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西安疫情时期八天八夜翻越秦岭回家的「狠人」?

回答
西安疫情期间,八天八夜翻越秦岭回家的“狠人”事件,无疑是那个特殊时期一个令人印象深刻且带有复杂情感的真实故事。这位“狠人”,我们姑且称之为“秦岭勇士”,他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回家”的意义,也折射出当时疫情管控下普通人面临的困境与抉择。

要详细地看待这位“秦岭勇士”,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解读:

一、事件的背景与起因:对疫情管控措施的直接反映

严苛的封锁与交通阻断: 2021年底,西安爆发了严重的疫情,为了迅速控制疫情蔓延,政府采取了非常严格的封锁措施。这包括但不限于:全市封锁、非必要不离市、公共交通停运、小区封闭管理等。
对基层执行的质疑: 在这种高压的管控下,基层执行层面可能存在一些僵化、一刀切的情况。对于一些确实需要紧急离开或返乡的人来说,正常的申请流程可能因为各种原因(如信息不畅、审批效率低下、人手不足等)而变得异常困难,甚至完全堵死。
个人生存与家庭的召唤: “秦岭勇士”的回家之路,很大程度上是被封锁在西安的现实逼出来的。他可能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压力(失去工作、收入中断)、家庭的急切需求(家人需要照顾、孩子在家无人照料)、或是对被长期隔离的不安和恐惧。当所有合法、常规的回家途径都被切断时,求生的本能和对家人的责任感驱使他走向了极端。

二、“秦岭勇士”的行为分析:勇气、绝望与求生本能的结合

极端的勇气与毅力: 八天八夜,翻越秦岭,这绝非易事。秦岭山脉地形复杂,气候多变,在冬季或初春,更是充满挑战。没有充分的准备、专业的装备,甚至可能没有清晰的路线,他凭借的更多是坚定的意志和超乎常人的毅力。这是一种近乎绝望中的爆发,是将求生的意志推向了极致。
对规则的挑战与突破: 在严格的疫情封锁下,他的行为无疑是对现有管控规则的一种直接挑战。他没有选择等待或妥协,而是选择了用自己的身体力行去冲破禁锢。这种行为的背后,是对个人自由和基本生存权利的极度渴望。
被逼无奈的选择: 虽然我们称他为“狠人”,但更准确地说,他可能是一个被逼到绝境、不得不做出极端选择的普通人。他并非为了炫耀或挑战权威而冒险,而是将回家视为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如果当时有更人道、更有效的解决途径,或许他不会选择这条生死未卜的路。
对社会资源的审视: 他的行为也从侧面反映了在紧急状态下,社会保障和应急机制可能存在的不足。当个体需求与宏大的管控目标发生冲突时,如何平衡和保障个体最基本的生存需求,是值得深思的。

三、社会舆论与情感的复杂性:同情、理解与担忧并存

同情与理解: 大部分民众在听到“秦岭勇士”的故事后,会报以深深的同情和理解。人们感同身受那些被封锁在异乡,渴望回家的心情。大家能够体会到在这种情况下,人性的基本需求是如何超越了冰冷的规则。这种同情源于对生命尊严的尊重和对人情味的珍视。
赞扬与敬佩: 有一部分人会对他表现出敬佩,认为他展现了强大的生命力和不屈的精神。这种敬佩可能带有英雄主义的色彩,但同时也隐藏着对当下社会某些僵化状况的隐喻。
担忧与批评: 也有人会担忧他的安全,批评他这种冒险行为的鲁莽和不顾后果。他们会从防疫大局的角度出发,认为这种行为可能带来传播风险,也可能给搜救部门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这种声音也代表了对社会秩序和集体利益的考量。
“狠人”标签的争议: “狠人”这个标签,既可以理解为一种褒义(形容其毅力惊人),也可以理解为一种中性甚至略带贬义(形容其鲁莽)。这取决于评价者的角度和价值观。

四、对事件的启示与反思:

