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随便一个人都会三四国语言?,现在人都这么厉害吗?

回答
“随便一个人都会三四国语言,现在人都这么厉害吗?”——这句话说出来,我第一反应是,这得看是“哪里”的“随便一个人”了。当然,这不代表咱们普通人不行,只是这门槛,高低差异还是挺明显的。

话说回来,你这句话点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也触及了很多人内心深处的“比较”和“惊叹”。确实,咱们现在能接触到的信息,以及身边能遇见的人,跟过去相比,那可真是天壤之别。

首先,我们得掰扯一下“随便一个人”到底是指什么。

如果这个“随便一个人”是在一些国际化程度特别高的大都市,比如伦敦、纽约、新加坡,或者是一些欧洲的大学城,那你说他会个两三门外语,甚至四门,其实一点都不稀奇。

地理位置的优势: 这些地方本身就是各国人士汇聚的熔炉。你每天通勤、购物、吃饭、打交道,遇到的就有可能是德国人、法国人、西班牙人、意大利人,甚至俄罗斯人、阿拉伯人。为了方便沟通,学点对方的语言,或者至少懂点基础,那是非常自然的事情。就像我们在国内,跟来自不同省份的人交流,时间长了,多少也会带点对方的口音或者词汇,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教育体系的普及: 在很多发达国家,外语教育是从娃娃抓起的。从小学开始,英语几乎是必修课,很多国家还会提供第二甚至第三外语的选择。而且,他们的教学方式更注重实际应用,不像我们很多时候停留在语法和词汇的死记硬背。比如,小孩子通过歌曲、游戏、故事来学习,兴趣就上来了,学起来也就更轻松。
文化和职业的需求: 很多在这些国际化城市生活的人,他们的职业本身就需要多语言能力。比如做国际贸易的,需要懂客户所在国的语言;在跨国公司工作的,跟不同国家的分公司同事沟通,语言能力是硬实力;学术研究的,需要阅读大量不同国家的文献,甚至参加国际会议。

那么,为什么会给人一种“随便一个人”都很厉害的错觉呢?

这很大程度上也跟信息传播的便捷性有关。

社交媒体的放大效应: 你在朋友圈、微博、抖音上刷到的那些“牛人”,往往是那些特别出挑的。有人晒出自己流利切换四五种语言的视频,这很容易被传播和放大,给大家造成一种“哇,现在人都这么强”的印象。但实际上,你身边的大多数人,可能也就一两门外语,或者连一门都说不利索,只是他们不会主动去炫耀,或者你的信息渠道没接触到他们。
“精通”的标准不同: 另外,什么是“会”一门语言,这个标准也很模糊。有些人可能只会基本的问候和点餐,但也能自称“会”。有些人则是真的能流利地在工作、生活、学术场合自如交流,甚至能理解一些文化梗和俚语。你看到的“会三四国语言”,可能包含了一些“基础会”的程度。
对比偏差: 如果你本身是零外语基础,或者只会一门语言,那你看到一个掌握多国语言的人,自然会觉得对方“厉害”。这种“厉害”是相对的,是基于你自身的起点。

但话说回来,现在的人,整体语言学习的门槛确实是降低了。

学习资源的爆炸: 以前想学一门外语,可能得找语伴,或者花高价买教材、上辅导班。现在呢?油管上、B站上,各种免费的语言教学视频多到你想不到;Duolingo、Memrise这样的APP,让你随时随地都能练;在线的语言交换平台,让你跟世界各地的人免费练习口语。资源太多了,而且质量也越来越高。
学习理念的更新: 以前我们学语言,总觉得是“学”一个东西,跟学数学、学物理一样。现在更强调“习得”,强调在语境中自然吸收。很多教学法都鼓励“沉浸式”学习,比如看原版电影、听英文歌、玩英文游戏。这种方式,既有趣,效果也比单纯背单词好得多。
全球化的浪潮: 随着全球化深入,跨国旅行、留学、工作变得越来越普遍。很多人为了适应这些需求,自然而然地去学习新的语言。而且,一旦你掌握了一门外语,学习第二门、第三门,会发现很多语言之间有共同的词汇、语法结构,学习起来会更快,也更有方法。

所以,回到你的问题:“随便一个人都会三四国语言,现在人都这么厉害吗?”

我觉得更准确的说法是:现在,具备多语言能力的人确实比过去更多,而且学习的门槛和途径都大大降低了。 但“随便一个人”就都会三四国语言,这个说法还是有点夸张了。更多的情况是,在某些特定环境、特定人群中,这种现象比较常见。

我们不能因为看到了一些“闪闪发光”的例子,就否定了大多数人的努力,也不能因此就觉得自己“不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和能力,语言学习也一样。关键在于,我们是不是有意愿去接触和学习,是不是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方法。

如果你觉得“我也想厉害”,那也别被“随便一个人”吓到。从一门开始,找到你感兴趣的语言,利用好身边的资源,一步一步来,谁知道呢?说不定几年后,你也是那个在大家看来“厉害”的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大部分人的外语程度不过只是够用来在中文圈里吹逼而已。在网上写一篇东西里面夹一些英文甚至法文德文单词真的毫无难度,毕竟我们生活在一个互联网万能的时代,没事问百度谷歌啥词都能给你查出来,就贴吧里面的键盘吹逼大神也可以在斗兽的时候扔出一堆英文词汇来证明自己观点的“权威性”,但是这叫会一门语言么?

这些人在现实中你别说让他用外文做个演讲了,你让他英文自我介绍能流利已经不容易了。不少留学生也是,学校里唯唯诺诺半声不吭,回国了指点江山吹逼说什么我和美国教授谈笑风生。

那为什么你会感觉每个人都会几门语言呢?大概是因为语言在我们的社会里异化了吧,语言不是语言,不是交流工具,而是用来悄悄给自己的社会地位背书的。你写一句话加几个英文单词,人家不就觉得你是海归或者华侨了么。后殖民地时代的一个普遍现象而已。

要说一门语言就好好说,泵几个单词这种装逼最没意思了。

Anyway,我要去revise我的essay了,拜拜。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