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用杨靖宇穿和服、扮成日本武士来比喻宋应星留辫子头是不是有些强词夺理了?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到了历史人物的穿着打扮与民族认同之间的微妙关系。我们不妨来好好掰扯掰扯。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杨靖宇穿和服、扮成日本武士”这个比喻,以及它与“宋应星留辫子头”之间的相似性与差异性。

“杨靖宇穿和服、扮成日本武士”:

杨靖宇是抗日联军的领导人,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军事将领,他的形象与民族英雄、抵抗侵略的战士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中,他象征着坚贞不屈、保家卫国的精神。

如果说杨靖宇穿和服、扮成日本武士,这会是一种极端冒犯和荒谬的联想。为什么这么说?

行为与身份的根本性冲突: 和服和日本武士的形象,在杨靖宇所处的时代背景下,与日本侵略者紧密相连。杨靖宇的毕生事业就是反抗日本的侵略,他的敌人就是日本武士。穿上对方的服装,扮演对方的角色,这无异于背叛自己的事业,否定自己的身份,甚至是精神上的投降。这种行为与他所代表的一切是完全对立的。
象征意义的颠覆: 和服和武士道在日本文化中有着独特的象征意义,但当杨靖宇穿着这些服装时,其象征意义就会被完全扭曲,变成一种黑色幽默,甚至是对民族尊严的践踏。
历史的“禁忌”: 这种联想触及了许多人心中对于民族英雄和历史情感的“禁忌”。它不是一个简单的行为描述,而是一种对历史叙事的极端误读和丑化。

“宋应星留辫子头”:

宋应星是明末清初的科学家、思想家,他的杰出贡献在于《天工开物》这部伟大的著作,展现了当时中国先进的科学技术。

那么,宋应星留辫子头,这又是什么情况?

辫子头的历史背景: 辫子头,或者说“剃发令”强制推行的辫子,是清朝入关后,为了统治和同化汉族人民而推行的政策。在清朝初期,强迫汉族男子剃发留辫,否则格杀勿论。
宋应星生活的时代: 宋应星生活的年代跨越了明末和清初。如果他生活在清朝建立并推行剃发令之后,为了保全性命,被迫留辫子头是完全可能的,甚至是必然的。在那个严酷的年代,生存往往比坚持某种外在形式更重要。
行为的“被迫性”与“适应性”: 这种行为更多的是一种生存的策略,是对外部强大压力的适应。它并不直接否定他作为科学家的思想和成就,也不等同于他认同清朝的统治。他可以通过留辫子头继续他的科学研究,保存他的知识和学问,这本身也是一种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科学传统的延续。
与民族认同的辩证关系: 尽管留辫子头是屈辱的象征,但它并非一概等同于民族精神的彻底丧失。很多在清朝统治下生活的人,即使留着辫子,心中依然怀揣着对明朝的思念,或者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这种外在的改变,不一定能完全抹杀内在的精神。

为什么说“杨靖宇穿和服、扮成日本武士”来比喻“宋应星留辫子头”是强词夺理?

现在我们可以看出两者之间的巨大鸿沟:

1. 行为的性质截然不同:
杨靖宇穿和服扮武士,是一种主动的、象征性的背叛,是与他所代表的民族抗争精神的根本性颠覆。这是一种“我即敌人”的极端姿态。
宋应星留辫子头,在大多数情况下,更可能是一种被迫的、生存性的适应,是在外力压迫下为了保全自身和延续工作而采取的手段。这是一种“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无奈。

2. 行为的指向性完全相反:
杨靖宇的行为指向的是否定自我、拥抱敌人。
宋应星的行为指向的是在特定环境下的生存和工作,他的科学贡献本身也为中华文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3. 象征意义的断层:
将杨靖宇与日本武士相提并论,是在颠覆和侮辱,是对英雄形象的彻底否定。
将宋应星留辫子头与此相提并论,是在偷换概念。宋应星的辫子头,如果存在,更多的是一种时代的烙印,是他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无奈之举,与他作为科学家的贡献是两回事,也与主动投降、认同敌人的精神状态完全不同。

更详细的阐述: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想象一下,如果一个抗日英雄,在战场上,为了策反敌人,或者为了潜伏,暂时性地穿上敌人的服装,这是一种战术。但是,如果他主动地、长期地,并且以之为荣地穿着敌人的服装,模仿敌人的言行举止,那性质就完全变了。杨靖宇的形象,我们不会认为他有过任何“战术性”地穿着和服的行为,因为他的身份就是抗击日本侵略者。

