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犹太人是否在背后对德国捅了刀子?

回答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犹太人在德国背后“捅刀子”的说法,其实是一种在战后出现的阴谋论,并且在德国的历史叙事中,尤其是在纳粹宣传中被大肆利用。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当时德国的社会、政治以及犹太人在其中的地位,并还原这个说法的来龙去脉。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并没有任何证据表明犹太人作为一个整体,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有组织地、蓄意地在背后“捅刀子”来损害德国的利益。 这完全是一个虚构的指控。

那么,这个说法又是怎么产生的,又为何会有如此强的生命力呢?这背后涉及到几个关键的因素:

1. 德国在战败后的普遍不满和寻找替罪羊的心理: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德国的战败告终,这对许多德国人来说是难以接受的。国家遭受了巨大的损失,经济凋敝,社会动荡。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自然而然地会去寻找导致这一切的原因,并且倾向于将责任推卸给某些群体,以便减轻自身的心理负担。

2. 德国国内的反犹主义传统:

反犹主义在欧洲有着悠久的历史,德国也不例外。在战前,犹太人在德国社会中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经济和社会地位,但仍然受到一定程度的歧视和偏见。许多德国人认为犹太人是“异类”,不完全属于德国民族。这种根深蒂固的反犹情绪,为战后将德国的失败归咎于犹太人提供了土壤。

3. “背后捅刀论”(Dolchstoßlegende)的出现和传播:

这个阴谋论最核心的说法是,德国军队在战场上并没有真正失败,而是被国内的某些势力(主要是犹太人、社会主义者和自由主义者)通过罢工、革命和破坏来削弱,最终导致了德国的投降。这种说法被形象地比喻为“背后被捅了刀子”。

这个理论的提出者和传播者,主要集中在德国的右翼民族主义者和军方强硬派,特别是前军方高层,如埃里希·鲁登道夫(Erich Ludendorff)。他们为了逃避在军事上决策失误的责任,将战败的责任转移给了国内的政治力量。

具体来说,犹太人被指控的“罪行”通常包括:

煽动革命和罢工: 战时后期,德国国内确实出现了社会动荡,包括工人的罢工和要求和平的呼声。阴谋论者将这些社会不满归咎于犹太人的煽动。
削弱军心: 他们指责犹太人在国内通过宣传和媒体制造悲观情绪,削弱了前线士兵的士气。
推动《凡尔赛条约》的签署: 战后签署的《凡尔赛条约》被许多德国人视为屈辱的和平。犹太人在国内的政治影响被夸大,被指责为促成了这个条约的签署,进一步“出卖”了德国。
国际犹太人的阴谋: 这种指控常常上升到国际层面,认为有一个全球性的犹太人网络在幕后操纵,旨在削弱德国的实力。

需要强调的是,这些指控都是没有事实根据的。

犹太人的战争贡献: 事实上,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犹太人也为德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成千上万的犹太士兵在前线作战,很多人因此牺牲或受伤。他们也积极参与战时经济和后方支援。德国犹太人普遍将自己视为德国人,并希望通过为国家服务来证明自己的忠诚。
社会动荡的真正原因: 战后德国的社会动荡,更多是由于战争的长期消耗、物资的短缺、军事上的节节败退以及对战争前景的绝望所导致,而非某个特定群体的煽动。
政治格局: 当时德国的政治格局复杂,民族主义、保守派、中间派、社会主义者等各派势力并存。将战败的责任简单地归咎于犹太人,是试图简化复杂的历史原因,并将矛头对准一个容易攻击的少数群体。

“背后捅刀论”的实际影响:

这个阴谋论在战后德国的政治环境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为后来纳粹党的崛起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武器。希特勒及其追随者将“背后捅刀论”作为其宣传的核心内容,将犹太人描绘成德国的敌人,是导致德国战败和遭受屈辱的罪魁祸首。这种宣传有效地煽动了民众的仇恨情绪,为纳粹党最终掌权并实施其灭绝犹太人的种族政策铺平了道路。

