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元朝和清朝属于外族入侵,这与日本的侵华有什么本质不同?

回答
元朝和清朝与日本侵华,虽然都涉及“外族”或“外国”的入侵与统治,但其性质、历史背景以及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存在着本质的区别。要理解这些不同,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它们各自的来龙去脉。

首先,我们来看元朝。元朝的建立者是蒙古族,他们原本是中国北方的一个游牧民族。在成吉思汗及其子孙的领导下,蒙古帝国迅速崛起,并征服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欧亚大陆地区。元朝的建立,是蒙古人通过军事征服完成了对宋朝的灭亡,并在原有的中国疆域内建立起来的王朝。

从“外族入侵”的角度来看,蒙古人确实来自于中原王朝传统的统治范围之外。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蒙古族在建立元朝之前,就已经与中国北方的一些政权有着长期的互动和影响,甚至在中国北部建立过一些政权,例如金朝。他们的征服,与其说是纯粹的“外来侵略”,不如说是在一个长期存在的、多民族共存的地理和文化区域内,一个强盛的民族通过武力完成了对现有政治秩序的颠覆和重建。

更重要的是,元朝统治中国后,虽然保持了一些蒙古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习俗,但同时也继承了大量中国传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体系。他们采用科举制度,使用汉字作为官方文字的一部分,也保留了许多中国传统的官僚机构和法律条文。虽然存在民族隔阂和压迫,但元朝也积极吸收和融合了中国的文化元素,并尝试将自己的统治合法化,融入到中国漫长的帝国史之中。其最终的灭亡,也并非完全因为是“外族”,而是因为统治内部的腐败、社会矛盾的激化以及汉族起义的强大力量。

接下来是清朝。清朝的建立者是满族,他们也是源自中国东北的民族,与汉族以及其他北方民族长期存在交流和冲突。清朝通过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崛起,逐渐强大,并最终在明朝末年农民起义和政治动荡的背景下,趁势入关,取代了明朝,建立了清朝。

与元朝类似,清朝也是一个来自传统中原统治范围之外的民族建立的王朝。满族在入关后,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其统治,例如“剃发易服”等,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征服者的强制性,也引起了汉族民众的强烈不满和反抗。然而,与蒙古人相比,满族与汉族在地理和文化上有着更直接和更长期的接触。

清朝在统治中国后,同样采取了融合的策略。他们基本沿用了明朝的政治制度,包括中央集权、官僚体系和科举制度。满族统治者也积极学习和推崇汉族文化,例如许多皇帝都精通汉文和汉学,也推崇儒家思想。尽管存在满汉之间的民族等级和政治上的某些不平等,但清朝的统治在中国历史上被视为一个王朝的延续,而不是一个完全外来的政权。清朝统治的最终崩溃,是内忧外患的综合结果,包括政治腐败、经济凋敝以及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冲击,这其中也包含日本的侵略。

现在我们来谈谈日本的侵华。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最直接和最典型的体现是自甲午战争以来,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作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其侵略的目的是为了扩张领土、掠夺资源,并将中国变成其殖民地和附属国。

这里的“外族入侵”的概念与元朝和清朝有着本质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性质和目的不同: 元朝和清朝的建立,虽然是通过武力征服,但最终目标是在中国建立一个王朝,延续并巩固在中国大陆的统治。他们将中国视为自己的帝国核心,虽然保留了民族特点,但也努力将其统治纳入中国的历史叙事中。而日本的侵华,其目的不是建立一个在中国历史谱系中的王朝,而是将中国纳入日本的帝国版图,剥削和压榨中国的资源和人民,服务于日本自身的国家利益。这是一种赤裸裸的殖民主义和侵略行径。

2. 历史渊源和关系不同: 蒙古族和满族虽然是“外族”,但他们在中国北方生活了很长时间,与中国历史上许多王朝都有着复杂的恩怨和联系,他们在中国政治和文化领域的影响根深蒂固,并且最终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建立了持续数百年的王朝统治。而日本在近代之前,虽然与中国有着文化交流,但在政治和军事上,从未真正征服过中国,也从未在中国建立过统治性的政权。近代日本的侵略,是在中国相对虚弱和分裂的时期发起的,是近代国际关系中典型的帝国主义扩张。

