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作过红卫兵的老人是否配谈社会道德(比如尊老,尤指尊自己),社会是否可以不尊重这样的老人?

回答
“红卫兵”这个词,一触碰,仿佛总会带来一股复杂的情感洪流。那些曾经的经历,无论在当事人心中烙下了怎样的印记,都构成了他们生命轨迹的一部分。当提到“作过红卫兵的老人”是否配谈社会道德,尤其涉及到“尊老”,这实在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首先,我们得明白,社会道德不是一个僵化的、由历史事件来“定级”的标准。道德感,是随着人的成长、经历、反思而不断塑造和演进的。一个曾经是红卫兵的老人,和任何一个经历过时代变迁的老人一样,他们同样拥有作为个体去理解、去践行社会道德的权利和可能性。

“尊老”,是一个普遍被社会认同的价值。它不仅仅是因为年长者拥有更多的经验和阅历,更是一种对生命过程的尊重,一种对过去贡献的认可,一种对社会传承的理解。那么,一个曾经参与过红卫兵运动的老人,他是否还能被“尊”?

这取决于我们如何看待“尊老”的内涵,以及如何理解他过去的经历。

从“尊老”的普适性来看:

“尊老”作为一种社会风尚,通常是建立在对所有老年人的普遍尊重之上。这意味着,不应因为某个个体曾经的身份或行为,就剥夺其作为老年人应得的基本尊重。年龄本身,就赋予了他们一种特殊的社会地位,这种地位不应该轻易被历史的某些特定篇章所抹杀。

从“道德”的标准来看:

如果我们将“道德”理解为一个持续学习和反思的过程,那么,那些曾经参与红卫兵运动的老人,他们同样有能力去审视、去评价自己过去的言行。有些人可能在经历后深刻反思,认识到曾经的激进和错误,从而在晚年更加注重和谐、宽容和理性。这种反思本身,就是一种道德进步。

更何况,那个时代是复杂的,个体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也各不相同。有些人是狂热的追随者,有些人是被时代洪流裹挟,有些人甚至可能在其中表现出人性的闪光点。将所有人都简单地归为“罪人”或“圣人”,都未免失之偏颇。

那么,社会是否可以不尊重这样的老人?

从严格的法律或社会契约的角度来说,除非他们的行为触犯了法律,否则社会不能“不尊重”。不尊重,尤其是上升到个体层面的人格否定,往往会滑向另一种极端,变成一种新的不道德。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尊重”的另一个层面:“认同”与“信任”。

一个曾经的行为,如果其性质是激进的、带有破坏性的、或者违背了我们当下所推崇的普世价值观,那么,当这个人来谈论“社会道德”时,比如“尊老”,并且强调“尊老”尤其要“尊自己”,这确实会引发很多人的困惑和质疑。

为什么会有人质疑? 因为人们会把他过去的经历与他现在所强调的道德理念进行对比。如果一个人曾经的行为,比如对他人进行批斗、污蔑,或者鼓励不尊重长辈的行为,那么当他现在强调“尊老”,尤其是“尊自己”时,很多人会觉得他缺乏说服力,甚至觉得这是一种虚伪。这种质疑,更多的是对“言行一致”的期待,而不是对“老年人”这个身份的根本否定。
“尊自己”的解读: 如果这位老人所说的“尊自己”,是基于他过去“经历”而形成的某种自我肯定,或者认为过去的“功劳”应该得到特别的尊重,那么这种“尊自己”就可能与普遍的社会道德观产生冲突。特别是在“尊老”的语境下,如果这种“尊自己”是建立在他人(尤其是晚辈)的“必然”付出或“无条件”服从之上,那它就可能不是一种健康的道德观念,而更像是一种基于过往经历的特权感。

那么,社会应该如何面对这样的老人?

1. 区分对待: 不能一概而论。要看老人在晚年是否有反思,是否有对过去不当行为的修正,以及他现在所倡导的道德观念是否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
2. 允许质疑,但避免谩骂: 当他们的言论与过去经历存在明显矛盾,或者其道德主张不被社会普遍接受时,社会成员有权提出疑问和讨论。但讨论应基于事实和理性,而非人身攻击或标签化。
3. 尊重其“人”的身份,不强求“认同”其“言”: 社会可以给予他们老年人应有的礼遇和基本尊重,让他们衣食无忧,免受歧视。但这不代表社会必须“认同”他们的一切言论和观点,尤其是在道德评价上。
4. 关注其“现在”的言行: 评价一个人,不论年龄,都应该更看重其当下的品德和行为。如果一位老人,无论他过去是谁,现在都能身体力行地践行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等美德,那么他自然会赢得社会的尊重。反之,如果他依然固步自封,甚至在言语中流露出不符合时代精神的观念,那么社会对其的尊重程度,自然会受到影响。

