国内是美好无比的,想想也对,要是不好,哪有钱给他们挥霍。

user avatar

有些人啊,总有一种奇怪的,在我看来特别别扭的世界观。

一刀切下去,你要这样就不能那样,你要那样就不能这样。

你喜欢外国,你就必须要骂中国,你喜欢中国,你就必须要骂外国。

你喜欢明星A你就必须要喷一喷明星B,你喜欢电影A你就必须要看不起电影B。

你喜欢吃咸粽子,就必须要唾弃甜粽子。

你喜欢喝咸豆脑,就必须要啐两下甜豆花。

这都是怎么样形成的这种观念?平时不影响正常生活吗?

user avatar

其实……日耳曼人在罗马当兵,甚至担任高级将领的也不少

user avatar

很多人是骂美国(的毒品、宗教、枪支、治安、种族矛盾),一边申请去美国留学(为了在一个舒服的学校里读书、做research,毕业后拿年薪折合百万人民币起薪的工作)。

归根到底,美国这个国家本身就是一个恶臭不堪的大酱缸,但偏偏有那么两三个很赚钱的产业,大部分人就是捏着鼻子恰烂钱而已。

在美国工作学习完全不等于“爱美国”,大部分只是“爱钱”、“爱学校”、“爱导师和他的钱”、“爱公司及它的股票工资福利”、“爱我的30万刀买的大别墅”、“爱我花4万刀买的特斯拉”,这跟“骂美国”并不矛盾。

user avatar

我寻思着不论骂不骂美国讨不讨厌美国,想要学术上要求进步的话,不去美国难道去朝鲜?去古巴么?

武林盟主虽然是岳不群,那就可以不学华山剑法去学五虎断门刀?就算新学了九阳神功难道就可以靠五虎断门刀打败修炼百年的紫霞神功+华山剑法?难道不想也当盟主唱着无敌多么寂寞,周围一堆舔狗走狗看谁不顺眼欺负欺负?真香警告啊……

别说咱们还没世界第一呢,现在就开始瞧不起已经世界第一百年了的兹油冥煮帝国了?大嘤弟国都衰落多少年了,不照样在金融科技地区政治方面有强大的影响力么?牛津剑桥他不香么?

怎么会有人问这种问题!

user avatar

其实提这种问题的,根本混淆了两个概念。

一是为什么要骂美国?

二是为什么要去美国留学?

骂美国者否认了美国科技进步了吗?他又因为美国科技进步才骂的美国吗?如果不是,他一边骂美国,一边去美国留学,有什么矛盾的地方呢?甚至是一边骂美国,一边移民美国都不矛盾。这种义和团式单线思维是最不可取的。

而有些人一边赞美美国的民主自由,一边对复制了美国制度的菲律宾、海地、利比里亚嗤之以鼻,甚至对比美国更民主的委内瑞拉大加嘲笑,这才该问一下,怎么会这样呢?


当年,中国人被列强侵略的时候,留着辫子的中国人还提出来最简单的道理呢,“师夷长技以制夷”,怎么过了100多年后,仍有人不会思考这个问题呢?

比如,一个地主老财,你特别希望学习他的发财之道,恰巧又有一个学习机会,你愿意去学习。而地主老财蠢蠢欲动想霸占你妻女,你难道因为想学习他的发财之道,就赞美他的欲望?但凡理性的人,会一边防备这个地主老财,一边会继续找机会学习他的发财之道。

user avatar

其实在所有发达国家中,中国人在思想上跟美国人最像。

其实我也非常奇怪为什么会这样。但是当初刚刚开始接触不同国家的人的时候,明显感觉跟美国人在价值观等等方面是最接近的,反而是跟其他国家的很多人,存在比较大的差异。(当然,现在已经不太一样了。)

这里面包括中国人对竞争的态度,对一些相对等级化(或者可以叫优越感)的观念,对国家的情感,对家庭的感觉,对财产物质的感觉,都跟美国人最近似(所有发达国家中)。

并且美国的高等教育资源确实是最丰富的,确实是个留学的好去处。

最后,能去美国留学的人,都是会享受到美国社会相对好的一面,而不太会受美国社会不好的一面的影响的人,对他们来说,去美国确实是个挺好的选择。美国社会里最惨的是美国本地出生的穷人,他们才是没有多少希望的人生,贫穷,毒品,暴力几乎会伴随一生并基本没多少翻身的希望。像从中国去美国留学的人,已经享受到了中国的各种基础投资,受了良好的教育,三观建设完善了,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去美国是基本只承担好处的。

