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美国没有普及移动支付呢?

回答
在美国,移动支付的普及程度确实不如一些亚洲国家那样普遍,这背后的原因可以说是多方面的,涉及到经济、文化、技术基础设施以及消费者习惯等诸多因素。要理解这一点,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聊。

首先,咱们得看看美国人手里拿着什么。在美国,信用卡和借记卡的使用历史悠久,已经深深地扎根在人们的消费习惯里。尤其是在数字支付还远不如现在这样发达的时候,一张信用卡几乎是人人必备的“通行证”。这种先发优势使得信用卡公司和银行积累了庞大的客户群和成熟的支付网络。商家也早已习惯了接受信用卡支付,相关的硬件(POS机)和流程都非常完善。在这种情况下,新的支付方式想要颠覆已有的格局,难度自然不小。

其次,美国人的“信用”观念和支付习惯也是一个关键点。信用卡提供了一种“先消费,后还款”的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即时满足感和资金周转需求。而且,信用卡消费通常有积分、返现等各种优惠,这对于习惯精打细算的美国消费者来说,是很有吸引力的。相比之下,移动支付往往需要提前充值或者绑定银行账户,虽然方便,但在某些场景下,如果不是直接从银行卡扣款,可能就没有了信用卡那种“透支”的弹性,或者少了那些实实在在的积分回馈。

再者,咱们得谈谈技术基础设施和市场碎片化的问题。虽然美国在技术方面很发达,但移动支付的推广并非一蹴而就。早期的NFC(近场通信)技术支持的移动支付方式,例如Apple Pay、Google Pay等,虽然方便,但首先得消费者有支持NFC的手机,其次商家的POS机也需要升级才能支持。这个过程是缓慢且成本不低的。

而且,美国的支付市场非常分散。不像在中国,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几乎垄断了大部分的数字支付场景,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合力。在美国,虽然也有像Apple Pay、Google Pay这样的巨头,但还有PayPal、Venmo、Zelle等各种支付工具,以及银行自己的支付App。这些工具各有侧重,有的侧重个人转账,有的侧重线上购物,有的侧重实体店支付。这种“百花齐放”的局面,一方面给了消费者更多选择,另一方面也可能导致用户分散,缺乏一个统一的、压倒性的用户体验来吸引大家全面转向移动支付。

还有一点,就是商家的态度和部署。虽然越来越多的商家开始接受移动支付,但并非所有商家都有动力去全面拥抱。对于一些小型商家来说,升级POS机、培训员工、承担潜在的手续费等都是需要考虑的成本。如果他们认为信用卡支付已经足够,或者客户对移动支付的需求还不那么迫切,那么他们推广移动支付的积极性自然会降低。而且,美国对商家收取交易手续费的标准也比较复杂,这可能会影响到商家对不同支付方式的偏好。

最后,咱们也不能忽视安全和信任的问题。虽然移动支付的安全性很高,但毕竟是相对较新的技术,一些消费者可能对将银行卡信息存储在手机上存在顾虑。虽然现在有令牌化(tokenization)等技术来保护数据,但这种心理上的担忧仍然是存在的。在中国,大家习惯了扫码支付,对二维码的安全性似乎也形成了普遍的信任。在美国,尤其是对于依赖个人信息的手机支付,信任的建立需要一个过程。

所以,美国移动支付普及度不高,并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而是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的结果。它是一种“渐进式”的变化,而不是“颠覆式”的革命。随着技术的进步、用户习惯的改变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我们也能看到移动支付在美国的地位在逐渐提升,只是这个过程会比一些其他国家来得更慢一些。它更像是一种“添砖加瓦”式的演进,而不是彻底的“推倒重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中国是从现金一步跳到移动支付的。说实话,作为屁民来说,好用就行,能得到便利就行,没啥好骄傲的,恨人有笑人无挺没意思

