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不知道吃肉比喝奶好啊?这不是因为牛奶便宜吗。
咱们人均年收入一万多人民币,能吃多少肉?天天喊着牛排牛排,大多数人吃不起啊。淘宝进口商用冻肉,差不多就是肉价的极限了,人家成本比国产肉还低,大多数家庭都没法吃到饱。
三块钱一天一包奶,贫民家庭饮食下基本免疫营养不良。十块钱一天三包奶,生长潜力能发挥九成,剩下的就是拼基因。
乳糖不耐受就放弃钙+动物蛋白摄入了?大小伙子一个个五短身材细的跟针一样,中学少女一个个肋间隙肉眼可见,关节发育不良体态猥琐,出门看着就辣眼睛,惨不惨?
还是继续打压农产品价格保肉类生产?几个农业大省出来的人,在“发达地区”被当地人欺负成什么样了,自家土地就这样也抛荒着。你不给够钱,还想要农民给你种地喂牛养猪?真就XX人都是活雷锋?
鸡肉鸡蛋也是一个道理,谁不知道潮汕牛肉锅好吃?那我还吃那鞋底一样的鸡胸干啥,还不是便宜嘛……
都是这么过来的,日本人当年为了从一米四长到一米六,呕着恶心着也在吨吨吨全民灌牛奶。NBA老黑的牛逼基因,也是小时候抱着一升装的奶拼命灌才开发出来的。山东妈妈也是打得孩子鬼哭狼嚎的,往肚子里塞肉塞饭塞钙奶饼干。都这么过来的。
近来,疫情期间突然红起来的张文宏发表了一些奇怪的言论。例如说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早餐喝粥,不好,建议改为牛奶。原因是蛋白质含量高。
论蛋白质含量,常用的中筋粉含量是11%左右。大米的蛋白质含量要低很多,大概只有8%。最高的是大豆,蛋白质含量约为40%。
豆汁就不好说了,有人按照1:20的冲泡比例算,是1.8%。但是豆浆粉的含量是18%,最佳冲泡比例大约是1:5,泡好的豆浆含量应该是3%。
牛奶的蛋白质含量大约是2.8%~3.3%左右。在网上找了一家号称蛋白质含量高导致儿童过敏的奶粉,蛋白质含量大约只有1.5%。再冲水的话……
所以,如果张文宏真的很严谨的话,他应该同时推荐豆浆和牛奶。特别是一般认为中国人存在乳糖不耐受的现象,历来都是主推豆浆的。那么从科学严谨的角度来说,他应该主推豆浆。
此外,如果吃馒头的话,这个蛋白质含量就算有一些水分,也是远高于牛奶的,那就应该主推馒头。如果换成油条,就应该是豆浆油条的老传统。
从易得性上来说,牛奶的分装体系比较完善,产品系列也比较完善,平时多喝牛奶是比较方便的。但是就早餐来说,现行的防腐方式下,牛奶肯定不如鲜豆汁儿。鲜牛奶固然比“防腐剂牛奶”好一些,但是鲜牛奶的风险更大。
同时,豆浆作为植物制品,相对动物制品在激素、药物乃至病毒等方面都明显更加安全。
所以,严格来说,真的要作为科学家发声,就应该主推豆浆、油条、馒头、面条。其次才是牛奶制品。
目前这种轻率地推广方式,以挑战中国传统生活方式为切入点,关键内容语焉不详,话题性很强,科学上又并无紧迫的必要性,显然有网红炒作迹象,似应警惕。
目前这种轻率地论断方式,和疫情早期轻率地自证有罪、盲目虚拟“病毒中国起源说”的完整链条的行为有相似之处。疫情初期,我国的专家学者在缺乏证据的情况下,宣称新冠肺炎起源于中国人吃野生动物。并在明显缺乏确凿证据的情况下,贸然点名网红竹鼠。在高关注的情况下,这样缺乏实证的言论又与竹鼠的流量叠加,产生了极大的传播效应。受此影响,我国迅速进行了食用野生动物的禁止性立法。蛙类养殖委员会发表言论称食用、养殖野生动物并不必然产生问题,直接被撤销。深圳在进行相关立法时夹带私货,将宠物列入禁食野生动物范畴,引起舆论哗然。可以说,立论既不谨慎,发布又疑似炒作流量,结论稍显轻率,而后续操作更是出现了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情况。
