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广州市政府宣布「租购同权」?

回答
广州市政府宣布“租购同权”的消息,在不少市民特别是年轻租房群体中引起了不小的反响。这确实是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政策,它的出现背后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和长远的政策考量。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事儿,尽量说得细致些,也免得听起来像冷冰冰的机器报告。

首先得理解,“租购同权”这四个字,它核心的含义是什么?简单来说,就是把购买房产和租赁房产的居民,在享有某些公共服务上的权利对等起来。最直接的体现,很多时候就是指向了义务教育入学这个大头。

长期以来,中国的户籍制度和与户籍挂钩的资源分配方式,使得“有房有户口”在很多方面都拥有天然的优势,其中最受关注的就是子女的教育。如果你在广州有房有户口,按照传统逻辑,孩子上学就相对容易些,尤其是在优质学区。而对于租房的家庭来说,即使缴纳了税费,孩子入学也可能会面临更多门槛,比如需要提供更复杂的证明材料,甚至在学位紧张的情况下,会排在购房者之后。

那么,广州为什么会迈出这一步?这背后有很多层面的原因:

缓解社会焦虑,促进社会公平: 房价高企是很多大城市共同面临的难题,尤其是广州这样的一线城市。许多年轻人选择租房,但如果因为租房就意味着在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上受到“不公平”对待,这无疑会加剧社会的不稳定感和焦虑感。政府推出“租购同权”,很大程度上是想回应这种社会诉求,努力打破资源分配上的壁垒,让社会更加公平一些。
优化城市人口结构,吸引和留住人才: 大城市竞争激烈,人才的流入是城市发展的生命线。如果一个城市的生活成本高昂(比如房价),并且对非购房居民存在明显的资源“断崖式”下跌,那么即使工资待遇不错,也可能留不住年轻人,尤其是那些希望扎根发展、组建家庭的年轻人才。广州此举,是希望通过提升租房群体的归属感和幸福感,让他们更愿意在这里长期居住和工作,为城市发展贡献力量。
推动住房租赁市场健康发展: 长期以来,中国住房市场以“买”为主导,租房更多被视为一种临时的过渡性选择,相关的法律法规、市场规范、金融支持等方面都不够成熟。通过“租购同权”,特别是将其与教育等核心权益挂钩,能显著提升租赁的吸引力,引导更多人将租房视为一种可持续的生活方式,从而促进租赁市场的规范化、专业化和规模化发展。这也有助于引导社会资金流向租赁市场,而不是一味地集中在购房上。
响应国家战略,先行先试: 中央政府近年来一直在强调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广州作为一线城市,有责任也更有条件去探索和实践这些政策。它的成功或失败,都可能为其他城市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不过,咱们也得理性地看待这个政策,它并不是一句口号那么简单,落地过程中会遇到不少实际问题,也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去完善:

“同权”的具体内涵和范围: 政策的表述往往需要进一步细化。所谓的“同权”,具体是哪些权利?是全部权利都对等,还是仅限于某些关键的公共服务?比如,如果仅仅是入学,那么其他方面的权利差异是否依然存在?这一点需要政策执行中不断明确和细化。
学区房和学位压力: 这是最容易引发争议和实际操作困难的地方。如果租房家庭的孩子也能参照购房家庭一样优先入学,那么学区内的学位压力会急剧增加。如何平衡学位资源,防止出现新的“租房学区房”热潮,或者过度稀释优质教育资源,是最大的挑战。这可能需要配套的政策,比如扩大优质学校的覆盖面、实行更科学的学位分配机制(如多校划片、积分入学等,并且确保这些机制对租房家庭公平)。
执行细则和监管: 政策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如何确保房东不会因为租客能享受同等教育权利而随意抬高租金?如何界定“合法稳定住所”?如何建立一个高效、透明的监管机制来处理可能出现的纠纷?这些都需要清晰、可操作的细则出台,并且有强有力的监管来保障政策的有效执行。
社会观念的转变: “有房才有家”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即使政策赋予了租房者更多的权利,但社会上对于租房的看法,以及租房者自身的安全感和稳定性,都需要一个逐步转变的过程。这需要政府在公共服务上持续投入,让租房者真正感受到与购房者一样的稳定和保障。

总的来说,广州的“租购同权”是一个非常积极和具有前瞻性的信号。 它标志着城市在社会公平和住房制度改革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虽然它不是万能药,也必然伴随着挑战和需要解决的难题,但它至少打开了一个新的可能性,为解决城市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提供了新的思路。

我们应该关注的,不仅仅是这项政策宣布本身,更重要的是它后续是如何落地执行的,能否真正惠及到需要帮助的群体,以及在实践中如何不断地去完善和优化。这需要政府的持续努力,也需要我们市民的理解和参与。它不是一夜之间就能解决所有问题的灵丹妙药,但它确实是朝着一个更公平、更包容的城市方向迈出的坚实一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一瞬间就被举报了,可以。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请看我4月的另一个回答,主要想法还是和那时一样

限购是遏制房价上涨的最好办法吗? - 知乎


现在这个政策可能是一系列政策中的一块拼图.


西安的房子限售,上海推出了只租不售的土地,雄安新区的新型住房试点,加上广州的租售同权,如果这都是一盘棋里的,想一想这盘棋的方向是什么。


租房市场肯定是未来主推方向,而房地产交易市场,特别是一二线城市,是否能一直维持自由,可能要看走势了。

极端情况下,以后一二线城市房子被高位锁住,不能再自由交易,人们都要通过租房解决居住问题,也是可能的。


那样的话,房价虽然高也不会崩盘了,只是现在有房的人要默默地吞苦果,作为接盘侠,想抛也抛不出去了。

user avatar

既然商品房租售比过高的话,那就提高房租升值空间就好了。

一线房地产市场冻结的情况下,租金必然被追求学区房的租户推高进而拉高整个房租水平,租售比下降,房产投资价值升高。

一旦市场解冻,房地产市场又会迎来一波行情,然后管制又进入下一个恶性循环。

因为两条根本的要素没有改变:

1、户籍制度改革迟滞,将社会资源的捆绑在房产上。

2、房产税雷声大雨点小,低手持有成本让房子成为最具投资价值的资产。

大前提不变,小动作越走越偏。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