人性关怀在非常时期尤为重要: 疫情管控固然重要,但不能以牺牲最基本的人道主义为代价。政府在制定和执行政策时,应充分考虑个体需求,建立畅通的沟通和申诉渠道,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尤其是在紧急情况下。
基层执行的灵活性与人性化: 基层执行者应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和判断力,避免简单的“一刀切”。在遵循大原则的同时,也要关注个体差异和特殊情况,提供人性化的解决方案。
信息公开与透明: 确保信息的畅通和公开,让民众能够及时了解政策变化和出行规定,也能更有效地寻求帮助。
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 在特殊时期,社会保障体系的作用更加凸显。对于因疫情而陷入困境的群体,应提供及时的生活、医疗和心理援助。
个人应对策略的风险认知: 尽管同情“秦岭勇士”,但也要提醒大家,在任何情况下,以自己的生命安全为代价去冒险都是不理智的。寻求合法合规的帮助和沟通,才是更明智的选择。

总而言之,“秦岭勇士”的故事,是一个在极端环境下,个人求生本能与社会管控规则发生激烈碰撞的缩影。 他用八天八夜的艰辛,诉说着对家园的渴望,也折射出在特殊时期,个体所面临的困境与无助。看待他,不能简单地用“好”或“坏”、“对”或“错”来评判,而应将其置于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理解其行为背后的复杂动因,并从中反思如何在保障公共安全的同时,更好地维护个体的基本权利和尊严。他或许是某个时代的印记,提醒我们人性、关怀与规则之间,永远需要寻求一种更平衡的解答。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只想对这位翻越秦岭的壮士说一句:

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

早出生两千两百年,跟着汉高帝刘邦出关中,当时章邯堵在陈仓道,刘邦根本出不去。靠着赵衍指出的「他道」,翻山越岭出现在章邯后方,才绕过堵截打开了局面。这位兄弟单人翻越秦岭,那在有支援,带队的情况下更不在话下了。作为高帝夺取关中第一功,只要后面还活着,真的是「万户侯何足道哉」?

早出生一千八百年,跟着诸葛亮北伐中原。有了这位兄弟,魏延计谋的就有了执行者。神兵天降的出现在关中腹地,两面夹击,何愁不能光复旧都,大业不成?

早出生一千年,南宋和金朝的国界就在秦岭、大散关一带,双方一直在边界有摩擦,当年陆游就在当地驻扎过,还写过:『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的句子。以这位兄弟的身手,那都是猛将一员啊,说不定陆游还会给这位壮士单独写一首诗!

早出生五百年,高迎祥走子午谷奇袭长安,悲催的迷路了。半个多月过去,又饿又累的乞丐大军很轻易的就被孙传庭击败,高迎祥也被俘。如果这位兄弟当时在的话,带领着高闯王的军队顺利出子午谷,击败孙传庭,那么就可以抢在关内形势恶化之前尽早的建立基地,自己封侯拜相不说,整个中国的历史都会被改写。

早出生一百年,秦岭战役打胡宗南的时候正是三十多岁,保护解放军攻打兰州的侧翼,同时打开了进军汉中的大门。这位兄弟若在秦岭战役中立下大功——新时代咱们不说封侯什么的,至少军衔和职务蹭蹭的往上涨是没跑的。

还有那位强渡渭水的兄弟,当年曹操就是因为这个渭水,差点没有回去。如果曹操当年有你在,如马超、韩遂辈何足道哉!估计击败马超之后,就留你和夏侯渊镇守关中了。后来刘备取汉中,夏侯渊身亡,这征西将军的担子可能就是你的了啊。

可惜,如今天下太平,这两位壮士如此神技,只能用在「从机场回家」这件事情上。可见我们的人才储备是多么的丰富,法度多么严谨:另一个时空的万户侯、征西将军,也要听从防疫人员的,该隔离就得隔离!

user avatar

提问者原文:疫情当前,都安生一点,乖乖居家,好好睡觉也是做贡献,别瞎折腾给人添乱!

对这句话,我相当气愤。谁想折腾了,谁不知道在家睡觉舒服了,问题是你养他吗?