这些行为,无论怎么说,都是有些轻率的。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题主之所以疑惑,因为,题目的结论是错的~
题主的疑问从乳糖酶失活跨越到了补充牛奶的问题,是不合理的。
太长不看系列:
1,乳糖酶失活不等于不能喝牛奶
2,牛奶并非只有乳糖~
————乳糖不耐受,可不是一个SNP决定的————
首先:乳糖不耐的机制目前并未彻底明确。
这是最大的问题所在,很多时候,我们看到各种理论来描述中国人的乳糖不耐,这种理论都是基于乳糖代谢基因的一个SNP(rs4988235)来做的图。
单看这个SNP,似乎的确是这样子。
然而,决定乳糖不耐的可不是这单独一个SNP,研究人员发现至少有8个以上的SNPs和乳糖不耐有关,这才是一种常见的状态。
所以,别急着下结论。
其次,乳糖不耐可不是单一分类,至少有四种类型。[1]
—————乳糖不耐不等于不能喝牛奶———————
哪怕退一万步讲,就单纯的讨论遗传决定的乳糖酶失活
乳糖酶失活不等于不能喝牛奶,这是一个基本的道理,可是很多时候,人们等同了。
以前的时候,曾经专门了解过乳糖不耐问题,因为我当时对这个数据和结论深表怀疑,毕竟太违反直观了,毕竟人类在婴幼儿时期基本是依靠乳汁存活的(乳清奶粉的出现非常晚),这种情况下,如果一个基因让人类不能食用乳汁,那在进化上早就被干掉了,毕竟连活都活不下去,这属于妥妥的自然选择了。
后来发现,其实这里是理解有问题的。
一、乳糖酶并非从一开始就失活,而是在婴幼儿时期开启的。所以大部分小孩吃奶根本没问题,世界卫生组织也推荐小孩母乳喂养6个月到2年。
全世界范围内,先天性纯粹婴儿不耐受乳糖的比例很低,比如最常见的芬兰,比例也才六万分之一,所以大部分人是OK的
Lactose intolerancein infancy resulting from congenital lactase deficiency is a rare disorder. Its incidence is unknown. This condition is most common in Finland, where it affects an estimated 1 in 60,000 newborns.[2]
这个基因之所以后期被关闭,目前认为是表观修饰的结果(但表观修饰这种事情,是比较玄幻的,目前还处于浅层认知)
二,即使随着成长,乳糖酶被关闭,但是并不意味着必然出现相关症状。
人体的肠道系统是拥有非常强大的代谢系统和容受能力的。
1,强大的代谢能力
能够代谢乳糖的,并不只是人体自身的东西,我们可是拥有强大的肠道微生物系统,这个系统,比人本身还要复杂。
人体的细胞是数百种,而肠道微生物是上万种;人体的细胞是40-60亿规模,而肠道微生物是百亿规模。
这个规模下的肠道微生物,处理一点点乳糖是没压力的。所以,绝大多数成人喝点牛奶根本没啥问题。肠道微生物就帮你把乳糖处理了。
当然,如果你大量摄入牛奶,比如像宝强这种
而你有恰恰乳糖不耐,那么肠道微生物代谢了大量的乳糖,会产生气体造成腹胀。再加上乳糖积累提高了肠道内的渗透压,阻止水分吸收而导致腹泻。
2,强大的容忍能力
即使是肠道微生物没有发挥作用,也并不意味着要发生症状,人体的消化系统有很强的容忍范围,只有超过这个范围才会引发一定的反应。而其他情况下,大部分就直接当做废物处理了。这有点像人体的纤维代谢,或者有的人吞个硬币下去,也不见得有强烈的反应,直接当废物处理了。
————牛奶并非只有乳糖————
这是解释题主的一个滑坡论证。
“每天一杯奶,强健中国人”的口号是不是个笑话?