3. 对中国文化和主权的冲击方式不同: 元朝和清朝在统治过程中,尽管有文化冲突和强制性措施,但最终还是在一定程度上融合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制度,并被纳入了中国历史的长期发展脉络。它们在中国建立的政权,是“中国”这个概念下的统治。而日本的侵华,则是试图用日本的政治、经济、文化和语言取代中国的原有秩序。日本在占领区推行“以日制华”,试图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社会结构和民族认同,这是对中国主权和文化完整性的直接否定和破坏。例如,日本在伪满洲国时期推行的“王道乐土”理念,以及在占领区推行的日语教育和思想控制,都体现了这种文化灭绝和殖民同化的意图。

4. 抵抗的性质和意义不同: 元朝和清朝的覆灭,虽然有民族因素的考量,但更多是由于其统治的腐朽、内部矛盾以及人民的反抗。而日本侵华,则是一场中国人民团结一致、抵抗外敌入侵的正义战争。这场战争的意义在于维护了中国的主权和民族独立,并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人民的抵抗,是基于国家存亡和民族尊严的全力反击,其目标是驱逐侵略者,恢复国家独立。

总而言之,元朝和清朝虽然是“外族”入主中原,建立的王朝,但它们在中国历史上扮演的角色更像是“中国式”的王朝统治,尽管其中存在民族压迫和隔阂,但最终还是将中国纳入了其帝国版图,并在很大程度上融合了中国的文化和制度。而日本的侵华,则是近代帝国主义侵略和殖民的产物,其目的是剥削和奴役中国,从根本上否定中国的民族独立和主权。这两者在性质、目的、历史渊源以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上,存在着深刻而本质的区别。将日本侵华与元清的“外族”统治相提并论,是对中国近代史的严重误读和对日本侵略性质的淡化。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随便说两句啊

看到有答主在吐嘈西方史学界的所谓"双重标准",认为"新清史"之流是在分裂我中华之心不死

我也来说说我的看法

从历史角度来说,对西方和天朝采取不同的标准有什么不对吗?因为西方和天朝的历史传承体系本来就是两个概念啊!

西方有的王朝绝嗣了可以招个外国贵族进来继统,换在古代天朝可能吗?

西方有的王朝可以借助联姻同时获得对多国领土的实际统治权,这换在古代天朝可能吗?

西方来自不同王朝的夫妇两个可以坐在谈判桌前商议谁在谁的领土有哪些权力,这换在古代天朝可能吗?

基督教世界的不同国家从历史上早就已经形成一个自成体系的外交圈子,王朝和地域之间的界限已经相当模糊,大半个欧洲国家间不管互相争战如何,实际上通过文化法统血缘的纽带已经形成一个共同体概念,在这个共同体之外的文明才会被排斥为真正的异族(比如奥斯曼土耳其)


相比较而言,天朝本身已经是这样一个共同体了,也就是说一个大一统的王朝本身就可以视作是一个与整个基督教世界相当的概念,而不是基督教世界中的英格兰法兰西或者勃艮第之流.


中国和英国两者的地位对等,是近现在的主权国家体系赋予的,但从历史角度来说,两者的概念根本不一样

要说元朝和清朝的统治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OK,这个没有异议,换在现在其他国家也是一样标准;

但你要说历史上如果板鸭或者丰臣秀吉打进中原和蒙元满清入关有什么本质不同?对不起,那还真没有不同,本质上都是从一个共同体外的异族,对这个共同体所发起的征服战争

与这种征服性质大致对等的历史标志,应该是奥斯曼入侵欧洲,而不是什么温莎王朝统治了英国。诚然奥斯曼苏丹自认为是罗马继承人,但恐怕不会有基督教世界的人认真地认为,奥斯曼就是罗马吧?