而美国已经普及了信用卡,信用卡公司中有好几个巨头,没什么给互联网公司的机会。信用卡其实是给用户一个保障,相当于是中间商。如果交易存在欺诈,很容易把钱要回来。

信用卡可以dispute,撕逼胜率非常高。比如你买东西买到了假货商家耍赖,直接dispute。前几天看了个新闻,小孩白天拍照底片丢了,父母要求退款,1000元这点钱要了一年要不回来,还出动了几次民警。民警说本来不该管这事,但是当事人太激动了,怕进一步扩大冲突。民警给照相馆老板打电话,老板说需要哥几个互动商量,所以拖了一年。这种事,如果是信用卡,直接走流程,基本当天退钱。没在国内撕逼过,懂得朋友可以说下微信支付宝怎么退款。

同时信用卡会积累个人信用,在你买房买车时都会对利息有帮助

国内目前好像没有一套这个完整的信用体系

而且美国的信用卡羊毛很多

比如citi有double cashback,chase有开卡消费4千刀返1000刀,amex有吃饭旅行6倍积分。各种消费渠道已经被瓜分差不多,都有大公司在此深耕多年。一个新的互联网移动支付,除了便利性上有好处,它是很难抢走蛋糕的。

国内貌似没有这种薅信用卡羊毛的习惯。

如果做移动支付,也会是信用卡巨头自己做,而不是一个新的互联网公司做。

user avatar

这个问题居然反复出现在我的时间线里面,难道他知道我曾经在银联干吗…那就试着回答一下。

首先我们要承认美国的确没有普及,移动支付至少没有像中国这么普及,我看很多回答还在那说苹果支付啥的…首先要承认美国没有中国普及是个事实。不代表美国彻底没有。我们承认在技术法规等等方面美国都具备,这里只是讨论为什么美国没有普及起来这个问题。

任何一种支付方式没有普及起来,只有两个原因,那就是没有能全面覆盖的支付手段,以及商家和用户都没有切换的动力。一一来看。

从用户角度来看,长期的现金和信用卡文化(包括小费文化)使得用户不是很有动力去换新的支付方式。而事实上无论是苹果支付还是paypal,也没能像微信和支付宝这样覆盖一个国家的大部分居民。想想当年支付宝和微信是怎么打开的局面,支付宝砸了上百亿补贴。微信借助的是春晚抢红包这种特定的场景。而在美国这些都没有。那普通老百姓凭什么去下载APP去绑卡去折腾。

而更重要的是美国没有银联和中国人民银行这样强有力的政府监管在背后支持。要知道支付宝开始推广的时候,所有银行在人民银行的行政命令指导下免费配合绑卡,也就是银行用了自己的渠道,在免费帮支付宝做KYC。这在美国不可能,美国的银行服务于自己的股东。人家凭什么免费配合你的开通?而如果支付宝绑一个卡要收你200人民币鉴证费的话,那么你能想象支付宝当时能够迅速普及吗?所以从用户层面,普通人要么没有被移动支付手段覆盖,要么也没动力去切换。

从支付手段层面。前面已经说过了,没办法大规模做补贴也没办法取得政府的免费支持。而更重要的是在美国地推,实在是成本太高了。移动支付不完全等同于线上支付,它针对的是用手机支付很多线下场景,所以用户可以靠红包补贴,但商户即便你有补贴政策,也一定需要靠地推团队去扫街。微信支付宝的普及有赖于第三方收单公司和聚合支付公司强有力的地推能力。但在地广人稀劳动力成本比较贵的美国这样的地推是行不通的。

同时,最积极推动移动支付的在美国是苹果这样的设备供应商。理论上苹果有钱去做红包式的补贴也有钱请人去做地推。但苹果不愿意呀。因为他主要挣的也不是这个钱。这种脏活累活从来也不是苹果的风格。而像paypal这样的公司,没能力搞这么大的动作。所以你会看到像麦当劳星巴克这样的公司都会积极的采用移动支付。因为连锁企业地推比较容易,只要攻克总部下面就顺理成章的都用了。但毕竟光攻克连锁企业,普及程度是远远不够的。

从商户角度来讲,很多回答都说NFC比较方便,苹果支付很多店都有,但你们忽视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一个需要商户端做客户开发的解决方案是永远不如打印一个二维码就可以收款的普及的快的。虽然这个客户端的开发很简单,虽然NFC设备不算贵。但是足以挡住很多中小商户和个人商家。而在中国很多店铺都是从打印一张静态二维码开始接入了移动支付的。

