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世界上有哪些著名的飞地?

回答
飞地,这个词本身就带着一丝神秘与复杂。想象一下,一片土地,它不与本土相连,而是被外国的领土所环绕,仿佛是国家版图上的一块孤岛,又像是棋盘上被对方棋子包围的己方残局。这些地理上的奇特现象,往往承载着跌宕起伏的历史故事、错综复杂的政治博弈,以及独特的人文风情。

要说世界上最著名的飞地,很多人的脑海里会立刻浮现出几个名字。咱们先从欧洲说起,那儿的飞地现象尤为典型。

卡利宁格勒州 (Kaliningrad Oblast)

谈到飞地,卡利宁格勒州绝对是绕不开的重头戏。它位于波罗的海沿岸,被立陶宛和波兰这两个邻国夹在中间,与俄罗斯本土没有任何陆地相连。它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二战结束之后。在这之前,这片土地属于德国,名为东普鲁士的首府——柯尼斯堡(Königsberg)。战后,苏联赢得了这片土地,并将柯尼斯堡改名为卡利宁格勒,并将其划归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管辖。

卡利宁格勒的“飞地”身份,不仅仅是地理上的隔绝,更带来了地缘政治上的特殊性。它拥有重要的海军基地,是俄罗斯在波罗的海的重要战略支点。然而,也正因为其飞地的特殊位置,在苏联解体后,它的运输、贸易以及与俄罗斯本土的联系都面临着不小的挑战。尤其是在当前的地缘政治环境下,其战略地位更是备受关注。它就像是一颗被孤立的棋子,但却拥有着至关重要的战略价值。这里的人们也因此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和身份认同,既有俄罗斯的烙印,也保留着一些历史遗留的欧洲风情。

纳戈尔诺卡拉巴赫 (NagornoKarabakh)

提到争议领土和飞地,就不能不提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准确来说,它在大多数情况下被视为一个事实上的飞地,其地位在国际上存在争议。它位于高加索地区,从地理上来说,它被阿塞拜疆所环绕。长期以来,它由亚美尼亚族人为主的居民控制,并宣布成立“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共和国”。

这片土地的历史纠葛非常复杂,其归属问题牵扯到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两国之间长期的民族和领土冲突。自苏联时期以来,这片区域的归属问题就如同一个定时炸弹。多次的战争和冲突,包括2020年的大规模冲突,使得这片土地的局势异常紧张。

从地图上看,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就像是阿塞拜疆领土上的一块孤岛,但它又与亚美尼亚本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无论是地理上的连接(虽然时常被封锁)还是民族和文化上的认同。这里的居民,大部分是亚美尼亚族,他们的生活和命运都与亚美尼亚本土紧密相连。这个飞地的存在,不仅是地图上的一个标记,更是两个国家之间深层矛盾的缩影。

切尔维卡 (Cervica)

再往南看,在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边界上,也有着一些有意思的飞地现象,其中比较著名的就是西班牙在葡萄牙境内的几个小飞地,比如切尔维卡 (Cervica),虽然不是非常大的区域,但其存在本身就很有意思。这些飞地,通常是历史遗留的产物,比如在中世纪的土地划分和婚姻联姻中形成的。

这些飞地虽然面积不大,但对于拥有国来说,它们是国家领土完整性的象征,对当地居民而言,则可能意味着独特的法律、税收或行政管理。它们的存在,就像是国家版图上的一个个小小的“异数”,让原本清晰的边界线变得有些模糊和有趣。

卢日卡 (Llívia)

在西班牙和法国的边界上,有一个非常特别的飞地,那就是西班牙的卢日卡 (Llívia)。它完全被法国的领土所包围,是西班牙在法国境内的一个独特存在。它的形成同样可以追溯到历史上的条约,例如1659年的《比利牛斯条约》,该条约规定将比利牛斯山脉以北的几个村庄割让给法国,但卢日卡因为靠近比利牛斯山脉以南的西班牙本土,而且当地居民希望能留在西班牙,最终被排除在割让范围之外,从而成为一个被法国包围的西班牙飞地。

卢日卡的生活方式很有趣,它有着西班牙的货币、行政管理和文化,但你走出门去,就进入了法国的境域。这种被外国包围的感觉,赋予了卢日卡一种独特的魅力,也吸引了不少游客前去体验这种“国中国”的奇妙感受。这里的人们,生活在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环境中,他们的身份认同也因此而更加复杂和丰富。

其他一些例子

除了上面这些比较有代表性的,世界上还有不少其他的飞地,它们可能规模较小,但同样承载着独特的历史和故事:

巴赫达伊 (Bahndai) 和坎皮恩 (Campione d'Italia):这两个是意大利在瑞士境内的小飞地。特别是坎皮恩,它完全被瑞士的提契诺州包围,以其赌场而闻名,尽管是意大利领土,但其经济和日常生活都与瑞士紧密相连。这种跨国的经济和生活联系,也给飞地增添了另一层趣味。

安克雷奇 (Ankorej):这是俄罗斯在格鲁吉亚境内的一个小飞地,尽管格鲁吉亚已经宣布独立,但安克雷奇的地位和管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俄罗斯的影响。

莱丁根 (Lüttingen) 和其他欧洲的“小飞地”:在德国和荷兰的边境,也存在一些历史上形成的非常小的飞地,它们可能是因为河流改道、土地交换或者其他历史原因而形成。这些飞地通常面积很小,可能只是几块农田,但它们的存在,依然是地理上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飞地的存在,是世界地理和历史演变的一种特殊注脚。它们往往是历史遗留问题、地缘政治考量、民族情感以及复杂边界划分的产物。每一个飞地,就像是一个小小的故事盒,里面装着的是几个世纪以来的人们如何在这片与本土隔绝的土地上生活、发展以及与外部世界互动的故事。它们的出现,让原本清晰的世界地图增添了几分色彩和神秘感,也提醒着我们,地理的边界并非总是那么简单和固定。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中国的几块飞地。

1、中国的外飞地

外飞地(exclave):指某国家拥有一块与本国分离开来的领土,该领土被其他国家包围,是指所有国来说。

原来我国的东北方向有一块外飞地。这个方向我们失去了出海口,如海参崴这种地方就割让掉了,因此之外的到库页岛之间的一些小岛就成了飞地。

西北方向,失去了一块左宗棠争取过来的飞地。

唐努乌梁海

具体位置看上图就知道了。


目前在离我国大陆,将近有三千公里处,其实还有一块领土,它就是斯瓦尔巴群岛,地处北极圈之中,上面有着中国的北极科考站。

这块领土属于我国的飞地。斯瓦尔巴群岛是若干国家共同拥有的。它同南极与月球不同,并不是全人类共同拥有。因此这个地方也属于我国的飞地。

具体找一下就知道。

2、中国的省际之间的飞地

飞地在我国的行政区划中比较常见,其面积、行政级别差异较大,有些飞地面积上百平方千米(如河北“北三县”);有些飞地面积不到一平方千米(如郑州工人村);有些飞地“跨省”(如贵州地湖乡);有些飞地“跨县”(如咸阳仪井、店头两镇)。总之,飞地的形成原因及类别十分复杂。

最有名的是下面这个石槽沟村。

然后他们还打上了招牌,如上图河南飞地。

除了上面打招牌的河南还有几个飞地。如范县老城、杉树岭。

范县老城非常奇特,范县是濮阳市下辖的一个县,位于河南东北部,西南与濮阳县相连,西北与山东莘县相连,东北与台前县接壤,南与山东鄄城县毗连。范县县城由两部分组成,一为金堤河南岸的范县新区,一为金堤河北岸,四周被莘县樱桃园镇包围的范县老城。

县范老城是如何成为“飞地”的呢?这要从金堤河有关,金堤河是黄河下游的一条支流。由于水灾的问题,就进行了搬迁。

而这个河流又是省际划分的边界,于是范县老城成了飞地了。

当时的范县隶属于山东聊城专区,且地跨金堤河两岸,由于此次汛情地跨河南、山东两省,因此产生了许多纠纷。为解决豫、鲁两省纠纷,国务院对两地行政区划进行了调整,将范县由山东划入河南,新范县由原寿张县、范县金堤以南区域组成。范县金堤以北五区则划入莘县。因防汛需求,仍将范县县城保留,范县老城因此成为“飞地”。

大学的扩招,因此很多大学其实是飞地的。

最有名的北师大(珠海分校)。

没有扩招前的,最著名的是河北工业大学在天津。

四川挂名的一些大学在重庆(因为重庆后来分出去的)