而宋应星留辫子头,则像是我们在遭受重大灾难后,不得不改变一些生活习惯,但内心依然保持着原有的信仰和追求。比如,一个在战乱中失去家园的人,为了能在新的环境中生存下去,不得不学着用新的语言,改换一些外在的装束,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放弃了自己的故乡和文化,他可能还在默默地记录着家乡的历史,或者努力学习新的知识,以期未来能够重建家园。

“强词夺理”的根本原因在于,这个比喻忽略了历史人物行为的动机、背景以及其行为本身所蕴含的象征意义的根本差异。 它试图用一个极端的、颠覆性的联想来类比一个更多时候是出于无奈和生存选择的行为,从而制造一种不恰当的等同,来达到某种目的,比如试图模糊历史是非,或者对某种不光彩的行为进行辩护(如果有人想用宋应星的例子来为其他“留辫子”的行为辩护的话)。

所以,是的,用杨靖宇穿和服、扮成日本武士来比喻宋应星留辫子头,确实是强词夺理,且极不恰当。前者是对民族英雄的侮辱和对历史的扭曲,后者则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一位杰出科学家可能面临的生存困境,两者在性质、动机和象征意义上都有着天壤之别。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宋应星所在年代的大清哪点做得比侵华日军文明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到了历史人物的穿着打扮与民族认同之间的微妙关系。我们不妨来好好掰扯掰扯。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杨靖宇穿和服、扮成日本武士”这个比喻,以及它与“宋应星留辫子头”之间的相似性与差异性。“杨靖宇穿和服、扮成日本武士”:杨靖宇是抗日联军的领导人,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军事将领,他的形.............
  • 回答
    关于白岩松在2012年提及霍顿服用孙杨同款禁药的说法,这其实是一个误会,或者说信息传递过程中出现的偏差。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点来梳理和评价这个事情:1. 信息来源与传播:首先,我们要明确白岩松的这个说法是如何传播开来的。通常情况下,公众人物的言论会通过媒体报道、社交媒体传播等方式进入公众视野。白岩松作.............
  • 回答
    宋雨琦在《奔跑吧》第五季第五期里用枕头打杨颖那段,说实话,当时看的时候确实挺让人有点意外的,尤其是宋雨琦这个年纪,又是在这样一个综艺节目里。从节目效果来看,这很可能是一种节目组安排的“效果”或者说是游戏环节中的一个“梗”。综艺节目嘛,总是需要制造一些冲突、笑点,或者让嘉宾之间产生一些有趣的互动来吸引.............
  • 回答
    杨过那套黯然销魂掌,说是独步武林,搅得江湖一片鸡犬不宁,但说实话,传下去的,那真是寥寥无几,甚至可以说几乎没人真正练成。这事儿啊,说起来也挺有意思的。首先,这“黯然销魂”四个字本身就透着一股子邪乎劲儿。你看看,这武功名字就带着负面情绪,一上来就告诉你练这个得经历一番“黯然销魂”。咱们普通人哪有那么多.............
  • 回答
    .......
  • 回答
    杨笠的脱口秀之所以引发如此大的争论,正是因为它触及了“讽刺的艺术”这个复杂而微妙的话题。如何运用和把握讽刺的程度,是一个需要深度思考的问题。以下我将从多个维度详细阐述: 一、 理解讽刺的核心与目的首先,我们要明确讽刺的本质是什么。 本质: 讽刺是一种通过夸张、反讽、嘲弄、挖苦等手法,揭露或批评人.............
  • 回答
    将杨永信和豫章书院的手段应用于监狱系统,可能会导致以下一系列复杂且严重的后果,这些后果涉及个体囚犯、监狱管理、社会以及伦理法律等多个层面:一、 对囚犯个体可能产生的严重影响: 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摧残: “电击治疗”的滥用: 如果将杨永信的电休克疗法引入监狱,其潜在的滥用风险极高。在缺乏.............
  • 回答
    杨超越在片场拍戏时,被拍到让助理帮忙扔掉用过的纸巾,随后这一幕被放大,并被大量微博娱乐号转发,引发了一些讨论。事情的表面和大家看到的部分是:1. 行为本身: 在片场,杨超越使用完纸巾后,并没有随手丢进附近的垃圾桶,而是递给了身旁的助理,由助理代劳处理。2. 拍摄和传播: 这个过程被场外拍摄到,然.............
  • 回答