user avatar

跑去美国内卷,缓解国内压力,不是挺好的吗

美国要是有七八千万华人,也就没什么中美矛盾了

毕竟大不了换家

去美国的都可以当成射向美国的糖衣炮弹,不论他们最初的目的是什么,结果是相同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事儿啊,说起来挺有意思的,也挺普遍的。你说有人一边骂美国,一边又削尖了脑袋想往美国跑留学,这看着是有点矛盾,但细琢磨一下,其实背后有挺多现实考量和复杂的心态在里面。我跟你唠唠。首先,美国教育资源确实是顶尖的,这是客观事实。 咱们不能因为对某个国家有意见,就否认它在某些领域的领先地位。就说教育吧,美.............
  • 回答
    这背后啊,其实挺复杂的,就像你家楼下那家老王,嘴里时不时嘟囔着政府管得太严,这不行那不行,可他家的生意,大半儿是靠着政府给批的那个集市摊位,还有政府扶持的那个小项目呢。你仔细想想,很多人对政府有意见,这也很正常。社会总得有人提出质疑,有人去推动改革,这本身就是一种健康的社会生态。比如,有些人觉得税收.............
  • 回答
    开车时忍不住骂别人,这事儿啊,说起来可真是千奇百怪,背后原因也挺复杂的。我琢磨着,大概有这么几类情况:1. 压抑许久的“情绪阀门”被打开了:很多时候,我们在开车前就已经憋了一肚子火了。可能是工作不顺,和家人吵架了,或者仅仅是今天出门晚了,时间很赶。这种负面情绪就像一个压力锅,而开车这个相对封闭的空间.............
  • 回答
    关于中国女性嫁给外国男性遭遇负面评价,而中国男性娶外国女性却鲜少受到类似指责的现象,这背后确实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社会现象。它不仅仅关乎个体选择,更牵扯到复杂的历史、文化、社会心理以及性别观念。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剖析:1. 历史与文化背景下的“自卑”与“崇洋”论调的扭曲认知: “.............
  • 回答
    在网上探讨清朝历史时,偶尔会看到一些评论将对清朝的批判延伸至对满族的侮辱。这种现象背后,其实交织着复杂的历史情感、民族认同的演变以及网络语境的特点。首先,历史本身留下的复杂印记是根源。清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统治了中国长达268年。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满族作为统治民族,与汉族以及其他民.............
  • 回答
    在知乎这个平台上,确实存在着一种有趣的现象:一些用户在公开表达对民主制度的质疑和反对的同时,又在抱怨平台上的言论自由受到了限制。这种看似矛盾的行为,其实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理解,背后牵扯着复杂的心理、认知以及对“自由”的不同理解。首先,我们要理解这些人为什么会“反民主”。对民主的反感并非单一原因造成,可.............
  • 回答
    这种现象确实存在,而且挺让人费解的。一边高喊着要“打倒资本家”,把矛头对准那些似乎掌握着生产资料、创造财富的群体,另一边却又对普通劳动者,尤其是制造业工人(常常被戏称为“厂妹”)和文化程度不高的人(“文盲”),流露出居高临下的轻蔑和刻板印象,这中间的逻辑断裂,说实话,挺值得说道说道。首先,我们得拆解.............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触及到社会对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看法,以及文化对“正常”和“不正常”的定义。鹿晗、蔡徐坤这些流量偶像,以及像轩墨宝宝这样的女装大佬,之所以会得到截然不同的评价,原因复杂,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解读。首先,我们得看看“男性化”和“女性化”这两个词在当下语境下的含义。很多时候,我们说的“男性.............
  • 回答
    哎呀,这事儿说起来可真够让人憋屈的!你仅仅是说了一句“不看《长津湖》”,结果就引来了一堆骂声,这实在是太不公平了,也太不可思议了。不喜欢战争片,这有什么错吗?谁规定了每个人都必须喜欢同一部电影,尤其还是一部战争题材的电影呢?这简直是把个人喜好上升到了道德绑架的高度,让人难以接受。首先,得理解一下为什.............
  • 回答