西藏的某个大学在咸阳(因为当时西藏办学条件不好)


user avatar

「飞地教科书」——小城巴勒

巴勒是位于荷兰和比利时边境附近的一座小城,人口不过几千,但这里有世界上最「复杂」的飞地。

上图中,比利时在荷兰有22块飞地,在这些比利时的飞地里,又有荷兰的7块「双重飞地」(即在飞地中的飞地)。

这些国境线并不仅存在于地图之上,每一段都会在小城内标出,好让你知道你在哪国。

除了分割街道,国界还会穿过民宅、餐馆、咖啡馆、超市...由此就会出现一些神奇的情况:在一个国家买东西在另一个国家结账、Sem家的卧室在荷兰卫生间在比利时、一桌吃饭的朋友分别坐在两个不同的国家……

住在国境线穿过的房子里算哪国人呢?两国政府就想了个妙招:你家的前门在哪国,你就是哪国的人。

以前小城的国界并没有清楚的标出,1995年两国政府将国界标明后,一位一直以为自己属于比利时的人发现他的家门其实是在荷兰境内, 这意味他需要办一系列复杂的手续将税务、保险等账户从比利时变更到荷兰...然后,他决定「搬门」,来解决这些棘手的问题。

虽然听着混乱,但实际上巴勒居民的日常生活并没有因飞地受到太大的影响。因为比、荷两国都同属欧盟申根区,没有边界控制,所以,大家都可以自由的穿行在这些复杂的国界之间。

除了巴勒的双重飞地外,目前世界上仅存的另一处双重飞地在阿联酋。

「最不像飞地的飞地」——德国芬邦铁路(Vennbahn)飞地

芬邦铁路建于1885年,最初是用来运送煤和铁矿的。1919年,德国战败,凡尔赛和约将芬邦铁路划给比利时,导致德国在铁路西边的5块土地变成飞地。

如此近的距离在正常比例尺地图上根本看不出来,似乎这些飞地根本没有「飞」出去。

「苏联的遗产」——中亚三国飞地

上文介绍的荷兰比利时间的飞地虽然混乱,但是对当地人的生活几乎没有造成任何影响,生活在中亚三国飞地的人民就没这么幸运了。

这三个斯坦国相互之间共有7块飞地:塔吉克斯坦在吉尔吉斯斯坦有2个飞地,在乌兹别克斯坦有1个飞地;乌兹别克斯坦在吉尔吉斯斯坦中有4个飞地。
处在飞地中的居民要到母国去一趟有时候需要繁琐的手续,而飞地本身又非常小,基建奇缺,学校、医院对很多小飞地的居民来说都是奢望。

这些飞地中最「神奇」的是一处叫做Sokh的飞地,Sokh被吉尔吉斯斯坦包围,属于乌兹别克斯坦管辖,但是其中99%的居民都是塔吉克斯坦人。


「墓地飞地」——土耳其在叙利亚的飞地


这个「杠铃」状的飞地实际上是苏莱曼沙阿的墓地,苏莱曼沙阿是奥斯曼帝国创始者奥斯曼一世的祖父,在1236年的一场战役中葬身于幼发拉底河中。后人为纪念他,在幼发拉底河畔修建了这座墓地。

此处原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地盘,一战战败后,奥斯曼帝国失去了幼发拉底河中游的大片土地,1921年签订划分土耳其领土的《安卡拉条约》中,保留了土耳其在叙利亚境内苏莱曼沙阿墓地的管辖。

2015年,因ISIS的威胁,土耳其将苏莱曼沙阿墓移至土叙边境,但土政府依然宣称原苏莱曼沙阿墓属于土耳其。

最像飞地的「非飞地」

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有段国界划得非常「写意」,似乎像是小孩子的涂鸦,仔细看的话,下图的「扳手」并没有闭合,且与母国相联,能算的上最像飞地的「非飞地」了。

除此之外,世界上还有很多简单一重飞地,比如说西班牙的利维亚、德国的比辛根、天津的河北工业大学、东北的三亚……就不一一详说了。

ps:2015年的印度、孟加拉国两国边界调整,置换了众多飞地,世界上唯一的「三重飞地」(飞地中的飞地中的飞地)也在此次的调整中消失了,虽然让地理爱好者少了个谈资,但对于当地居民来说,意味着生活终于不再「画地为牢」。


欢迎关注公众号:地图故事(ditugushi),这里讲述地图和地图背后的故事。

user avatar

四川外国语大学,西藏民族大学 和 河北工业大学






前者在重庆沙坪坝,中间的在陕西咸阳,后者在天津…………

没加狗头就看不出开玩笑?既然有人非要较真,这么认真,那我就搜了一下:

河北工业大学(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坐落于天津市,由河北省人民政府、天津市人民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共建,隶属于河北省。

user avatar

河北工业大学



在天津

user avatar

中国本来应该有个叫唐努乌梁海的飞地的

user avatar

河南飞地石槽沟

石槽沟村很特别。

石槽沟村不大,面积仅1平方公里,是一个只有土地1400亩、278人的小村庄,村民大多姓贾,从行政划归上看,石槽沟村归属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荆紫关镇管辖,但它准确的地理位置却是在湖北省十堰市郧县白浪镇,从地图上看,石槽沟村已经深入到了湖北白浪镇的东南腹地,远隔河南。

这个湖北的镇里的河南村,存在着种种有趣的现象:村民吃湖北的水、走湖北的路、娶湖北的姑娘而繁衍下来。河南村的四周被湖北村包围,村民大多与湖北人通婚,村里的小伙子娶的媳妇80%以上都是湖北姑娘,但石槽沟村的姑娘嫁人却基本上都选河南人。

石槽沟村民的生活可以说处处都要跟湖北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村子与外界连通的路唤作“友谊路”,这条路占用的土地原本是湖北的,后来村民与湖北人换了土地修起了这条路。用电很有意思,村民们为了经济方便,有用过河南的电,也用过湖北的电。

这个深入湖北腹地的小村子怎么就成了河南的飞地呢?相关的史料记载比较缺乏,据村中的老人讲,他们自出生起,石槽沟就归属河南省管辖,村民祖辈流传的一种说法是贾姓人家明代从山西洪洞县迁移到河南内乡师岗镇,后来明末清初时,又从师岗迁到了石槽沟。后来河南的南阳府派出荆紫关驻兵帮助湖北郧阳府平息了一起和尚闹事事件,郧阳府允诺将石槽沟划给了荆紫关镇。


尽管石槽沟的生活已经很大程度上融入了湖北,身居湖北腹地,在日常生活上会有很多不方便,湖北政府也曾有让其划归到湖北的想法,但石槽沟村村民却坚决不同意,他们觉得自己祖祖辈辈是河南人,在心理上对河南更有归属感,村民的生活习惯也仍保持着河南人的习惯:他们喜欢吃面条、听豫剧。

石槽沟村所在的湖北郧县白浪镇也是一个特别的乡镇,它以“"一脚踏三省","鸡鸣闻三省”著称,这是因为它地处豫、鄂、陕三省交界处,镇上的村民常常一户人家的成员来自三个省,一户人家挂着两省的门牌号。

当地有一条著名的街道叫做白浪街,中国的三省交界处共有41处,白浪街是唯一一处三省都在此处设基层政权的地方,分别是河南荆紫关镇、湖北省郧县白浪镇和陕西省商南县白浪镇(现已并入湘河镇)。街心处有一块三省石,这块石头有三个棱,朝西的一面归陕西管;朝东南的一面归湖北管;朝东北的一面归河南管。

user avatar

你要问世界上哪个国家的国界线最长或最短?有些人可能还得好好思考。但要是问世界哪些个国家的国界线最魔性?那必须得是印度和孟加拉国。

这样看印度和孟加拉的边界不是很复杂?

这只是表面上的

在2015年之前,这两个国家一共拥有199段国界线,除去各国拥有的一条主国界线,198条另类国界线都来源于两国拥有的198块飞地。世界上的大飞地不少,美国的阿拉斯加、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法属圭亚那都是,但没有一个在复杂度上和印孟两国可有一比。

世界究竟对他们做了什么?

剪不断理还乱的魔性地区

“印度-孟加拉国飞地”(India-Bangladesh enclaves)主要集中在孟加拉国北部和印度西孟加拉邦大吉岭地区交界的地方——库奇-比哈尔地区(Cooch-Behar)。此地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飞地集群,同时也是世界上地理划分最复杂的地方。

库奇-比哈尔地区(Cooch-Behar)

就在孟加拉国北部与印度西孟加拉邦交接这一带

根据官方公布的资料,在库奇-比哈尔地区的198块飞地中,印度有106块飞地位于孟加拉国境内,孟加拉国有92块飞地在印度境内。正是这198块飞地,诞生了让密集恐惧症望而却步的国界线。

可是你光以为印度的飞地胜在数量多这么简单?这可就大错特错了。作为飞地圈的教科书,“印度-孟加拉国飞地”拥有各种类型的飞地。

可以说是相当破碎

比如在印度的106块飞地中,有一些印度飞地位于本国的孟加拉国飞地中,即飞地套飞地(我套我自己);而孟加拉国足足有21块飞地位于本国的印度飞地中(21块我套我自己)。这些飞地都被称为“二级飞地”。