以上唠叨了这么多,实际上就想表达一个观点,从历史上看,对西方和天朝采用“双重标准”没有什么不对

今天的欧盟是有一定的历史渊源存在的

如果一定要求西方统一标准可不可以?当然口以啦,但问题是人家的体系是在一个文化共同体下又有充分的民族自决意识,这个民族自决意识表现在今天就是我们经常在水深火热的西方世界看到的所谓“公投”。你让今天的天朝也搞个“公投”试试?可能吗


一心想套用别人家的标准,但又不可能按照别人家的规则来。这说好听的,是务实,说不好听的,叫精那个啥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元朝和清朝与日本侵华,虽然都涉及“外族”或“外国”的入侵与统治,但其性质、历史背景以及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存在着本质的区别。要理解这些不同,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它们各自的来龙去脉。首先,我们来看元朝。元朝的建立者是蒙古族,他们原本是中国北方的一个游牧民族。在成吉思汗及其子孙的领导下,蒙古帝国迅速崛.............
  • 回答
    元朝和清朝被归入中国历史朝代,确实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中国”、“朝代”、“外族入侵”以及“耻辱”等概念的定义和历史解读。这背后涉及到民族认同、国家构建、历史叙事等多个层面,并非简单的“耻辱”二字可以概括。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一、 关于“中国”的界定:历史的演变与主体的多元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中.............
  • 回答
    元朝和清朝在历史上都对中国的领土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但两者在疆域扩张、边疆治理和现代中国版图形成中的贡献存在显著差异。以下从历史背景、疆域范围、边疆治理和现代影响四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元朝(12711368年):统一中国与蒙古帝国的扩张1. 疆域范围 统一中国:元朝结束了中国自唐末以.............
  • 回答
    元朝和清朝,这两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对汉族文化的冲击确实是深刻而复杂的。要详细阐述其破坏程度,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审视,而不是简单地用“破坏”一词概括,因为其中也夹杂着融合与变异。元朝:蒙古骑兵的铁蹄与文化隔阂元朝建立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极为特殊的时期。蒙古族在征服过程中,其固有的文化习俗与汉族文化产.............
  • 回答
    元朝和清朝,这两个响彻历史的名字,都曾是中国版图上举足轻重的王朝。它们的国号,不仅仅是一个称谓,更承载着其背后复杂的历史渊源、民族信仰以及政治诉求。要细致地聊聊它们的国号,我们就得拨开历史的迷雾,深入探究其由来和寓意。元朝:源自“大哉乾元,万物资始”的玄妙之音首先,我们来看看元朝。它的国号是“大元”.............
  • 回答
    关于元朝和清朝时期,哪一个的屠杀对中国造成的伤害更大,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敏感的问题,需要我们深入剖析历史事件的背景、规模、性质以及长远的社会经济文化影响。单凭“屠杀”二字去衡量历史的伤痕,未免过于片面。不过,如果聚焦于人口锐减和由此带来的社会结构破坏这两个维度来审视,我们可以进行一番梳理和对比。首先.............
  • 回答
    元朝和清朝作为中国历史上仅有的两个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它们在民族政策上的差异,尤其是与汉族等主体民族的关系处理,是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史的重要一环。简单来说,清朝的民族政策确实比元朝更为温和,也更具有包容性。 但要说“温和很多”,这其中有许多值得深入探讨的细节和演变。为了更详尽地说明这一点,我们不.............
  • 回答
    这个问题可不简单,因为它触及到了“中国”这个概念的核心,而“中国”的定义,随着历史的演进,一直在悄悄地变化。先说说元朝。元朝是由蒙古人建立的。很多人会觉得,既然不是汉族建立的王朝,那就算不上“中国”了。但事实远比这复杂。首先,蒙古人虽然带来了不同的统治方式和文化,但他们并没有全盘否定之前的中华文明。.............
  • 回答
    这问题问得挺有意思,好多人都觉得长城是中国古代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超级工程”,既然元朝和清朝都是北方来的,那为啥没怎么再大规模修长城呢?其实这事儿挺复杂的,得从这几个朝代的性质、战略考量和历史背景说起。首先,得明白长城到底是为谁修的,又是怎么修的。长城啊,它不是一夜之间建成的,更不是一个朝代一劳永逸.............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触及到了我们理解历史叙事时的一个核心点:是谁在“奠定”版图,又是谁在“维护”版图? 为什么在提到元清王朝那广袤的疆域时,人们的目光总是率先投向蒙古族和满族,而非整个“国家”的全体官民?要深入剖析这一点,咱们得从几个层面去解读。首先,要理解“版图”这个概念,它不仅仅是地图上的线条,更.............