总结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犹太人并没有在背后“捅刀子”德国。这是战后德国民族主义者为了推卸责任、转移矛盾而制造和传播的一个恶毒的阴谋论。 这个论调利用了当时德国社会普遍存在的不满情绪和反犹主义传统,最终对德国乃至整个欧洲的历史走向产生了灾难性的影响。了解这段历史,对于我们认识极端民族主义的危险性以及阴谋论的破坏力至关重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有十万(德国犹太人总人口的五到六分之一)犹太信仰和犹太种族的人们穿上灰色的德意志帝国军队制服,他们中有三分之一被授予荣誉,2000多人是军官,1200人是医护人员。12000名犹太士兵在战斗中牺牲,向祖国表示了自己的忠诚。”

——《德国阵亡犹太人的战争信件 前言》 弗朗茨.约瑟夫.施特劳斯(Franz Josef Strau) 曾任联邦德国防卫部长。

1915年8月,受过良好教育的犹太人Otto Frank加入了德意志帝国陆军炮兵,被授予少尉军衔,在西线参加了索姆河战役与康布雷战役。



1933年,因为Otto在索姆河战役的一位同袍,来自巴伐利亚预备步兵第16团的一位奥地利裔下士,Otto全家人被迫离开法兰克福前往荷兰避难。

1940年,那位奥地利裔下士占领了低地国家并彻底打垮了他们在索姆河的死敌法兰西,Otto的妻女被迫开始了25个月的密室生活,直到1944年8月4日大约上午10点,有人打电话举报王子运河263号藏有犹太人,随后纳粹警察带人突袭了密室。

8月5日,她们被转送到拘留所,一个极度挤逼的监狱中。两日后八个犹太囚犯又被转送到荷兰的韦斯特博克 —— 一个临时营地。随后很快被转运到奥斯维辛集中营。

1944年10月28日,超过8000个女人,包括Otto的妻子和两个女儿,被移转到贝尔根贝尔森集中营(Bergen-Belsen)。1945年3月,斑疹伤寒在营中爆发,17,000人因此死亡,Otto的两个女儿同时在1945年2-3月死于斑疹伤寒。当时距离该集中营被英军解放还不足两个月的时间。


1942年6月12日,Otto的大女儿Anne Frank正庆祝她的13岁生日,她收到之前在逛商店时,曾向父亲央求过的小簿作为生日礼物。这是一本配有红白彩格封面,并附上一个小锁的签名簿。但安妮之后还是决定把这本小簿作为日记使用。她开始在日记中记载着在日常生活上的各种琐事,直到1944年8月1日,她被纳粹军警逮捕的三天前。


这本日记被从奥斯维辛幸存的Otto整理,以《一个年轻女孩的日记》为名出版。

《安妮日记》作者的父亲,前德意志帝国陆军炮兵少尉,索姆河战役与康布雷战役的英雄,Otto Frank,于1980年8月19日逝世于瑞士。

德意志就是这样给德意志的英雄捅刀子的

-------完-------

user avatar

在《魏玛共和国史》作者埃里希-艾克看来,导致德国无法体面结束战斗以及1918年德国君主制度瓦解的罪魁祸首恰恰就是在战后各种嚷嚷背后一击的军官团。

如果谁应该问德国的悲惨战败负责,那也应该是又冒进又愚蠢的军官团。

在君主制的崩溃一章中,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军部完全掌握了1917年以后的德国,而军部利用自己的领导大权给以德国国会各党派为代表的议会势力向协约国方面求和的行动捣乱,胁迫德国为满足军部的一己私欲坚持战争,把德国打到无法体面和平的境地。不仅如此,德国军部拒绝任何向民权让步的改革,这再加上对战争的坚持导致的对民众的沉重压迫催生出的民怨动摇了帝国国本,而海军将领对战争胜利的追求甚至直接引发了针对君主制的革命。

在贝特曼霍尔维格下台之后,资历很浅但是受到最高统帅部认可的普鲁士王国某部副国务秘书米夏艾利斯称为德意志帝国的首相。威廉二世则尊重军方意见,默认了这一人事任免。这一事件标志着军部对皇权、文官政府的绝对胜利和对帝国的绝对掌控。