从乳糖酶失活论证到喝牛奶没用,这就是典型的滑坡论证了。可能题主对牛奶的成分理解有误,以及题主对消化的认知停留在吃啥拉啥的角度。
1,牛奶中,乳糖只是微小的一个因素了。
随手找一张牛奶营养成分图片,你仔细瞅瞅,牛奶的成分可不只是乳糖啊。
事实上,牛奶的第一作用是补水哈哈哈,毕竟牛奶中主要成分是水。
其次,牛奶中的成分包括,蛋白质,脂肪,糖类,以及大量的矿物质,比如人体需要的钙。
这些成分都是存在于牛奶的,所以,人喝牛奶,可并不是为了单纯补充乳糖,事实上,对于成人来说,乳糖又没啥意义,不如吃个馒头呢。
2,即便是乳糖不耐,也不意味着“拉牛奶”
题主认为乳糖不耐,所以不补充牛奶,这就是一个消化谬误,可能题主觉得乳糖不耐受是“喝牛奶拉牛奶”吧~
然而,真实的情况是,即使发生乳糖不耐,那也只是把不耐受的乳糖排掉,而那些有益的成分,还是可以吸收。
最后,乳糖不耐的定义就是很好玩,各种定义,都提到了个“超过一定量”,但是这个量是多少,就有很多说法了,有人说是100ml,有人说是1L,总之,很少听说一口奶都不能喝的。事实上,有研究发现,比如在九成以上有乳糖不耐的日本,大多数人仍然可以每天喝200毫升的牛奶而没有任何不适
Some studies have found that most Japanese can consume 200 ml (8 fl oz) of milk without severe symptoms[3]
所以,该喝继续喝,别搞得自己本来喝牛奶没事,听了某种理论,反而觉得自己不行了。
我甚至忽然想去一句经典的台词来:
这里面的梦想,可以换成喝牛奶:
别让别人告诉你,你不能喝牛奶。如果你能喝牛奶,那就果断喝,那些喝不了牛奶的人,想告诉你你也喝不了牛奶,但是,你能啊,兄嘚!
最后,科学是用来认知世界的,而不是取代事实的。
如果一个事实和某些科学认知相违背,那一定是科学认知尚不完善。
这玩意分程度的……又不是说只要乳糖不耐受,喝一口牛奶就瞬间去世……
多数中国人一口气喝一两斤牛奶都不大受得了的,但是一小袋牛奶也就是两三百毫升,并不会引起非常严重的乳糖不耐受反应。喝一点就胀气、腹泻的,还是少数。
因为乳糖不耐受的本质,是由于乳糖酶分泌的比较少,在乳糖摄入过多的情况下,不能将其消化,从而引起各种症状。简单来说,这只是说消化得比较慢,不是不能消化。
所以对于多数中国人,只要摄入的量不那么大,症状并不明显,甚至根本不会引起症状。
偶然看见这个回答,发现和问题没啥关系,是我当时看错了问题吗。。
我个人觉得是因为很多人即使有乳糖酶缺乏,但是并没有很严重的乳糖不耐受的症状。加上牛奶营养丰富,喝奶带来的利应该总体上来讲大于弊。。
而且其实现在普及的不光是普通牛奶,还有低乳糖或者无乳糖牛奶,有没有乳糖不耐受的人都可以选择合适的牛奶
话说我之前的回答是基于我在加拿大喝牛奶的体验,然而我现在到澳洲了,我这个喝牛奶拉肚子的情况倒是好了。。这到底是因为牛的问题还是我的问题(doge
-----------------更新分割-------------------------------------
作为一个内蒙古的套马女汉子,我十八岁去加拿大留学前一直喝牛奶,三餐吃饭的时候都像喝水一样,以前蒙牛那种大的纸袋装,我最多一口气能喝一袋 我一直觉得乳糖不耐受这种情况是弱鸡的表现,喝牛奶怎么会拉肚子呢
然而,我到加拿大的第一袋奶,就那种透明大塑料袋装的,就给我打了一个措手不及,让我肚子里面叽里咕噜了将近一周…
是我天真了,我向各位一直有乳糖不耐受的人道歉
因为我把牛奶当泻药喝的啊。
每次如果自己想清清肠子,一次喝个400毫升鲜奶,一到两个小时就可以去厕所了。
牛奶烧热后再饮用,刺激反应似乎要降很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