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西安 7 岁男童全麻拔牙后昏迷 40 天未见好转?从医疗角度分析,全麻拔牙是否为过度医疗?

回答
关于西安7岁男童全麻拔牙后昏迷40天未见好转的事件,这无疑是一场令人心痛的悲剧。从医疗角度深入剖析,并探讨全麻拔牙是否属于过度医疗,需要我们剥离情感的表层,冷静地审视医疗流程、风险评估以及个体差异。

事件回溯与初步的医疗疑问

首先,我们必须肯定,在某些情况下,儿童拔牙确实需要使用全麻。这通常是为了应对几种情况:

极度恐惧或不配合的儿童: 对于年龄较小、或者有严重口腔恐惧症、甚至曾经有过不愉快就医经历的儿童,如果强制进行局麻下的治疗,可能会导致剧烈的哭闹、挣扎,不仅影响治疗效果,更可能对儿童造成心理创伤,甚至发生意外。
需要进行复杂或多颗牙齿拔除: 如果需要拔除的牙齿位置复杂、数量多,或者同时需要进行其他口腔手术,一次性全麻可以提高治疗效率,减少儿童的痛苦和不适。
有特殊病史的儿童: 某些患有自闭症、多动症等疾病的儿童,可能难以在常规环境下接受治疗,全麻是保障治疗顺利进行的选择。

然而,对于一个7岁的孩子,仅仅因为一颗(或几颗)牙齿的拔除就接受全麻,这本身就触发了“是否必要”的疑问。我们不清楚这个孩子拔牙的具体原因、牙齿的具体情况,以及他是否存在其他可能导致全麻的医学指征。

全麻拔牙的风险与并发症

全麻并非一项“小手术”,它是一种药物诱导的、可逆的意识丧失状态,通过静脉注射或吸入麻醉药实现。尽管现代麻醉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其风险依然存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麻醉药物的反应: 任何药物都有可能引起过敏反应,麻醉药物也不例外。麻醉药物可能影响呼吸、循环系统,导致血压骤降、心律失常等。
气道管理问题: 在全麻过程中,需要建立有效的人工气道(如气管插管),以保证呼吸。气道管理不当可能导致缺氧,进而引发脑损伤。
术中意外: 即使在严格的监控下,术中也可能发生一些不可预见的意外,比如突发的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等,这些都可能导致病情急转直下。
术后并发症: 即使麻醉过程顺利,术后也可能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喉咙痛等,但昏迷40天,显然已经超出了常规术后反应的范畴。

深入分析“昏迷40天”的可能原因

孩子在全麻拔牙后昏迷40天,这绝对不是一个普通的术后反应。从医学角度推测,可能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1. 麻醉意外导致缺氧性脑损伤: 这是最令人担忧的可能性。如果在麻醉过程中,由于任何原因(如气道管理不当、呼吸抑制、心跳骤停后复苏不及时等)导致大脑长时间缺氧,就会造成不可逆的脑细胞损伤,从而引起昏迷。
2. 药物不良反应或过敏: 虽然罕见,但某些麻醉药物或联合用药可能导致严重的神经系统反应,引发脑功能障碍。
3. 术中或术后发生的其他突发疾病: 比如在麻醉状态下,孩子可能因为其他潜在的疾病(当时未被发现或被忽略)突然发作,导致了昏迷。例如,癫痫发作、脑血管意外(虽然在儿童中极为罕见,但不能完全排除),或者由于操作不当引起的颅内出血等。
4. 感染: 虽然与拔牙直接关联不强,但在住院期间,不排除发生院内感染,如败血症等,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包括脑功能。

全麻拔牙是否为过度医疗?

“过度医疗”是指“超过了病人的实际需要,在不必要的医疗情况下进行的医疗行为”,或者“超过了合理的医疗目的,使用了不当或不必要的治疗方法”。

要判断西安这起事件中的全麻拔牙是否构成过度医疗,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点:

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患者的配合度: 如果孩子只是因为一颗轻微蛀牙需要拔除,并且通过良好的沟通和安抚,能够配合局麻下的操作,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使用全麻就可能被视为过度医疗。相比之下,如果孩子存在严重的牙齿问题,需要拔除多颗牙齿,或者患有严重的恐惧症、精神行为异常,导致无法进行局部麻醉治疗,那么全麻的必要性就会大大增加。
医疗机构的评估和建议: 医院和医生在决定是否对儿童进行全麻拔牙时,应当进行充分的评估,包括评估孩子的身体状况、精神状况、牙齿情况,以及治疗的必要性。如果存在其他更简单、风险更低的治疗方案,却直接建议全麻,那么就值得商榷。
知情同意的充分性: 在进行任何有创治疗前,医生都必须向患儿监护人充分告知治疗的必要性、具体方案、潜在的风险和并发症,以及替代方案。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存在隐瞒、误导,或者监护人未被充分告知风险,而仅仅是为了“省事”就选择了全麻,那么这可能涉及医疗过程中的不规范。
替代方案的评估: 对于儿童拔牙,如果孩子配合度不高,还可以尝试“笑气镇静”等相对温和的镇静方法。如果这些方法都被忽略,直接跳到全麻,也可能被认为是过度。

结论:理性看待,审慎评估

从医疗角度来看,全麻拔牙本身不是过度医疗,而是一种成熟的、在特定情况下必要的医疗手段。 然而,是否“过度”取决于具体个案的必要性评估。

对于西安这起事件,我们不能在没有了解全部细节的情况下,直接断定是过度医疗。但可以肯定的是,无论原因如何,这起事件暴露了在儿童全麻治疗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管理、术前评估、术中监控或术后应急处理方面的严重不足。