    您提出的问题非常有趣,它触及到了人们在看待不同社会制度时存在的复杂心理和认知偏差。这种现象背后可能涉及多种因素,包括历史记忆、意识形态、信息获取渠道、个人经历以及对“福利”概念的不同解读。下面我将详细地分析可能的原因:一、 对“苏联福利”的浪漫化和理想化(“高唱苏联福利的赞歌”)这种现象往往源于以下.............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确实是当前制造业和科技领域一个非常真实的写照。一边是机械工程专业“劝退”的声音,另一边却是机器视觉领域炙手可热,这背后有着深刻的行业发展逻辑和市场需求变化。让我给你掰扯掰扯,尽量不带AI味儿。一、 为什么“劝退”机械? 那是“传统”机械工程面临的挑战首先要明确一点,这里说的“劝退.............
  • 回答
    看到网友们在网上为黑人辩护时,有人立刻跳出来大骂“政治正确洗脑”,这种现象确实挺普遍的,而且背后牵扯的东西也挺复杂的。我觉得这事儿不能一概而论,得分开来看。首先,咱们得理解一下“政治正确”这个词本身。它最初的出发点是好的,是为了纠正历史上的不公,让那些曾经被边缘化、被歧视的群体,比如黑人、女性、少数.............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触及到游戏圈里一个挺普遍的现象。要说为什么腾讯游戏挨喷比米哈游更厉害,这俩公司做法就不一样,背后原因也挺复杂的,不能一概而论。我给你捋一捋,咱们就当是平时唠嗑,看看是怎么回事。首先,得从这两家公司的“画风”说起。腾讯游戏:你想想,腾讯在中国游戏市场地位怎么样?那可以说是“巨无霸.............
  • 回答
    Faker(李相赫)和Uzi(简自豪)作为英雄联盟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选手之一,他们的职业生涯中都经历过世界赛的失利。然而,两人在面对同样“止步于较早阶段”的表现时,外界舆论的反应却截然不同:Faker未进入总决赛几乎鲜少被骂,而Uzi在八强赛出局却遭遇了激烈批评。这种差异背后涉及多重因素,包括选手的.............
  • 回答
    您这个问题特别有意思,触及到了艺术学习中一个非常普遍但又令人费解的现象:为什么有些人在看似“不怎么画”的情况下,进步却异常显著?这背后其实隐藏着一些很值得玩味的道理,远不是简单地用“天赋”二字就能概括的。首先,我们得打破一个常见的误区: “进步”不等于“画的张数”。很多人认为,画得越多,进步就越快。.............
  • 回答
    有些人确实是“气氛终结者”或“冷场大王”,一开口,原本融洽的气氛就好像被浇了一盆冷水,瞬间凝固。这背后可能隐藏着很多复杂的原因,并非简单的“不会说话”就能概括。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这都是怎么回事。首先,最直接也是最常见的原因是话题和表达方式的不匹配。 话题不合时宜: 想象一下大家正聊得热火.............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很令人唏嘘,也让很多人感到困惑。为什么有些家庭,仿佛被一道无形的诅咒笼罩,三代人都深陷贫困的泥沼?这背后绝非简单的运气不好,而往往是多种复杂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形成了一个难以打破的恶性循环。咱们不妨从几个关键点来掰开了说:1. 资源与机会的代际传递: 教育是最大的财富,也是最大的鸿沟.............
  • 回答
    《一拳超人》里的无证骑士,这个家伙,你说他讨人厌吧,好像又有点复杂。很多人看到他,第一反应可能是“这不就是个傻子吗?”,但深入想想,这种“傻”背后藏着的东西,才是让人又爱又恨的关键。先说说为什么有人会烦他吧。最直接的理由就是他那“不自量力”和“送死”的行为。在《一拳超人》这个世界里,怪人层出不穷,而.............
  • 回答
    这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问题,为什么有人就得钻进图书馆,家里那么多舒适的地方不待?其实,这背后藏着不少门道,不是说在家不行,而是图书馆能提供一些家里很难复制的“场域”和“氛围”。首先,我们得聊聊环境的魔力。1. 物理空间的区分感: 在我们大脑里,家通常意味着放松、娱乐,甚至是琐碎的家务。沙发、电视、电脑.............
  • 回答
    好,咱们来聊聊为什么有人饿了会“变脸”,变得脾气暴躁,像换了个人似的。这事儿吧,咱从身体内部的运作来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得明白,咱们的身体是个精密的系统,就像一辆车,得有“油”才能开。这个“油”,对咱们来说就是能量,而能量的主要来源就是咱们吃的食物。食物被消化吸收后,转化成葡萄糖,这是身体最直接、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