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现在还有很多中国人崇洋媚外?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很复杂,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说实话,现在社会上还是有很多人喜欢“崇洋媚外”,这事儿确实存在,而且有挺多原因的。我试着从几个角度跟你唠唠,希望说得够细致,也尽量别像机器说教。

首先,得承认,历史原因是绕不开的。近几百年,中国经历了太多动荡和屈辱,特别是晚清时期,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国门,那时候的中国在很多方面都显得落后。这种落后感给很多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也让一部分人觉得西方的东西就是先进、就是好。即使现在国家发展很快,这种历史的痕迹,那种“西强我弱”的心理阴影,有些人心里还是有。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让一些人觉得“外国的就是香的”。

然后,咱们得说说信息传播和媒体的影响。现在网络这么发达,我们能接触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种信息。不可否认,很多西方国家在科技、文化、生活方式上确实有其独特之处,而且它们往往会通过各种渠道,比如电影、电视剧、音乐、时尚杂志、甚至是广告,把这些“美好”的一面展现出来。这些东西很容易吸引年轻人,让他们觉得国外的生活更自由、更时髦、更精致。有时候,我们看到的“洋玩意儿”是被包装过的,是经过筛选的,是为了吸引人的。比如,很多去国外旅游或留学的人,他们看到的可能只是一个表面的、光鲜亮丽的外国,而没有深入了解其背后可能存在的社会问题或不为人知的困难。这种信息不对称,很容易造成一种片面的认知,加剧了“崇洋媚外”的心理。

还有,社会竞争和“成功学”也掺和在里面。在很多人的观念里,特别是那些追求快速发展的群体,出国留学、移民、或者仅仅是使用某个国外品牌的产品,都能被视为一种“成功”的标志。这不仅仅是因为产品本身,更是因为它代表了一种“身份”、“品味”甚至是一种“国际化”的标签。很多家长为了孩子能出国留学,砸锅卖铁,觉得这是孩子“高人一等”的资本。企业招聘时,简历上写着“XX大学毕业”或者“在国外工作过”,有时候确实会比其他同等条件的候选人更有优势,这客观上也会鼓励人们追求“洋文凭”、“洋经历”。

再者,我们得说说对自身文化的不自信。虽然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但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一些传统文化元素似乎被忽视了,甚至被视为“落伍”的。相比之下,西方的一些文化符号,比如流行音乐、电影、时尚潮流,更容易被年轻人接受和模仿,也更容易在社会上形成一种潮流。当一个人对自己的文化根源感到疏离或者不那么认同的时候,自然更容易去拥抱那些他认为更“现代”、“更酷”的外国文化。这种不自信,有时也源于我们自己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做得不够好。

当然,还有一些现实的考量。比如,有些外国人之所以能在中国受到特别优待,有时候并不是因为他们本身有多优秀,而是因为他们是“外国人”。一些企业招聘外国人,即使能力一般,也可能为了制造“国际化”的假象,或者仅仅是因为他们是外国人,就能获得一些政策上的便利或者更高的薪资。这种现象,无疑会强化一些人“外国的就是好的”这种感觉。

最后,也不能排除个人心理因素。有些人可能从小就生活在一种比较压抑的环境下,或者对自己所在的环境不满意,他们可能会通过追捧外国的东西来获得一种心理上的满足感,仿佛这样就能逃离现实,进入一个更理想的世界。或者,他们可能就是单纯地喜欢某种外国的风格,觉得它符合自己的审美和追求,这本身也无可厚非。但如果这种喜欢上升到不分青红皂白地否定一切国内的,那就有些极端了。

总的来说,我觉得“崇洋媚外”这个词本身就带有一些贬义,它更多的是指那些盲目、不加区分地追捧外国的一切,甚至因此看不起自己国家和同胞的现象。这种心态的形成,是历史、社会、文化、信息传播和个人心理等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现在国家发展了,很多人也越来越看到我们自身的优势和价值,但要完全消除这种心态,可能还需要一个过程,也需要我们自己在文化自信和自我认知上做得更好。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排除单纯的文化入侵被洗脑,媚外的另一种动机,就是证明自己特别,特别“高端”。