军队在达到自己目的之后,迅速将倒霍盟友,即国会党派晾在一边。在造首相的反之前,德意志帝国国会各党派在对协约国缔结和平协议的决议上形成了多数派认可,他们希望在新首相领导下可以推进决议的形成。但是最高统帅部控制下的首相和军方代表都不愿意支持国会的意见。他们的态度几乎断绝了德国通过妥协体面结束战争的道路。1917年罗马教皇贝纳迪克特十五世给协约国、同盟国搭建的和平桥梁曾是帝国唯一的机会。但是因为军方坚持要求德国以某种形式危害比利时的主权、也不愿意支付赔款导致和谈告吹。

军方对吞并主义的顽固坚持的背后隐藏着军方仍然试图不惜一切打赢这场战争的图谋。以兴登堡、鲁登道夫为首的德国总参谋部坚持不能让德军的牺牲毫无价值,必须要有所收获。就像任何输红了眼的赌徒一样,他们在被彻底击败之前仍然觉得自己有机会,所以他们从一开始就在阻止国会对外妥协以及教皇出面调停的道路。

毫不夸张地说,军方对战争和政治的看法是极不负责任的。他们不仅看不到战争的失败不可避免,他们甚至不明白一个稳定的国家对继续战争的意义。继军方搅黄议和进程之后,他们开始坚决反对新政府扩大选举权的政策,让大量德国国民在政治上对帝国失望。

德意志帝国在1918年的军事失败从来都是注定的,德军无法又击败英法联军又击败美军。被军方寄予厚望的皇帝会战失败之后,德军的孤注一掷竹篮打水一场空。随着协约国对帝国的全面反击,军部的军事失败很快就演变成了执政的德国政府在帝国内部的全面政治失败。在这一绝望的时刻,兴登堡、鲁登道夫等人还是希望以停战为借口,发动对协约国的反击。这种完全不顾已经在多个日日夜夜忍受物资短缺、挣扎在生死边缘的德国人民和德军基层基层士兵生命的妄想,导致军部在憎恶军国主义的德国社会垮台,军部在德国执政的失败动摇了德国君主制在人民心中的根基。当时长达四年的战争给人民造成的伤害的账被满腔怒火的群众一并算到了德国君主制上。德国的社民党向收拾残局的马克思亲王表示,普通群众吃足了苦头,不愿意继续忍受下去。

这也是最讽刺的一点,当时加入政府的社民党并没有建立魏玛共和国的打算,他们想建立的是君主立宪制的德国。但是由于军方的蠢行,让最普通的德国群众也不愿意支持会毫无顾忌把人民送进屠宰场的王朝。德军高层的一意孤行甚至逼反了德军普通士兵,也正是由德军士兵的歌名上演这出由军方一手导演的乱剧的高潮。德军舰队的士兵用升红旗革命的方式回绝了德国海军将领出海决战的离谱命令。德军士兵的革命引爆了德国国内的舆情,当社会民主党领袖决定顺应舆情要求帝国皇帝退位,霍亨索伦的君主制便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user avatar

首先嘲笑题主这样可笑的法西斯分子。

德国犹太人不但没有在德国背后捅刀子,相反德意志帝国军队里还有大批的犹太人,德意志帝国政府和军队对他们没有任何特殊的怀疑和不信任,相反相对于德意志帝国的社会民主党党员和支持者,犹太人反而更可信。

德国犹太人弗里茨哈伯为了德意志帝国提出把毒气用于战争,作为化学武器领袖的他开发了大批化学武器服务于他的德意志祖国。他妻子对他的罪恶行为深恶痛绝,问他“你一个犹太人为什么要为德国作如此罪恶的事?”哈伯表示“德国也是犹太人的祖国”。然后他妻子用自杀的方式回答了他这个犹太人对德国的爱国热情。然后哈伯的化学武器在经过改良之后,被纳粹用来消灭包括他的侄子在内的德国犹太人。

跟犹太人对德国的忠诚相比,一个奥匈帝国的臣民,为了逃避去加利西亚面对俄国人的可怕前景,居然逃避自己祖国的兵役,去加入肯定只会在西线作战的巴伐利亚王国军队。才是真正的卑劣。