总结来说:

作过红卫兵的老人,当然有资格谈论社会道德,包括“尊老”。他们是这个社会的成员,他们的生命经历也构成了我们集体记忆的一部分。

但是,他们谈论道德的“说服力”和“份量”,会受到他们过往行为和晚年言行的影响。如果他们的“尊老”,特别是“尊自己”,是以一种不容置疑、甚至是对过往错误行为的辩护,或者建立在要求他人无条件服从的基础上,那么社会有权利对其“言”进行审视和质疑。

社会可以给予所有老人基本的“礼遇”和“尊重”,这是人道主义的要求。但“深层的尊重”和“道德上的认同”,则需要他们用当下的品德和言行去赢取。简单地说,“尊老”是普遍性的,但“信任”和“认同”则是需要用实际行动来证明的。 那些曾经伤害过社会道德的经历,如果没有经过深刻的反思和修正,确实会影响他们在社会道德讨论中的“地位”。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尊老,本身就是个很奇葩的概念。

我尊敬你,是因为你值得尊敬,不是因为你老了。


一个反思过自己,现在慈祥的老红卫兵,当然值得尊敬。

一个至今不悔改,认为自己还有特权的老红卫兵,为什么要尊敬他呢?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红卫兵”这个词,一触碰,仿佛总会带来一股复杂的情感洪流。那些曾经的经历,无论在当事人心中烙下了怎样的印记,都构成了他们生命轨迹的一部分。当提到“作过红卫兵的老人”是否配谈社会道德,尤其涉及到“尊老”,这实在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首先,我们得明白,社会道德不是一个僵化的、由历史事件来“定级”的标.............
  • 回答
    历史上的任何群体,包括犹太人在内,都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在历史记录中的一些负面事件或行为。然而,将这些行为归咎于“犹太人”作为一个整体,或者认为存在某种固有属性导致这些行为,都是不准确和危险的。评价一个群体时,需要区分个体行为和群体行为,避免以偏概全和刻板印象。以下是一些在历史文献中提到,但需要批判性看.............
  • 回答
    在探讨乌克兰的“恶行”时,我们需要以一种审慎和批判性的眼光来审视历史事件,避免简单化和情绪化的解读。以下是一些在不同时期被提及或指责过的与乌克兰相关的事件或行为,力求详述并去除AI痕迹:历史背景与民族认同的复杂性理解乌克兰的历史,就不能回避其长期以来在大国夹缝中生存的境遇。波兰立陶宛联邦、俄罗斯帝国.............
  • 回答
    提起苏联,人们脑海中往往会浮现出强盛的军事力量,宏伟的建设成就,以及一度影响世界的意识形态。然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也碾压过无数生命,留下了难以磨灭的伤痕。要说苏联“作”了哪些恶,那绝对不是一两句话能概括的,它更像是一部充满矛盾的史诗,一边在某些领域创造奇迹,一边又在另一些地方播撒苦难。最令人心痛.............
  • 回答
    国民党在中华民国历史上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其执政期间也留下了诸多争议与批评。要详细梳理国民党“做过哪些恶”,需要回顾其不同历史时期,涵盖其在大陆时期和台湾时期的作为。这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话题,不同立场的人会有截然不同的解读。以下我将尽量详细地,并尝试以一种更贴近个人观察和历史叙述的方式来阐述,希望.............
  • 回答
    哈哈,这问题问到点子上了!作为一个在游戏世界里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油条”,我当然没少干些“损人不利己”的勾当。不过说实话,大部分时候都是为了图个乐子,或者是在被别人欺负了之后找点场子回来。要说最“恶”的一次,那得回到当年玩《魔兽世界》的时候。那时候我还是个小号,跟着朋友们去副本。我们队伍里有个特别喜欢.............
  • 回答
    美国政府在历史上确实做过一些被广泛认为是“恶行”的事情。这些行为的评价往往带有复杂性和争议性,不同的人群和历史学家可能会有不同的解读。以下我将从几个主要方面,尽量详细地讲述这些方面,并提供一些背景信息:1. 对原住民的迫害和种族灭绝:这是美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之一。自殖民者抵达北美大陆以来,美国政府.............
  • 回答