媚外者可以在自己同胞面前体现自己特别的“优秀”、“有眼界”、“高土一等”、“高等华人或精神洋人”,鼓吹自己假设的一个精神乌托邦,与现实情况的差异他/她是无视的。

当然还有一种属于恨国党、带路党的媚外,那就是有政治目的的恰饭宣传,属于为了自身利益所做的汉奸卖国行为。

上图这个就是近期一度热度霸屏的“H&M抵制新疆棉花”事件的始作俑者许秀中在混的不好时在澳洲小舞台讲脱口秀卖力辱华和尽力“洗白”,以此博观众一笑。为了有饭吃,为了出人头地可以“多人运动”的人。

再来一个名气更大的公知,打打他的脸。

比如高晓松说至今蚕食邻国,宗教仇杀和反政府武装斗争不断,女性被性侵率是世界前茅的国家“很美好很平和”,“看不到警察”,“犯罪率很低”。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很复杂,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说实话,现在社会上还是有很多人喜欢“崇洋媚外”,这事儿确实存在,而且有挺多原因的。我试着从几个角度跟你唠唠,希望说得够细致,也尽量别像机器说教。首先,得承认,历史原因是绕不开的。近几百年,中国经历了太多动荡和屈辱,特别是晚清时期,西方列强用坚船.............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历史、文化、社会心理等多个层面。中国人对“贵族精神”的态度并非一成不变,而“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口号,虽然代表了一种反抗精神,但并不完全等同于对所有形式的“贵族”的否定。同时,当下很多人鼓吹欧美贵族,其背后也有着多重原因。要详细地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分几个部分.............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趣且贴近现实,可以从多个角度来深入探讨:一、 网上“高薪职业”的定义与现实的差异首先,我们需要理解“网上高薪职业”的普遍认知和其背后可能存在的偏差: 信息茧房与样本偏差: 互联网上充斥着各种行业报告、职场博主分享、招聘网站的“热门职位”推荐。这些信息往往是经过筛选和放大的。例如: .............
  • 回答
    这确实是个让人费解的现象。一方面,我们国家在科技、制造、自动化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生产力水平可以说是飞跃式的增长。理论上,这应该意味着我们每个人可以用更少的时间创造出更多的财富,从而有更多的闲暇时间去享受生活。但现实却是,许多人仍在经历着“996”甚至更长的工作时间。这背后的原因,绝不是一两.............
  • 回答
    Post 相比 Get 有很多优点,比如数据安全性更高、传输数据量更大、可以传输任意类型的数据等等。按理说,在需要发送敏感信息或大量数据时,我们应该优先选择 Post 请求。那么,为什么在日常的 HTTP 通信中,我们仍然看到绝大多数请求是 Get 请求呢?这背后其实有几个非常现实和重要的原因。首先.............
  • 回答
    虽然 Windows 10 发布至今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确实还有相当一部分用户没有选择升级。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而且很多用户在权衡利弊后,觉得继续使用旧版本系统也未尝不可。让我来详细说道说道,尽量避免那种机器兮兮的“AI味儿”。首先,兼容性问题是很多人最关心也是最普遍的顾虑。很多用户的工作流程或者.............
  • 回答
    你问到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也戳到了很多人的痛点。为什么那些二手机贩子到现在还在拼命推销 iPhone 8 Plus 和 XR,而且还说得头头是道,让不少人动心?这背后其实有不少门道,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1. 价格,永远是王道这是最直接,也最核心的原因。iPhone 8 Plus 和 XR 虽然已经.............
  • 回答
    时至今日,前端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新的框架、库层出不穷,号称能解决一切问题。在这种浪潮下,仍然有大量开发者,甚至可以说是主流的开发者群体,在日常项目中频繁使用 jQuery 和 Bootstrap,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它不是因为开发者们“落伍”或者“偷懒”,而是基于一整套非常现实且务实的考量。.............
  • 回答
    这问题我也有点好奇,你说现在信息这么发达,科学普及得也挺好,怎么还有那么多人信这些神神叨叨的东西呢?我琢磨着,这事儿可不是一句话就能说清的,里面门道儿可多了。首先,咱得承认,人这辈子,总会有遇到过不去坎儿的时候。 你想啊,谁的人生是一帆风顺的? 遇到生老病死,遇到事业不顺,遇到感情波折,这些都是再正.............
  • 回答