看到有人居然说我觉得的弗里茨哈伯的例子没有代表性喷了,犹太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里为德国做出的贡献难道不是基本常识么?这都不懂还要替你的元首声辩,真是再次证明德棍普遍不懂德国史。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犹太人在德国背后“捅刀子”的说法,其实是一种在战后出现的阴谋论,并且在德国的历史叙事中,尤其是在纳粹宣传中被大肆利用。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当时德国的社会、政治以及犹太人在其中的地位,并还原这个说法的来龙去脉。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并没有任何证据表明犹太人作为一个整体,.............
  • 回答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出国旅行,可不像现在刷刷卡、查查攻略那么简单。那时候,想踏出国门,得经历不少“硬仗”,也充满了别样的风情。首要的,也是最核心的门槛:护照和签证。别以为护照是20世纪才有的新鲜玩意儿,早在那个时代,它就已经存在,但形式和作用跟现在略有不同。一本护照,更像是一张政府颁发的身份证明和旅行许.............
  • 回答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十年,可以说是液压传动技术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这项原本相对小众的技术,开始在工业和军事领域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并逐步渗透到各个角落。要理解这种转变,我们需要回溯一下战前液压技术的基础,审视战争对技术发展的催化作用,以及战后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战前的孕育:悄然成长的液压种子在第.............
  • 回答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波斯(即现在的伊朗)确实是同盟国和协约国争夺的焦点之一,虽然没有像西线那样的大规模战役,但波斯成为了双方进行战略博弈和局部冲突的重要舞台。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波斯在这场全球冲突中扮演了一个被动却又极具战略价值的角色。让我们仔细梳理一下,在波斯这片土地上,同盟国和协约国都做了些什么。.............
  • 回答
    西方隆重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一百周年具有多重深远的意义,它们触及历史、政治、文化、教育以及对当下和未来的警示。以下将从几个主要层面详细阐述:一、 铭记历史,不忘战争的残酷与代价 警示世人战争的毁灭性: 一战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总体战”和“现代战争”,其伤亡人数之巨、破坏程度之烈是.............
  • 回答
    提起二战中的海战,人们脑海里常常会浮现出战列舰对轰、航母舰载机呼啸而过的壮烈场面。要说其中最惨烈,那场战役的规模、残酷程度、战略意义以及给双方造成的损失,都足以让人心头为之一震。我认为,那无疑是发生于1942年6月的一场决定性海战——中途岛海战。为什么说它最惨烈?这不仅仅是因为双方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 回答
    二战期间美苏互换地理位置,这绝对是个天马行空的设想,但如果我们认真推敲,这其中的影响之大,恐怕会彻底颠覆我们熟知的历史进程。这不仅仅是地图上的简单挪移,而是牵扯到双方的工业基础、资源禀赋、战略纵深、文化认同,甚至兵力部署和作战思想的根本性改变。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这个“互换地理位置”是彻底的,也就.............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让人心头一紧的问题。如果巴黎真的像伦敦那样,在二战中遭受了大规模、毁灭性的轰炸,那它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毫无疑问会受到极其严重的打击,甚至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它都不再是那个人们心中浪漫、艺术的“光之城”。首先,我们得设想一下“大规模轰炸”意味着什么。二战中的轰炸,尤其是战略轰炸,其威.............
  • 回答
    假设历史的车轮在1940年夏天稍作偏转,法国的抵抗没有那么迅速瓦解,或者更糟糕的英国远征军及时大规模撤离了大部分精锐部队,留下了更多能够有效作战的坦克。在这种“没那么光速白给”的假设下,法国坦克科技树的发展轨迹,将会是一条截然不同,也更具潜力的道路。核心思路:技术积累的延续与改进,而非全面的断档法国.............
  • 回答