是一层一层又一层的

(图片来自wikipedia——India–Bangladesh enclaves)

此外,在这片极其纷繁复杂的地区中,还有一处最奇葩也是最特殊,那就是这里拥有世界上唯一的一处“飞地套飞地再套飞地”(我套我自己再套我自己)——即印度的Dahala Khagrabari。这块属于印度的土地在地理术语中被称为“三级飞地”。

简单地说,就是印度在孟加拉国A境内拥有一块印度飞地B,B中有一块孟加拉国飞地C,这块飞地C中还有印度飞地D。因此就是A套B,B再套C,C最后套D。

这张就是成为很多地理爱好者谈资的“三级飞地”示意图,指的就是印度和孟加拉国之间的Dahala Khagrabari,此图也被称为“史上最魔性的地图”。

曾经世界唯一的三级飞地

(图片来自wikipedia——Dahala Khagrabari)

不过这块“第三级飞地”的总面积并不大,实际上是一块田地,仅仅只有69.5平方米,为图中这位来自孟加拉国的农民所拥有。

这位孟加拉国农民的居所在附近

一块属于孟加拉国的二级飞地(Debidoda)中

只有下田干活的时候,他才会出国去印度种地

(图片来自atlasobscurai)

在印度和孟加拉国的众多飞地中,不仅种类齐全,面积也……各有特色。面积最大的飞地(Balapara Khagrabari)可以达到25.95平方千米,相当于100个鸟巢。而面积最小的飞地(Panisala)却只有为1.093平方米。

你没有看错,就是1平米。真好玩!足足可以容下一个人呢!

图为一处在孟加拉国境内的

印度飞地居民在升印度国旗

你若到了这个地方,稍不留神多走几步,可能就会从印度走到孟加拉国,再多走两步,可能又会从孟加拉国走回到印度。

事有蹊跷必有因果,印度和孟加拉国边界上这些“剪不断理还乱”的奇怪飞地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

“印孟飞地”的历史起源

其实,在库奇-比哈尔地区(Cooch-Behar)存在的飞地距今已经超过了300年的历史,而且在印度,它的起源还有一个充满魔性的传说。

据说300多年前,统治这个地区的是比哈尔和兰格普尔的两位土邦王公。这两位王公酷爱打牌,而且玩的时候喜欢把各自的土地作为打牌的筹码,每当他们见面打牌或者下棋时,就会将各自属地的一些村庄名字写在一张小纸条上,谁输了就要将筹码交给对方。

时日一长,双方有输有赢,便造就了百余个留在对方土邦国的飞地。这个传说的真实性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在印度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就不能随便把什么东西说死。

库奇-比哈尔土邦

我们知道的是,到了18世纪,莫卧儿王朝对库奇-比哈尔土邦发动了扩张战争,在这场战争中莫卧儿王朝大获全胜。后来双方签订和议,莫卧儿王朝在名义上占领了原属于比哈尔土邦的部分土地,可是他们并没有驱逐实际占领土地的土酋长。随着莫卧儿王朝逐渐衰落,这个地区的领土归属关系又一次陷入了矛盾重重的复杂局面。

此后,英国殖民者控制了印度地区,他们也看到了南亚次大陆“飞地问题”的复杂局面。可是英国人并不想当和事佬插手此事,他们只想隔岸观火,静观其变。

英国势力向印度次大陆渗透

一个重要的出发点就是孟加拉

待莫卧儿王朝崩溃后

英国人就开始利用印度的内部矛盾大规模扩张

(马拉塔是莫卧儿崩溃后的短暂继承者)

1905年,英国殖民者以宗教信仰为划分标准,将处于该地区的孟加拉邦分为东、西两部分。虽然这项决议于1911年被取消,但是一个宗教成分超越了地域和阶层的区域政治结构已然形成,这也为此后的印巴分治播下了种子(东孟后来变成了东巴,东巴又独立为今天的孟加拉国)。

西孟加拉邦在历史上与“东孟加拉”息息相关

两者在经济层面有很大的互补

所以在印巴分治后

加尔各答(西孟加拉首府)的经济大受影响

1947年,印巴分治正式确立,巴基斯坦成为英联邦的自治领(领土被一分为二,包括东、西巴基斯坦两部分),比哈尔王国也被分为两份各随其主。于是,这些因为当地统治者和殖民者的原因,从而遗留下来的上百块飞地,就此成为了横亘在印度和东巴基斯坦中间的一道特殊的“柏林墙”。