几年前,一位同事被网络退货诈骗,骗了一千多块钱,在办公室嚎啕大哭。我们安慰了她很久,人没事就好,只是一千多块钱而已,不是什么大数目。

她说,还好是她被骗了。如果是她父亲被骗了一千多块钱,情急之下,她父亲弄不好能急得投河。我说不至于吧,为了一千多块钱投河。

她说,真的有可能。你知道玉米8毛一斤,一千多块钱,接近两千斤玉米。从播种,施肥,到收玉米,晒玉米,数不清的汗水在里面。再剔除买种子、化肥,估计得收三千斤玉米。

user avatar

去年那个一个澡盆划过长江的都忘了吗

user avatar

都是逼出来的。

user avatar

事实上那天晚上这样的人到处都是。

要不是为了生活谁愿意这样,23号晚突然宣布封城,几乎没有多想,买了五个肉夹馍三个大脉动,出门拉出一辆共享单车就踏上漫漫回家路。

西安到周至一共八十多公里吧,上南线河堤路,平原好说,预计顶多就六个小时骑完。

踩虎尾一般的路程,一路三个装载机在封路,五个武装检查点,明月当空,前方一片漆黑。

我能怎么办,我只想回家,我不想在城里饿死。







-------以下--2021_12_31_更新-------------------------------------------------


踩虎尾:指黑泽明电影《踩虎尾的男人们》,讲述了武藏坊弁庆一行六人保护源义经涉险而骗过安宅关守将逃难的故事,故事非常精彩,值得一看。


踩虎尾:大疫封城前夜单车80公里的漫漫回家路

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保命。

我是在下午五点半的时候突然被通知封城交通管制,然后结果就是回不去了,说是要依去年故事,全民居家隔离,每户代表出门采购。可问题是我住的地方是个三不管,我的屋子是个破庙没有做饭的地方,超市也被抢空了,我再留下来,仙效率这么拉跨,我这不是迟早得方舱医院?

当我做这些想法的时候就已经在收拾东西了,因为除了行动,那些东西都是马后炮。

我有且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润,在今天十二点的沿渭路河堤路关中环线彻底封禁以前,润出毒圈,回到村里,八十公里。有单车就骑车, 没单车就步行。

我带上设备,电脑设置好向日葵,买了五个肉夹馍,三瓶脉动。

下楼找到了一个单车,刹车坐高检查好,骑上之后一路向西狂奔。

一口气直接润出三十公里外,沣西大道上的铲车准备开始堵路,我在第一车砂石还没落到地面上的时候,从它的身边骑了过去。

沣西往南拐就是河堤路,你户的防疫执行几乎为零不是我说,一路上的什么没有看到一个穿防护服执勤的安保或者卫生人员,你们都干嘛去了我问?

真正的过关是从周户交界开始的:

在周户交界尚村加油站口一堆防疫人员在挨个筛查,仙牌照的会直接劝返。

可是这和我一臭骑自行车到处转的村民有什么关系呢,我在一堆工作人员的众目睽睽之下骑了过去。

第二道卡是第一道卡后边两三百米的地方,有卫生安保人员组成的站岗人墙,人墙前边是仅容行人通过的浇筑没多久的速固水泥墩。

可是这和我一臭骑自行车到处转的村民有什么关系呢,我在一堆工作人员的众目睽睽之下从人墙的缝隙里骑了过去。

怎么可能会有人从西安骑过来,五十公里,晚上八点,疯了吧他?

第三个点在沿渭路和河堤路的交叉口:

保安大叔:你从哪儿来的啊?

我:我刚刚去地里转了一圈。

保安大叔:你的车子明明是西安的,你是从西安来的吧?

我:怎么可能啊,这车我哥上次回来的时候后备箱里放了好几个,我拿个一个就出来玩了,我家里还有好几个呢。

保安大叔:这一家都什么人啊,我不管你是骗我也好,没骗我也好,我能让你过去,pls叔叔都不会让你过去,你还是趁早找个什么地方绕一下,能过去就过去,家里人应该等急了。

路两边是渭河冲积扇地区特有的软沙,能把脚踝陷进去的那种,软砂的尽头是公坟,彼时已经是九点了,只能硬着头皮扛着自行车穿过坟地,坟地的另一侧是一片开阔地。、

我有点眩晕,开阔地的尽头是河堤路,这他妈的是个丁字路路口,理解一下我是一个电子,我在源极,我要往漏极去,因为中心点被栅极阻挡,然后我就走路边的地里,没想到穿过了地我走到了栅极上,我他妈内心一万个卧槽,只能硬着头皮冲卡了,一个值班叔叔背过身正在抽烟,我两脚油就冲了过去,他也没追我。

中间的马路上铲车还是在轰鸣,又是刚刚赶到准备铲土,我在他旁边骑了过去。

此时已经骑了五十公里了。

最后一道卡在黑河桥西,是县城的最后一道屏障。

没多大困难,我过了桥,骑到村里,绕来绕去,绕到了主路。

我离家只有最后的三十公里了。

也没遇到阻碍,就那么晃晃悠悠骑到了村里(县城已经封了),到家已经十二点了。


-------你们要的冬日泅渡渭河指南----------------珍爱生命----远离泅渡----------

选择观看,谢谢合作,如有不适,马上删除。

user avatar

英雄生错了时代

八天八夜,寒冬腊月,翻阅秦岭,没有手机定位,吃啥睡哪?