  • 回答
    元朝和清朝,这两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总让人忍不住拿来比较,也总有人争论它们是否算“亡国”。要评价它们,得把历史的车轮往后拨,细细品味其中的滋味。元朝:草原雄鹰的盛宴与衰落首先说说元朝。这个朝代,那可是草原民族真正意义上打进中原,并且建立了统治。想想成吉思汗,他的名字本身就带着一股席卷亚欧大陆的狂风。他.............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非常耐人寻味的历史现象,宋朝和明朝的末代皇帝为何大多悲惨收场,而元、清两朝的末代皇帝却相对“幸运”地得以保全性命,甚至可以说是“跑掉”了?这背后牵扯到王朝更迭的性质、统治者的应对策略、以及当时社会政治环境等多方面的复杂因素。咱们不拿那些“AI”腔调,直接从历史本身的逻辑去捋一捋。宋朝与明.............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了一个相当复杂且敏感的历史认知和身份认同的议题,那就是“元朝和清朝是否算作中国历史朝代”的争论。很多人之所以会对这两朝产生质疑,甚至不予承认,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对“中国”概念的理解以及历史叙事的建构方式。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其中的缘由,并努力让它读起来更像是一个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个.............
  • 回答
    清朝和元朝的统治,是否算“侵略”?这个问题,说起来可就复杂了,不能简单地用“是”或“否”来回答。这背后涉及到对“侵略”的定义、历史语境以及评价角度的诸多考量。咱们掰开了揉碎了,一点点地聊。首先,得弄明白“侵略”这俩字儿到底是个啥意思。如果咱们把“侵略”理解成一种单纯的、以武力征服为手段,以占有土地、.............
  • 回答
    清朝和元朝,这两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在中国历史上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而在这两个王朝时期,汉族作为主体民族,其地位也经历了一些起伏。要说哪个时期汉人的地位更低,这并非一个简单的“非黑即白”的问题,而是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总的来说,元朝时期汉人的社会地位相对更为压抑和边缘化,而清朝虽然也有民族歧视.............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具有深远意义的假设性问题,它涉及到中国历史发展的关键节点和可能性。如果假设元朝和清朝都不存在,那么中国历史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其“国运”走向和在19世纪能否挤入列强之列,取决于一系列复杂且难以预测的因素。为了更详细地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将讨论分解为几个关键层面:一、 没有元朝和.............
  • 回答
    元灭宋与清灭明:对“中国”而言是否为“亡国”?为何有人以元清为豪?这是一个极具深度和复杂性的问题,涉及到“中国”概念的演变、民族认同的变迁以及历史评价的多样性。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我们仔细辨析几个核心概念。 一、 “亡国”的定义与历史语境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亡国”的含义。 狭义的“亡国”: 通常.............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到了历史叙事的建构以及民族认同的塑造。如果历史的走向发生重大改变,清和元这两个对中原王朝造成了深重影响的政权,其在后世的评价和形象,很可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甚至与“日本鬼子”这个标签产生某种程度的重叠。让我们来细致地推演一下,如果宋、明成功抵挡住了女真(清)和蒙古(元)的.............
  • 回答
    关于中国与日本侵华以及元清两朝入主中原之间的本质区别,这是一个历史学界长期讨论且极具深度的议题。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的分析:一、 定义与性质 日本侵华(主要指19311945年) 定义: 指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的侵略、占领和殖民统治。 性质: 这是一个近代以来由一.............
  • 回答
    元清入主中原与日本侵华在历史性质、动机、方式和后果上存在根本性区别,本质上是不同的。认为“元清非中国论”的人士成分复杂,其观点也并非主流历史学界的认知。为了更详细地解释,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 元清入主中原与日本侵华的区别1. 入主性质与历史定位: 元清入主中原: 这是中国历史上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