印度与东西巴基斯坦

其实将这些飞地说成特殊的“柏林墙”并不为过,因为它们的确对两国的现实造成了非常大的的困扰。尤其是在1947年印巴分治和1971年孟加拉国独立后,“飞地问题”更加突出。

不只是政治军事对峙

毕竟西柏林问题也是一个“飞地”

“飞地问题”的现实困扰

在印巴分治后的一段时间内,由于这些飞地的存在,有大量居民可以轻松越过边界,直接导致跨越“柏林墙”的非法移民活动愈演愈烈。为了制止两国的非法移民,1958年,印度和巴基斯坦决定开启关于“飞地问题”的谈判。

这一次,印度总理尼赫鲁与巴基斯坦总理努尔希望一劳永逸解决“飞地问题”,不计较面积大小,按照“飞地在哪国就归哪国”的原则实施。这本来是件好事,但是由于印度国内阻挠重重,办事效率实在太低,此事居然从1958年拖到第二次印巴战争爆发。

印巴两边又打起来了

而且还用上了不少二战装备....

(图片来自wikipedia)

随着双边关系严重恶化,飞地问题最终被搁置。

1971年,第三次印巴战争结束后,东巴基斯坦独立为孟加拉国。鉴于印度在孟加拉国独立过程中的特殊作用,两国关系一度十分密切。再加上两国飞地居民交换土地的希望日渐迫切,1974年5月,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和孟加拉国“开国之父”谢赫·拉赫曼又决定就边境上那些乱七八糟的飞地再次进行谈判。

英迪拉·甘地(左)与谢赫·拉赫曼(右)

(图片来自wikipedia)

可是万万没想到,印度国内民族主义情绪高涨,反对交换土地,声称孟加拉国对印度领土有野心。1975年,孟加拉国时局发生动荡,拉赫曼遭兵变遇害,两国交换飞地进程再度陷入停滞。

谢赫·拉赫曼的陵墓

没想到印度、孟加拉两位国父都被刺杀

(图片来自wikipedia)

此后多年,随着两国政局变换,印孟关系晴雨不定,双方也因为非法移民、边境管理、跨界贩毒等一系列问题多次产生矛盾,“飞地问题”也显得更加突出。但是受制于各种原因,两国政府在面对“飞地问题”时,只能一拖再拖。

久拖不决下,“印孟飞地”地区基本上处在两不管的尴尬局面。因为一旦一方管理,就可能会形成“越境”的问题。涉及到两个国家的事情,双方也都嫌麻烦,于是他们心照不宣,干脆都不管了。

虽然对于当地人来说是急需解决的

但这样琐碎复杂还有政治成本的事儿

庙堂之高经常懒得管

双方政府当“甩手掌柜”,这下可苦了飞地居民,他们的状态就像两不管的“弃儿”,既没有学校和医院,也没有维护社会治安的警察,甚至连最基本的水电都没有。多年来,关于印孟飞地居民的悲惨故事不时见于报端。

由于这些飞地的社会发展、生活水平远远落后于周边地区,久而久之,严重影响到了区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两国舆论也经常就此问题进行过讨论,如果再不与对方谈判飞地,这块地区迟早要出更大的麻烦。

不认识路的,一不小心就能穿过好几条边界线

2011年,迫于国内外社会的压力,印度辛格政府曾与孟加拉国签订了领土协议,但又一次因为国内势力的阻挠,协议最终流产,直到印度总理莫迪强势上台。

心里永远装着印度东北人民....

(莫迪在那加兰邦,图片来自wikipedia)

(那加兰邦和西孟加拉虽然都在东北,但差别还是很大)

2014年,莫迪志在打造“邻国优先”外交,决定着手拆除这堵飞地“柏林墙”。随后在2015年,莫迪访问邻国孟加拉国,正式签订了《陆地边界协议》(Land Border Agreement),对162块没有争议的飞地进行了交换,至于飞地上的两国国民,则根据他们自己的意愿,选定国籍去留,去印去孟随便。

虽然此次解决了困扰印孟两国几十年的“飞地问题”,也让南亚次大陆这段长达300年的恩怨得到化解。但是细心的人还会发现,仍然有几十块飞地没有得到处理。用BBC的话来说:交换这162块飞地都已经花了70年,交换剩下的飞地还不知道得花多少年。

所以现在的边界虽然看上去仍然很绕

但已经比以前简单多了

参考文献:

[1] 刘嘉璐. 形形色色的“飞地”[J].多彩地理,2016(1).

[2] 蓝建学,宁胜男. 印孟边界协议的看点在哪儿[J].世界知识,2015(13).