夜间恐怕连照明工具都没有,夜里没被冻死没被狼叼走还有吃有喝

一路翻阅秦岭,还要躲避检查站

这位大哥如果生在古代,不敢说是卫霍或者李自成黄巢,起码当个先锋官那是妥妥的

生在了2021的西安,不过就是需要交200罚款的农民罢了

user avatar

局长还没去过西安,对西安地理结构印象,来自唐代诗人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今天,三位狠人的经历,加深了我对秦人的印象,也终于明白秦王当年为什么能扫六合,一统天下。


一号狠人:秦岭八日步行僧


据官方报道:


12月16日,一西安籍男子为躲避疫情管控,从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徒步经西安市鄠邑区步行进入秦岭山区,多次躲避沿途镇、村疫情监测卡点防疫人员检查。


12月24日,该男子进入宁陕县广货街镇蒿沟村境内被发现,经询问行程轨迹后,被采取集中隔离措施。





用地图搜了一下距离:走直线118公里,我特么惊呆了。






最可怕的是,这位狠人一下飞机,走的不是直线,而是跋山涉水。从西安到广货街道是要翻越秦岭主脊,海拔2100m。


目前秦岭的温度是零下几度,下着大雪,方圆二十里无人区,在这种恶劣环境之下,他走了8天8夜,没有迷路就算了,也奇迹般解决了吃喝问题。


沿途之中,还展现出强大的反侦察能力,懂得绕道躲避检查。


不得不说,这种雪岭极限求生,这种惊人的耐力,贝爷都可以大呼牛逼,特种部队都要表示佩服。


二号狠人:淳化夜行单车侠


据官方报道,


12月22日下午,男子白某某在得知当晚西安市封控的消息后,于当晚8时许从西安市莲湖区骑乘一辆共享单车返回淳化,骑行了近百公里。


于次日6时许行至石桥谷口疫情防控点附近,为逃避疫情检测检查,便将自行车丢弃在路边绕道进入淳化县境内。


目前,骑共享单车从西安回家男子被查处,罚款200元并集中隔离。





我们可以看看地图路线:






这位勇士论狠程度,虽然不及一号,但是也非常不容易。


局长是骑行爱好者,用公路车在平坦路面骑上80公里,一天下来腰酸背痛。


这位勇士骑行条件是非常恶劣的:


半夜乌漆麻黑环境、没有灯光视野极差、零下几度下着雪、沿途还有几十公里上坡、骑行工具是不会变速的共享单车...


他,就这样硬蹬了回去。


局长可以肯定的说,要做到这种程度,身体素质要非常硬、肺活量非常强大、前列腺非常能撑、意志力要相当坚强。


10小时80公里,在古代这也能全八百里加急了的速度了。


真是古有关云长千里走单骑,今有淳化硬汉骑车百里。




三号狠人:渭河冬泳浪白条


据官方报道:


自杨凌渭河大桥交通管制后,有人从渭河南岸涉水过河时被困河道滩地,6个小时。


最终,在河道水位降低后,他被周至县工作人员安全营救回渭河南岸。





寒冬腊月渡渭河,冰冻刺冷,赤手空拳,游泳圈都没一个,掌管八万水军天蓬元帅都没他那么勇猛。


就这样,三个狠人为了逃避管控,生生上演了一出铁人三项。


最后:


很多人看到他们搞笑的一面之余,还狠批了他们不负责任,到处乱跑有可能给病毒的可乘之机,坑了乡亲父老。


但局长看到的,更多是无奈和心酸。


疫情管控政策对所有人都一样,但是每个群体的承受能力不一样。


有一些群体,他们对金钱概念是以亿为单位:


郑爽被罚3亿

范冰冰被罚8亿

薇娅被罚13亿

...