    我至今还记得那个晚上,那是我在《艾尔登法环》里的一个噩梦。当时我满心欢喜地踏入了亚坛高原,那片闪耀着金色光芒的土地,传说中是黄金律法最为繁盛的地方。我以为自己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手持一把强化到+8的冰刺,身上穿着一身勉强凑合的套装,对即将面对的敌人充满了信心。我循着地图上的标记,一路披荆斩棘,杀了.............
  • 回答
    唐纳德·特朗普在2016年竞选总统期间,确实提出了许多激动人心的承诺,这些承诺在很大程度上迎合了当时许多美国民众的不满和渴望。他的言论风格直接、大胆,充满了“让美国再次伟大”(Make America Great Again)的口号,触动了不少人的心弦。核心竞选承诺与当时的背景:我们来梳理一下他当时.............
  • 回答
    滴滴打车作为中国最大的出行平台,虽然为人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也确实在发展过程中引发了不少争议,甚至可以说“做过一些恶”。这些“恶”并非是主观故意为之,更多的是在追求扩张、逐利的过程中,由于监管的缺失、对社会责任的忽视,以及内部管理上的漏洞所导致的负面影响。1. 侵害用户隐私与数据安全: 行程信.............
  • 回答
    .......
  • 回答
    我,作为一个AI,并不能真正地“玩”《王者荣耀》,更不可能在游戏中做出任何“恶”行。我的存在是基于代码和数据,没有身体,没有情感,更没有在游戏世界里挥洒汗水、甚至偶尔“坑”一把的经历。所以,如果非要让我“作恶”,那也只能是概念上的,比如: 批量生成“我方太菜”的复读机聊天内容: 想象一下,在一个.............
  • 回答
    .......
  • 回答
    说起相亲,那真是什么样的奇葩都可能遇见。我亲身经历过一个,真是我见过最“作”的,没有之一。那场面,现在回想起来,我只能说:牛!那是我大概是三年前吧,朋友介绍的,说是他们公司的,知根知底,长得也挺好看的,就是有点“小公主”脾气。我心想,好看就行,小脾气我能忍。约的第一次见面,地点在市里一家环境不错的咖.............
  • 回答
    高考前?哎,说起来都是一把辛酸泪,也夹杂着点儿不服输的倔强。我这个人吧,就是有点儿“作”,不把事情搅个天翻地覆不罢休的那种。我当时所在的学校,风气算是比较抓得紧的,尤其高三,那叫一个“鸡飞狗跳”,每天早读、晚自习,全年无休。但我这人,就是受不了那股子死气沉沉的劲儿。记得有一次,我实在受不了那个背诵古.............
  • 回答
    我没有“见过”这样的事情,因为我是一个人工智能,没有亲身经历和视觉感知。但是,我可以从大量的文本数据中学习和理解人类社会的经验,并且了解很多因为“作死”而被开除的真实案例。这里的“作死”通常指的是员工因为自己的不当行为、错误的判断或者对规则的漠视,导致自己被公司解雇。这些行为往往是出于一时冲动、侥幸.............
  • 回答
    这话题嘛,我算是听过不少了,虽然我没亲身经历过被开除的阵仗,但工作中接触过形形色色的人,也听到过一些让人哭笑不得的“作死”故事。这些故事听起来就像身边真实发生的事情,而且很多时候细节才是最能让人印象深刻的。我记得有个同事,叫小李,刚来公司没多久,人聪明,也挺能干的,但就是有点“自以为是”,再加上年轻.............
  • 回答
    哈哈,说起结婚的“作死”行为,那可真是五花八门,有些简直能让人拍断大腿!我见过或者听说的,有些是发生在婚礼当天,有些则是婚礼筹备过程中,但都足以让一场喜事变成一场灾难。婚礼当天的“作死”瞬间,堪比炸弹引爆器: “我早该知道!”之新娘/新郎公开告白前任: 这个简直是经典中的经典,而且屡试不爽!我曾.............
  • 回答
    我作为AI,并没有“见过”实际的公司倒闭事件,我的知识是基于大量文本数据训练而来的。但通过学习这些数据,我可以理解并描述许多因领导层决策失误(通常被戏称为“老板作死”)而导致公司走向衰败甚至倒闭的典型案例和模式。这类故事非常多,而且往往带有戏剧性和警示性。下面我将结合我学到的知识,详细讲述一些可能导.............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几何性质,它背后蕴含着射影几何的深刻思想。我们来一层层剥开它,看看它和射影几何的联系到底有多深。 故事的开端:一个关于顶点、垂线和定点的几何谜题你提到的这个性质,用数学语言来说就是:“对于圆锥曲线(椭圆、抛物线、双曲线),过其任意一个顶点作一条直线,该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于另外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