[3] 陈继东. 印巴关系:难解之结[J].南亚研究,2002(1).

[4] 孙现,朴陈宇. 印孟关系中的主要问题及影响因素[J].印度洋经济体研究,2015(3).

[5] 钱峰. 印孟化解百年飞地恩怨 [J].党政干部,2015(8).

*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识局立场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飞地,这个词本身就带着一丝神秘与复杂。想象一下,一片土地,它不与本土相连,而是被外国的领土所环绕,仿佛是国家版图上的一块孤岛,又像是棋盘上被对方棋子包围的己方残局。这些地理上的奇特现象,往往承载着跌宕起伏的历史故事、错综复杂的政治博弈,以及独特的人文风情。要说世界上最著名的飞地,很多人的脑海里会立刻.............
  • 回答
    世界上不乏宏伟的工程项目,它们的设计初衷是为了改变世界、解决重大问题或展示人类的工程实力。然而,并非所有这些项目都能达到预期的目标,有些甚至以彻底失败告终。这些失败的大型工程项目通常伴随着巨额的成本超支、严重的延误、未能实现预期的功能、对环境造成破坏,甚至导致人身伤亡。以下是一些世界上著名的、失败的.............
  • 回答
    想要聊聊那些能触动人心、让人过目难忘的雕塑作品,就得绕开那些过于官方、过于“标准答案”的介绍。咱们就当是在一个艺术沙龙里,你我围坐着,品着茶,轻声细语地聊聊那些我们觉得“真好看”的大家伙。说到“好看”,其实是件很主观的事。但有些作品,它们的美,就像一种共通的语言,即便你不懂艺术史,也能被它们的气势、.............
  • 回答
    跑步,不仅仅是双脚与地面的接触,更是一种挑战极限、磨炼意志的生活态度。而马拉松,作为跑步运动中最具代表性的项目,更是无数跑者心中的圣杯。当身体的疲惫感如潮水般涌来,当精神的防线濒临崩溃,唯有心中那股不屈的火焰,才能支撑着你冲过终点线。世界上有无数场马拉松赛事,但有那么几场,因其悠久的历史、卓越的组织.............
  • 回答
    强盗逻辑,这词儿一听就让人有点儿义愤填膺,但说实话,我们生活中,甚至是历史长河中,这种歪理邪说还真不少见,而且还挺有“生命力”。说白了,强盗逻辑就是一种以暴力、强权或不公平的手段为基础,不讲道理、不顾后果,只顾自己利益的歪理。下面咱们就掰扯掰扯一些古今中外流传甚广的强盗逻辑,讲得详细点儿,尽量不说得.............
  • 回答
    世界各地,总有那么一些人和城市,他们选择扎根于高海拔的土地,与稀薄的空气、凛冽的寒风为伴,却在这片特殊的土地上绽放出独特的生命力。这是一种怎样的生活?我们不妨一起去探索。高海拔地区的人们:与天空更近的生命在世界屋脊之上,在连绵的山峦之间,生活着许多世世代代与高海拔环境共生共荣的人们。他们并非是远离尘.............
  • 回答
    在世界历史的长河中,“赌国运”事件并不少见,它们往往发生在国家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领导者为了破釜沉舟、绝地反击而采取的极端策略。这些事件充满了戏剧性,也深刻地影响了历史的走向。下面我将详细讲述一些著名的“赌国运”事件:1. 亚历山大大帝的东方征服:以少胜多的帝国冒险 背景: 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
  • 回答
    历史的长河中,总有那些沉重的时刻,需要勇者撕开伤疤,直面过去,发出最真诚的歉意。这些道歉,或改变了国际格局,或重塑了国家形象,或唤醒了沉睡的良知。它们并非简单的“对不起”,而是历史进程中重要的转折点。1. 德国总理勃兰特在华沙犹太人起义纪念碑前的“华沙之跪” (1970年)这是20世纪最著名、最具象.............
  • 回答
    世界历史的舞台上,从来不乏在阴影中穿梭的身影,他们用智慧、勇气和牺牲,书写着一段段扣人心弦的间谍传奇。这些故事,如同织布机上那些不易察觉却至关重要的丝线,勾勒出了历史进程的脉络。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那些让人血脉贲张的真实间谍故事,还原那些被浓缩在历史书页外的传奇。一、冷战的冰山一角:奥尔德里奇·埃姆.............
  • 回答