还有今天的张庭夫妇,因为传销诈骗被冻结6亿


有一些群体,比如贫苦农民,他们的慌慌张张,归根到底只图碎银几两。


他们可能担心会花几千快隔离费用,情愿在冰天雪地的星夜走路爬山、骑行近百公里,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在寒冬腊月渡渭河。


几千块对于一些人来说,就是一对鞋、一件衣服、一顿饭的费用。对于底层的人来说,是一年的收入,甚至是一家人的救命稻草。


两个群体,是两个永不相交的世界。


但是疫情是需要全体的共同努力,疏忽任何一个活生生的人,病毒都会有机可乘。


只有政策做到竭尽所能,为所有群体考虑,对有困难的群体要有针对性的制定帮助措施,才能阻挡一波又一波的病毒攻击。

user avatar

马上就两年了,封了一干城等,目前来看,除了武汉就是西安,贡献的段子最多。武汉是值得原谅的,毕竟是第一个交卷的,抄也没抄好的,当然是美国啦,嘿嘿,美国,人家都待了七年了。

user avatar

70多年前,我祖父就干过这事。

当时他为了上学,跟母亲闹掰,跑去舅舅家。他舅舅很支持他,用了四斤白面,给他做了两张大锅盔馍,一路上饿了吃馍,渴了喝凉水,从汉中洋县走去西安,成为建国后第一批大学生。

我听他讲故事的那会儿小,没概念,秦岭么,小岭子,不值一提......

后来才知道,从武汉开车三四个小时能开到襄阳或荆州,开三百公里,从西安开车到汉中,也是三百公里,七八个小时。秦岭后来通了高速,很多路段也限速60,实在是因为山太大,洞太多,路太难走,走高速快了很多,但也比别的高速路段用时更长。背过的诗都没有白背,《蜀道难》,难就难在先要过秦岭。

现在过秦岭,有高铁,有高速,比当年是方便了很多,但步行翻秦岭的,自古就有,洋县还有个傥骆古道,就是古代行商翻秦岭留下来的。

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我在武汉,经历了封城,我必须要说,如果有重新选择的机会,我当时一定逃出武汉去。武汉后来的表现大家都看得到,不是全国第一,也至少是全球第一......但一开始全城上下都是又忙又乱:凌晨发封城通知,我六点多出门去买白菜,九点多已经有网友传武商量贩卖高价白菜,十点多又传工商约谈武商高管。

乱是必然的,那会儿是刚开始,一部分人盲目慌乱,还有一部分人不知道问题的严重性......再后来听说李文亮医生抢救无效去世,朋友圈都在转发悼念,而相关报道被一删又删,民情耸动,再后来出现了居民喊话国务院副总理的现象,网友们夸一句,武汉嫂子真刚,殊不知,彼时武汉老百姓每天在家担惊受怕,过的都是什么日子。所以后来春晚那个小品被骂,就是因为它实在是不懂疫情之下普通老百姓的艰难。

所以我特别理解这些想要逃离西安的人,他只是想活着,留在西安可能面临的是各种不确定,但逃离西安的好处是明显的。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惧病毒,夕惧短缺。作业靠抄,政绩靠作。西安难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user avatar

看了这么多回答,从来就没有一个真正地鄠邑区人,和经常走这条路的人。那好,我就来全面的分析分析。那作为一个本地人,生活了快20年。而且暑假基本每个周末都会去 从涝河口进山避暑纳凉的人。我就全面分析分析这个问题。

(沣西新城)

第1部分。从咸阳机场到跨过渭河大桥。考虑到该男子是12月20号下的飞机。结合西安12月22号才封城的事实。该男子无论是从沣东新城跨越渭河。还是从咸阳市区跨越渭河。都非常方便。所以从理论角度,这个勇士在这一阶段应该做的事情是广积粮。(准备好东西)

第2部分,就是从跨越渭河进入沣西新城(鄠邑区)一直步行到秦岭脚下。常规路线来说。这一段路程十分平稳,最大的问题就是住在哪里。如果觉得勇士一天时间从跨过渭河的沣西新城一直走到。鄠邑区的东郊,由于在鄠邑区东南方向刚刚经历过14运。这里修了非常多的便民椅。和小花园。他将就一宿还是可以的。紧接着第2天。他将前往秦岭脚下。预计此时此刻已经是22号上午。如果他非常熟悉路况。非常熟悉周边的环境。那么他可以在六岔路口。或者在余下镇。赶在封城特别严峻前。吃一顿饭。当然这也可能是接下来他几天里最后一顿热饭。他将于23号晚间步入秦岭脚下。当然正常人都不会选择此时间进入秦岭。