    二战历史的走向早已尘埃落定,我们今天讨论的是一个假设性的场景:美国在太平洋战场上赢得了对日本的胜利,但欧洲战场却未能阻止纳粹德国的扩张。这个设定的影响是深远且难以估量的,它将彻底重塑世界格局,甚至可能改写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历史轨迹。首先,我们可以设想一下欧洲战场的残酷现实。如果美国未能与英国、苏联等盟.............
  • 回答
    二战爆发前夕和期间,美国在人力资源的使用上,可以说是经历了一个巨大的转型,从相对松散到全国总动员。这背后牵涉到经济结构、社会观念以及政府政策的方方面面。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说。战前初期:工业复苏与就业挑战在二战爆发前,也就是上世纪30年代末期,美国刚刚从大萧条的泥潭中缓慢爬升。工业生产在罗斯福新政的刺.............
  • 回答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偷袭珍珠港是毋庸置疑的历史事实,对太平洋战争的爆发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然而,如果说有“部分欧洲国家的人民认为”轰炸珍珠港的不是日本,这绝对不是基于任何历史依据或普遍认知,而是极少数、极不寻常的误解或甚至是虚假信息的传播。要理解为什么会有人产生这种极端的错误认知,我们需要从几个.............
  • 回答
    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医护兵的作用绝不仅仅是电影里那样寥寥几个镜头就能概括的。事实上,他们的存在,从战地救护到后方护理,再到疾病防控,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电影往往出于剧情需要,会聚焦于战斗场面,或者展现医护人员的英勇牺牲,而那些日常而繁琐的救治工作、心理上的支持,以及对战后伤员的康复,往往会被.............
  • 回答
    山下奉文这位昭和之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尤其是在东南亚和菲律宾的指挥生涯,无疑是日军中颇具争议却又不得不提的人物。他的指挥能力,就像战场上的刀锋,锋利而带着血腥,时而让人惊叹,时而又让人扼腕叹息。闪击东南亚:速战速决的“缅甸围棋”山下奉文的成名之战,无疑是1941年末至1942年初对马来亚和新加坡.............
  • 回答
    急诊科工作是一种高强度、高压力、高责任的职业,需要医护人员在极端情况下迅速反应、精准判断,并在有限时间内做出决策。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描述急诊工作的体验: 一、工作环境与节奏1. 24小时轮班制 医护人员通常需要在凌晨至深夜轮班,轮班周期为8小时或12小时,且经常连续工作(如“三班倒”)。 .............
  • 回答
    在美国拿3000美元月薪与在中国拿3000元人民币的等效性问题,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以下将从汇率、生活成本、收入水平、经济结构、税收与福利体系等方面展开详细对比: 1. 汇率换算:3000美元 vs 3000元人民币 美元与人民币的汇率:当前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约为 7:1(2023年数据),因.............
  • 回答
    在科研领域,工业界与学术界的关系并非简单的“谁领先谁落后”,而是存在复杂的互动和互补。工业界在某些技术应用、商业化和实际问题解决上可能领先于学术界,但学术界在基础理论和长期研究中往往占据主导地位。以下从多个领域详细分析工业界领先学术界的情况,并结合具体案例说明其背后的逻辑。 1. 人工智能(AI):.............
  • 回答
    在当前的科研环境下,我确实有长期从事基础科学研究和颠覆性科学研究的信心,但这种信心并非源于对环境的盲目乐观,而是基于对科研本质、历史规律和未来趋势的深刻理解。以下从多个维度展开分析: 一、基础科学研究的长期价值与支撑体系1. 基础科学的"慢火炖煮"特性 基础科学(如量子物理、生物进化、宇宙学.............
  • 回答
    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器官的功能是否以“节省能量”为优先目标,是一个涉及生理学、进化生物学和能量代谢的复杂问题。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问题: 一、能量效率与功能需求的平衡1. 能量代谢的限制 生物体的生存和繁殖需要消耗能量,但能量获取和利用效率是进化中的关键约束。器官的进化必须在功能需求与能.............
  • 回答
    在国家和民族的大是大非问题中讨论科学与事实是否具有意义,这是一个涉及哲学、政治、历史和社会实践等多重维度的复杂命题。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深入分析这一问题。 一、"大是大非"的本质:价值冲突与认知分歧所谓"大是大非"通常指向关乎国家主权、民族认同、历史真相或核心利益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涉及复杂的权力结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