    世界历史的长河中,隐藏着无数精彩绝伦的反间谍故事,它们如同冰山下的暗流,影响着时代的走向。这些故事往往充满了智慧、勇气、策略,有时甚至带有一丝黑色幽默。下面,我将为您讲述几个尤为引人入胜的案例。1. 俄国沙皇的“寂静行动”——“红营”的覆灭在冷战的谍报战中,苏联的克格勃(KGB)以其高效和冷酷著称。.............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那些曾经风光一时,如今却渐渐淡出公众视野,甚至鲜为人知的历史事件或实验。这些故事如同被遗忘在角落的珍宝,它们或许曾经震动了当时的社会,或许改变了某个领域的进程,但随着时间推移,它们的色彩渐渐褪去,只有在专门的研究者眼中依然闪耀着独特的光芒。我想先从一个并非爆炸性新闻,却在思想史上留下.............
  • 回答
    在世界历史的长河中,忠诚与背叛的界限常常模糊不清,而那些被冠以“叛国贼”之名的人物,其故事往往充满了戏剧性与争议。撇开东方古国的身影,我们同样能在西方世界乃至更广阔的疆域,寻找到那些因背叛国家或君主而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却又在某些时刻被视为英雄或悲剧人物的复杂个体。让我们将目光投向古罗马。当马库斯·.............
  • 回答
    玩魔兽世界这么多年,那些令人捧腹的、令人抓狂的,又或者是一度改变游戏格局的著名Bug,简直能写一本厚厚的“魔兽趣闻录”。今天就来跟大家唠唠,咱们老玩家都懂的那几个。1. “卡视野”的祖宗——黑翼之巢的“老鼠路”说起Bug,就不能不提黑翼之巢的“老鼠路”。这地方,在最早的版本,真的是让无数团队抓破了头.............
  • 回答
    玩桌游的朋友们,你们有没有关注过那些闪耀着光芒的奖项?它们就像桌游界的奥斯卡,一旦拿到手,就意味着你的游戏被无数玩家和评论家认可,身价倍增,甚至可能改变游戏的历史。今天咱们就来聊聊那些响当当的桌游大奖,无论是世界舞台还是咱自己的地盘,都有不少值得说道的。世界舞台上的王者:要说世界范围内最有影响力的桌.............
  • 回答
    巨人的足迹:米洛斯拉夫·克洛泽的世界杯传奇提到世界杯历史上的射手王,米洛斯拉夫·克洛泽这个名字如雷贯耳。以16个进球高居射手榜首,这本身就是一个令无数前锋望尘莫及的伟大成就。但克洛泽的伟大,远不止于这冰冷的数字。他的“神迹”,更体现在他一次又一次在世界舞台上,用稳定的表现、出色的头球、以及对胜利不懈.............
  • 回答
    好的,如果说有一本书能够极大地重塑我们认识世界、解决问题的方式,我会毫不犹豫地推荐卡尔·波普尔的《猜想与反驳:科学知识的增长》(Conjectures and Refutations: The Growth of Scientific Knowledge)。这本书绝非一本轻松的读物,但它的价值在于,.............
  • 回答
    世界上有无数令人惊叹的潜水胜地,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水下奇观。选择“最值得推荐”是一个非常主观的问题,因为这取决于个人的潜水经验、偏好(例如,是喜欢色彩斑斓的珊瑚礁、巨大的海洋生物,还是沉船探险),以及预算和旅行时间等因素。不过,我可以为您详细介绍一些在全球范围内享有盛誉、被广泛推荐的潜水胜地.............
  • 回答
    世界上确实存在不少“两地直线距离不远,但互通必须绕一大圈”的例子,这通常是由于地理、政治、历史、经济等多种因素造成的复杂局面。以下是一些详细的例子:1. 帕米尔高原的尴尬: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以及更广泛的中亚地区)的陆路交通 地理直线距离: 从中国新疆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西部边境,到吉.............
  • 回答
    世界上有很多大型科研项目因各种原因而失败,这些失败项目通常规模庞大、耗资巨大、目标远大,但最终未能达到预期目标。它们的失败原因也多种多样,包括技术瓶颈、预算超支、政治干预、战略失误等等。下面我将详细讲述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失败大型科研项目:1. 超级高铁(Supersonic Transport S.............
  • 回答
    到目前为止,世界上 没有一个主权国家将政党直接、正式地体现在其国旗上。国旗通常是国家主权、国家象征、历史、民族和理想的代表,而不是某个特定政党的标志。将政党标志放在国旗上,在很大程度上会与国家的统一性、超越党派的代表性原则相悖。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或者为什么人们会有这样的联想?产生这种疑问的原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