对于一个7岁的孩子,在一次看似普通的拔牙手术后出现如此严重的后果,这本身就足以引起公众和医疗界的深刻反思。

医疗机构需要自查自纠: 在此类悲剧发生后,医疗机构有责任对整个诊疗过程进行彻底的调查,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无论是麻醉科、口腔科还是医院的管理层面。
医生需要恪守职业道德: 医生在做出任何医疗决定时,都必须将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进行审慎的评估,充分权衡利弊,并与患者家属进行充分的沟通。
公众也需要理性认知: 了解儿童口腔疾病的治疗方案,以及不同治疗手段的利弊,避免盲目恐慌,但也需要保持警惕,关注医疗安全。

这起事件带来的痛苦是深远的。希望通过对事件的细致剖析,能促进医疗行业更加注重儿童患者的特殊需求和安全保障,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我们期待相关部门的调查结果,也为这个孩子和他的家庭祈祷,希望奇迹能够发生。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首先明确,并没有一种手术只能做一种麻醉,也没有这种麻醉只能用于哪种手术。

拔牙看似是小手术,但如果手术复杂,且创口大疼痛明显,再加上小孩可能不配合和烦躁,做全麻一点毛病没有。

看了下事故的简介(因为情况不了解,以下只是推断)

看到简介中拔管送到了病房,在病房发生的氧饱和度下降83%。83%的氧饱和度是低了点,但不太会引起心脏本身的问题,更多考虑其他,比如低氧导致癫痫。

当然,低氧本身的原因就更复杂,有术后呼吸道不通畅、麻醉药残留效应等等,通过以上信息很难分析,

但如果是术后癫痫,则可能进一步加重缺氧,也就导致诊断中的缺血缺氧性脑损伤。

全麻拔牙不是过度医疗,这个指征我相信麻醉医生拿得准。而且小儿全麻的工作强度和风险比成人大多了,没这个必要。

更可能的情况是,这个是一个意外,发生几率是低,但不幸的发生了。

user avatar

都是拔牙

有什么不一样的?

举几个例子吧

1、因牙周病松动的牙齿,拔牙难度基本为0,但是拔牙以后要清理拔牙窝,里面全是肉芽,会影响镶牙和种植。但是这种牙要是想弄掉的话,医生可以只用两个手指就行。

2、

松动乳牙,难度系数接近0,不夸张的说有手就会。

我曾经收集过几张拔乳牙的动图

放出来各位鉴赏一下

这种乳牙用全麻吗?

3,拔正畸牙

正畸牙其实挺难拔的,因为你知道它肯定会被拔下来,但是不知道现在拔牙进度是多少了。

医生吭哧吭哧一头汗,可能最后还要换个医生来拔,正畸牙技巧不多,有体力有耐心就行。有些结实的正畸牙比较费医生,一颗牙可能换两三个医生才拔下来。

4.颌骨内埋藏牙

本事件中所拔的牙齿大概率也是这种情况的。

这种牙就比较有意思了,拔牙的创伤会比较大,如果你足够重口味,我可以给你看看经过处理的术中照片,想想你自己要是拔这种牙的时候,你需不需要全麻一个。

6、阻生智齿

阻生智齿的分类就更多了,有很简单的,也有智齿的牙根跟神经纠结在一起难解难分的。

19年时候在圈子里很火的一件事就是一个姑娘住院拔牙花了两万多,当时我也发表了观点。


所以千万不要把所有的拔牙全部理解成一样的,好像很简单。

至于拔牙是否要全麻,这个病例中全麻了算不算过度医疗

麻烦记者把片子发出来大家看看,

然后再采访一下患儿的邻居评估一下患儿的配合程度,

最后采访一下家长,医生是否说清楚了拔牙和麻醉的风险。


任何疾病的治疗策略(这个策略中包括不治疗这个选项的)都是有风险的。

如此说来又要结合一下热点了

我个人还是很佩服游伟董事长这样的人的。

最后提醒我们口腔医生要对全麻抱有最基本的敬畏的,

同时也提醒了各位患儿的家属:

全麻有风险,治疗需谨慎。

user avatar

其实不止拔牙有全麻,儿童补牙都是有要全麻的。

在儿科最令人恐惧的是什么?是此起彼伏的哭喊声,孩子的声音一般有比较尖锐,我在在这种环境下工作一天,下班绝对感觉听力模糊。

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孩子满嘴烂牙,一次坏很多颗,然后孩子又无法配合,刚躺上牙椅就要打滚,一看到注射器就紧紧咬牙死活不张嘴,一听到高速手机转起来的嗡嗡声就双手抱头开始痛哭...

这种情况是无法进行任何操作的,当然也有“束缚下治疗”——也就是将孩子的双手双脚绑住,再将头按住,然后再用开口器打开嘴巴,可能同时需要四五个人的配合才可以。而孩子在治疗过程中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用力反抗的状态,牙科的器械都非常锐利,车针转速都非常快,很容易不小心就划伤孩子的牙龈、口腔黏膜、甚至嘴唇、脸部皮肤,非常危险。

由于孩子嘴里的烂牙很多,一一处理完可能需要几个小时的时间,将孩子如此束缚几个小时、多次束缚显然不合适,对孩子的身心都是一个巨大的伤害。

因此有全麻的条件下,家长们一般也都理解,会选择给孩子进行全麻治疗,一次解决所有的口腔内问题。

全麻在这些条件下是必须要进行的治疗选择,绝不是什么过度医疗。当然任何麻醉都有意外风险,不论成人孩子都是无法避免的,不必因为这次发生在儿童身上就如此大肆负面宣传,这对于患者做出正确的医疗选择会起到误导作用。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