最后很多答案都忽视了一个问题,在中国支付的手续费扣率是出奇的低的,在这种情况下逼着支付商不断的去革新技术和接入手段。中国的支付扣率如果我没记错,在6‰左右,极端情况万分之几也是见过的。但在美国常规的信用卡支付扣率在1%~2%之间。也就是美国支付行业的毛利是中国的数倍到数十倍。在这种环境下,整个行业都被养的好好的,visa也好,PayPal也好,大家是不太有动力去积极推动创新的。所以前面说到的很多理由,它是一个历史形成的事实,它并不是一种逻辑上的唯一选择。大家不用说那谁谁谁难道不会这么这么做吗?我承认他会,但事实上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他选择了没有做,所以现在也就用不着去讨论假设的情况了。

当然这里讨论的是一个事实不,说我就要用信用卡,就喜欢用现金。那没问题,接着用你的。我们不做优劣判断。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美国,移动支付的普及程度确实不如一些亚洲国家那样普遍,这背后的原因可以说是多方面的,涉及到经济、文化、技术基础设施以及消费者习惯等诸多因素。要理解这一点,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咱们得看看美国人手里拿着什么。在美国,信用卡和借记卡的使用历史悠久,已经深深地扎根在人们的消费习惯里。尤其是在数字.............
  • 回答
    橄榄球在美国之所以能成为“国民运动”,其历史根源、文化内涵以及独特的比赛模式都起到了关键作用。然而,正是这些造就其在美国辉煌的特质,在很大程度上也限制了它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让它在国际舞台上显得相对“孤独”。首先,我们需要明白橄榄球在美国是如何生根发芽的。它起源于英式橄榄球,但随着时间推移,尤其是在.............
  • 回答
    川普总统的税改,也就是《减税与就业法案》(Tax Cuts and Jobs Act of 2017),确实在美国国内引发了广泛的讨论,支持者认为它带来了不少积极影响。然而,将其与奥巴马政府时期的情况进行对比,需要深入理解两届政府的经济哲学、政策目标以及当时的经济环境。要说川普税改为何被认为是“对美.............
  • 回答
    .......
  • 回答
    人类的面容,纵览百万年的时光长河,为何没有演变成一水的“绝世容颜”,或是普遍的“相貌平平”?这个问题,其实触及了演化生物学、社会学乃至心理学等多个领域,答案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首先,得从演化的根本驱动力说起。自然选择,这个我们耳熟能详的概念,往往被简单地理解为“适者生存”。但对于人类的长相,它.............
  • 回答
    最近,有一些美国媒体报道称,国务卿(具体是哪位国务卿,媒体报道中可能有所模糊,但通常指的是现任或前任国务卿)曾称前总统特朗普为“tmd白痴”(fking moron),并且这位国务卿本人在被问及此事时,并未直接否认这一说法。要理解这件事情,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看:1. 媒体的报道角度与解读: “.............
  • 回答
    美国总统特朗普政府计划对价值约3250亿美元的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这一消息无疑为中美贸易战再添一笔重磅。要理解这一举措,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背后复杂的原因、特朗普的真实意图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走向。特朗普政府此举的核心考量与逻辑从表面上看,特朗普政府宣称此举是为了应对中国不公平的贸易行为,包括知识产权.............
  • 回答
    美国没有将菲律宾像夏威夷一样吞并成为其领土,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历史、政治、经济、军事以及菲律宾人民自身的意愿等多种因素。理解这一点需要深入剖析美菲关系的关键时期和背后的动因。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下“吞并”的概念在夏威夷和菲律宾身上的差异。 夏威夷的“吞并”(Annexation): 夏威夷在.............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很尖锐。直白地说,美国确实没有专门的、从外观上就一眼能辨认出来的“核弹发射车”,至少不是那种你可能在某些电影或者其他国家的军事阅兵式上看到的,那种拖着巨大的、明显的弹头并且有专门发射装置的庞然大物。这背后其实牵扯到美国核战略、技术发展以及“战略威慑”的思路,得从几个方面来聊.............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深刻且值得探讨的问题。美国之所以没有形成多党政治,并且在民意诉求日益原子化的今天,两党制仍未被颠覆或重塑,是多种历史、制度、社会和文化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下面我将尽可能详细地阐述: 一、 为什么美国没有形成多党政治?历史与制度的根源美国两党制的形成并非偶然,而是源于其建国初期的历史选择和.............