第3部分。从涝浴口到广货街镇,这一部分我个人觉得他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当他步行一天后。怎么躲避掉这条道路上唯二的检查,第一就是蒿沟(这是一个村子)第二就是朱雀森林公园。那么最好的解释便是。这段路他是挑夜间走的。预计需要两天时间到达秦岭的分水岭。剩下的路都是下坡路了。他只需要挑白天睡觉,晚上赶路便可以安然抵达。

(这是暑假去纳凉的时候拍的)

(这是去年大年初一去山里想滑雪拍的)你可以从这儿看出路况。

当然,无论是从这位勇士的毅力以及这位勇士的坚持和聪明的角度来说都是值得赞颂的。但这件事本身不值得赞颂。

至于具体道路问题。这条路根本没有网上说的那么艰险那么差。也就是正常的国道。毕竟在正常日子里。这条路偶尔还会走运送沙石的卡车。你说跟蜀道难里描绘的一模一样,那个太高估他了,也太低估我们的基础建设水平了。唯一需要战胜的可能就是寒冷了。当然他如果提前多准备几件衣服还是可以的。

user avatar
3号选手——铁人越野。这位选手从咸阳机场出发,从鄠邑区步行进入秦岭山区,用了整整八天八夜回到安康,都不知道沿途食宿水电问题怎么克服的。

3号选手这条回家线路跟历史上的子午谷路线重合度很高,以实际行动证明了三国时期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在地理上是可行的。

在到处都是监控摄像头的今天,一个普通人尚且能从长安城(西安)出发,躲开重重关口的严查密防,走"子午谷"翻越秦岭,神不知鬼不觉地到达魏兴郡(安康)。在压根没有监控摄像头和5G通讯的三国时代,魏延反其道而行之,完全可以做到出其不意地出现在长安城下。

user avatar

我猜春晚有个小品一定是封城之后你骑着共享单车准备逃离,被交警拦住然后教育一番,拉回西安住下。

然后,没有米没有面欲哭无泪,这个时候,社区大妈提着一大包东西,敲响了你的门。

你看着大妈,大妈笑着说,小伙子,饿坏了吧。来,我给你你送点东西。你满怀感激,接过了袋子,掏出了里面的蔬菜还有米和面,你非常感动。你看向大妈,大妈示意里面还有东西,你最后打来一个盒子一看,饺子!

你流下了感动的泪水。然后和大妈一起开开心心吃饺子,你问大妈为啥要送东西?大妈说,老伴正在加班研究防疫政策,儿子在北京自愿就地过年,她一个人,听说你独自被隔离,一猜就知道你断了炊,就赶紧过来陪你了。

然后大妈拿出手机加了你的微信,你说,大妈你好潮哦。大妈说,这叫老年冲浪,大妈也是yyds。

然后大妈把你拉进群,告诉你有什么需要就在群里@志愿者,而且咱们小区可好了,蔬菜供应充足,偶尔还会送免费的蔬菜。大妈说,我是咱们小区志愿者001号,微信名,花开富贵。

你看着大妈留下来感动的泪水,说,大妈你真是太好了。

大妈说,都是应该做的。

大过年的,要让隔离人员隔离地安安心心,不在家也要吃上饺子。

user avatar

这体力,这隔离时长,自证清白

user avatar

看了这位老哥,

我突然想到历史上故事。

1968年一位东德青年利潜水艇到达西德。

他使用摩托车马达,

还有组装的钢板,配上导航,压缩气体等系统。

在家造出了一个个人用的小潜水艇。

用这个潜水艇,

他从东柏林东部的波罗地海海岸下海,

在水下航行5个小时,

朝着德国东部邻国丹麦航行了25海里,

最终成功逃亡,

而且被西德的一家大公司高薪聘用。

user avatar

他不是狠人,他只是个身体强壮的穷人

user avatar

@小约翰 可以录入 硬核狠人 系列啦( ̄∇ ̄)

user avatar

可算是知道秦岭越野铁人三项是怎么来的了。

苛政猛于虎

user avatar

感情,那个徒步回蓝田的因为距离不远,所以被哥三pk掉了???