    确实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尤其是在如今数字技术几乎统治一切的时代,模拟调音台依然能在许多录音棚和混音师那里占有一席之地。这背后可不是什么“情怀杀”那么简单,而是实打实的工程学、声音的哲学以及工作流程上的考量。让我好好跟你掰扯掰扯。首先,咱们得聊聊声音的质感,或者说“模拟味儿”。这就像是喝咖啡,你可以用.............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敏感的问题,即使事发已久,仍然有相当一部分人选择支持吴亦凡,这背后牵扯着多方面的原因,绝非三言两语能够概括。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大众心理、粉丝文化、信息传播以及社会认知等多个层面。首先,坚定的粉丝群体依然存在,并且他们的支持方式和理由也可能发生了变化。 情感连接与忠诚.............
  • 回答
    明朝后期,特别是崇祯年间,的确是民生凋敝,饿殍遍野,政治腐败达到顶峰,这些都是历史事实,史书上记载得清清楚楚。然而,我们现在社会上确实存在一些声音,认为明朝的统治“挺好”,甚至为之“洗白”。这种现象背后,其实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不能简单地归咎于“洗白”,而是更复杂的心态和认知在起作用。要理解这.............
  • 回答
    清末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国家屡遭列强欺辱,朝廷大臣愚昧无能、腐败横行,这是历史的真实写照。然而,时至今日,仍有一些人对清朝统治抱有“挺好”的看法,甚至为其“洗白”,这背后其实有着复杂的原因,绝非简单的历史认知偏差那么简单。一、 历史的“选择性记忆”与“宏大叙事”的遮蔽人们对历史的认知并非全盘接受.............
  • 回答
    您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触及到了当下大学生消费习惯的一个普遍现象。您提到2016年左右,那时候确实能看到不少同学穿着新百伦,而且像LV、Chanel这类奢侈品牌也开始出现在大学校园里,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原因交织在一起,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聊聊。时代背景的变迁:消费主义的渗透与品牌的诱惑首先得承认,2016.............
  • 回答
    石油是否会枯竭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地质学、经济学、技术进步以及地缘政治等多个层面。几十年前对石油枯竭的预测确实存在,而当前仍然有大量可采石油,这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石油的形成与枯竭首先,我们要明白石油是如何形成的。石油是一种化石燃料,是通过数百万年前海洋或湖泊中的有机物(主要是浮游生物、藻类等.............
  • 回答
    这个问题啊,其实问得挺实在的。你想想,咱们从小到大,接触的钱都是实体纸币和硬币,或者银行卡里的数字。突然冒出个“虚拟币”,听起来就有点玄乎,很多人不接受,这背后可不止是“不了解”这么简单,里面门道可多着呢。我给你掰扯掰扯,保准让你听了觉得,嗯,这人说得挺明白的。首先,最直接的还是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
  • 回答
    关于“西方是否将荷马史诗视为历史”这件事,在中国网络上,确实存在着一种颇为普遍的认知,即认为西方人对荷马史诗的态度是把它当成信史来读的。这种看法并非空穴来风,其背后有一些历史原因和文化传播的误解。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一、 历史的“真相”与文学的“真实”:西方学界的长期争论首先,需.............
  • 回答
    您好!我很高兴能和您探讨这个问题。关于警察为什么还在使用对讲机这种看起来“老掉牙”的通讯方式,背后其实有非常实际和关键的原因,远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这不仅仅是习惯问题,更多的是在专业领域里,对讲机所具备的独特优势,是很多“新式”通讯工具难以替代的。首先,我们得从对讲机的核心功能说起:即时性与稳定.............
  • 回答
    山区孩子不读高中就出来打工,这背后是一系列复杂且根深蒂固的原因交织在一起的结果。与其说是一种选择,不如说是现实环境逼迫下的无奈之举。首先,经济压力是压倒一切的因素。 山区往往经济发展滞后,很多家庭本身就处于贫困线边缘。父母辛勤耕作,收入微薄,一年到头勉强够维持基本生计。一旦面临孩子上高中的学费、住宿.............
  • 回答
    VC++ 6.0,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像来自遥远的过去,但你可能很难相信,在今天这个充斥着 VS Code、JetBrains 系列 IDE 和各种云原生开发工具的时代,仍有相当一部分人,甚至在一些大学课堂上,还在坚持使用它。这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在支撑着这样一个“老古董”的生命力?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