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量撑到第一了?那数量就没那么重要了吧。
前几天那个《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1]中就有一条:
对短期内发表多篇论文、取得多项专利等成果的,要开展实证核验,加强核实核查。
一直想要数量,一直想做第一,那我问一个问题,
是靠什么短时间内到第一的?
靠钱投入比别人多?靠人比别人聪明?靠艰苦奋斗?这种理由你信么?
我猜是医学、生物、化学、材料大面积的速成造假...
不然你以为还有什么可以解释的理由?
造假这个现象,不只是中国有,其实全世界哪个国家都有,只能说哪个国家的浓度高一点,哪个国家的浓度低一点;
真要论绝对造假率那可能中国也不见得最高,毕竟有的国家写论文全靠吹、有的国家写论文和玄幻小说似的,这都有目共睹...但是架不住中国科研工作者多呀。
以上是闲扯淡,我认真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吧,
其实还没有登顶第一呢,题干中的图,我标记一下,
不是总数据,只是化学学科的单项数据(中国化学数据已经全球第一),
从总数据来看,其实还是第二,
而且第二和第一有快一倍的差距,不只是差一点,
最后再看一个高端的数据,和第一差了快十倍...
(这种不好看的数据是从来不会拿来宣传的,只会拿化学的低端数据来宣传...所以会给你一种感觉,中国科技宣传都世界第一了,但怎么感觉总不是那么回事呢...)
讨论的前提是:领导们已经认可了这个世界第一。
根据我单位的经验,数量上去了就应该提倡质量了,量变引起质变嘛。
最开始,0X年的时候,能有国外SCI就有大大的奖励,包括并不限于奖金、课题、补助等。
后来,同等水平的paper奖励水平大大下降。
再后来1X年时已经强调1区高水平论文,水货期刊基本无意义。
现在,论文没啥意义,解决大的科学问题才是我们的要求!
饭要一口口吃,能有这个数量上的第一,下一步就不会再追求数量了,也许就是科研回归其本质的开始。当然,还是要回到前提,领导们意识到堆数量已经不稀罕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