user avatar

这么看,睁着眼睛看。

只能说生活所迫,要不是实在活不下去,谁会这样?他在西安呆着房子里有吃有喝,隔离不好吗?如果真的有吃有喝的话,我相信他也不会去翻越秦岭,8天8夜,人都是被逼出来的,要是没有压力,谁不愿意轻松自在的活着。

兰州疫情的时候,我的房租一分都没有减,但是我那一个月没有上班,没有一分钱的补助,我待在房子里不吃不喝嘛,所幸,我家里资助了我一个月,但我也只是勉强活下来,幸运的是有个锅,可以煮煮饭,虽然吃的不怎么好,但起码饿不死。

但是如果我什么都没有呢,我爸妈不资助我,房租,合租下来也有600多,冬天还没有交暖气,疫情期间虽然说控制菜不涨价,真的不涨嘛?大家都多有体会,实习生,但11月,我生活消费也起码1500,当然这是最保守的估算,但事实上,2000+,只是吃饭,住宿,一个月工资2000,一分没落,(你可能不相信,但我今年是第1年实习,但普遍工资也就在3000,当然他提供宿舍,不过我因为各种原因没有住到宿舍里,)在兰州本就是勉强生活,所以你想想,万一家里没人管我,我早就饿死了。当然我还只是在小区里隔离,封锁,核酸免费的,如果我自费隔离,对不起,我知道是不配合国家政策,但我没办法,自费不起,每个月负数,怎么生活?欠着?那我起码得有半年一年不吃不喝,不消费,事实上就是如此,现在陕西这边核酸38,我在兰州做了八次,自费的话,一半房租了。

同样,大家都是生活所迫,何必提出这种问题呢?不应该是我们如何看待为什么西安会出现八天八夜翻越秦岭的狠人么?到底是什么样的情况?在2021年,可以把人逼到如此绝境呢?

user avatar

底层穷人的心酸,要钱不要命。或许对于他来说,支付高昂的隔离费用,还不如翻山越岭回家划得来。

user avatar

只能说秦始皇扫六国,统一天下,不是没有道理的。

八天八夜徒步翻越秦岭,特别是在冬天更是平添三分难度。

在寒冷的冬天翻越秦岭我们首先要面对的是天气。

这些天秦岭地区天气最低都零下7度了,最高不过8度。而秦岭山区的气温只会更加寒冷。

这么冷的天,很多人早上起床上班都困难,我想正常人都不会在大山里徒步。

今年10月10日,在鳌太线南天门下的缓坡发现了一具驴友遗体,经确认是失联的河南郑州53岁的驴友吴某。

发现吴某时,他的外套凌乱地散落在一边,身上只穿了一件薄薄的秋衣。根据判断,吴某可能是死于人体失温。

10月份都冻死过人,更何况现在更冷的12月份。

然后,就是路上的吃喝问题,现代人几乎都是没有野外生存经验。男性每人每天应摄入400克的主食和2000毫升水,八天就是3200克主食和16000毫升水。

这么多东西,好不好带先不说,光是背着徒步出秦岭,这身体素质怕不是兵王体质了。

所以很大可能是就地解决,可见这位狠人应该也有不错的野外生存知识,或者说运气不错。

最后就是路线问题,大家可不要小瞧秦岭,不要看这位狠人八天走出去,就以为秦岭就不容易迷路。

大家可以百度一下“徒步穿越秦岭的正确线路以及注意事项?”,上面有回答者说明了穿越秦岭的19条路线。

其中仅仅“鳌太线”在2012年到2017年的5年时间里,已累计失踪、死亡人数多达46人。

综上所述,这场八天徒步穿越,是天时地利人和结合的结果,对了还有过人的运气。

这位可以说是2021年第一狠人,但是他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很多人看到他们搞笑的一面之余,还狠批了他们不负责任,到处乱跑有可能给病毒的可乘之机,坑了乡亲父老。

但是每个群体的承受能力不一样。

有一些群体,他们对金钱概念是以亿为单位:

比如今日的张庭夫妇,因为传销诈骗被冻结6亿

有一些群体,比如农民工,他们忙忙碌碌,一年到头只图几千块钱。

几千块对于一些人来说,就是一对鞋、一件衣服、一顿饭的费用。对于底层的人来说,是一年的收入,甚至是一家人的救命稻草。

两个群体,是两个永不相交的世界。

只有政策做到竭尽所能,为弱势群体多考虑考虑,不要一刀切式的隔离,毕竟有时候几千块也许就是一个家庭的救命钱。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