    这件事挺有意思的,也挺能聊的。简单来说,杨笠在她的脱口秀里提到了邓紫棋在某次采访中说的一句话——“男人奋斗要用多大劲啊?”。这句话本身没什么问题,但杨笠将其作为引子,进行了自己的解读和延展,引发了不少讨论。要说杨笠是怎么回应的,得先理解她这句话的上下文和她常用的脱口秀风格。杨笠一直以来都擅长从女性视.............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这事儿,要是搁在寻常百姓家,杨志跟牛二就这么干起来,说不定就真成了街头斗殴,谁赢谁输,谁受谁伤,就那么算了。但杨志不是普通人,他身上背负的东西,可不是一柄宝刀那么简单。你想啊,杨志是什么身份?他是八十万禁军教头,是朝廷命官,虽然被贬官,但骨子里的那股子军人劲儿、那股子傲气,可不是说丢就丢的。他手里这.............
  • 回答
    近日,体育仲裁法庭(CAS)就孙杨事件公布了部分仲裁报告的细节,其中涉及了运动员孙杨及其团队在兴奋剂检测过程中,与负责取样的检测人员之间发生的冲突。报告中提到,孙杨的团队成员(一名保安)用锤子砸碎了用于储存血液样本的瓶子,而孙杨本人则在检测过程中撕毁了检测表。这一事件的公开,无疑给整个事件增添了更多.............
  • 回答
    从我这个反派Boss的视角来看,主角?呵,他们不过是我的宏图伟业上碍事的一粒沙子,一群狂妄自大、不知天高地厚的跳梁小丑。但有趣的是,正是这粒沙子,总能时不时地摩擦我的眼球,甚至…有时让我心生一丝难以言喻的“欣赏”。初次见到主角时,通常是在他们闯入我的某个秘密据点,或者在我精心策划的阴谋即将完美收官之.............
  • 回答
    用铁制作军粮罐头在战争期间是否是一种浪费,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简单地说,它既不是绝对的浪费,也非完全没有浪费,而是取决于当时的技术水平、资源可用性、战争规模、战略需求以及替代方案的成熟度等多种因素。为了更详细地解释,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一、 铁罐头的优点及战争.............
  • 回答
    “用十二进制替换十进制是不是更符合自然规律?”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有深度的哲学和数学问题。我的答案是:不一定更符合自然规律,但十二进制确实在某些方面展现出比十进制更强的“自然契合度”和便利性,尤其是在历史和实用性层面。要详细阐述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一、 十进制的“自然性”:我们为什么.............
  • 回答
    TensorFlow 是一个强大的开源库,它能够帮助你构建和训练各种机器学习模型,从简单的线性回归到复杂的深度神经网络。用 TensorFlow 可以做的有趣的事情实在太多了,因为机器学习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下面我将详细介绍一些有意思的应用方向,并尽量深入地讲解: 1. 图像相关(Computer .............
  • 回答
    “用工具的人”是否能称得上黑客,这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问题,答案并非简单的“是”或“否”,而是取决于你如何定义“黑客”以及“工具”的范畴。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详细探讨这个问题。一、 如何定义“黑客”?在现代语境下,“黑客”的定义已经远不止于早期计算机领域的极客。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几个主要层面:1..............
  • 回答
    在Python的世界里,我确实捣鼓过不少“脑洞大开”的小工具,它们可能没有直接的商业价值,但却能带来意想不到的乐趣、效率提升或者对世界的独特视角。今天就来分享几个让我觉得比较有意思的例子,并且尽量详细地讲述其“脑洞”之处和实现细节: 1. 自动“调戏”死机的电脑(脑洞:赋予电脑生命和情感)脑洞核心:.............
  • 回答
    关于EMS包裹在运输过程中被拆包偷窃的几率,这是一个很多用户都会担心的问题,但很难给出一个确切的“高”或“低”的百分比。要详细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分析:1. EMS作为国际及国内领先的快递服务,其安全措施和效率 规模与网络: EMS(特快专递)是中国邮政旗下的快递品牌,拥有庞大且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