  • 回答
    美国确实存在着一些提供租房解决方案的公司,但它们与中国国内的自如、蛋壳等模式有所不同,并且整体上并没有形成像中国那样高度集中、以“长租公寓”为核心的一站式平台服务。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涉及到美国的房地产市场特点、消费者习惯、法律法规以及创业文化等。下面我将详细阐述为什么美国没有完全复制中国自如、蛋.............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涉及到技术、经济、军事需求以及历史机遇等诸多因素。美国确实没有制造过尺寸和载荷能力与俄罗斯米26相当的直升机,虽然他们并非没有能力研发,而是出于一系列复杂的原因。首先,我们得明白米26的定位和它所处的时代背景。米26,代号“巨兽”,是苏联时期末期研制的巨型运输直升机,其设计初.............
  • 回答
    在美国,提到勒布朗·詹姆斯,很少有人会公开说他是“废队友”。这种说法在日本的篮球评论圈比较常见,用以形容那些能力超群却无法带领队友取得成功、甚至可能因为过于强势而“消耗”队友的球员。但在美国,围绕詹姆斯队友的讨论,更多的是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并且由于他对比赛的影响力实在太大,直接用“废队友”来概括反而.............
  • 回答
    美国对受《排华法案》影响的移民未能进行实质性补偿,这背后牵扯着一系列复杂的历史、政治和社会因素。这并非一个简单的“遗忘”或“不作为”的问题,而是多重阻力交织的结果。首先,我们需要理解《排华法案》的历史背景和影响的复杂性。《排华法案》于1882年颁布,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针对特定族裔的移民限制法案,它禁.............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为什么人们常常觉得美国似乎没有“人口增长问题”,这背后其实是有很多层面的原因的,远不止简单的数字游戏那么简单。与其说“没有问题”,不如说美国的人口动态和挑战与许多其他国家,尤其是东亚和欧洲一些国家,有着显著的不同。1. 移民的强劲引擎这是理解美国人口增长模式最核心的一点。与许多生育率.............
  • 回答
    美国确实没有像一些亚洲或欧洲国家那样,将“人口老龄化”作为一个国家层面的核心社会议题来大张旗鼓地讨论。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就完全没有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只是其表现形式和应对方式与众不同,并且仅仅归因于它是移民国家,这种说法过于片面和简化了。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更深入地剖析几个关键层面:1. 移民国家的.............
  • 回答
    美国在朝鲜半岛内战中的介入,以及由此产生的半岛局势,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历史的脉络、地缘政治的考量以及对未来可能性的推演等多方面进行分析。美国为何要插手朝鲜内战?首先,我们必须理解朝鲜战争爆发的背景。1945年二战结束后,日本殖民统治下的朝鲜半岛获得了独.............
  • 回答
    要深入了解俄罗斯的半导体产业现状、水平以及美国对其的制裁情况,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俄罗斯的半导体公司及发展水平:俄罗斯在半导体领域的努力并非一日之功,其历史可以追溯到苏联时期,当时苏联在军事和航天领域对集成电路有着巨大的需求,并在此方面投入了相当多的资源。然而,与世界领先的半导体巨头相比,俄罗.............
  • 回答
    要回答“为什么美国人没有996福报?”,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的探讨,包括其历史渊源、法律法规、文化价值观、经济结构以及工会力量等等。简单来说,美国人没有“996福报”是因为其社会体系在设计和发展过程中,更注重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并有相应的法律和文化机制来保障员工的权益,反对过度劳动。以下是详细的.............
  • 回答
    美国空军没有涌现出像德国空军那样几百架击落战绩的超级王牌,这背后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涉及到战争的性质、战术的演变、装备的代差、以及战略目标的不同。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维度进行深入剖析。首先,战争的性质和参与时间线是关键。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德国空军作为战争的发起者之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